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8284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产养殖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产养殖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室内立体水产养殖使用的养殖箱普遍是焊接成型的敞口塑料箱或是金属箱,利用金属等材料做成架子,把养殖箱放在架子上进行多层立体养殖。

上述养殖设备和方式,与传统的池塘或人工水池水产养殖相比,养殖箱有减少占地和降低日常管理费用的优点。但是,这种养殖箱堆叠层数不多且造价高昂,不利于室内水产养殖行业大规模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水产养殖设备,可以提高养殖效率,供用户更方便使用。

本申请提供一种水产养殖设备,包括多个养殖箱、架子、溢流管、塞子、金属方通;

所述金属方通设置在所述养殖箱底部用于增强所述养殖箱底部承托力,所述金属方通通过所述养殖箱底部预留的安装孔安装到养殖箱底部;

所述架子用于放置在地上支撑所述养殖箱,所述架子设有多个格子支撑不同养殖箱;

所述养殖箱,用于放置在架子上形成第一层的养殖箱,往上叠加上一层养殖箱,其中第一层养殖箱的排水孔上安装所述溢流管,其他排水孔用所述塞子,上一层养殖箱的进水管对准下一层养殖箱的进水管,通过软管套住上下二层养殖箱的进水管,直接放置在下一层的养殖箱上,其中连接上下二层养殖箱进水管的软管采用过盈配合,上下二层养殖箱的所述溢流管错开放置。

可选的,所述溢流管控制所述各层养殖箱的水位,上层的养殖箱水位达到溢流管的高度时,水从上一层的养殖箱流到下一层的养殖箱。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水产养殖箱设备,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空间利用率高,能充分利用空间,用水量少,显著提高单位占地面积的水产品养殖数量。本水产养殖箱可根据水产品的种类和大小设置多种规格,选择合适大小的养殖箱放养各种不同规格的水产品。相比传统的水产养殖,本立体水产养殖资源利用率高,劳动强度低,容易管理,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更有利于环境保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养殖箱立体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养殖箱安装好金属方通后底部立体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架子立体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溢流管立体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塞子立体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方通立体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个装置完成后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提供一种水产养殖设备,可以提高养殖效率,供用户更方便使用。

本申请根据水产品的生活习性,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日常管理方便、成本低的室内立体水产养殖箱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水产养殖箱使用注塑机成型,其它的材料可以采用市面上标准材料如:UPVC(Unplasticized Polyvinyl Chloride,硬聚氯乙烯)供水管和相关标准连接件和配件,金属材料等,取材方便,然后根据需要裁切加工、组合装配而成。

以下详细介绍本申请的水产养殖设备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养殖箱设备,养殖箱底部围边上预留有安装孔,使用时将裁剪好的金属方通装进去,增强养殖箱底部的承托力,防止养殖箱底部在使用过程中受压变形。

本申请的养殖箱装置,使用焊接成型的金属架子放在地上作为支撑。养殖箱放置在架子上形成第一层的养殖箱,在第一层养殖箱的排水孔上安装好溢流管,多余的排水孔用塞子堵住。第二层的养殖箱直接放置在第一层的养殖箱上,对齐上下二层养殖箱侧面的进水管,上下二层养殖箱之间的进水管用一截PVC软管连接好,就完成第二层养殖箱的放置。上下二层养殖箱的排水孔按照错开的方式安装溢流管,未安装溢流管的排水孔用塞子堵住。依次用相同的方法继续安装放置上面的各层养殖箱,直到预定的层数。在最上层养殖箱的进水管上安装弯头。在最底层养殖箱底部的排水孔上,用UPVC水管和连接配件(直通和三通等)把排水管和排水孔连接好。最底层养殖箱的进水孔上,先用一截PVC软管套住,再用一个箍子箍紧,防止连接部位漏水或脱落。用同样的方法把PVC软管和进水阀门相连,再接好进水管路,这样就组合成了一种功能完整的立体水产养殖箱装置。

以下进一步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方案进行描述。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养殖箱立体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养殖箱安装好金属方通后底部立体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架子立体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溢流管立体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塞子立体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方通立体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个装置完成后立体视图。图中,10为养殖箱、30为架子、40为溢流管、50为塞子、60为金属方通。

本实用新型的养殖箱设备包括养殖箱10、架子30、溢流管40、塞子50、金属方通60,还包括若干水管、水管连接配件(直通、弯头、三通、阀门和箍子等)(图中未示出)等,组成一种新型的水产立体养殖箱组合装置。

