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距子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3136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可调距子线盒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户外钓鱼用具,具体是一种可调距子线盒。



背景技术:

户外钓鱼有利于培养耐心、陶冶情操。专业的钓鱼工具有利于钓者的操作,减少流程工序。目前市场上用于裁剪相同长度或者不同要求长度的钓鱼线(子线)就要利用到子线尺。子线又被称为脑线、子系,在线组中通过八字环和主线连接,子线被用来绑制鱼钩,垂钓不同大小的鱼类所使用的子线的号数也会有所不同;绑制一副线组主线和子线尽量使用同一品牌的鱼线,不同品牌的鱼线在拉力、线径等各方面都会有所不同,如果使用不同品牌的鱼线绑制线组在遇到大鱼时可能会出现断主线的情况发生,浮漂有可能会被拉走,这样损失就会比较大。

市场上普遍采用的是不同长度的固定距离的子线尺,这样的子线尺虽然有不同的距离,但是这些距离都是定死的,不能根据具体要求进行绕线裁剪,且占用空间大,对于裁剪子线不具备自由调距、占用空间小和空间使用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由调距的、空间利用率高的可调距子线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距子线盒,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上盒体与下盒体单边轴式连接,且所述的上盒体与下盒体可绕轴扣合,所述上盒体内设置有绕线轴座,所述上盒体内一端安装有部件盒组件,所述上盒体内与绕线轴座并排设置有子线尺,所述子线尺包括刻度条、滑齿、滑杆、滑块、固定块和顶钩,所述滑杆与刻度条平行设置,所述刻度条靠近滑杆一侧与上盒体一体设置有滑齿,所述滑杆两端采用固定块固定,所述滑杆外部套设有滑块,所述顶钩位于滑杆一端的平行侧的远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滑块可相对滑杆自由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滑块由线扣和推拉块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上盒体外部还设置有上盒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自由调距,利用滑块与滑杆的相对滑动可以保证绕线的长度符合要求;空间利用率高,下盒体可放置漂座等,部件盒组件内则可以放置鱼钩等小部件,可调距式的子线尺则从另一方面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向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子线尺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块的示意图。

图中:1-上盒体、2-下盒体、3-顶钩、4-绕线轴座、5-部件盒组件、6-滑齿、7-固定块、8-滑杆、9-滑块、91-线扣、92-推拉块、10-刻度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市场上用于裁剪相同长度或者不同要求长度的钓鱼线(子线)就要利用到子线尺。子线又被称为脑线、子系,在线组中通过八字环和主线连接,子线被用来绑制鱼钩,垂钓不同大小的鱼类所使用的子线的号数也会有所不同;绑制一副线组主线和子线尽量使用同一品牌的鱼线,不同品牌的鱼线在拉力、线径等各方面都会有所不同,如果使用不同品牌的鱼线绑制线组在遇到大鱼时可能会出现断主线的情况发生,浮漂有可能会被拉走,这样损失就会比较大,故常用到子线尺。

请参阅图1-5,一种可调距子线盒,包括上盒体1和下盒体2,所述上盒体1与下盒体2单边轴式连接,且所述的上盒体1与下盒体2可绕轴扣合,所述上盒体1内设置有绕线轴座4,绕线轴座4为一横排排列;所述上盒体1内一端安装有部件盒组件5,部件盒组件5可以作为盛放小零部件的盒子;所述上盒体1内与绕线轴座4并排设置有子线尺,所述子线尺包括刻度条10、滑齿6、滑杆8、滑块9、固定块7和顶钩3,所述滑杆8与刻度条10平行设置,所述刻度条10靠近滑杆8一侧与上盒体1一体设置有滑齿6,所述滑杆8两端采用固定块7固定,所述滑杆8外部套设有滑块9,所述顶钩3位于滑杆8一端的平行侧的远端;所述刻度条10的起点位于顶钩3位置。

所述滑块9位于滑齿6上且可相对滑杆8自由滑动,相互配合达到自由调节滑块9与顶钩3的距离。

所述滑块9由线扣91和推拉块92组成,线扣91可以作为缠绕鱼线的一个支点,推拉块92则作为推拉的调节刻度的把手。

所述上盒体1外部还设置有上盒盖(图中未画出)。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调控不同长度的子线,鱼线固定在顶钩3上,再绕线扣91转圈,就形成多条预设长度的鱼线,而滑块9的作用就是可以自由调节鱼线的长度,当按要求绕好的鱼线在滑块9处剪断时,则形成了预要长度的多条子线,子线两端系上鱼钩即可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自由调距,利用滑块9与滑杆8的相对滑动可以保证绕线的长度符合要求;空间利用率高,下盒体可放置漂座等,部件盒组件内则可以放置鱼钩等小部件,可调距式的子线尺则从另一方面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