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丹参大田繁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54908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丹参大田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及根茎入药,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作为我国传统大宗药材已使用多年,各地均有分布与栽培。丹参大田繁殖,通常方法为种子直播育苗,出苗整齐度不一,成苗后大田移植生长直至采挖需要三年周期,且产量低病虫害多。

无性繁殖技术可以解决种子生长周期长的缺点,无性繁殖技术包括根插、叶插、枝插等种类,根据植物生长特性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扦插种类。如何将无性繁殖技术与丹参的繁殖相结合,缩短丹参生长周期,已成为必要的研究方向。

然而,现有丹参的繁殖方法存在发芽率低、药材质量不可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丹参大田繁殖方法,解决了现有丹参的繁殖方法无存在发芽率低、药材质量不可控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丹参大田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种植大田内施用农业基肥;

步骤2,深翻土地,并将大田整成宽度1.2米的畦,畦的表面覆盖地膜,然后打地孔并使每个地孔均穿过地膜;

步骤3,选取新鲜采挖的丹参,挑选根条直、无病害、颜色红润且直径为0.3-0.5cm的丹参根条作为种根,备用;

步骤4,栽种时将种根手工掰成4-5cm长度的种根段,按照根段上下顺序,将种根段插入地孔中,覆盖土壤直至超过地面2cm;

步骤5,种根段种植完毕后,每个地孔浇水一次,适当培土地面平整;

步骤6,正常田间管理直至丹参成熟。

优选的,上述繁殖方法中,步骤1中还包括施用杀菌剂多菌灵,且多菌灵的施用量为10kg/亩。

优选的,上述繁殖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农业基肥为畜禽的粪便、尿液、冲洗废水、菜籽压榨后的残渣、养殖过程中废饲料腐熟后得到的农业基肥。

优选的,上述繁殖方法中,所述农业基肥的施用量为2000kg/亩。

优选的,上述繁殖方法中,步骤2中,相邻行地孔的行间距为30cm,每行中相邻地孔的孔间距为15cm,每个地孔的深度为6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丹参大田繁殖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方法采用根段无性繁殖,覆膜技术,解决丹参生长周期长的缺点,将三年期缩短成12个月,保水保墒,抑制杂草生长,减少了根结线虫、根腐病等病害的发生,为农业生产提供一种好方法。

2、本发明的方法提高了发芽率、发芽齐整度,利用种子发芽,当年采收的种子育苗,发芽率在70%左右,而采用本发明种根段种植的方法发芽率可以提高至98%以上,大大提高亩产量,平均亩产量达480kg干品;人工分根栽培之前,进行初步筛选,将病虫害根茎选出,减少病虫害继续发生的几率;大田操作简单迅速,推广十分方便,产量高病虫害较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不应理解为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丹参大田繁殖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种植大田内施用农业基肥,其中农业基肥的施用量为2000kg/亩;

步骤2,旋耕机深翻土地,深翻的深度为20-50cm,并将大田整成宽度1.2米的畦,长度根据大田具体长度来定,畦的表面覆盖地膜,然后打地孔并使每个地孔均穿过地膜,相邻行地孔的行间距为30cm,每行中相邻地孔的孔间距为15cm,每个地孔的深度为6cm;

步骤3,选取新鲜采挖的丹参,挑选根条直、无病害、颜色红润且直径为0.3-0.5cm的丹参根条作为种根,备用;

步骤4,栽种时将种根手工掰成4-5cm长度的种根段,按照根段上下顺序(以靠近丹参根条末端的部分为下,另一端为上),并将种根段穿过地膜插入地孔中,且种根段下部朝下,覆盖土壤直至超过地面2cm,栽种时间为春季3月;手工掰断种根快速而且不伤根,用剪刀易使根断发生病变,影响成活;

步骤5,种根段种植完毕后,每个地孔浇水一次,适当培土至地面平整;

步骤6,正常田间管理直至丹参成熟,收获时间为次年3月。

实施例2

一种丹参大田繁殖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种植大田内施用农业基肥,其中农业基肥的施用量为2000kg/亩,对于容易染菌的大田施用市售的杀菌剂多菌灵,且多菌灵的施用量为10kg/亩;

步骤2,旋耕机深翻土地,并将大田整成宽度1.2米的畦,长度根据大田具体长度来定,畦的表面覆盖地膜,然后打地孔并使每个地孔均穿过地膜,相邻行地孔的行间距为30cm,每行中相邻地孔的孔间距为15cm,每个地孔的深度为6cm;

步骤3,选取新鲜采挖的丹参,挑选根条直、无病害、颜色红润且直径为0.3-0.5cm的丹参根条作为种根,备用;

步骤4,栽种时将种根手工掰成4-5cm长度的种根段,按照根段上下顺序,并将种根段穿过地膜插入地孔中,且种根段下部朝下,覆盖土壤直至超过地面2cm,栽种时间为春季3月;

步骤5,种根段种植完毕后,每个地孔浇水一次,适当培土至地面平整;

步骤6,正常田间管理直至丹参成熟,收获时间为次年3月。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步骤1中所述农业基肥为畜禽的粪便、尿液、冲洗废水、菜籽压榨后的残渣、养殖过程中废饲料腐熟后得到的农业基肥,所述农业基肥中有机质的质量分数为45%,其环境质量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三级的要求。

丹参前期发芽时期,地块底肥较足,为杂草生长同时提供充足养分,杂草与丹参竞争生长结果严重影响其生长,增加病虫害。采用畦子上覆膜打孔繁殖技术,可以保水保墒,同时抑制杂草生长,减少用工量,大大提高丹参产量与品质。

利用本发明的繁殖方法,将丹参的生长周期由三年缩短为12个月,大大降低了时间成本,平均亩产量达480kg干品,比常规繁殖方法的亩产量提高了80%,保水保墒,抑制杂草生长,减少了根结线虫、根腐病等病害的发生;利用现有种子发芽的技术,当年采收的种子育苗,发芽率在70%左右,而采用本发明种根段种植的方法发芽率可以提高至98%以上,为农业生产提供一种好方法。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丹参大田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施用农业基肥;深翻土地、覆盖地膜、打孔;种植根段;浇水,正常田间管理直至丹参成熟。本发明的方法采用根段无性繁殖,覆膜技术,解决丹参生长周期长的缺点,将三年期缩短成12个月,保水保墒,抑制杂草生长,减少了根结线虫、根腐病等病害的发生,提高了发芽率,大大提高丹参亩产量,平均亩产量达480kg干品,为实施农业绿色、无公害生产提供一种好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陈康健;陈文荟;宋双红;王喆之;渊小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师范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5.04
技术公布日:2017.09.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