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农药的杀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0009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新农药的杀虫组合物。



背景技术:

由于农业害虫会给农作物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对害虫的防治是提高作物质量和产量的重要手段,害虫损害生长中的农作物生长,导致产量显著下降,成本浪费,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目前的杀虫剂的大量使用,对作物的损害严重,并且催使抗性增加迅速,大大降低了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并且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想要提高害虫的防治效果,又不能加大杀虫剂的使用量和抗药性,给杀虫剂提出了新的挑战。

目前的杀虫组合物施用于作物或场所会对作物造成相当大的损害,并且其杀虫效果依赖于杀虫剂的浓度和施用方式,该作物土壤的性质以及气候条件等,比如暴露于光照的周期、温度以及降水量都会影响杀虫效果。目前对于杀虫剂对作物的损害问题通常是在杀虫剂中添加安全剂来解决,但是特定的安全剂只是适用于特定的作物植物以及具体类别的杀虫剂,因此适用范围较窄,因此不依赖安全剂,并且对作物损害作用较小的杀虫剂组合物亟待开发。

大量的田间试验证明,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复配,不仅能推迟抗性的产生,还能提高药效以及残留时间,降低使用量,减少农民的施药成本,在减少环境的污染的同时,提高药效和持续期,降低农民的劳动成本,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农药的杀虫组合物。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农药的杀虫组合物,其有效成分包含结构式为I的化合物a和至少一种杀虫剂b;

所述的化合物a的结构式I如下所示,

结构式I;

所述的杀虫剂b为灭螨醌、氟虫碳酸酯、吡氟螨胺、乙酰虫腈、嘧螨酯、啶喃环丙虫酯、啶虫丙醚、磺胺螨酯、氟虫双酰胺、吡唑虫啶、杀线噻唑、氟噻虫砜、嘧螨胺、双三氟虫脲、氟菌螨酯、吡氟喹虫唑、氯虫酰胺、吡嗪氟虫腈、乙基多杀菌素、环虫酰肼、吡啶呋虫胺、多杀菌素、噻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螺螨酯、溴氰虫酰胺、氰咪唑硫磷、螺甲螨酯、螺虫乙酯、腈吡螨酯、雷皮菌素、氟啶虫胺腈、氟啶虫酰胺、氯氟醚菊酯、四氟醚菊酯、氟螨嗪、氰氟虫腙、噻虫啉、四氟甲醚菊酯、甲氧虫酰肼、噻虫嗪、呋虫胺、甲氧苄氟菊酯、杀虫双酸、乙虫腈、多氟脲、唑虫酰胺、氟丙菊酯、啶虫脒、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吡虫啉、吡蚜酮、氟虫双酰胺、吡氟喹虫唑、乙螨唑、哌虫啶、烯啶虫胺、氰氟虫腙、氟苯虫酰胺、四氯虫酰胺、丁虫腈、溴氰虫酰胺或环虫酰肼。

优选的,杀虫剂b为烯啶虫胺、吡蚜酮、啶虫脒、乙螨唑、阿维菌素或氯虫苯甲酰胺。

优选的,化合物a和杀虫剂b的质量比为1~20:20~1。

优选的,有效成分在新农药的杀虫组合物的含量为0.001~99.999%。

进一步优选的,化合物a和杀虫剂b的质量比为1:1。

进一步优选的,有效成分在新农药的杀虫组合物的含量为50%。

优选的,该杀虫组合物的剂型为农业生产中允许的剂型。

进一步优选的,剂型为悬浮剂、微囊悬浮剂、微囊悬浮-悬浮剂、悬乳剂、乳油、水剂、粉剂、水分散粒剂、颗粒剂、干悬浮剂、种衣剂、悬浮种衣剂、种子处理乳剂、片剂、泡腾剂或烟熏剂。

