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桩式浮鱼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37911阅读:7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筒桩式浮鱼礁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人工鱼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礁体适宜配置于淤泥底质海区、为不同水层的生物提供附着及栖息生存空间,可为中上层鱼类提供幼鱼保护空间的筒桩式浮鱼礁。



背景技术:

环境污染和过渡捕捞使海洋中的生态环境恶化,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改善海洋生态。人工鱼礁建设是一项海洋生态环境的修复工程,投放人工鱼礁,可以有效地保护缺乏保护能力的幼鱼幼虾,提高其成活率,为鱼类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和索饵场所,有助于资源成倍或数十倍的增加。

人工鱼礁是构建海洋牧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应用较多的人工鱼礁主要为混凝土材料的鱼礁单体。混凝土礁体适用于投放到底质较硬的砂泥底质海区,易于避免礁体的冲於和沉降,在淤泥较多,泥层较厚等底质的海区投放混凝土礁体容易造成礁体的沉降埋於,难以发挥礁体的生态增殖与修复效果。浮鱼礁的使用可以更好的保持礁体的持续效果,同时可以调整浮鱼礁的水层高度发挥其对不同水层的生态效应,目前的浮鱼礁多采用浮球连接绳网等技术,形成的礁体有效空间较小,且主要作用多为诱集鱼类,不能兼顾底层箱式鱼礁的保护鱼类等功能,浮鱼礁的桩基多采用打桩等方式,增加了海上施工成本。

高密度聚乙烯(highdensitypolyethylene,简称hdpe),是一种结晶度高、非极性的热塑性树脂。原态hdpe的外表呈乳白色,在微薄截面呈一定程度的半透明状。pe具有优良的耐大多数生活和工业用化学品的特性。

需要一种利用混凝土筒桩作为浮鱼礁的桩基,结合上部hdpe双壁波纹管形成浮式礁体,并配置浮球增加浮力,礁体适宜配置于淤泥底质海区,为不同水层的生物提供附着及栖息生存空间,同时可为中上层鱼类提供幼鱼保护空间,礁体可以作为海洋牧场多营养层级生态系统搭建的基础设施,发挥良好持久的海洋生态效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礁体适宜配置于淤泥底质海区、为不同水层的生物提供附着及栖息生存空间,可为中上层鱼类提供幼鱼保护空间的筒桩式浮鱼礁。

一种筒桩式浮鱼礁,包括:

浮球,所述浮球通过浮球系绳固定在波纹管的系绳开孔上,所述浮球均匀分布在波纹管的四周,所述波纹管上设有管壁通道开孔,所述波纹管的底部设有拉绳开孔;

拉绳,所述拉绳一端固定在拉绳开孔上,一端固定在混凝土筒桩的锚环上,所述混凝土筒桩的竖向设有出水孔。

所述混凝土筒桩的上部设有筒缘锚环和中心锚环,所述筒缘锚环均匀分布于混凝土筒桩的四周,数量为三个以上,

所述筒缘锚环通过小卸扣固定拉绳,所述中心锚环通过大卸扣固定拉绳。

所述中心锚环上设有锚绳,所述锚绳固定与拉绳上的结节点。

所述拉绳上设有三角绳框,所述三角绳框固定在拉绳上,或者固定在波纹管和拉绳上。

所述波纹管为hdpe双壁波纹管。

所述混凝土筒桩为圆柱体。

所述混凝土筒桩的筒壁、上部和竖向的十字形剪力墙都为双层配筋的钢筋混凝土,且相互连接为一体,下部朝下开孔,所述筒缘锚环焊接混凝土筒桩的筒壁上部,所述中心锚环焊接在剪力墙上部。

