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洗式食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5159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自清洗式食槽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牧养殖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自清洗式食槽。



背景技术:

奶牛养殖场作为养殖的生产基地,都采用饲料槽对奶牛进行饲料喂养。现有的饲料槽常为一个铰接在支架上的放置槽,将饲料放入放置槽中,奶牛可以直接采食放置槽内的饲料。饲料槽在使用后,饲料槽内壁会附着上一些饲料的残渣,因此,长时间使用饲料槽后,需要对饲料槽进行清洗。在对饲料槽进行清洗的时候,人工翻动饲料槽,用清水对饲料槽进行清洗,不仅操作不便,而且因养殖场的饲料槽数量较多,因此劳动强度也很大,并且需要先将饲料槽翻转过来,在此过程中,奶牛则无法在饲料槽内采食,对奶牛的进食造成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自清洗式食槽,以解决在对食槽进行清洗时奶牛无法在食槽内采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基础方案是:自清洗式食槽,包括支架和半圆柱体的第一食槽,第一食槽铰接在支架上,支架位于第一食槽竖直方向的中心线上,其中,还包括位于第一食槽一侧的导向杆,导向杆的上端连接有法兰盘,导向杆上设置有滑槽;滑槽上滑动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螺纹连接有螺栓,固定块通过压簧与法兰盘连接;螺栓的一端穿过固定块伸进滑槽内,螺栓的另一端连接有叶轮;固定块上铰接有连杆的一端,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食槽远离导向杆的一端铰接;第一食槽与连杆铰接的一侧连通有集水箱;第一食槽内还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二食槽,第二食槽的外周与第一食槽的内壁相抵,第二食槽铰接有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食槽与支架的铰接点处,连接杆与第一食槽之间有扭簧。

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不需要进行清洗的时候,转动第一食槽,使得第一食槽的开口处于水平状态,拧紧螺栓后,固定块被固定在导向杆上,第一食槽此时被固定,奶牛可在第一食槽中进行采食;当需要对第一食槽进行清洗的时候,向第二食槽内加入饲料;法兰盘上连接水龙头,保持水龙头的出水口朝下;打开水龙头,水龙头流出的水落到叶轮上,叶轮在水的冲击下转动,螺栓转动,从而松开对固定块的固定,固定块在导向杆上可滑动;由于集水箱位于第一食槽的一侧,在固定块被松开后,第一食槽开始朝向导向杆的一端转动,连杆连接在第一食槽上的一端下移,连杆连接在固定块的一端上升,带动固定块上升,压簧被压缩,进行储能;水在流过叶轮后进入到下方的第一食槽中,并沿着第一食槽的内壁流进集水箱,而第二食槽在水的冲击下,开始朝向远离导向杆的一端摆动,在摆动到集水箱的上方时,由于水都流进到集水箱中去了,不再对第二食槽产生冲击,第二食槽就不会再往前摆动,此时奶牛可在第二食槽内进行采食;在第一食槽被冲洗干净后,关闭水龙头,并打开集水箱;随着集水箱内的水增多,第一食槽的重量减少,此时压簧开始恢复形变,推动固定块下移,连杆连接在固定块上的一点下移,连接在第一食槽上的一端则上升,带动第一食槽反向转动,同时,第二食槽由于不再受到水的冲击,在扭簧的作用下反向摆动,回到起始位置,待第一食槽停止转动后,对第一食槽施力,保持第一食槽处于水平状态,然后拧紧螺栓,让第一食槽再次处于正常的采食状态。

相较传统的饲料槽,清洗时利用叶轮跟水流的配合实现螺栓的自动松开,从而松开对固定块的固定,增设集水箱,在固定块松开后,第一食槽自动转动,完成自清洗操作,无需人工翻动,节省了劳动力;增加设置第二食槽,在对第一食槽进行清洗的时候,奶牛可在第二食槽内采食,消除了在清洗食槽时奶牛不能采食的弊端。

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在水对第一食槽进行冲洗的时候,第二食槽在水流的作用下转动并漂浮在水面上,便于奶牛采食饲料,以便在清洗第一食槽时,奶牛也可以进行采食;

2.利用清洗时加入的水作为驱动叶轮的动力,实现螺栓的自动拧松,让第一食槽处于可转动的状态,无需对螺栓进行人工操作;