进一步优选的,杀虫组合物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以重量份计,包括化合物a 25%,乙虫腈25%,十二烷基苯酚聚乙二醇醚3.5%,木质素磺酸钠4.0%,硅酸铝钠5.5%,蒙脱石25%和水12%。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的化合物a含有吡啶基吡唑酰胺母环结构,该结构杀虫效果好,可用于农业、林业或卫生害虫的防治,尤其是该化合物可以与现有的杀虫剂复配使用,对抗药性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本发明的化合物a与现有常规的杀虫剂无交互抗性,并且具有低毒性、环境友好、使用安全、杀菌谱广、药效迅速和持续期长的优点,能杀灭鳞翅目、革翅目、螨蜱目等大部分科目的害虫;本发明的新农药的杀虫组合物属于低毒农药,对作物的用量少即可起到很好的杀虫效果,对作物的伤害小,无残留,环境安全性高;两种化合物的复配使用还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两种杀虫剂的用量均比单一使用时降低,从而提高了杀虫效果,增加了安全性,降低了劳动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农药的杀虫组合物,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农药的杀虫组合物,其有效成分包含结构式为I的化合物a和至少一种杀虫剂b;

所述的化合物a的结构式I如下所示,

结构式I;

所述的杀虫剂b为灭螨醌、氟虫碳酸酯、吡氟螨胺、乙酰虫腈、嘧螨酯、啶喃环丙虫酯、啶虫丙醚、磺胺螨酯、氟虫双酰胺、吡唑虫啶、杀线噻唑、氟噻虫砜、嘧螨胺、双三氟虫脲、氟菌螨酯、吡氟喹虫唑、氯虫酰胺、吡嗪氟虫腈、乙基多杀菌素、环虫酰肼、吡啶呋虫胺、多杀菌素、噻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螺螨酯、溴氰虫酰胺、氰咪唑硫磷、螺甲螨酯、螺虫乙酯、腈吡螨酯、雷皮菌素、氟啶虫胺腈、氟啶虫酰胺、氯氟醚菊酯、四氟醚菊酯、氟螨嗪、氰氟虫腙、噻虫啉、四氟甲醚菊酯、甲氧虫酰肼、噻虫嗪、呋虫胺、甲氧苄氟菊酯、杀虫双酸、乙虫腈、多氟脲、唑虫酰胺、氟丙菊酯、啶虫脒、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吡虫啉、吡蚜酮、氟虫双酰胺、吡氟喹虫唑、乙螨唑、哌虫啶、烯啶虫胺、氰氟虫腙、氟苯虫酰胺、四氯虫酰胺、丁虫腈、溴氰虫酰胺或环虫酰肼。

优选的,杀虫剂b为烯啶虫胺、吡蚜酮、啶虫脒、乙螨唑、阿维菌素或氯虫苯甲酰胺。

优选的,化合物a和杀虫剂b的质量比为1~20:20~1。

优选的,有效成分在新农药的杀虫组合物的含量为0.001~99.999%。

进一步优选的,化合物a和杀虫剂b的质量比为1:1。

进一步优选的,有效成分在新农药的杀虫组合物的含量为50%。

优选的,该杀虫组合物的剂型为农业生产中允许的剂型。

进一步优选的,剂型为悬浮剂、微囊悬浮剂、微囊悬浮-悬浮剂、悬乳剂、乳油、水剂、粉剂、水分散粒剂、颗粒剂、干悬浮剂、种衣剂、悬浮种衣剂、种子处理乳剂、片剂、泡腾剂或烟熏剂。

进一步优选的,杀虫组合物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以重量份计,包括化合物a 25%,乙虫腈25%,十二烷基苯酚聚乙二醇醚3.5%,木质素磺酸钠4.0%,硅酸铝钠5.5%,蒙脱石25%和水12%。

本发明杀虫剂b所涉及的名称和CAS号的对应关系如下:

