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园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移动的植物墙。
背景技术:
新型环保植物墙适用于室外绿化装饰、光线强度较低,通风效果较差等狭小空间,例如狭长的走廊等场所,但是现有的植物墙重量笨重,固定在地面的方式进行安装,安装费时费力,搬运移动非常不便,操作危险性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移动的植物墙,安装省时省力,搬运移动非常方便,操作更安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安装移动的植物墙,包括塑钢外墙和矿泉水瓶,塑钢外墙上设置有从外到内向下倾斜的多排放置槽,每排的每个放置槽内倾斜安放有矿泉水瓶,矿泉水瓶瓶口朝内下方,其上端开口朝向外上方,其瓶内用于栽种植物,塑钢外墙底部设置有万向滚轮和高度调整支撑机构,高度调整支撑机构升高后能够将万向滚轮悬空,降低后能够将万向轮置于地面。
优选的,上述高度调整支撑机构包括支撑脚,支撑脚包括螺柱及其下端固定连接的支撑横梁,螺柱穿过塑钢外墙底部的横梁并通过两螺母在横梁上下侧进行紧固连接。
优选的,上述万向滚轮设置有刹车机构。
优选的,上述支撑横梁底侧两端设置有橡胶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万向轮能够方便将植物墙进行搬运,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搬运方便快捷,安装省时省力,操作更安全,而且采用支撑调整机构,调整后进行支撑,支撑稳定可靠,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组装方便的特点;
(2)本发明通过支撑横梁和螺柱构成的支撑掌,采用两套支撑掌进行支撑,能够确保支撑稳定性,采用双螺母进行调节,调节方便快捷,锁紧可靠;
(3)本发明采用橡胶垫能够起到缓冲减震作用,大大提高植物墙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矿泉水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集水槽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介绍。
实施例1:如图1-图5所示,一种便于安装移动的植物墙,包括塑钢外墙1和矿泉水瓶2,塑钢外墙1上设置有从外到内向下倾斜的多排放置槽3,每排的每个放置槽3内倾斜安放有矿泉水瓶2,矿泉水瓶2瓶口朝内下方,其上端开口朝向外上方,其瓶内用于栽种植物,塑钢外墙1底部设置有万向滚轮24和高度调整支撑机构25,高度调整支撑机构25升高后能够将万向滚轮24悬空,降低后能够将万向轮置24于地面,通过将栽种植物的矿泉水瓶倾斜地放置在塑钢外墙上的放置槽内,装卸更换塑料瓶方便,矿泉水瓶回收利用,制作成本大大低,该植物墙能够实现防尘、提供天然氧吧,而且在小区绿化使用、狭小空间无法栽种植物的地方使用。
优选的,上述高度调整支撑机构25包括支撑脚26,支撑脚26包括螺柱27及其下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的支撑横梁28,螺柱27穿过塑钢外墙1底部的横梁28并通过两螺母29在横梁28上下侧进行紧固连接。
优选的,上述万向滚轮24设置有刹车机构。
优选的,上述支撑横梁28底侧两端设置有橡胶垫30。
优选的,上述每排的每个矿泉水瓶2下端分别通过各自的瓶口螺纹拧入回水支管4上,回水支管4一端通过密封,另一端连接到回水主管道5上,并固定连接在塑钢外墙1后侧,回水主管道5连接到集水槽6。
优选的,上述塑钢外墙1外侧设置有喷淋头7,喷淋头7为机械旋转式,喷淋头7通过喷淋管8连接到水泵9,水泵9连接到集水槽6,集水槽6进出水口处设置有篦子19,靠近顶部侧面还设置有连通地下水道的泄水管道20,顶部设置有检查孔21。
优选的,上述每个矿泉水瓶2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黄土层10、活性炭层11和反渗透膜12和粗滤网13,该结构中黄土层便于储水保持植物生长所需的湿度,活性炭层便于去除吸收后水分中的废物,让水质更干净,反渗透膜防止水倒流,粗滤网起到支撑反渗透膜的作用,并快速将水排出。
优选的,上述每个矿泉水瓶2设置有土壤温湿度传感器14,土壤温湿度传感器14从每个矿泉水瓶2的上侧插入到瓶内的黄土层10内。
优选的,上述回水支管4通过三通接头15连接到回水主管路5上。
优选的,上述回水主管道5通过固定支架16固定连接到塑钢外墙1上,固定支架16包括固定杆17和固定连接在固定杆17上的抱箍18,连接可靠安全,支撑稳定。
优选的,上述土壤温湿度传感器14连接到控制器信号输入端,控制器控制端连接到水泵,控制器信号输入端还连接有环境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上述控制器还连接有gprs无线模块,便携式终端通过gprs无线模块连接到控制器,控制器上还连接有用于探测集水槽的水位高低的液位传感器22,通过gprs无线模块,操作者可以通过便携式终端远程及时了解集水槽中水量多少,及时进行加水,避免水泵空抽导致的设备损坏,控制器还连接有报警装置,当水位到达设定阈值时,通过报警装置进行报警提醒,报警器还能够起到温湿度报警的作用。
优选的,上述塑钢外墙1采用分离式的模块结构,通过多块独立的塑钢外墙拼装而成,相邻两块塑钢外墙采用挂孔和挂钩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