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串联式吸料斗及串联式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5133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串联式吸料斗及串联式吸料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牧养殖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串联式吸料斗及串联式吸料装置。



背景技术:

牧养殖是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农业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越来越高,对肉食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现有的畜牧养殖的喂料方式主要通过人工或机械喂料。

机械喂料主要包括:料斗、输料管、电机和料盘,料斗的底端连接输料管,输料管内部设有由电机驱动的输料弹簧,输料管的下表面设有与料盘相通的落料口。此种喂料方式省时省力,但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改造难度大。

机械喂料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饲料容易附着在输料管内壁上,长时间下去容易变质发霉。影响饲料质量,进而影响畜禽的健康,影响畜禽的质量,该喂料方式很难做到不同平面上的喂料工作,由于料管内部设有输料弹簧遇到料管拐弯,或多处拐弯,电机工作压力大,料管容易磨损。特别是在林下养殖中只能做到固定范围内的投料,不能灵活的放置卸料口。在户外料管内的饲料容易受潮变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一源进料多点卸料的一种可串联式吸料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一种可串联式吸料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无需拉电线安全环保的一种可串联式吸料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多个串联的一种可串联式吸料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由多个可串联式吸料斗串联的一种串联式吸料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串联式吸料斗,包括用于容置饲料的料斗主体以及设置在料斗主体上的进料管、排料管、排料装置,进料管和/或排料管设置在接近料斗主体的顶部处。

进一步的,排料管延伸至料斗主体内,排料管延伸至料斗主体内的一端相对于料斗主体底部延伸或具有向下设置的斜角。

优选的,进料管和排料管在同一平面或排料管低于进料管。

进一步的,排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料斗主体底部处的卸料口,料斗主体设置传动装置,传动装置驱动连接置于卸料口处的密封堵球且带动密封堵球密封或打开卸料口。

进一步的,传动装置包括驱动气缸,驱动气缸通过驱动杆驱动连接密封堵球。

进一步的,驱动气缸包括设置在料斗主体上一端具有开口部而另一端具有底部的活塞筒,驱动杆的一端穿过活塞筒底部连接密封堵球,驱动杆另一端连接位于活塞筒开口部一侧的活塞滑动块,活塞滑动块与活塞筒半径配合,活塞滑动块与活塞筒底部之间驱动杆套设压缩弹簧。

优选的,活塞筒往密封堵球的延伸方向设置限位套,驱动杆穿过限位套连接密封堵球。

优选的,上述的密封堵球采用弹性橡胶材质制成或密封堵球包裹一层弹性橡胶层,密封堵球直径略大于卸料口直径。

优选的,料斗主体包括圆柱型内腔、半圆锥内腔,圆柱型内腔底部一侧连通半圆锥内腔半径大的一侧,半圆锥内腔半径小的一侧为卸料口,圆柱型内腔顶部设置密封顶盖。

一种串联式吸料装置,包括至少两组可串联式吸料斗,起始组的可串联式吸料斗的排料管连接末端组的可串联式吸料斗的进料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结构简单,成本低,适合推广应用;

2,适用于多个串联,

3,一源进料多点卸料;

4,无需拉电线安全环保。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1的一种可串联式吸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实施例2的一种串联式吸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结构1:一种可串联式吸料斗,包括用于容置饲料的料斗主体1以及设置在料斗主体1上的进料管11、排料管12、排料装置,进料管11和排料管12设置在接近料斗主体1的顶部处。

结构2:在结构1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排料的效率,排料管12延伸至料斗主体1内,排料管12延伸至料斗主体1内的一端相对于料斗主体1底部延伸或具有向下设置的斜角。

优选的,该斜角为60°至90°,一方面可以提高饲料的输送速度,在由多个可串联式吸料斗配合使用时,保持起始组的可串联式吸料斗饲料填满以后再进行下一个斗的饲料充填,斜角的过渡还可以起到防止排料管、和进料管堵塞。