3.集水箱的设置改变了第一食槽的重心位置,在固定块处于滑动的状态时,可使第一食槽自动滑动,配合沿着内壁流动的水,实现对第一食槽的自动清洗,同时也可实现第一食槽的自动排水,节约了大量的人工。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第二食槽的外周连接有刷毛。有益效果:第二食槽的外周设置刷毛后,在第二食槽摆动的过程中,刷毛对第一食槽的内壁进行刷洗,从而保证了第一食槽的清洗效果。

优选方案二: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压簧设有防水外套。有益效果:压簧设置防水外套后,防止在对第一食槽进行清洗的时候,水附着在压簧上从而导致压簧发生腐蚀的现象。

优选方案三: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叶轮通过定位销连接在螺栓上。有益效果:利用定位销将叶轮连接在螺栓上,可以很方便的实现对叶轮的更换。

优选方案四: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叶轮的叶片上设置有滑槽。有益效果:在叶片上设置滑槽后,对叶片上的水流进行导向,保证了水都能流进下方的第一食槽中。

优选方案五: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固定块与导向杆接触的一面设有橡胶垫。有益效果:设置橡胶垫后,在螺栓对固定块进行固定的时候,减少了对导向杆的挤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清洗式食槽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螺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支架10、第一食槽11、第二食槽13、集水箱15、连接杆131、连杆30、导向杆20、固定块23、叶轮25、法兰盘27、螺栓29、端尾291、端头293。

如图1和图2所示的自清洗式食槽,包括支架10和半圆柱体的第一食槽11,第一食槽11铰接在支架10,支架10位于第一食槽11竖直方向的中心线上,第一食槽11右侧设有导向杆20,导向杆20的上端连接有法兰盘27,导向杆20上设置有滑槽;滑槽上滑动连接有固定块23,固定块23通过设有防水外套的压簧连接在法兰盘27上,固定块23螺纹连接有螺栓29,螺栓29的结构如图3所示;固定块23与导向杆20接触的一面设有橡胶垫;螺栓29的端尾291穿过固定块23伸进滑槽内,螺栓29的端头293通过定位销连接有叶轮25,叶轮25的叶片上设有滑槽;固定块23上铰接有连杆30的右端,连杆30的左端与第一食槽11铰接;第一食槽11的左侧连通有集水箱15;第一食槽11内还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二食槽13,第二食槽13的外周连接有刷毛,第二食槽13的外周与第一食槽11的内壁相抵,第二食槽13铰接有连接杆131,连接杆131的自由端铰接在第一食槽11与支架10的铰接点处,连接杆131与第一食槽11之间有扭簧。

为了能让奶牛正常的采食,在不需要进行清洗的时候,转动第一食槽11,让第一食槽11的开口处于水平状态,然后拧紧螺栓29,固定块23被固定在导向杆20上,第一食槽11被固定,奶牛可在第一食槽11中进行采食;

当需要对第一食槽11进行清洗的时候,先在第二食槽13内加入饲料;将水龙头连接在法兰盘27的左侧,保持水龙头的出水口朝下;打开水龙头,水龙头流出的水落到叶轮25上,叶轮25左侧的叶片在水的冲击下向下转动,叶轮25此时逆时针转动,螺栓29转动,固定块23被松开,固定块23在导向杆20上处于可滑动的状态;

由于集水箱15位于第一食槽11的左侧,在固定块23被松开后,第一食槽11开始向右转动,连杆30的左端下移,连杆30的右端上升,固定块23上升,压簧被压缩,进行储能;水在流过叶轮25后进入到第一食槽11中,并沿着第一食槽11的内壁流进集水箱15,而第二食槽13在水的冲击下,开始向左摆动,在摆动到集水箱15的上方时,由于水都流进到集水箱15中去了,不再对第二食槽13产生冲击,第二食槽13就不会再往前摆动,此时奶牛可在第二食槽13内进行采食;在第一食槽11被冲洗干净后,关闭水龙头,并打开集水箱15;随着集水箱15内的水减少,第一食槽11的重量减少,此时压簧开始恢复形变,推动固定块23下移,连杆30右端下移,左端则上升,带动第一食槽11向左转动,同时,第二食槽13由于不再受到水的冲击,在扭簧的作用下向右摆动,回到起始位置,待第一食槽11停止转动后,对第一食槽11施力,保持第一食槽11处于水平状态,然后拧紧螺栓29,让第一食槽11再次处于正常的采食状态。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