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殖设备,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大棚撒饲料机器人。
背景技术:
大棚养殖可以针对很多动物,如肉鸡、肉鸭、肉牛、白鹅、鱼、虾、黄鳝等很多动物,大棚养殖的最大好处是,能够克服环境因素对动物饲养造成的影响,使动物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成长,同时保证一定的质量。大棚养殖从经济效益上来说,可谓是翻倍的提高。
在用大棚养殖鱼虾时,养殖人员需要向水里投放饲料。而现在投放饲料大都有人工操作,定点堆积饲料或抛撒饲料。这种投料的方式容易在养殖池抛撒饲料的地方堆积饲料,堆积的饲料会腐蚀养殖池,且这一投料方式饲料投放不均匀,体质较弱的鱼虾容易吃不到饲料,使体质弱的鱼虾不能长肉,影响养殖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殖大棚撒饲料机器人,将饲料均匀的投到养殖池内,且使饲料不会在一处堆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养殖大棚撒饲料机器人,包括投料管、储料罐、用于将储料罐内的饲料输入投料管的投料机构和用于向养殖池内注水的注水管,投料管与注水管相互连通,投料机构包括旋转电机、旋转轴、支撑杆、运输杆、转换块、第一弹簧、拨块、拨杆和用于运送饲料的料斗,旋转轴竖直的设置在储料罐的一侧,旋转电机与旋转轴传动连接,以驱动旋转轴旋转,支撑杆有多根,环绕旋转轴的周围设置,转换块固定在支撑杆的顶端,转换块呈圆柱状,与旋转轴同轴设置,转换块上设置有引导面和转孔,旋转轴从转孔向上伸出转换块后与运输杆铰接,料斗设置在运输杆背向旋转轴的一端,当旋转轴旋转时,带动运输杆旋转并使运输杆沿引导面滑移,引导面上设置有向下凹的引导部,当运输杆从引导部滑过时,料斗向下移动,进入储料罐内盛装饲料,拨杆设置在投料管的上方,料斗铰接在运输杆的端部,运输杆上设置有限位板,第一弹簧一端拉住料斗,另一端拉住运输杆,使料斗与限位板相抵,以使料斗保持盛料状态,拨块设置在料斗上,当料斗经过拨杆时,拨杆拨动拨块,翻转料斗,使料斗将饲料卸到投料管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料斗朝向料斗旋转方向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料斗内设置有斜面,斜面的倾斜方向为背向进料口并向上倾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储料罐包括筒体、底板和驱动底板在筒体内上下滑移的驱动机构,底板滑移设置在筒体内,驱动机构包括升降电机、沿筒体的轴向设置的导杆和沿筒体的轴向设置的丝杆,升降电机安装在筒体内,底板上开设有螺纹孔和导孔,丝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导杆插入导孔,升降电机与丝杆传动连接,驱动丝杆旋转,以带动底板沿导杆滑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翻转座,翻转座上设置有翻转轴,储料罐可翻转的设置在翻转轴上,储料罐和翻转座间设置有用于将储料罐与翻转座锁定的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锁定轮、手柄、摩擦片、第一钳体、第二钳体和收紧套,锁定轮与翻转轴同轴固定,第一钳体固定在翻转座上,第二钳体与第一钳体铰接,形成钳口结构和钳柄结构,摩擦片设置在钳口的内侧,收紧套固定在翻转座上,手柄铰接在翻转座上,两根拉线的一端分别与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连接,另一端均与手柄连接,翻转座上设置有用于卡住手柄的卡块,拉动手柄,带动拉线沿收紧套滑移,带动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转动,收紧钳口,夹住锁定轮,从而将储料罐固定在翻转座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翻转座上设置有