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稻米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62958发布日期:2019-01-18 23:04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稻米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上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业、生长调节剂和牲畜添加剂的生产制度,有机农业在可行的范围内尽量依靠作物轮作,秸秆还田、牲畜粪肥、种植豆科作物和绿肥,场外有机废料,含有矿物养分的矿石来维持养分,利用生物、物理措施防治病虫害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普遍关注,对建立在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农业生产体系提出了挑战。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健康问题的广泛重视,也促使人们将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定位在无公害、无污染的农副产品的生产上,并制定出相应的技术、质量标准。有机食品概念下的有机农业便是这一趋势的必然反映。

中国是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和消费国之一,中国约有60%以上人口是以稻米为主食的,因此,稻米产量一直是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稻米种植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有机稻米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稻田施肥:采用以鸡粪、猪粪为原料的有机肥;在使用有机肥料时,必须充分腐熟;同时利用具有固氮、解磷、解钾作用的根瘤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和溶磷菌的微生物,经过这些有益菌的活动来加速养分释放养分积累,促进水稻对养分的有效利用;

(2)稻田培肥:绿肥具有固氮作用,种植绿肥可获得较丰富的氮素来源,并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每绿肥的产量为2000kg,按含氮0.3%~0.4%,固定的氮素为68kg;绿肥采有紫云英、苕子、苜蓿、蒿枝、兰花籽、箭苦豌豆、白花草木樨其中一种;

a.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有机肥料,包括动物的粪便及残体、植物沤制肥、绿肥、草木灰、饼肥等;矿物质,包括钾矿粉、磷矿粉、氯化钙等物质;另外还包括有机认证机构认证的有机专用肥和部分微生物肥料;

b.肥料的无害化处理有机肥在施前2个月需进行无害化处理,将肥料泼水拌湿、堆积、覆盖塑料膜,使其充分发酵腐熟。发酵期堆内温度高达60℃以上,可有效地杀灭农家肥中带有的病虫草害,且处理后的肥料易被蔬菜吸收利用;

(3)播种塌谷:

a.用种量:杂交稻每亩基本苗2~2.5万株,用干燥种0.7~0.8kg;常规稻每亩基本苗3~3.5万株,用干燥种1.2~1.5kg;

b.机械播种:采用能够起垄的水稻精密点播机,播种前将点播机调整到不同品种最佳的株行距和每穴粒数;

(4)日常管理:

a.除草技术

1)主要采取养鸭养鱼生态除草,在杂草生长旺盛季节采取半机械除草配合人工除草;

2)灌生水除草技术:在适度晒田后采取深水灌溉,使大量半旱生杂草缺氧死亡,达到生态除草的目的;

3)水稻糠稻田除草技术:在稻田施入稻糠,稻糠浮在水田表面,糠质最易被微生物分解,在一周内产生大量co2和消耗大量o2,使田块进入还原状,即地表面形成一层褐色油膜,o2的减少可阻碍草籽萌发,co2的增多可阻碍杂草的生长发育,而达到除草效果;

b.水浆管理

1)播后至出苗前秧板以湿润为主,如果遇晴天气温高和西南风,秧板上的土壤含水量急骤下降,田土发白,出现大裂缝,应灌半沟水或跑马水;如遇连续阴雨天,且雨量较大,畦面积水,应及时疏通畦沟,打开排水,让田面水及时排出,切忌秧板上长时间积水;

2)秧苗2叶期要灌水上秧板,并结合施肥除草,保持水层4-5天,严防漏水或漫灌,以免影响肥效和药效;

3)当总苗数达到预定穗数苗的80%时,及时排水搁田,直播稻根系分布浅,宜多次轻搁,引根深扎;

4)全生育期除施肥、病虫草害防治需要保水以外,采用要湿润灌溉为主,田间不见水层,后期切忌断水过早,引起早衰;

