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枇杷座果率及品质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96288阅读:98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枇杷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枇杷座果率及品质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枇杷属常绿树,既四季常青,任其自然生长,顶芽生长势强,腋芽生长势弱,萌芽时顶芽和附近几个腋芽抽生枝梢,而下部的腋芽均成为陷芽,顶芽成为中心枝向上延伸,腋芽则成为侧枝向四周扩展。因此,枇杷中心干非常明显,树体有明显层次,随着时间推移,枇杷树分一层、二层、三层、四层,最后成为纺垂型,树体很漂亮,特别适合作为绿化树种美化环境。

行株距枝梢过多交叉,使枇杷的通风透光不好,不能使枇杷均享阳光雨露,枇杷裂果、皱果严重,易产生大小年,枇杷的果粒小,产量低,品质不好,口感不佳,经济效益差。

枇杷开花花量较大,但授粉坐果极少,严重影响果产量,因此,如何提高枇杷的座果率是农户的最大心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枇杷座果率及品质的栽培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枇杷的座果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高枇杷座果率及品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枇杷萌芽萌芽前半个月,对枇杷树根为中心直径为1.5~3m范围内进行挖环形沟槽,并在沟槽内施农家肥,施肥后浇水并覆盖土壤;

(2)、枇杷萌芽后至开花前,对施肥区域进行浇水,浇水周期一般为一周两次,保证施肥区域的土壤湿度在60~70%;

(3)、在枇杷萌芽期间及花期时,对枇杷的萌芽及花蕊进行部分摘除操作,保证枇杷花的密集程度合理;

4)、在枇杷花期对枇杷进行人工授粉,同时在枇杷园区周边设有蜜蜂蜂箱,人工授粉和蜜蜂采花传粉配合;

(5)、在枇杷花期时间每隔4~6天对枇杷花喷施芸苔素内酯,一般喷施次数为3~4次,按照芸苔素内酯:水的比例1:1000、1:800、1:600、1:500配制喷施液;

(6)、在枇杷幼果期间对密集的果实再次进行部分摘除,保证密集程度合理;

(7)、在花期尾期至结果期对枇杷的花、叶片、果子进行喷自制抗病生长液,自制抗病生长液包括芸苔素内酯、叶酸、尿素、赤霉素、硼肥、磷钾肥、敌敌畏,芸苔素内酯、叶酸、尿素、赤霉素、硼肥、磷钾肥、敌敌畏按照重量份依次为1~3份、2~4份、12~18份、2~4份、4~6份、7~9份、3~5份,各组分按照重量份配制好后一般稀释800~1000倍,喷施周期一般为12~15天;

(8)、在枇杷果实成熟度在5成左右,进行外形差、虫害、损坏果实摘除操作;

(9)、在枇杷结果期间至果实成熟度至5~7成时,对果实进行喷施座果液,座果液的各组分按照重量份配比如下:葡萄糖50~60份、吲哚乙酸1~2份、头孢菌素1~2份、竹醋液3~6份,各组分按照重量份配制好后一般稀释600~800倍,喷施周期一般为8~10天;

(10)、在枇杷7成熟以上对其进行喷施着色剂,着色剂各组分按照重量份配比如下:磷酸核苷12~15份、果实增色剂7~15份、芸苔素内酯3~6份;果实增色剂采用光合细菌、磷酸二氢钾等比例的混合剂,将各组分配制好后一般稀释500~600倍,喷施周期一般为8~10天;

(11)、在枇杷从萌芽至果实成熟期间,注意观察是否有病虫害,并配制相应的药液进行灭虫,此外,定期对枇杷园区进行修剪和除草等操作,保持枇杷园区通风。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各组分原料成本低廉,可有效提高枇杷的座果率,经试验表明,座果率可以提高40%,还具有抗病,抗逆,增花保果,果实均匀光亮,品质提高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提高枇杷座果率及品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枇杷萌芽萌芽前半个月,对枇杷树根为中心直径为1.5~3m范围内进行挖环形沟槽,并在沟槽内施农家肥,施肥后浇水并覆盖土壤;

(2)、枇杷萌芽后至开花前,对施肥区域进行浇水,浇水周期一般为一周两次,保证施肥区域的土壤湿度在60~70%;

(3)、在枇杷萌芽期间及花期时,对枇杷的萌芽及花蕊进行部分摘除操作,保证枇杷花的密集程度合理;

(4)、在枇杷花期对枇杷进行人工授粉,同时在枇杷园区周边设有蜜蜂蜂箱,人工授粉和蜜蜂采花传粉配合;

(5)、在枇杷花期时间每隔4~6天对枇杷花喷施芸苔素内酯,一般喷施次数为3~4次,按照芸苔素内酯:水的比例1:1000、1:800、1:600、1:500配制喷施液;