容纳腔和滑孔,滑孔连通容纳腔和外部空间,卡块上设置有限位板和安装杆,安装杆上套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一端与限位板相抵,另一端与容纳腔的腔壁相抵,将卡块推出滑孔,卡住手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卡块上设置有斜面,当手柄朝拉紧拉线的方向转动时,与斜面相抵,驱动卡块收入滑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将饲料投入注水管,而后注水管内的水流将饲料投入养殖池内,在投料的过程中,饲料与水充分混合,使饲料更均匀的分布在养殖池内,使养殖池内的鱼虾都能吃到饲料,保证养殖池内的鱼虾正常发育,且相对于将饲料撒入养殖池的方式,本发明采用机械结构自动将储料罐内的饲料通入养殖池,节约人力,且可避免人工定点撒料时,饲料在一处堆积,粘连池壁的情况,从而防止饲料粘连后腐烂,腐蚀池壁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标记处的放大图;
图3为料斗被拨杆拨动翻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转换块的结构图;
图5为第二实施例中储料罐的剖切图;
图6为储料罐与翻转座的连接结构图;
图7为图6标记处的放大图;
图8为手柄与卡块的配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养殖大棚撒饲料机器人,包括投料管1、储料罐2、用于将储料罐2内的饲料输入投料管1的投料机构3和用于向养殖池内注水的注水管4,投料管1与注水管4相互连通,投料机构3包括旋转电机31、旋转轴32、支撑杆33、运输杆34、转换块35、第一弹簧36、拨块37、拨杆38和用于运送饲料的料斗39,旋转轴32竖直的设置在储料罐2的一侧,旋转电机31与旋转轴32传动连接,以驱动旋转轴32旋转,支撑杆33有多根,环绕旋转轴32的周围设置,转换块35固定在支撑杆33的顶端,转换块35呈圆柱状,与旋转轴32同轴设置,转换块35上设置有引导面351和转孔352,旋转轴32从转孔352向上伸出转换块35后与运输杆34铰接,料斗39设置在运输杆34背向旋转轴32的一端,当旋转轴32旋转时,带动运输杆34旋转并使运输杆34沿引导面351滑移,引导面351上设置有向下凹的引导部y,当运输杆34从引导部y滑过时,料斗39向下移动,进入储料罐2内盛装饲料,拨杆38设置在投料管1的上方,料斗39铰接在运输杆34的端部,运输杆34上设置有限位板30,第一弹簧36一端拉住料斗39,另一端拉住运输杆34,使料斗39与限位板30相抵,以使料斗39保持盛料状态,拨块37设置在料斗39上,当料斗39经过拨杆38时,拨杆38拨动拨块37,翻转料斗39,使料斗39将饲料卸到投料管1内。
操作者向储料罐2内注满饲料,在需要投料时,开启旋转电机31,带动运输杆34沿引导面351旋转,驱动料斗39旋转,当运输杆34移动到引导部y后,由于重力作用,运输杆34向下滑动,从而带动料斗39进入储料罐2,盛装饲料,而后运输杆34从引导部y内滑出,带动引导杆26向上移动,驱动料斗39移出储料罐2,继续沿引导面351滑移,当料斗39经过拨杆38时,拨块37与拨杆38接触,拨杆38推动拨块37,驱动料斗39旋转,拉伸第一弹簧36,将料斗39内的饲料倒入投料管1,投料管1将饲料输送到注水管4内,注水管4内的水流将饲料运输到养殖池内。而后运输杆34继续带着料斗39旋转,使拨杆38与拨块37分离,第一弹簧36拉动料斗39回位,使料斗39与限位板671相抵。本发明通过将饲料投入注水管4,而后注水管4内的水流将饲料投入养殖池内,在投料的过程中,饲料与水充分混合,使饲料更均匀的分布在养殖池内。且相对于将饲料撒入养殖池的方式,本发明采用机械结构自动将储料罐2内的饲料通入养殖池,节约人力,且可避免人工定点撒料时,饲料在一处堆积,粘连池壁的情况,从而防止饲料粘连后腐烂,腐蚀池壁的情况发生。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料斗39朝向料斗39旋转方向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392,料斗39内设置有斜面391,斜面391的倾斜方向为背向进料口392并向上倾斜。
