旋转式植物无土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3033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旋转式植物无土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植物培养领域,特别是涉及家用植物培养装置,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旋转式植物无土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一般家庭都会在阳台培植一些植物,这些植物既包括观赏性的植物,也包括可以食用的蔬菜。自己在家培植蔬菜不仅可以增加生活乐趣,而且无污染,吃起来也更放心。但是,一般说来蔬菜的培植需要较大的培植空间,而目前家庭的空间,特别是植物培植的主要场所——阳台,除受面积限制外,还受光照不足影响,大大的限制了家庭蔬菜培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没有种植土壤条件的需要,提高在较小的空间里蔬菜培植面积和光能利用率,本发明公开了全新设计的旋转式植物无土栽培装置,这一旋转式植物无土栽培装置既适用于水培也适用于基质培养。

本发明公开的旋转式植物无土栽培装置包括自旋转底盘,在自旋转底盘上固定有一个层叠式栽培支撑框架,所述层叠式栽培支撑框架的每一层框架上均搁置有栽培槽,所述栽培槽的底面一端处开设有排水口,栽培槽的上边缘处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排水口和进水口处分别插接排水管和进水管,排水管和进水管的另一端均连接至水箱,所述水箱放置于自旋转底盘上,所述进水管上连接有进水泵。

将栽培槽内放入栽培基质,就可以作为基质栽培型植物培养架。同时,本发明所公开的旋转式植物无土栽培装置只需要做非常小的调整,就能作为水培型植物培养架,具体来说,当作为水培栽培的无土栽培装置时,在排水口处插接一个水位高度调节管,水位高度调节管的顶端与排水口之间的距离与设定水位高度相同,同时还包括有定植板,所述定植板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固定植株的孔洞,定植板固定或者漂浮于栽培槽上,通常来说我们选用泡沫定植板。

优选地,所述排水口和进水口处均设置有快速接头,排水管和进水管插接在快速接头内。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有过滤网,当作为水培栽培的无土栽培装置时,过滤网罩在水位高度调节管外侧,当作为基质栽培的无土栽培装置时,过滤网卡合于排水口处。

作为一种优选的设计方式,在本发明中我们进一步公开所述层叠式栽培支撑框架为双斜面梯形架,所述的梯形架包括前梯形支架面、后梯形支架面、左梯形支架面、右梯形支架面以及顶面框架和底面框架,在前、后和/或左、右梯形支架面上水平地设置有多个固定梁,并且在固定梁上平行设置有多个与栽培槽底面适配的支撑筋。

其中,更为优选地,所述栽培槽为长方形栽培槽,其搁置在与其匹配的水平支撑筋上。

另外,为了更好的控制进水时间间隔和进水量,我们优选还包括有进水分配器,各栽培槽的进水管分别连接至进水分配器上,进水分配器的进水侧管路连接在水箱中的进水泵上。营养液通过进水泵由水箱提升至进水分配器中,并根据进水分配器的设定,按照调节设定好的流量分送至各个栽培槽。

作为另一个优选地方式,我们优选在排水口处设置一圈凹陷的卡和台,当过滤网卡入后,过滤网的边缘卡入卡和台内,栽培槽底面为平整的平面。这样的结构使得基质栽培中多余的水分充分排出。

另外,我们还优选,定植板的孔洞内还添加有定位海绵。

本发明所公开的旋转式植物无土栽培装置,既可以适用于水培型植物无土栽培,同时也适用于基质植物栽培,并且结构简单、易于管理操作,非常适合家庭等小空间蔬菜栽培使用。譬如,假设当制成框架为双斜面梯形结构时,在斜面放置栽培槽,整体装置占地面积仅为0.64平方米,但是植物种植面积可以达到2平方米。并且,在自动旋转底盘的作用下,摆放有植物的两面均匀接受光照,同时另外不放置植物的两面朝阳时有利于植物内侧叶片接受光合作用,提高光能效率,植株各处接受光照均匀,保证植物正常均匀生长。同时,由于栽培槽与整个层叠式栽培支撑框架为可分离式结构,栽培槽之间相互独立,替换方便。所以即适合于从播种到收获全过程家庭种植,也适合栽培槽内植物首先在生长基地长至半成品甚至成品后,在家庭中通过进排水系统提供营养液续养并采摘食用,从而缩短家庭生长时间,减轻家庭栽培难度。不仅如此,通过控制自旋转底盘的转动速度,以及进水分配器和进水泵的进水间隔和进水量,可以实现长时间自动运行,无需专人管理,适合于目前家庭的生活节奏和培植习惯。

附图说明

图1为旋转式植物无土栽培装置结构分布左视图;

图2为旋转式植物无土栽培装置栽培槽外部示意图;

图3为旋转式植物无土栽培装置栽培槽内部示意图;

图4为旋转式植物无土栽培装置栽培槽定植板示意图;

图5为过滤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我们以基质培养为例。如图1所示的旋转式植物无土栽培装置包括自旋转底盘1,在自旋转底盘1上固定有一个层叠式栽培支撑框架,在本实施例中我们优选这一层叠式栽培支撑架为双斜面梯形架,梯形架包括前梯形支架面、后梯形支架面、左梯形支架面、右梯形支架面以及顶面框架和底面框架,其中在前梯形支架面和后梯形支架面上水平地设置有多个固定梁2,并且在固定梁2上平行设置有多个与栽培槽底面适配的支撑筋3。并且如图1中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栽培槽为截面为梯形的长方形槽体。为了更为清晰的表示各个构件的空间位置,在图1中并未画出进水管以及排水管。