(5)病虫害生物防治:

a.频振式杀虫灯杀虫技术

在4月中旬装灯,沿田间电杆“一”字排列布灯,灯距58-62m,杀虫灯接虫口距地面1.1-1.3m,每日21点开灯,次日凌晨4点闭灯,频振式杀虫灯杀虫种类广,是运用光、波、色、味四种诱杀方式杀灭害虫,近距离用光,远距离用波,加以黄色外壳和味,引诱害虫的飞蛾扑灯,外配以频振高压电网触杀,在杀虫灯下套一只袋子,内装少量挥发性农药,可对少量未击毙的蛾子熏杀,从而达到杀灭成虫、降低田间产卵量、减少害虫基数、控制害虫危害水稻的目的;

b.人工养殖赤眼蜂田间放养天敌杀虫技术

采用人工繁殖赤眼蜂,在26℃~28℃温度下,6~8天即可完成一代;在害虫产卵始盛期开始放蜂,每隔2~3天放1次,连续放3次;放蜂量1~3万头;放蜂均匀,放蜂点每667m2设点3~5处;距田梗3m开始设点,然后每隔1i0m挂一放蜂器,放蜂半径为5m,把即将羽化出蜂的卵卡放人竹筒或用大而厚的植物叶片制成的放蜂器内,并用小棍连接成“t”字形,插于田间,略高于作物;放蜂10天后,即可根据卵色变化检查寄生情况,天敌寄生后的害虫卵呈黑色;

(6)收获:

a.直播稻的根系较浅,为防止倒伏,在前中期控制群体与搁好田的基础上,减少田间走动;

b.直播栽培用收割机或人工收割、人工脱粒均可,成熟度90%时为收割适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针对有机肥料前期有效养分释放缓慢的缺点,可以利用允许使用的具有固氮、解磷、解钾作用的根瘤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和溶磷菌的微生物,经过这些有益菌的活动来加速养分释放养分积累,促进水稻对养分的有效利用。绿肥具有固氮作用,种植绿肥可获得较丰富的氮素来源,并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本发明采用高效生态除草技术,主要采取养鸭养鱼生态除草,在杂草生长旺盛季节采取半机械除草配合人工除草。灌生水除草技术,在适度晒田后采取深水灌溉,使大量半旱生杂草缺氧死亡,达到生态除草的目的。水稻糠稻田除草技术,在稻田施入稻糠,稻糠浮在水田表面,糠质最易被微生物分解,在一周内产生大量co2和消耗大量o2,使田块进入还原状,即地表面形成一层褐色油膜,o2的减少可阻碍草籽萌发,co2的增多可阻碍杂草的生长发育,而达到除草效果。由于糠质分解所产生的有机质,具有肥地、增产作用,且未施用农药,因而是用生物方法来生产绿色水稻食品的好方法。

本发明采用频振式杀虫灯杀虫技术,频振式杀虫灯杀虫种类广,是运用光、波、色、味四种诱杀方式杀灭害虫。近距离用光,远距离用波,加以黄色外壳和味,引诱害虫的飞蛾扑灯,外配以频振高压电网触杀。在杀虫灯下套一只袋子,内装少量挥发性农药,可对少量未击毙的蛾子熏杀,从而达到杀灭成虫、降低田间产卵量、减少害虫基数、控制害虫危害水稻的目的。

本发明采用人工养殖赤眼蜂田间放养天敌杀虫技术,采用人工繁殖赤眼蜂,在26℃~28℃温度下,6~8天即可完成一代。在害虫产卵始盛期开始放蜂,放蜂10天后,即可根据卵色变化检查寄生情况,天敌寄生后的害虫卵呈黑色,从而达到病虫妨害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一种有机稻米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稻田施肥:采用以鸡粪、猪粪为原料的有机肥;在使用有机肥料时,必须充分腐熟;同时利用具有固氮、解磷、解钾作用的根瘤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和溶磷菌的微生物,经过这些有益菌的活动来加速养分释放养分积累,促进水稻对养分的有效利用;

