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大棚角度可调式盆栽滴灌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3476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灌溉系统配件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室大棚角度可调式盆栽滴灌结构,其能左右调整,实现以滴灌结构为中心对水平面的农作物进行滴管作业。



背景技术:

随着高分子聚合物-聚氯乙烯、聚乙烯的产生,塑料薄膜广泛应用于农业。日本及欧美国家于50年代初期应用温室薄膜覆盖温床获得成功,随后又覆盖小棚及温室也获得良好效果,我国于1955年秋引进聚氯乙烯农用薄膜,首先在北京用于小棚覆盖蔬菜,获得了早熟增产的效果,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当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柑桔等;林业生产用于林木育苗、观赏树木的培养等;养殖业用于养蚕、养鸡、养牛、养猪、鱼及鱼苗等。

大棚分为蔬菜大棚、塑料大棚、透光塑料大棚、温室大棚、阳光板大棚、智能大棚、单栋温室、连栋温室、单屋面温室、双屋面温室、加温温室、不加温温室等等。对比如下,普通大棚成本低、构造简单,但是可添加设备少;温室大棚成本高于普通大棚,构造复杂、可以安装一定的设备;智能大棚成本高,构造复杂、比较设备齐全。

灌溉系统是温室大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大棚内的农作物进行灌溉、浇水作业,灌溉、浇水作业时分别依据所灌溉或浇水作业农作物的不同采用的作业方式,如对于盆栽通常采用滴灌的作业方式。当前,传统方式的滴灌结构,其结构复杂、且装配繁琐,同时无法依据需要对滴灌喷头的作业面进行水平向的调整(即无法左右调整,只能水平垂直滴灌),降低了滴灌结构滴灌作业的实用性等,已无法满足温室大棚灌溉系统的高标准组装使用要求,而这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温室大棚角度可调式盆栽滴灌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室大棚角度可调式盆栽滴灌结构,其设计结构合理,使用时依据螺旋定位套、调节定位杆、手持板和半圆形限流板调整水流的滴灌速度,便于进行控制,同时,两侧的支撑结构通过定位圈、第一连接耳板和第二连接耳板安装在第二支撑柱上,实现滴灌喷头作业面的水平左右调整,实现对不同作业面的农作物进行滴灌,提高滴灌结构的实用性。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温室大棚角度可调式盆栽滴灌结构,包括插头,及设置在插头上的第一支撑柱,及与第一支撑柱相配合使用的第二支撑柱,其中,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之间通过u形耳板利用第一螺杆紧固且第二支撑柱的上部设置为中空结构,及设置在第二支撑柱上部一侧的进水管,及设置在第二支撑柱上部中空结构内的导流腔体,及设置在第二支撑柱端部的限位套,及与限位套相配合使用的密封套,及均匀设置在密封套上的若干个喷水口,及设置在第二支撑柱上部一侧的调节定位套,及与螺旋定位套连接且贯穿第二支撑柱位于导流腔体内的调节定位杆,及设置在调节定位杆上的半圆形限流板,及设置在调节定位杆上的手持板。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温室大棚角度可调式盆栽滴灌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撑柱上的定位圈,及分别对称设置在定位圈上的第一连接耳板、第二连接耳板,及与第一连接耳板连接的第一连接套,其中,第一连接套通过第二螺杆与第一连接耳板连接,及与第一连接套连接的第一插杆,及与第二连接耳板连接的第二连接套,其中,第二连接套通过第三螺杆与第二连接耳板连接,及与第二连接套连接的第二插杆;所述第二支撑柱与定位圈之间为螺旋方式连接,其中,定位圈通过螺旋连接槽在第二支撑柱向上、向下运动。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定位圈、第一连接耳板和第二连接耳板为一体成型的橡胶结构,限位套、密封套和喷水口为橡胶结构制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温室大棚角度可调式盆栽滴灌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使用时依据螺旋定位套、调节定位杆、手持板和半圆形限流板调整水流的滴灌速度,便于进行控制,同时,两侧的支撑结构通过定位圈、第一连接耳板和第二连接耳板安装在第二支撑柱上,实现滴灌喷头作业面的水平左右调整,实现对不同作业面的农作物进行滴灌,提高滴灌结构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温室大棚角度可调式盆栽滴灌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序号标注如下:1-插头、2-第一支撑柱、3-u形耳板、4-第一螺杆、5-进水管、6-导流腔体、7-限位套、8-密封套、8-1-喷水口、9-调节定位套、10-调节定位杆、11-手持板、12-半圆形限流板、13-定位圈、14-第一连接耳板、15-第二螺杆、16-第一连接套、17-第一插杆、18-第二连接耳板、19-第三螺杆、20-第二连接套、21-第二插杆、22-第二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一种温室大棚角度可调式盆栽滴灌结构,包括插头1,及设置在插头1上的第一支撑柱2,及与第一支撑柱2相配合使用的第二支撑柱22,其中,第一支撑柱2与第二支撑柱22之间通过u形耳板3利用第一螺杆4紧固且第二支撑柱22的上部设置为中空结构,及设置在第二支撑柱22上部一侧的进水管5,及设置在第二支撑柱22上部中空结构内的导流腔体6,及设置在第二支撑柱22端部的限位套7,及与限位套7相配合使用的密封套8,及均匀设置在密封套8上的若干个喷水口8-1,及设置在第二支撑柱22上部一侧的调节定位套9,及与螺旋定位套9连接且贯穿第二支撑柱22位于导流腔体6内的调节定位杆10,及设置在调节定位杆10上的半圆形限流板12,及设置在调节定位杆10上的手持板11。

进一步优选的,温室大棚角度可调式盆栽滴灌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撑柱22上的定位圈13,及分别对称设置在定位圈13上的第一连接耳板14、第二连接耳板18,及与第一连接耳板14连接的第一连接套16,其中,第一连接套16通过第二螺杆15与第一连接耳板14连接,及与第一连接套16连接的第一插杆17,及与第二连接耳板18连接的第二连接套20,其中,第二连接套20通过第三螺杆19与第二连接耳板18连接,及与第二连接套20连接的第二插杆21,第二支撑柱22与定位圈13之间为螺旋方式连接,其中,定位圈13通过螺旋连接槽在第二支撑柱22向上、向下运动,上述结构能实现对整体滴灌结构的水平向的左右调整,对两侧的农作物进行滴灌浇水,提高作业面范围及滴灌效率;及定位圈13、第一连接耳板14和第二连接耳板18为一体成型的橡胶结构,限位套7、密封套8和喷水口8-1为橡胶结构制得,其韧性强、寿命长,具有较强的耐腐蚀、耐磨和耐高温的特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灌溉系统配件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温室大棚角度可调式盆栽滴灌结构,包括插头、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U形耳板、第一螺杆、进水管、导流腔体、限位套、密封套、喷水口、调节定位套、第二支撑柱、调节定位杆、半圆形限流板和手持板。本发明的一种温室大棚角度可调式盆栽滴灌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使用时依据螺旋定位套、调节定位杆、手持板和半圆形限流板调整水流的滴灌速度,便于进行控制,同时,两侧的支撑结构通过定位圈、第一连接耳板和第二连接耳板安装在第二支撑柱上,实现滴灌喷头作业面的水平左右调整,实现对不同作业面的农作物进行滴灌,提高滴灌结构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锡辉;付坤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兴化市晋益温室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09
技术公布日:2017.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