(6)、在枇杷幼果期间对密集的果实再次进行部分摘除,保证密集程度合理;

(7)、在花期尾期至结果期对枇杷的花、叶片、果子进行喷自制抗病生长液,自制抗病生长液包括芸苔素内酯、叶酸、尿素、赤霉素、硼肥、磷钾肥、敌敌畏,芸苔素内酯、叶酸、尿素、赤霉素、硼肥、磷钾肥、敌敌畏按照重量份依次为1~3份、2~4份、12~18份、2~4份、4~6份、7~9份、3~5份,各组分按照重量份配制好后一般稀释800~1000倍,喷施周期一般为12~15天;

(8)、在枇杷果实成熟度在5成左右,进行外形差、虫害、损坏果实摘除操作;

(9)、在枇杷结果期间至果实成熟度至5~7成时,对果实进行喷施座果液,座果液的各组分按照重量份配比如下:葡萄糖50~60份、吲哚乙酸1~2份、头孢菌素1~2份、竹醋液3~6份,各组分按照重量份配制好后一般稀释600~800倍,喷施周期一般为8~10天;

(10)、在枇杷7成熟以上对其进行喷施着色剂,着色剂各组分按照重量份配比如下:磷酸核苷12~15份、果实增色剂7~15份、芸苔素内酯3~6份;果实增色剂采用光合细菌、磷酸二氢钾等比例的混合剂,将各组分配制好后一般稀释500~600倍,喷施周期一般为8~10天;

(11)、在枇杷从萌芽至果实成熟期间,注意观察是否有病虫害,并配制相应的药液进行灭虫,此外,定期对枇杷园区进行修剪和除草等操作,保持枇杷园区通风。

实施例:

提高枇杷座果率及品质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枇杷萌芽萌芽前半个月,对枇杷树根为中心直径为2.5m范围内进行挖环形沟槽,并在沟槽内施农家肥,施肥后浇水并覆盖土壤;

(2)、枇杷萌芽后至开花前,对施肥区域进行浇水,浇水周期一般为一周两次,保证施肥区域的土壤湿度在60~70%;

(3)、在枇杷萌芽期间及花期时,对枇杷的萌芽及花蕊进行部分摘除操作,保证枇杷花的密集程度合理;

(4)、在枇杷花期对枇杷进行人工授粉,同时在枇杷园区周边设有蜜蜂蜂箱,人工授粉和蜜蜂采花传粉配合;

(5)、在枇杷花期时间每隔4~6天对枇杷花喷施芸苔素内酯,一般喷施次数为3~4次,按照芸苔素内酯:水的比例1:1000、1:800、1:600、1:500配制喷施液;

(6)、在枇杷幼果期间对密集的果实再次进行部分摘除,保证密集程度合理;

(7)、在花期尾期至结果期对枇杷的花、叶片、果子进行喷自制抗病生长液,自制抗病生长液包括芸苔素内酯、叶酸、尿素、赤霉素、硼肥、磷钾肥、敌敌畏,芸苔素内酯、叶酸、尿素、赤霉素、硼肥、磷钾肥、敌敌畏按照重量份依次为2份、3份、15份、3份、5份、8份、4份,各组分按照重量份配制好后一般稀释800~1000倍,喷施周期一般为12~15天;

(8)、在枇杷果实成熟度在5成左右,进行外形差、虫害、损坏果实摘除操作;

(9)、在枇杷结果期间至果实成熟度至5~7成时,对果实进行喷施座果液,座果液的各组分按照重量份配比如下:葡萄糖55份、吲哚乙酸1.5份、头孢菌素1.5份、竹醋液5份,各组分按照重量份配制好后一般稀释600~800倍,喷施周期一般为8~10天;

(10)、在枇杷7成熟以上对其进行喷施着色剂,着色剂各组分按照重量份配比如下:磷酸核苷14份、果实增色剂12份、芸苔素内酯5份;果实增色剂采用光合细菌、磷酸二氢钾等比例的混合剂,将各组分配制好后一般稀释500~600倍,喷施周期一般为8~10天;

(11)、在枇杷从萌芽至果实成熟期间,注意观察是否有病虫害,并配制相应的药液进行灭虫,此外,定期对枇杷园区进行修剪和除草等操作,保持枇杷园区通风。

实验结果:

1、按照上述步骤进行种植枇杷,可以提高枇杷的座果率,座果率一般可提高到35~45%;

2、此外还具有生根、促进生长、促进受精、保花保果、促进果实膨大早熟、减轻病害缓解药害、协调营养平衡、等多重功能。

3、枇杷果实着色效果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