(2)稻田培肥:绿肥具有固氮作用,种植绿肥可获得较丰富的氮素来源,并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每绿肥的产量为2000kg,按含氮0.3%~0.4%,固定的氮素为68kg;绿肥采有紫云英、苕子、苜蓿、蒿枝、兰花籽、箭苦豌豆、白花草木樨其中一种;

a.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有机肥料,包括动物的粪便及残体、植物沤制肥、绿肥、草木灰、饼肥等;矿物质,包括钾矿粉、磷矿粉、氯化钙等物质;另外还包括有机认证机构认证的有机专用肥和部分微生物肥料;

b.肥料的无害化处理有机肥在施前2个月需进行无害化处理,将肥料泼水拌湿、堆积、覆盖塑料膜,使其充分发酵腐熟。发酵期堆内温度高达60℃以上,可有效地杀灭农家肥中带有的病虫草害,且处理后的肥料易被蔬菜吸收利用;

(3)播种塌谷:

a.用种量:杂交稻每亩基本苗2~2.5万株,用干燥种0.7~0.8kg;常规稻每亩基本苗3~3.5万株,用干燥种1.2~1.5kg;

b.机械播种:采用能够起垄的水稻精密点播机,播种前将点播机调整到不同品种最佳的株行距和每穴粒数;

(4)日常管理:

a.除草技术

1)主要采取养鸭养鱼生态除草,在杂草生长旺盛季节采取半机械除草配合人工除草;

2)灌生水除草技术:在适度晒田后采取深水灌溉,使大量半旱生杂草缺氧死亡,达到生态除草的目的;

3)水稻糠稻田除草技术:在稻田施入稻糠,稻糠浮在水田表面,糠质最易被微生物分解,在一周内产生大量co2和消耗大量o2,使田块进入还原状,即地表面形成一层褐色油膜,o2的减少可阻碍草籽萌发,co2的增多可阻碍杂草的生长发育,而达到除草效果;

b.水浆管理

1)播后至出苗前秧板以湿润为主,如果遇晴天气温高和西南风,秧板上的土壤含水量急骤下降,田土发白,出现大裂缝,应灌半沟水或跑马水;如遇连续阴雨天,且雨量较大,畦面积水,应及时疏通畦沟,打开排水,让田面水及时排出,切忌秧板上长时间积水;

2)秧苗2叶期要灌水上秧板,并结合施肥除草,保持水层4-5天,严防漏水或漫灌,以免影响肥效和药效;

3)当总苗数达到预定穗数苗的80%时,及时排水搁田,直播稻根系分布浅,宜多次轻搁,引根深扎;

4)全生育期除施肥、病虫草害防治需要保水以外,采用要湿润灌溉为主,田间不见水层,后期切忌断水过早,引起早衰;

(5)病虫害生物防治:

a.频振式杀虫灯杀虫技术

在4月中旬装灯,沿田间电杆“一”字排列布灯,灯距58-62m,杀虫灯接虫口距地面1.1-1.3m,每日21点开灯,次日凌晨4点闭灯,频振式杀虫灯杀虫种类广,是运用光、波、色、味四种诱杀方式杀灭害虫,近距离用光,远距离用波,加以黄色外壳和味,引诱害虫的飞蛾扑灯,外配以频振高压电网触杀,在杀虫灯下套一只袋子,内装少量挥发性农药,可对少量未击毙的蛾子熏杀,从而达到杀灭成虫、降低田间产卵量、减少害虫基数、控制害虫危害水稻的目的;

b.人工养殖赤眼蜂田间放养天敌杀虫技术

采用人工繁殖赤眼蜂,在26℃~28℃温度下,6~8天即可完成一代;在害虫产卵始盛期开始放蜂,每隔2~3天放1次,连续放3次;放蜂量1~3万头;放蜂均匀,放蜂点每667m2设点3~5处;距田梗3m开始设点,然后每隔1i0m挂一放蜂器,放蜂半径为5m,把即将羽化出蜂的卵卡放人竹筒或用大而厚的植物叶片制成的放蜂器内,并用小棍连接成“t”字形,插于田间,略高于作物;放蜂10天后,即可根据卵色变化检查寄生情况,天敌寄生后的害虫卵呈黑色;

(6)收获:

a.直播稻的根系较浅,为防止倒伏,在前中期控制群体与搁好田的基础上,减少田间走动;

b.直播栽培用收割机或人工收割、人工脱粒均可,成熟度90%时为收割适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