灭螨醌(CAS号:57960-19-7)、氟虫碳酸酯(CAS号:875775-74-9)、吡氟螨胺(CAS号:926914-55-8)、乙酰虫腈(CAS号:209861-58-5)、嘧螨酯(CAS号:229977-93-9)、啶喃环丙虫酯(CAS号:915972-17-7)、Flubenarim(CAS号:暂无)、啶虫丙醚(CAS号:179101-81-6)、磺胺螨酯(CAS号:84466-05-7)、氟虫双酰胺(CAS号:272451-65-7)、吡唑虫啶(CAS号:394730-71-3)、杀线噻唑(CAS号:89583-90-4)、氟噻虫砜(CAS号:318290-98-1)、嘧螨胺(CAS号:1257598-43-8)、双三氟虫脲(CAS号:201593-84-2)、氟菌螨酯(CAS号:918162-02-4)、吡氟喹虫唑(CAS号:337458-27-2)、氯虫酰胺(CAS号:500008-45-7)、吡嗪氟虫腈(CAS号:315208-17-4)、乙基多杀菌素(CAS号:187166-40-1;187166-15-0)、环虫酰肼(CAS号:143807-66-3)、吡啶呋虫胺(CAS号:951659-40-8)、多杀菌素(CAS号:168316-95-8)、噻虫胺(CAS号:210880-92-5;曾用205510-53-8)、高效氯氟氰菊酯(CAS号:91465-08-6)、螺螨酯(CAS号:148477-71-8)、溴氰虫酰胺(CAS号:736994-63-1)、氰咪唑硫磷(CAS号:140163-89-9)、螺甲螨酯(CAS号:283594-90-1)、螺虫乙酯(CAS号:203313-25-1;382608-10-8)、腈吡螨酯(CAS号:560121-52-0)、雷皮菌素(CAS号:甲酯171249-10-8;乙酯171249-05-1)、氟啶虫胺腈(CAS号:946578-00-3)、氟啶虫酰胺(CAS号:158062-67-0)、氯氟醚菊酯(CAS号:915288-13-0)、四氟醚菊酯(CAS号:84937-88-2)、氟螨嗪(CAS号:162320-67-4)、氰氟虫腙(CAS号:139968-49-3)、噻虫啉(CAS号:111988-49-9)、四氟甲醚菊酯(CAS号:271241-14-6)、甲氧虫酰肼(CAS号:161050-58-4)、噻虫嗪(CAS号:153719-23-4)、呋虫胺(CAS号:165252-70-0)、甲氧苄氟菊酯(CAS号:240494-70-6)、杀虫双酸(CAS号:98968-92-4)、乙虫腈(CAS号:181587-01-9)、多氟脲(CAS号:121451-02-3)、唑虫酰胺(CAS号:129558-76-5)、氟丙菊酯(CAS号:101007-06-1)、啶虫脒(CAS号:135410-20-7;160430-64-8)、阿维菌素(CAS号:71751-41-2)、甲氨基阿维菌素(CAS号:119791-41-2;曾为123997-28-4和137335-79-6)、氯虫苯甲酰胺(CAS号:500008-45-7)、茚虫威(CAS号:144171-61-9)、吡虫啉(CAS号:138261-41-3,曾用105827-78-9)、吡蚜酮(CAS号:123312-89-0)、氟虫双酰胺(CAS号:272451-65-7)、吡氟喹虫唑(CAS号:337458-27-2)、乙螨唑(CAS号:153233-91-1)、哌虫啶(CAS号:暂无)、烯啶虫胺(CAS号:120738-89-8)、氰氟虫腙(CAS号:139968-49-3)、氟苯虫酰胺(CAS号:272451-65-7)、四氯虫酰胺(CAS号:1104384-14-6)、丁虫腈(CAS号:704886-18-0)、溴氰虫酰胺(CAS号:736994-63-1)、环虫酰肼(CAS号:143807-66-3)。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中还包括至少一种附加组分,所述的附加组分选自表面活性剂、固体稀释剂和液体稀释剂、载体、成膜剂或粘合剂等农药制剂中允许使用的一切助剂,选择所述制剂或组合物成分以与所述活性成分的物理特性、使用方法和环境因素相一致。可以制备成所有农药生产中允许的剂型;制剂种类包括液体组合物和固体组合物。液体组合物包括悬浮剂、微囊悬浮剂、微囊悬浮-悬浮剂、悬乳剂、乳油、水剂、种衣剂、悬浮种衣剂、种子处理乳剂等,以及它们任选地可被稠化成凝胶。固体组合物的一般类型为粉剂、水分散粒剂、颗粒剂、干悬浮剂、片剂、泡腾剂、烟熏剂等。