当料斗36运料时,饲料被放置在料斗39底部和斜面391之间,如图3所示,当料斗39被拨杆38拨动翻转后,进料口392朝上,斜面391变为向下倾斜,引导料斗39内的饲料向下滑出料斗39,相对与在结合处设置转角的结构,斜面391的设置使饲料不会在转角处堆积,卸料更彻底。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储料罐2包括筒体21、底板22和驱动底板22在筒体21内上下滑移的驱动机构,底板22滑移设置在筒体21内,驱动机构包括升降电机23、沿筒体21的轴向设置的导杆26和沿筒体21的轴向设置的丝杆24,升降电机23安装在筒体21内,底板22上开设有螺纹孔25和导孔27,丝杆24与螺纹孔25螺纹连接,导杆26插入导孔27,升降电机23与丝杆24传动连接,驱动丝杆24旋转,以带动底板22沿导杆26滑移。
当储料罐2内饲料的料位降低时,操作人员启动升降电机23,带动丝杆24转动,驱动底板22向上移动,提高储料罐2内的料位,避免料位过低,料斗39无法盛装饲料的情况发生。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翻转座5,翻转座上设置有翻转轴69,储料罐2可翻转的设置在翻转轴69上,储料罐2和翻转座5间设置有用于将储料罐2与翻转座5锁定的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锁定轮61、手柄62、摩擦片63、第一钳体64、第二钳体65和收紧套66,锁定轮61与翻转轴69同轴固定,第一钳体64固定在翻转座上,第二钳体65与第一钳体64铰接,形成钳口结构和钳柄结构,摩擦片63设置在钳口的内侧,收紧套66固定在翻转座5上,手柄62铰接在翻转座5上,两根拉线的一端68分别与第一钳体64和第二钳体65连接,另一端均与手柄62连接,翻转座5上设置有用于卡住手柄62的卡块67,拉动手柄62,带动拉线68沿收紧套66滑移,带动第一钳体64和第二钳体65转动,收紧钳口,夹住锁定轮61,从而将储料罐2固定在翻转座5上。
储料罐2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清洗,清洗储料罐2时,需要将储料罐2翻转过来,以方便污浊从罐口排出。当储料罐2的体积较大时,操作人员不方便独自翻转储料罐2,因而设置翻转座5,将储料罐2可翻转的连接在翻转座5上,在清洗时,操作人员在在翻转座5的辅助下,就可轻易翻转储料罐2。当不需要翻转储料罐2时,操作人员拉动手柄62,拉动两根拉线68,拉线68在收紧套66内相互靠近收紧,从而带动第一钳体64和第二钳体65转动,收紧钳口,使摩擦片63与锁定轮61接触摩擦,卡住锁定轮61,将锁定轮61固定住,从而将储料罐2固定,防止储料罐2翻转。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翻转座5上设置有容纳腔51和滑孔52,滑孔52连通容纳腔51和外部空间,卡块67上设置有限位板671和安装杆672,安装杆672上套有第二弹簧673,第二弹簧673一端与限位板671相抵,另一端与容纳腔51的腔壁相抵,将卡块67推出滑孔52,卡住手柄62。
操作人员在拉动手柄62前,先将卡块67按入滑孔52,此时第二弹簧673被压缩,而后拉动手柄62转动,收紧拉线68,当拉线68收紧到位,使钳口固定储料罐2后,第二弹簧673推动卡块67滑出滑孔52,使卡块67卡住手柄62,防止手柄62往回翻转,从而使钳口保持固定锁定轮61的状态,将储料罐2固定住。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卡块67上设置有斜面674,当手柄62朝拉紧拉线68的方向转动时,与斜面674相抵,驱动卡块67收入滑孔52。
操作人员在拉动手柄62,固定储料罐2时,手柄62与斜面674接触,并与斜面674相抵触,推动卡块67向滑孔52内滑移,当手柄62达到锁紧储料罐2的位置时,第二弹簧673推动卡块67滑出滑孔52,卡住手柄62。通过斜面674的设置,操作人员在进行锁定储料罐2的操作时,无需先将卡块67按入滑孔52,简化了储料罐2的锁紧操作,方便操作人员锁定储料罐2。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