所述管壁通道开孔均匀排列在波纹管上。

本发明浮球通过浮球系绳固定在波纹管的系绳开孔上,浮球均匀分布在波纹管的四周,波纹管上设有管壁通道开孔,波纹管的底部设有拉绳开孔;拉绳一端固定在拉绳开孔上,一端固定在混凝土筒桩的锚环上,混凝土筒桩的竖向设有出水孔。利用底部混凝土筒桩作为桩基,连接上部波纹管作为浮式礁体,可以形成不同高度的浮鱼礁。混凝土筒桩开口朝下,在淤泥底质中放置后靠自身重力沉入泥层,混凝土筒桩上部连接波纹管,波纹管垂直放置,管壁通道开孔为鱼类提供游泳通道,并降低浮鱼礁阻力,波纹管的顶端连接浮球,增加浮力,保持波纹管的方位和稳定性。本发明礁体适宜配置于淤泥底质海区、为不同水层的生物提供附着及栖息生存空间,可为中上层鱼类提供幼鱼保护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仰视图;

图中:1、浮球,2、浮球系绳,3、系绳开孔,4、波纹管,5、管壁通道开孔,6、拉绳开孔,7、拉绳,8、筒缘锚环,9、中心锚环,10、出水孔,11、小卸扣,12、混凝土筒桩,13、大卸扣,14、锚绳,15、三角绳框,16、结节点,17、剪力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筒桩式浮鱼礁,包括:浮球1,浮球1通过浮球系绳2固定在波纹管4的系绳开孔3上,浮球1均匀分布在波纹管4的四周,波纹管4上设有管壁通道开孔5,波纹管4的底部设有拉绳开孔6;拉绳7,拉绳7一端固定在拉绳开孔6上,一端固定在混凝土筒桩12的锚环上,混凝土筒桩12的竖向设有出水孔10。

混凝土筒桩12的上部设有筒缘锚环8和中心锚环9,筒缘锚环8均匀分布于混凝土筒桩12的四周,数量为三个以上,筒缘锚环8通过小卸扣11固定拉绳7,中心锚环9通过大卸扣13固定拉绳7。中心锚环9上设有锚绳14,锚绳14固定与拉绳7上的结节点16。

拉绳7上设有三角绳框15,三角绳框15固定在拉绳7上,或者固定在波纹管4和拉绳7上。波纹管4为hdpe双壁波纹管。混凝土筒桩12为圆柱体。混凝土筒桩12的筒壁、上部和竖向的十字形剪力墙17都为双层配筋的钢筋混凝土,且相互连接为一体,下部朝下开孔,筒缘锚环8焊接混凝土筒桩12的筒壁上部,中心锚环9焊接在剪力墙17上部。管壁通道开孔5均匀排列在波纹管4上。

利用底部混凝土筒桩12作为桩基,连接上部波纹管4作为浮式礁体,可以形成不同高度的浮鱼礁。混凝土筒桩12开口朝下,在淤泥底质中放置后靠自身重力沉入泥层,混凝土筒桩12上部连接波纹管4,波纹管4垂直放置,管壁通道开孔5为鱼类提供游泳通道,并降低浮鱼礁阻力,波纹管4的顶端连接浮球1,增加浮力,保持波纹管4的方位和稳定性。

波纹管4是hdpe双壁波纹管,以高密度聚乙烯为原料的新型轻质管材,该材料的管材已普遍应用于深水网箱框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寿命长等特点。

底部的混凝土筒桩12沉入淤泥后形成倒筒式吸力锚,可以依靠筒壁的摩擦力及泥土的吸附力提供抗拔力,特别是在强浪流作用于礁体产生急速拉力时,混凝土筒桩12一旦上升出现负压空间会大大增加吸力,在浪流作用结束后也可以回归原位,保证混凝土筒桩12的牢固度,对比传统混凝土块或管桩打桩等桩基型式,此种桩基结构节约了材料,同时降低了海上施工成本。浮式礁体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此管材强度高,耐久性好,其自身具备一定浮力,外壁与内壁为波纹结构,增加了管材外表面积,且易于附着生物的附着,hdpe双壁波纹管的管壁开有数个开孔,用于水流通畅降低礁体的阻力,并可以为鱼类提供回游通道,可以根据海区水深调整高度,适应不同水层鱼类的需求,为中上层鱼类提供栖息与逃避敌害的空间,易于诱集和保护鱼类。

