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控沙乌头猪支原体病的综合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38848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控猪支原体病的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防控沙乌头猪支原体病的综合方法。



背景技术:

沙乌头猪原产地在江苏的海门、启东和上海的崇明地区,支原体病是所有地方品种猪难以根除的疾病之一,沙乌头猪和其他的地方品种猪相似,对支原体敏感。

对沙乌头猪保种工作刚开始的几年里深受支原体对猪群的侵害,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时高达20%以上,特别在中猪阶段(120日龄左右)尤为严重,是死亡的高峰期。

猪的支原体病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用药物难以根除,只有利用综合治理的方法才能得以控制,使猪群不发或少发支原体以此减少死亡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控沙乌头猪支原体病的综合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防控沙乌头猪支原体病的综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沙乌头猪的生产种猪和预留的后备种猪进行支原体病的病原体检测,发现携带支原体病的猪及时淘汰处理;

(2)仔猪出生后的7-10日龄进行支原体疫苗的注射;

(4)30日龄断奶,断奶时将母猪赶走,仔猪留圈7-10天并饲喂教槽料,同时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黄芪多糖、葡萄糖、益生素,连用5-7天;

(5)转入保育后保持室温在20℃以上,睡床温度在25-28℃,每周至少一次进行喷雾消毒,猪群在保育阶段全部使用增加抵抗力的药物进行保健,每吨饲料添加多种维生素250-500克;

(6)80-90日龄转入育肥舍饲养,保持温度20-30℃,但昼夜温差不能超过5℃,每5-7天消毒一次;

(7)120日龄时是一个支原体病渐渐出现高峰期阶段,所以在饲养管理方面是关键期,同时补打一次伪狂犬疫苗,能有效控制死亡率。

产仔舍的环境卫生和室温控制:产仔舍时刻保持干燥、清洁,室温控制在20-25℃,每3-5天喷雾消毒一次,仔猪的睡床局部温度在30-35℃。

上述防控过程中,增加抵抗力的药物为预防病毒及细菌的中药制剂。

按照每头猪占地1.0平方米控制饲养密度,全程使用颗粒饲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取代了原来的抗生物喂养,猪不容易生病,也不会产生不良因素,通过对沙乌头猪支原体病的综合防控,有效的控制了该病的发病几率,商品猪全程减少了6%的死亡率,使经济效益大幅上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本发明的一种防控沙乌头猪支原体病的综合方法,

(1)对沙乌头猪的生产种猪和预留的后备种猪进行支原体病的病原体检测,发现携带支原体病的猪及时淘汰处理;

(2)仔猪出生后的7-10日龄进行支原体疫苗的注射;

(3)30日龄断奶,断奶时将母猪赶走,仔猪留圈7-10天并饲喂教槽料(环境不变、温度不变、饲料不变),同时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黄芪多糖、葡萄糖、益生素,连用5-7天;

(4)转入保育后保持室温在20℃以上,睡床温度在25-28℃(睡床同样使用可调温度的地暖),保证猪舍内的清洁卫生和睡床的干燥,每周至少一次进行喷雾消毒。由于猪群在保育阶段是各种疫苗集中猪舍阶段,所以全部使用增加抵抗力的药物进行保健,每吨饲料添加多种维生素250-500克;

(5)80-90日龄转入育肥舍饲养。这时猪群处于保育后期和育肥前期,特别是各种疫苗正处于高峰值,保护率很高所以一般不会有病毒性疾病的发生,只要做到保持一定的温度(20-30℃)但昼夜温差不能超过5℃;每5-7天消毒一次;按照饲养规程用料和细菌性疾病的预防,基本不会出现较大的发病几率。

(6)120日龄时是一个支原体病渐渐出现高峰期阶段。由于随着疫苗保护的高峰值渐渐减弱,猪群到了中猪阶段有些潜伏的疾病也会慢慢的浮出水面(以前呈隐性的逐渐呈显性),所以这时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法,所以在饲养管理方面是关键期,同时补打一次伪狂犬疫苗,能有效控制死亡率。

注意产仔舍的环境卫生和室温控制。产仔舍时刻保持干燥、清洁,室温控制在20-25℃,正常情况下每3-5天喷雾消毒一次,必要时可不定时消毒。仔猪的睡床局部温度在30-35℃(仔猪保温箱的温度随着仔猪的出生日龄而可调),本场使用的增温设备是地暖和红外线灯泡(地暖的温度可根据仔猪的日龄而设定)。

按照每头猪占地1.0平方米控制饲养密度,全程使用颗粒饲料减少粉尘。

益生素被称为生菌剂或微生态制剂,是一种无副作用、无残留,且能够减少或替代抗生素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它是由动物肠道有益微生物发酵而成的微生物制剂。

益生素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向动物肠道内提供有益微生物、促进动物肠道内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并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进而维持调整胃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同时,益生素能够产生免疫调节因子、干扰素等免疫活性物质,从而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力,如植物源性乳酸菌通过提高血清中igg的浓度、淋巴细胞转化率来增强断奶仔猪免疫功能。

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黄芪多糖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经提取、浓缩、纯化而成的水溶性杂多糖。黄芪多糖可作为免疫促进剂或调节剂。葡萄糖能提供能量。

这些物质取代了原来的抗生物喂养,猪不容易生病,也不会产生不良因素,对人体不会产生耐药性,营养健康。

每栋猪舍安装全自动强制通风系统,使猪舍时刻保持空气清新。

沙乌头猪通过使用综合防治前后死亡率对照

本发明通过对沙乌头猪支原体病的综合防控,有效的控制了该病的发病几率,商品猪全程减少了6%的死亡率,使经济效益大幅上升。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控沙乌头猪支原体病的综合方法,对携带支原体病的猪及时淘汰处理;仔猪出生后的7‑10日龄进行支原体疫苗的注射;30日龄断奶,断奶时将母猪赶走,仔猪留圈7‑10天并饲喂教槽料,同时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黄芪多糖、葡萄糖、益生素,连用5‑7天;转入保育后保持室温在20℃以上,每周至少一次进行喷雾消毒,猪群在保育阶段全部使用增加抵抗力的药物进行保健,每吨饲料添加多种维生素250‑500克;80‑90日龄转入育肥舍饲养,保持温度20‑30℃,但昼夜温差不能超过5℃,每5‑7天消毒一次;120日龄时是一个支原体病渐渐出现高峰期阶段,补打一次伪狂犬疫苗。通过对沙乌头猪支原体病的综合防控,有效的控制了该病的发病几率,商品猪全程减少了6%的死亡率,使经济效益大幅上升。

技术研发人员:唐慧娟;鲍得江;苏腾辉;赵默然;唐烨松;蔡清溢;李峥;鲍玉龙;曹金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门市兴旺肉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14
技术公布日:2017.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