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储蓄利用一体化绿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4747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水储蓄利用一体化绿地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雨水储蓄利用一体化绿地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城市道路和建筑基本上都采用硬质铺装,几乎没有雨水吸持能力,降雨时所有的雨水都需要通过市政管网进行排水。一旦遇上大暴雨或者特大暴雨,瞬时大量的雨水汇流进入,将给市政排水管网带来巨大的压力,一旦排水不畅,就会出现城市内涝的现象。

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增加城市各类设施对雨水的吸、渗、滞、蓄、净、用、排等功能,促进城市中雨水的就地消纳与利用,减少城市的内涝现象。城市绿地是海绵城市建设中涉及的主要基础设施,但是目前的城市绿地一般都是在自然土壤或基质上种植绿化植物,在低洼处设置地下窨井进行排水,或者利用绿地的坡度将雨水直接排入市政管道,这些绿地对雨水的吸持能力和利用效率均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雨水吸持能力和利用率的雨水储蓄利用一体化绿地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雨水储蓄利用一体化绿地结构,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植被层、种植土壤层以及储水层,所述储水层包括水平设置的上隔板、平行于所述上隔板设置的下隔板,所述上隔板和所述下隔板之间形成一个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抗旱保水剂,所述上隔板上设有若干供水进入所述空腔内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雨时,雨水依次经过植被层、种植土壤层后,通过通孔进入储水层,与抗旱保水剂接触后,被抗旱保水剂吸收,实现增大雨水的吸持能力;干旱时,抗旱保水剂因渗透作用,向种植土壤层释放水分,提高了雨水的利用率,为植被层提供水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水层还包括若干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上隔板且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下隔板的支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制成上隔板和下隔板,提高储水层的结构稳定性;且支撑杆支撑上隔板和下隔板后,为抗旱保水剂提供了因吸收雨水后体积变大的变化空间,使得抗旱保水剂能充分吸收雨水,增大雨水的吸持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水层内设有若干一端插入所述抗旱保水剂中且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进入所述种植土壤层中的毛细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毛细管,抗旱保水剂释放的水分能更快的进入种植土壤层,为植被层提供水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隔板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远离所述储水层的一端连接有竖直向上设置且依次穿过所述储水层和所述种植土壤层的储水井,所述储水井的侧壁上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的设置高度小于等于所述储水层上端面的设置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排水管,将抗旱保水剂无法吸收的雨水排出,避免雨水在储水层内积蓄后进入种植土壤层,导致种植土壤层积水;通过设置储水井,增大了雨水的储蓄量,且工作人员可直接从储水井中取水进行灌溉;溢流口的设置以及溢流口的高度设定,避免了雨水在储水井中不断积蓄,当雨水的液面高度高于储水层上端面时,雨水就会进入种植土壤层,溢流口的设置将高于储水层的雨水排出储水井,避免了雨水液位的上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水井上方设有封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有垃圾、灰层等进入储水井,污染水质;且封盖的设置,避免了行人不小心掉入井内,提高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溢流口处设有连通水网的引流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雨水引入水网,避免雨水直接从溢流口排放,导致周围土壤的水分过多,影响植被层的生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管靠近所述储水层一端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于过滤水中颗粒物的无砂混凝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砂混凝土可过滤雨水中带有的固体颗粒物,保持储水井中雨水的洁净。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无砂混凝土上方覆盖有页岩粉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页岩粉末可吸附雨水中带有的磷元素,避免雨水进入水网后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抗旱保水剂,实现了对雨水的储蓄与利用;通过设置储水井,进一步增大了雨水的储蓄量,且工作人员可从储水井中直接取水进行灌溉;通过设置溢流口,避免了雨水储蓄量过多,导致种植土壤层被淹,从而影响植被层的生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中:1、植被层;2、种植土壤层;3、储水层;31、上隔板;32、下隔板;33、空腔;34、支撑杆;35、抗旱保水剂;36、通孔;37、毛细管;4、排水管;41、无砂混凝土;42、页岩粉末;5、储水井;51、封盖;52、溢流口;6、引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一种雨水储蓄利用一体化绿地结构,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植被层1、种植土壤层2以及储水层3,储水层3包括上隔板31、下隔板32以及若干支撑杆34,上隔板31水平设置且抵触于种植土壤层2,下隔板32设于上隔板31的下方且平行于上隔板31,上隔板31和下隔板32之间形成一个空腔33,支撑杆34位于空腔33内,支撑杆34竖直设置,支撑杆34的上端固定连接于上隔板31且下端固定连接于下隔板32,支撑杆34与上隔板31、下隔板32一体制成;空腔33内设有抗旱保水剂35,上隔板31上设有若干通孔36,雨水进行种植土壤层2后,通过通孔36进入空腔33,与抗旱保水剂35接触后,被抗旱保水剂35吸收,当遇到干旱时,抗旱保水剂35因渗透作用而向种植土壤层2释放水分;空腔33内设有若干毛细管37,毛细管37的下端插入抗旱保水剂35中,毛细管37的上端穿过通孔36后插入种植土壤层2内。

参考图1,下隔板32的下端面上连通有若干间隔排布的排水管4,排水管4远离下隔板32的一端连通有储水井5,储水井5竖直向上设置且依次穿设过储水层3和种植土壤层2,储水井5的上端设有封盖51,储水井5的侧壁上设有溢流口52,溢流口52的设置高度等于或小于上隔板31的设置高度,溢流口52上连接有引流管6,引流管6将从溢流口52流出的水引至水网。

参考图2,排水管4靠近下隔板32一端的内侧壁上设有无砂混凝土41,用于过滤水中颗粒物,无砂混凝土41的上方覆盖有页岩粉末42,用于吸收水中的磷元素。

下雨时,雨水依次经过植被层1、种植土壤层2后,通过通孔36进入储水层3,与抗旱保水剂35接触后,被抗旱保水剂35吸收,当抗旱保水剂35吸收饱和后,雨水通过排水管4进入储水井5,期间被页岩粉末42吸附雨水中带的磷元素,然后被无砂混凝土41过滤掉雨水中的固体颗粒物,雨水在储水井5中不断积蓄后,当达到溢流口52时,雨水从溢流口52流出,通过引流管6排入水网中,实现雨水的储蓄与排放;干旱时,抗旱保水剂35因渗透作用开始释放水分,一部分水分通过毛细管37进入种植土壤层2,一部分水分通过通孔36进入种植土壤层2,从下往上滋润土壤,打开封盖51,从储水井5中取水进行灌溉,从上往下滋润土壤,实现雨水的充分利用。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