本申请的水产养殖箱的技术方案包括:

先在养殖箱10的底部安装好金属方通60,再把养殖箱10放在架子30上形成第一层养殖箱。在第一层养殖箱的排水孔上安装溢流管40,多余的排水孔用塞子50堵住。第二层养殖箱的进水管对准第一层养殖箱的进水管,用一截PVC软管套住上下二层养殖箱的进水管后,直接放置在第一层的养殖箱上。连接上下二层养殖箱进水管的PVC软管采用过盈配合,防止或减少漏水,必要时可以用箍子箍紧。在第二层养殖箱的排水孔上安装溢流管40,注意上下二层养殖箱的溢流管40要错开放置。多余的排水孔用塞子50堵住。以此类推,安装上面各层的养殖箱。养殖箱安装完成后,在最上层养殖箱的进水管上安装弯头,在最底层养殖箱底部的进、排水孔上安装进、排水管。安装进水管时,先用PVC软管套在养殖箱底部的进水管上,然后用箍子箍紧,防止漏水。PVC软管的另一端和阀门连接,并用胶水固定。阀门的另一侧和进水管路相通。安装排水管时,先用直通套在溢流管40对应的排水孔上,再用UPVC管和排水管路相通。完成组装后的装置如图7所示。

进水时,打开各养殖箱对应的进水阀门,水通过各层养殖箱的进水管到最上层的养殖箱并流入,当最上层的养殖箱水位达到溢流管的高度时,水从上一层的养殖箱流到下一层的养殖箱。各层养殖箱的水位由安装在养殖箱里的溢流管控制,水位到达溢流管的高度后,水自动溢出,保持水位不变。要清洗养殖箱时,拨出养殖箱里的塞子把养殖箱内的水放干,冲洗养殖箱,然后再把塞子装好。清洗最好是从最上层的养殖箱开始,逐层往下清洗。

以下结合具体应用实施例对本申请方案进行介绍。

养殖箱实施例一:

该实施例中,自上而下打开各个养殖箱排水孔上的塞子,把养殖箱内的水放干,同时清洗各个养殖箱,清洗完成后,装好塞子。清洗完养殖箱后,打开进水阀门,向最上层的养殖箱注水,当水位达到养殖箱内溢流管高度时,水从溢流管溢出流到下一层的养殖箱,直到最下层养殖箱的水达到预定水位后,从溢流管流出到排水管排出。水放满后关闭阀门,然后在养殖箱放养各种合适的水产品,如水龟类等。通过养殖箱之间的间隙可以进行日常的水产养殖管理工作,如投喂饲料、清洗养殖箱、观察水产品的生长情况等。

养殖箱实施例二:

该实施例中,以水龟类养殖为例。同一个养殖箱内可以放养一个或数个水龟。饲养时,可以定时向养殖箱内注入新鲜的水,利用新注入的水的流动,把养殖箱里的旧水置换出去,同时把水龟的排泄物利用水的流动带走,起到清洁养殖箱的作用。投喂饲料可以从上下二层养殖箱中间的空间向养殖箱内投放饲料。选择适合大小的养殖箱,在每个养殖箱只饲养一只水龟的情况下,2公斤以下的水龟每平方米占地面积放养数量可达到50只以上。

养殖箱实施例三:

该实施例中,以水龟类养殖为例。在每个养殖箱内放养一只水龟,以防止水产品在养殖过程中打斗,减少日常管理的琐事。利用自动控制装置,在进水管上安装电控阀门,定时进水清洗(水置换),同时使用自动投料机定时投放饲料。日常管理工作,可以定时巡视养殖箱,观察水龟的生长情况。利用这种新型的养殖箱,可以建立大型的自动化水龟养殖场。

养殖箱实施例四:

该实施例中,本水产养殖箱结构简单,重量轻,可以反复拆解和组装。可以利用多余的房间或其它空间如阳台,进行业余水产饲养;也可以利用厂房,在厂房的不同楼层进行立体饲养。可以发现,利用厂房不同的楼层进行自动化立体水产养殖,单位占地面积的水产品养殖数量成倍增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空间利用率高,能充分利用空间,用水量少,显著提高单位占地面积的水产品养殖数量。本水产养殖箱可根据水产品的种类和大小设置多种规格,选择合适大小的养殖箱放养各种不同规格的水产品。相比传统的水产养殖,本立体水产养殖资源利用率高,劳动强度低,容易管理,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更有利于环境保护。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