在每一层的支撑筋3上搁置有栽培槽4,如图2所示,栽培槽4的底面一端处开设有排水口5,栽培槽4的上边缘处开设有进水口6,所述排水口5和进水口6处分别插接排水管7和进水管8,排水管7和进水管8的另一端均连接至水箱9,所述水箱9放置于自旋转底盘1的转动中心,所述进水管8上连接有进水泵10。

优选地,在排水口5和进水口6处均设置有快速接头12,排水管7和进水管8插接在快速接头12内,如图3中所示的那样。

使用时,首先在栽培槽4内放入栽培基质,譬如有机土,并将植株栽种在有机土中。然后在进水泵的控制装置处设定好进水时间间隔和单次金水林,打开进水泵,水由水箱9提升至各个栽培槽4内,栽培基质吸水饱和后,自动停止供水,多余的水分通过排水口5自动回流至水箱9。打开自旋转底盘1的转动开关,自旋转底盘1定速缓慢转动,在转动过程中位于不同栽培槽4内的植株均匀受到光照。

如果需要替换不同的植株,可以将植株拔出后,栽种新的植株进行培养。但是,作为一种本发明独特的替换方式,我们可以将栽培槽4整体取下,重新换上种植有其他苗的栽培槽4,甚至不同生长阶段植物。这样一来,就可以将育苗和栽培两个过程很好的分离开来。由于育苗过程较为复杂,可以由专业的人员在大棚或者其他培植基地完成。然后再将带有培植好苗体的栽培槽4直接搁置在梯形架上,连通进排水系统后,即可以完成后续植株培植过程。

作为优选,我们增设了如图5所示的过滤网15,并且在排水口5处设置了圈凹陷的卡和台,当过滤网15卡入后,过滤网15的边缘卡入卡和台内,栽培槽底面为平整的平面。这样一来,当栽培槽4内的水过多时,多余的水从排水口流出,再次回到水箱9中。同时经过过滤网10过滤,保证水箱9中的水不被污染。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将栽培槽4不带有排水口5的一侧略微抬起,有利于多余水的排出。

另外,我们还进一步优选可以增加一个进水分配器11,将各栽培槽进水管8连接至进水分配器11上,进水分配器11的进水侧管路连接至水箱9,并利用进水泵将水由水箱提升至进水分配器处。这样一来,我们可以通过进水分配器11的阀门控制进水的速度和进水间隔时间,做到无需看管,定时、定量自动浇水。

更进一步地,我们还可以对自旋转底盘1的转动机构进行控制,从而使得自旋转底盘1的转动速度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这样一来,当栽培槽内的植株更换后,可以调节转动速度,保证光照合理、充分。

经过本发明人的实验,发现采用本发明所公开的旋转式植物无土栽培装置培植的青菜、生菜等蔬菜叶片宽大、植株大小适宜,长势均匀,与水平地面栽种植株比较,长势基本相同。并且经过长时间的转动和运作后,各结构不发生缠绕、扭转,说明结构合理,适合长期运作。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我们以水培为例。如图1所示的旋转式植物无土栽培装置包括自旋转底盘1,在自旋转底盘1上固定有一个层叠式栽培支撑框架,在本实施例中我们优选这一层叠式栽培支撑架为双斜面梯形架,梯形架包括前梯形支架面、后梯形支架面、左梯形支架面、右梯形支架面以及顶面框架和底面框架,其中在前梯形支架面和后梯形支架面上水平地设置有多个固定梁2,并且在固定梁2上平行设置有多个与栽培槽底面适配的支撑筋3。并且如图1中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栽培槽为截面为梯形的长方形槽体。

在每一层的支撑筋3上搁置有栽培槽4,如图2所示,栽培槽4的底面一端处开设有排水口5,栽培槽4的上边缘处开设有进水口6,所述排水口5和进水口6处分别插接排水管7和进水管8,排水管7和进水管8的另一端均连接至水箱9,所述水箱9放置于自旋转底盘1的转动中心,所述进水管8上连接有进水泵9。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排水口6的快速接头12上固定有一水位高度调节管13,如图3中所示的那样,当水位高出水位高度调节管13时,水自动排出,从而保证水位在设定的高度范围内。还包括有如图4所示的定植板14,所述定植板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固定植株的孔洞16,定植板14漂浮或者固定于栽培槽4上。

一般地水培蔬菜生产中,我们选择泡沫板作为定植板14,直接将定植板14漂浮在栽培槽内的水面上。但是,本发明中优选是将定植板14固定在栽培槽4的上边缘处,从而可以确保在水面与定植板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这样更加有利于植株的根系接触空气、促进生长,固定时可以通过与栽培槽4对应位置匹配的安装孔17装置固定螺丝等。

快速接头12上设置的水位高度调节管13可以控制栽培槽4内水培液的高度,当水培液的高度没过水位高度调节管13时,水由水位高度调节管13进入排水管并回流入水箱。在这种方式下,过滤网10罩在水位高度调节管13的上方,保证排水管不被杂质堵塞。

优选地,在定植板的孔洞内还添加有定位海绵,保证放入植株后,不滑落,起到固定作用。

通过水箱-进水管-(进水分配器)-排水管-水箱组成的水循环系统,可以将营养液不断的循环送至栽培槽内,通过定时监测水箱内营养液的成分,可以及时补充营养液中各成分,保证植株营养需求。

其他的操作与基质培养相同,可以参考实施例1中的描述,在此就不再累赘叙述。

经过本发明人的实验,发现采用本发明所公开的旋转式植物无土栽培装置培植的青菜、生菜等蔬菜叶片宽大、植株大小适宜,长势均匀,与水平地面栽种植株比较,长势基本相同。并且经过长时间的转动和运作后,各结构不发生缠绕、扭转,说明结构合理,适合长期运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