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一种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10766发布日期:2019-01-05 09:19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果种植领域,具体的说是防治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一种新方法。



背景技术:

甜瓜细菌性果斑病在甜瓜坐果后1-3周的幼果期通过果皮上的皮孔侵入。一旦幼瓜开始转色、果皮表面形成蜡粉,则大多数皮孔封闭,能有效阻止细菌继续侵入。所以,果实表现发病症状时已转色、近成熟,而病原菌却早已在幼瓜期侵入。因此,如果要等到甜瓜表现发病症状时再施药防治,就太晚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传统的甜瓜细菌性果斑病防治的技术问题,发明防治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一种新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防治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一种新方法,其特殊之处是包括以下过程:

首先,做好种子消毒。可用50℃温水浸种3小时,捞出晾干后催芽,或10%磷酸三钠浸种20分钟后清水冲洗。注意掌握药剂浓度和浸种时间,避免影响种子发芽率。

其次,做好土壤消毒。建议轮作。定植前将棚内杂草清除,深翻地。定植时先对棚内进行消毒,移栽时用dt600倍液进行浇穴或灌根。建议起垄栽培、合理浇水,防止大水漫灌,注意通风排湿,缩短植株表面结露时间,在露水干后进行农事操作,及时防治棚室害虫。及时将病株带出棚外。子叶上病害多,应及时处理。可在甜瓜两叶一心时,选择晴好天气下用消毒后的剪刀将子叶剪去。注意不能用手撕摘,并将子叶带出棚外。

再次,建议用塑料袋套袋处理。待甜瓜长到鹅蛋大时套装下端开口的塑料袋,4-6天后及时摘除。此时甜瓜表皮逐渐老化并形成蜡层,足可抵御病菌侵袭。

最后,药剂防治。甜瓜开花时,每10-15天喷洒一次百菌清或阿米西达混加中生菌素或宁南霉素,预防各种病害,尤其细菌性病害发生。或喷用2000倍的链霉素预防,或选用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可杀得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7.12%铜高尚1000倍液,或30%王铜1000倍液喷洒,或50%琥胶肥酸铜(dt)杀菌剂1000倍液,隔10天一次。注意,甜瓜幼瓜对铜制剂相对敏感,所以一定要将铜制剂浓度稀释一半使用,一方面仍保证防治效果,另一方面也不影响幼瓜生长。

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防治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目的,这种方式不仅便于操作,而且能有效提高甜瓜的产量及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做好种子消毒。用50℃温水浸种3小时,捞出晾干后催芽,注意掌握药剂浓度和浸种时间,避免影响种子发芽率。

其次,做好土壤消毒。建议轮作。定植前将棚内杂草清除,深翻地。定植时先对棚内进行消毒,移栽时用dt600倍液进行浇穴或灌根。子叶上病害多,应及时处理。可在甜瓜两叶一心时,选择晴好天气下用消毒后的剪刀将子叶剪去。注意不能用手撕摘,并将子叶带出棚外。

再次,建议用塑料袋套袋处理。待甜瓜长到鹅蛋大时套装下端开口的塑料袋,4-6天后及时摘除。

最后,药剂防治。甜瓜开花时,每10-15天喷洒一次百菌清预防各种病害,尤其细菌性病害发生。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防治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一种新方法,其特点是通过种子消毒、土壤消毒、轮作、起垄栽培、合理浇水、及时防治棚室害虫、塑料袋套袋处理、药剂防治等过程,可以实现防治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目的,这种方式不仅便于操作,而且能有效提高甜瓜的产量及质量,适用于甜瓜细菌性果斑病防治。

技术研发人员:董延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董延超
技术研发日:2017.06.27
技术公布日:2019.01.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