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养殖的圈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1092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牛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牛养殖的圈舍。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人们对肉食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年来人们对肉食品的认识不断加深,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和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牛肉还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的功能。正是牛肉有诸多好处,不断被人们所认可,牛的养殖行业不断得到发展。目前为提高牛养殖的效率,普遍的养殖方式为圈养,圈养的好处是节省劳动力,减少对土地资源的依赖,极大的节约了养殖成本。但其也存在圈舍空气不流通,牛群无法获得野外活动的机会,也使得牛成长得不好,身体体质差容易出现疾病,影响了牛的养殖工作。也有一些是圈养为主放养为辅的模式,但是放养又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也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增加了牛养殖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省牛养殖成本,提高牛养殖效率的牛养殖的圈舍。

一种牛养殖的圈舍,包括棚盖、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棚架、棚盖电机、侧上墙板、侧上墙窗、侧上墙板电机、侧下墙、控制器、正下墙、正上墙窗、正上墙板和正上墙板电机,棚盖的两侧边上设置有棚盖滑轨,棚架设置有与棚盖滑轨对应的棚架滑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设置在棚盖上,棚盖电机设置在棚盖和棚架之间,侧上墙板设置在侧下墙上方,正上墙板设置在正下墙上方,侧上墙窗设置在侧上墙板中部,正上墙窗设置在正上墙板中部,侧上墙板的两竖直边设置有侧上墙板滑轨,正上墙板设置有与侧上墙板滑轨对应的正上墙板滑轨,侧上墙板电机和正上墙板电机分别设置在侧上墙板和正上墙板之间,控制器设置在正下墙内侧,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棚盖电机、侧上墙板电机和正上墙板电机通过电缆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该牛养殖的圈舍还包括电动窗和电动窗电机,电动窗设置在棚盖中部,电动窗电机设置在电动窗上,电动窗电机通过电缆与控制器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为:该牛养殖的圈舍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能较好的获得野外放养所需的要空气环境,增强了牛的身体体质,节约了放养所需的人力物力和土地资源成本,提高了牛养殖的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平面示意图。

在图中:1、棚盖;2、电动窗;3、电动窗电机;4、温度传感器;5、湿度传感器;6、光照传感器;7、棚架;8、棚架滑轨;9、棚盖滑轨;10、棚盖电机;11、侧上墙板;12、侧上墙窗;13、侧上墙板滑轨;14、侧上墙板电机;15、侧下墙;16、控制器;17、正下墙;18、正上墙窗;19、正上墙板;20、正上墙板电机;21、正上墙板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牛养殖的圈舍,包括棚盖1、温度传感器4、湿度传感器5、光照传感器6、棚架7、棚盖电机10、侧上墙板11、侧上墙窗12、侧上墙板电机14、侧下墙15、控制器16、正下墙17、正上墙窗18、正上墙板19和正上墙板电机20,棚盖1的两侧边上设置有棚盖滑轨9,棚架7设置有与棚盖滑轨9对应的棚架滑轨8,温度传感器4、湿度传感器5和光照传感器6设置在棚盖1上,棚盖电机10设置在棚盖1和棚架7之间,侧上墙板11设置在侧下墙15上方,正上墙板19设置在正下墙17上方,侧上墙窗12设置在侧上墙板11中部,正上墙窗18设置在正上墙板19中部,侧上墙板11的两竖直边设置有侧上墙板滑轨13,正上墙板19设置有与侧上墙板滑轨13对应的正上墙板滑轨21,侧上墙板电机14和正上墙板电机20分别设置在侧上墙板11和正上墙板19之间,控制器16设置在正下墙17内侧,温度传感器4、湿度传感器5、光照传感器6、棚盖电机10、侧上墙板电机14和正上墙板电机20通过电缆与控制器16连接。

为使在下雨天也能使牛透光,享受自然光照,增强其体质。该牛养殖的圈舍还包括电动窗2和电动窗电机3,电动窗2设置在棚盖1中部,电动窗电机3设置在电动窗2上,电动窗电机3通过电缆与控制器16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白天根据温度传感器4、湿度传感器5和光照传感器6监测天气情况,即温湿度和光照情况,并将信息发送至控制器16,控制器16根据传来信息进行判断后控制棚盖电机10、侧上墙板电机14和正上墙板电机20工作,棚盖电机10、侧上墙板电机14和正上墙板电机20分别带动棚盖1、侧上墙板11和正上墙板19放下,则牛被围在较低的空旷环境之中,让其感受新鲜空气,满足了放养所需的条件,晚上或天气不佳时则可以通过控制器16控制相应模块关闭,实现圈舍饲养环境,较好的节省了人力物力以及土地资源,提高了养牛的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