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鳅仔鱼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57918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泥鳅仔鱼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经过水产科技人员的不断努力,在亲鳅培育、催产药物选择及配伍、催产、孵化及苗种培育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许多研究成果,但在泥鳅苗种培育中,由于开口饵料来源不稳定或存在营养缺陷,其仔鱼开口培育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技术体系,致使泥鳅人工育苗在开口阶段死亡率过高,出苗率低,不能及时批量提供养殖用泥鳅苗,难以形成稳定的规模化产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泥鳅仔鱼的培育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泥鳅人工育苗在开口阶段死亡率过高,出苗率低。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泥鳅仔鱼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春季4月份,当自然水体温度在18℃以上时,选择体型端正、体质健壮、粘液较多、健康无伤的成熟泥鳅作为亲本;

成熟泥鳅产卵后水温25℃进行孵化,鳅苗孵化后待大部分仔鱼卵黄囊基本消失后,鳅苗采用开口饵料进行培育,开口饵料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粗蛋白质36.0~37.0份、脂肪8.0~9.0份、灰分15.5~16.0份和水分11.0~13.0份;

培育至7天后,转入池塘按常规夏花培育技术进行培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完全满足泥鳅能量需要;明显提高鳅苗肠道的消化能力,促进生长;明显增强了鳅苗的机体免疫力,提高成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泥鳅仔鱼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春季4月份,当自然水体温度在18℃以上时,选择体型端正、体质健壮、粘液较多、健康无伤的成熟泥鳅作为亲本;

成熟泥鳅产卵后水温25℃进行孵化,鳅苗孵化后待大部分仔鱼卵黄囊基本消失后,鳅苗采用开口饵料进行培育,开口饵料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粗蛋白质36.0~37.0份、脂肪8.0~9.0份、灰分15.5~16.0份和水分11.0~13.0份;

培育至7天后,转入池塘按常规夏花培育技术进行培育。

完全满足泥鳅能量需要;明显提高鳅苗肠道的消化能力,促进生长;明显增强了鳅苗的机体免疫力,提高成活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