所述制剂通常将包含有效量的活性成分、稀释剂和表面活性剂等助剂,其在如下的大概范围内,总和为按重量计100%。

固体稀释剂包括:粘土、高岭土、云母、硅藻土、碳酸钙、尿素、滑石、硅石、淀粉、糊精、石膏、纤维素、氧化锌、二氧化钛等。

液体稀释剂包括:水、N,N-二甲基甲酰胺、乙二醇、丙二醇、石蜡、山梨醇、芳烃、甘油、月桂醇、十三烷醇、棉籽油、动物脂肪等。

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通常包含一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一般是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提高使用时的覆盖力。根据表面活性剂分子中的亲水基团和亲脂基团特性,表面活性剂可用作润湿剂、分散剂、乳化剂或消泡剂。

表面活性剂可分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可选择的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限于:醇烷氧基化物、链烷醇酰胺、烷氧基化的甘油三酯、烷基苯酚烷氧基化物、乙氧基化的脂肪酸、乙氧基化的甲基酯、多乙氧基化的酯、聚乙二醇、聚乙二醇脂肪酸酯、脱水山梨糖醇酯、羊毛脂基衍生物、甘油酯、木质素和木质素衍生物、马来酸、蛋白质基的表面活性剂、N,N-烷基牛磺酸盐、磺基琥珀酸盐、N-烷基丙二胺、乙氧基化二胺、季铵盐、乙氧基化胺等。

可用于本发明的组合物,还可以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同时,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还可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为辅助制剂的制剂助剂和添加剂,其用途也可被认为是起固体稀释剂、液体稀释剂或表面活性剂作用的。除上述用途外,此类的助剂和添加剂的主要作用有:缓冲酸碱度,消泡,减少沉降、增加悬浮率,增稠,防腐,防冻,染色,包衣,防蒸发等其他制剂属性。其中,成膜剂可选自聚乙酸乙烯酯及其共聚物、聚乙烯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醇及其共聚物和蜡等。

该杀虫组合物还任选的包含至少一种附加的生物学活性化合物或试剂。另外,不排除在上述组合物中添加植物营养素的可能,例如包含至少一种植物营养素的肥料组合物,所述植物营养素可选自氮、磷、钾、硫、钙、镁、铁、铜、硼、钼和锌。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的有效成分还可根据需要添加至少一种杀菌剂。

如本发明公开中所涉及的,术语“害虫”包括鳞翅目害虫的卵、幼虫和成虫,钻蛀虫,鞘蛾,结网毛虫,松果梢斑螟,菜青虫,螟蛾科雕叶虫,卷夜蛾科的卷叶虫,草地螟,蜚蠊目的卵、蛹和成虫,金龟子科的金龟子和其它甲虫,革翅目的卵、成虫和幼虫,半翅目和同翅目的卵、不成熟体、成虫和蛹(如木虱科木虱、粉虱科粉虱、蚜科蚜虫),螨蜱目的卵、幼虫、蛹和成虫(如叶螨科的红螨和叶螨、二斑叶螨,细须螨科中的葡萄短须螨),双翅目的卵、成虫和不成熟体(如斑潜蝇属),储藏的谷物的无脊椎害虫等。