浮球1,abs工程塑料浮球,直径300mm,通过浮球系绳2穿过系绳开孔3绑缚于hdpe双壁波纹管4,共8个,每个可提供浮力14公斤,实际可根据需要调整浮子配置数量,保证浮鱼礁整体的浮态。

浮球系绳2,直径5mm的超高强聚乙烯绳索,系扎浮球1。

系绳开孔3,直径10mm的开孔,数量对应浮球1的个数,等间距排布,开孔中心距离于hdpe双壁波纹管4的上缘为100mm。

hdpe双壁波纹管4,外径1200mm的高密度聚乙烯材料管材,壁厚20mm,高度为2000mm,高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为0.941~0.960g/cm3,在海水中具有一定浮力。管材外壁和内壁均为波纹结构,可增加生物附着面积。实际可以根据需要就地取材,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选取不同直径,不同壁厚规格的hdpe双壁波纹管,并根据需要调整hdpe双壁波纹管的长度。

管壁通道开孔5,在hdpe双壁波纹管4上均匀开一定数量的孔,孔径为200mm,用于水流交换及鱼类游泳通道。

拉绳开孔6,孔径为30mm,用于拉绳7穿过连接hdpe双壁波纹管4。

拉绳7,直径20mm的超高强聚乙烯绳索,穿过拉绳开孔6连接hdpe双壁波纹管4,下部连接三角绳框15及锚绳14,形成3个结节点16,每个结节点引出2根拉绳7连接hdpe双壁波纹管4,增加浮鱼礁的稳性与牢固度,共6根。

筒缘锚环8,共3个,直径20mm的不锈钢钢筋,预制成环状,配合礁体配筋布局进行焊接,预埋入混凝土筒桩12,通过锚绳14与三角绳框15连接。

中心锚环9,共1个,直径25mm的不锈钢钢筋,弯成凸环后配合礁体配筋布局进行焊接并预埋入混凝土筒桩12,通过锚绳14与三角绳框15连接。

出水孔10,共4个,混凝土筒桩12的顶部开孔,孔径为100mm,用于混凝土筒桩12在海底自沉降时排出筒内的海水,沉入底泥中。

小卸扣11,dx型卸扣(型号t-dx2jb8112-1999),共3个,便于连接锚绳14与筒缘锚环8,卸扣规格可根据需要调整。

混凝土筒桩12,钢筋混凝土结构,筒高2000mm,筒侧壁壁厚60mm,内部双层配筋,筒的顶部壁厚100mm,双层配筋,并焊接预埋3个筒缘锚环8和1个中心锚环9,顶部开有4个出水孔10。

大卸扣13,bx型卸扣(型号t-bx4jb8112-1999),共1个,便于连接锚绳14与中心锚环9,卸扣规格可根据需要调整。

锚绳14,直径20mm的超高强聚乙烯绳索,用于连接混凝土筒桩12与三角绳框15,长度可调,根据浮鱼礁布置水层的需要调整长度。

三角绳框15,直径20mm的超高强聚乙烯绳索,作为锚绳14与hdpe双壁波纹管4的连接转接,可以均匀分配6根锚绳14与6根拉绳7的连接受力,增加连接受力的安全系数,并增加上层浮式礁体的稳性,三角绳框的边长为1000mm,实际可根据hdpe双壁波纹管4的孔径进行调整,边长约为hdpe双壁波纹管4的孔径的0.86倍。

结节点16,拉绳7,三角绳框15及锚绳14的连接交汇点,可平均分配混凝土筒桩14的拉力及上部浮鱼礁的浮力。

剪力墙17,钢筋混凝土结构,壁厚60mm,高度为1900mm,双层配筋,用于增加混凝土筒桩14的内部受力支撑。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