结构3:在结构1或2中进一步改进,将进料管11和排料管12在同一平面或排料管低于进料管,具体的进料管11和排料管12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根据现场需求进行相应配置。

结构4:在结构1或2或3中进一步改进,排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料斗主体1底部处的卸料口103,料斗主体1设置传动装置,传动装置驱动连接置于卸料口103处的密封堵球13且带动密封堵球13密封或打开卸料口103。

当传动装置驱动密封堵球13下压脱离卸料口103时为卸料工作状态,而当传动装置驱动密封堵球13上升接近至密封卸料口103时则停止卸料。

结构5:在结构4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其传动装置包括驱动气缸,驱动气缸通过驱动杆驱动连接密封堵球13。

一种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驱动气缸包括设置在料斗主体1上一端具有开口部141而另一端具有底部的活塞筒14,驱动杆143的一端穿过活塞筒14底部连接密封堵球13,驱动杆143另一端连接位于活塞筒14开口部141一侧的活塞滑动块142,活塞滑动块142与活塞筒14半径配合,活塞滑动块142与活塞筒14底部之间驱动杆143套设压缩弹簧144。

本实施例中,在活塞筒14开口部141加压使活塞滑动块142下压进而带动驱动杆143下压传动密封堵球13下压打开卸料口103卸料,在卸料完成以后关闭对活塞筒14开口部141加压,由于压缩弹簧144的作用带动活塞滑动块142回弹进而带动驱动杆143上升进而使密封堵球13回弹逐渐接近并密封卸料口103。

结构6:在结构5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活塞筒14往密封堵球13的延伸方向设置限位套145,驱动杆143穿过限位套145连接密封堵球13,限位套145可以保持驱动杆143的输出轴向。

结构7:在结构4或5或6中进一步改进,将上述的密封堵球13采用弹性橡胶材质制成或密封堵球包裹一层弹性橡胶层,密封堵球13直径略大于卸料口直径。

该实施方式中的密封堵球13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对卸料口103进行有效的密封,进而保持料斗主体1的负压状态,提高饲料输送的效率。

优选的,上述的料斗主体1包括圆柱型内腔101、半圆锥内腔102,圆柱型内腔101底部一侧连通半圆锥内腔102半径大的一侧,半圆锥内腔102半径小的一侧为卸料口103,圆柱型内腔102顶部设置密封顶盖104,活塞筒14可以安装在密封顶盖104上,当然,本实施例中,该料斗主体1只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并不对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

实施例2:参照图1-2,一种串联式吸料装置,包括至少两组实施例1中结构1-结构7中任一种结构的可串联式吸料斗,其中起始组的可串联式吸料斗S1的排料管连接末端组的可串联式吸料斗S2的进料管。

本实施例中,比如采用两组可串联式吸料斗配合使用的方式,将起始组的可串联式吸料斗S1的进料管连通用于容置饲料的料仓9,末端组的可串联式吸料斗S2排料管连通负压泵或负压风机等负压装置2,而空压机3则分别连通起始组的可串联式吸料斗S1、末端组的可串联式吸料斗S2。

由于负压装置2的负压进而使气流及饲料的流向由连通用于容置饲料的料仓的一端起始组的可串联式吸料斗S1进料管、料斗主体内、排料管至末端组的可串联式吸料斗S2的进料管、料斗主体内、排料管再至负压装置2。

在此过程中,饲料首先会逐渐填满起始组的可串联式吸料斗S1的料斗主体,在当起始组的可串联式吸料斗S1料斗主体内的饲料接近饱和时或当饲料接近起始组的可串联式吸料斗S1的排料管管口位置时,饲料会逐渐的流向末端组的可串联式吸料斗S2的料斗主体内,并逐渐使末端组的可串联式吸料斗S2的料斗主体内填满饲料。

上述实施例中,三组可串联式吸料斗或更多组别的工作方式则可以参照上述的两组的工作方式,本领域技术在理解上述两组工作方式以后即可理解当可串联式吸料斗为三组或三组以上时的工作原理,对此不在进行进一步的解释。

当然,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