农业和非农业虫害的实例包括鳞翅目害虫的卵、幼虫和成虫,钻蛀虫,鞘蛾,结网毛虫,松果梢斑螟,菜青虫,螟蛾科雕叶虫,卷夜蛾科的卷叶虫,草地螟,蜚蠊目的卵、蛹和成虫,金龟子科的金龟子和其它甲虫,革翅目的卵、成虫和幼虫,半翅目和同翅目的卵、不成熟体、成虫和蛹(如木虱科木虱、粉虱科粉虱、蚜科蚜虫),螨蜱目的卵、幼虫、蛹和成虫(如叶螨科的红螨和叶螨、二斑叶螨,细须螨科中的葡萄短须螨),双翅目的卵、成虫和不成熟体(如斑潜蝇属),储藏的谷物的无脊椎害虫等。具体害虫名称例如玉米螟、欧洲玉米螟、脐橙螟、甜菜夜蛾、小地老虎、秋粘虫、棉叶虫、黎豆夜蛾、甘蓝夜蛾、卷心菜尺蠖、烟草蚜虫、番茄小钻蛀虫、葡萄卷叶虫、稻纵卷叶螟、甜瓜野螟、三化螟、梨小食心虫、玫瑰带纹卷夜蛾、葡萄浆果蛾、苹果异形小卷蛾、女贞细卷蛾、小菜蛾、桃小食心虫、马铃薯块茎蛾、美洲大蠊、谷象、早熟禾象鼻虫、黑金龟子、苹果红蜘蛛、苹果蚜、麦蚜、白背飞虱、葱蓟马等。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与一种或多种其它生物学活性化合物或试剂混合以形成多组分杀虫剂,从而赋予甚至更广谱的农业与非农业用途。所述生物学活性化合物或试剂,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杀线虫剂、杀螨剂、除草剂、除草剂安全剂、生长调节剂、化学不育剂、信息干扰素、诱虫剂等。因此,本发明还涉及由式化合物、至少一种附加组分和至少一种附加生物学活性化合物或试剂组成的组合物,所述附加组分选自表面活性剂、固体稀释剂和液体稀释剂。本发明组合物可将其生物学活性化合物或试剂与本发明的化合物(包括式的化合物)配制成成品制剂,或者可将其生物学活性化合物或试剂与本发明的化合物(包括式的化合物)分开配制,并在施用前(例如喷雾罐中)将两种制剂混合使用,或将两种制剂依次使用。

“农作物”包括大田作物(如玉米、大豆、水稻、马铃薯、甘薯等)、温室作物(如莴苣、四季豆、茄子、草莓等)、经济作物(樱桃、柑橘、香蕉、番茄、葫芦科植物等)、盆栽作物(无土栽培蔬菜、有土栽培蔬菜等)等一系列农业生产作物。“非农作物”包括林业作物、苗圃、观赏性花卉、草坪、居室空间等一系列非农业用途的作物。

在本发明公开的上下文中,“防治害虫”是指预防虫害发生,抑制害虫生长(包括死亡,摄食量下降和/或交配干扰),并且可类似定义相关的表达。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以下实施例的化合物a为式I的物质:

实施例1

一种新农药的杀虫组合物,剂型为悬浮剂,以重量份计,包括化合物a 5%,灭螨醌20%,丁基聚氧乙烯嵌段共聚物3.5%,聚乙二醇共聚物1.0%,苯乙烯丙烯酸类聚合物1.5%,黄原胶0.2%,丙二醇5.0%,二氧化硅0.1%,1,2-苯并异噻唑啉-3-酮0.2%和水 补足余量。

实施例2

一种新农药的杀虫组合物,剂型为悬浮剂,以重量份计,包括化合物a 20%,氟虫碳酸酯10%,氟硅唑3.5%,丁基聚氧乙烯共聚物4.0%,苯乙烯丙烯酸类聚合物1.5%,黄原胶0.2%,丙二醇5.0%,二氧化硅0.1%,1,2-苯并异噻唑啉-3-酮0.2%,芳族石油基烃20.0%和水 补足余量。

实施例3

一种新农药的杀虫组合物,剂型为微乳剂,以重量份计,包括化合物a 2.0%,螺虫乙酯3.0%,聚乙烯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35.0%,烷基多苷30.0%,油酸单甘油酯18.0%和水 补足余量。

实施例4

一种新农药的杀虫组合物,剂型为可湿性粉剂,以重量份计,包括化合物a 25%,乙虫腈25%,十二烷基苯酚聚乙二醇醚3.5%,木质素磺酸钠4.0%,硅酸铝钠5.5%,蒙脱石25%和水12%。

由两个活性成分混合物显示的协同作用可使在这些活性成分的一个或者两个的施用量下降的同时,保证良好的防治效果。在施用后大于预期的效果有一定的持效性,从而有利于快速杀灭害虫,提高死亡率。活性成分施用量的减少,降低了农业生产者的成本,并且降低了化学活性物质在环境中的残留,减轻了环境负担,提高了食品安全性。

借助于Colby公式可确定两种活性成分间协同效应的存在:

P=A+B-AB/100;

使用Colby方法,通过首先基于单独施用的两种组分的活性,计算混合物的预测活性P,来确定两种活性成分间协同相互作用的存在。在上述公式中,A为以施用量x单独施用的一种组分以防治度百分比表示的生物活性;B为以施用量y施用的第二组分以防治度百分比表示的生物活性。如果它们的效果严格上看是加合,并且不存在相互作用,则所述公式以施用量x施用的A和以施用量y施用的B的混合物的预期生物活性计算P。如果试验上建立的混合物的效果大于预期的活性,则P存在协同增效作用。

以下为生物学试验实施例,所测试的内容展示了本发明的组合物对特定害虫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表示对害虫发育的抑制,包括害虫死亡,所述的抑制,包括造成害虫摄食量的显著减少。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由所述化合物提供的害虫防治保护不限于这些物种。

生物学测试A

为评价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试验单元由内有12-14天龄萝卜植物的小开口容器构成。使用带有螺旋输送器的接种器,用经由玉米棒屑分散在试验单元中的约50条新生幼虫将其预先侵染。在分散到试验单元中后,所述幼虫在试验植物上移动。

使用包含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来配制受试化合物和组合物。配制的化合物和组合物通过喷雾器在每个试验单元顶部施用1ml液体,将测试重复三次。将配制好的受试化合物或组合物喷雾后,使每个试验单元干燥1小时,然后将黑色网盖放置在顶部。使试验单元在25℃和70%相对湿度的生长室中保持6天,然后基于所摄食的叶子视觉评定植物摄食损害。

计算重复三次的结果的平均值,并将计算的结果列于表1中。其中化合物a以0.1ppm剂量施用。

表1 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表

*预期值是基于使用Colby公式计算的。

从表1的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表可以看出,组合物的防治效果大于预期值,化合物a和杀虫剂b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生物学测试B

为评价对桃蚜的防治效果,试验单元内有12~15天龄萝卜植物的小开口容器组成,通过在试验植物的一片叶子上放置30~40条位于一片从栽培植物上切下的叶片上的蚜虫,将所述植物预先浸染。随着叶片脱水,蚜虫在测试植物上移动,预先浸染后,用一层砂覆盖试验单元的土壤。

如测试A所述配制并喷雾受试化合物和组合物。将测试重复三次,将配制好的受试化合物或组合物喷雾后,使每个试验单元干燥1小时,然后将黑色网盖放置到顶部,使试验单元在25℃,70%相对湿度的生长室中保持6天,然后视觉评价每个测试单元的昆虫死亡率。

计算重复三次的结果平均值,并将结果列于表2中,化合物a以0.1ppm剂量施用。

表2 对桃蚜的防治效果表

*预期值是基于使用Colby公式计算的。

从表2对桃蚜的防治效果可以看出,组合物的防治效果大于预期值,化合物a和杀虫剂b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田间试验A

为评价化合物a和吡蚜酮对甘蓝蚜虫的防治效果,在甘蓝蚜虫发生初期,将化合物a和吡蚜虫配制成悬浮剂,按照使用不同剂量兑成药液分小区均匀喷洒在甘蓝叶片上,按时观察药效进行统计,药效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化合物a和吡蚜酮对甘蓝蚜虫的防治效果表

由表3化合物a和吡蚜酮对甘蓝蚜虫的防治效果可以看出,化合物a和吡蚜酮组合使用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化合物a和吡蚜酮单独使用的效果,两者可以产生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

田间试验B

为评价化合物a和呋虫胺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在稻飞虱发生初期,将化合物a和呋虫胺配制成悬浮剂,按照使用不同剂量兑成药液分小区均匀喷洒在水稻上,按时观察药效进行统计,药效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化合物a和呋虫胺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表

由表4化合物a和呋虫胺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可以看出,化合物a和呋虫胺组合使用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化合物a和呋虫胺单独使用的效果,两者可以产生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