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壳南瓜种子包衣剂及包衣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10086阅读:7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种子处理技术领域,涉及无壳南瓜的种子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无壳南瓜种子包衣剂及包衣方法。



背景技术:

南瓜(学名:cucurbitamoschata(duch.exlam.)duch.expoiret)葫芦科南瓜属的一个种,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茎常节部生根,叶柄粗壮,叶片宽卵形或卵圆形,质稍柔软,叶脉隆起,卷须稍粗壮,雌雄同株,果梗粗壮,有棱和槽,因品种而异,外面常有数条纵沟或无,种子多数,长卵形或长圆形。无壳南瓜是南瓜的一种,其种子生于内果皮上,幼嫩时瓜与种子一同食用,成熟后种粒饱满,外种皮退化成一层薄膜(无种壳),种子由薄薄一层内种皮、胚组成。一般无壳南瓜种子多为灰褐色、灰绿色或深绿色,形状扁平,千粒重150~190g,生育期100天左右,每公顷产瓜籽130~160kg,产老熟瓜肉3000kg左右。

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使用后能被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对保护环境非常有利,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材料。聚乳酸产生的二氧化碳会直接进入土壤有机质或被植物吸收利用,不会排入空气中,不会造成温室效应。

当前,对无壳南瓜种子处理主要采用晒种和药剂拌种两种处理方式。但是晒种处理种子程度不一,不能够保证出苗一致;药剂拌种处理短时间可明显提高南瓜的产量,长时间处理则会使得虫害对药物的免疫,而且这会造成南瓜中的药物残留,影响人体健康。如能利用聚乳酸制备一种无壳南瓜种子包衣剂,不仅能够抑制杂菌的危害,提高作物的产量,而且也不会造成药物残留的情况,对环境无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杂菌的危害,提高作物的产量,不会造成药物残留,且对环境无污染的无壳南瓜种子包衣剂及包衣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无壳南瓜种子包衣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缓释肥82~102份、聚乳酸70~85份、中药提取物45~60份、余甘子果实提取物34~54份、核桃壳17~27份、花生壳16~20份、魔芋粉11~15份、腐殖酸5~9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无壳南瓜种子包衣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缓释肥92份、聚乳酸77份、中药提取物53份、余甘子果实提取物44份、核桃壳22份、花生壳18份、魔芋粉13份、腐殖酸7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缓释肥为无机纳米缓释肥,缓释肥中氮磷钾的质量组成为32~36:25~30:12~15。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药提取物为土荆皮提取物、川楝子提取物、百部提取物、花椒提取物按照质量比1:1:2~4:2~3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的无壳南瓜种子包衣剂的包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缓释肥、余甘子果实提取物置于容器中搅拌混匀,得混合物a,向混合物a中加入4.5~5倍重量份的70wt%乙醇和足量蒸馏水进行超声振荡均质,得到均质溶液c;

2)将核桃壳与花生壳粉碎成细末,并与聚乳酸在搅拌釜中充分搅拌混匀,得到粘稠状的混合物,然后将其与中药提取物和腐殖酸共同加入到盛有去离子水的容器中,以120~160r/min的速度连续搅拌15~20min,得到混合液b;

3)将南瓜种子置于隔夜茶水混合液中浸泡30~50min,取出晾至七成干,分别以喷速15~20ml/min、16~22ml/min对南瓜种子喷雾均质溶液c和混合液b,均质溶液c和混合液b的喷压分别为0.08~0.2mpa、0.06~0.1mpa,然后进行热风干燥,将魔芋粉包覆在种子表面即得;所述的隔夜茶水混合液由红茶:绿茶:去离子水按照体积比1:2:17的比例配置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1)本发明利用聚乳酸制备无壳南瓜种子包衣剂,能够很好的抑制杂菌的污染,增强种子的通透性,使得种子与包衣剂具有较大的间隙,降低种子的发霉率,同时间接地延长了种子的贮藏性能。聚乳酸作为包衣剂的一种有效成分,使得包衣剂与种子一起埋入土壤中,聚乳酸被微生物完全降解,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土壤或者被植物吸收利用,不会排入到空气中,不会造成温室效应,对环境无污染。

2)本发明充分利用聚乳酸与缓释肥、中药提取物、余甘子果实提取物共同作用,有效的抑制了杂菌的污染,杀菌效果更加显著,更大程度的防治了病虫害的发生。对种子进行包衣前进行隔夜茶水混合液处理,一方面在于增强种子的出苗率和萌发率,另一方面抑制了细菌等微生物的污染,更好的除去杂质成分,增强种子的抗逆性。

3)本发明南瓜千粒重230~239g,产瓜籽18.6~19.7kg/亩,产老熟瓜肉3630~3690kg,出苗率94.7%~97.8%,亩产量5950~6010kg,增产19%~20.2%,经济效益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具体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所作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无壳南瓜种子包衣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无机纳米缓释肥82份、聚乳酸70份、中药提取物45份、余甘子果实提取物34份、核桃壳17份、花生壳16份、魔芋粉11份、腐殖酸5份;

所述的中药提取物为土荆皮提取物、川楝子提取物、百部提取物、花椒提取物按照质量比1:1:2:2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的无壳南瓜种子包衣剂的包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缓释肥、余甘子果实提取物置于容器中搅拌混匀,得混合物a,向混合物a中加入4.5倍重量份的70wt%乙醇和足量蒸馏水进行超声振荡均质,得到均质溶液c;

2)将核桃壳与花生壳粉碎成细末,并与聚乳酸在搅拌釜中充分搅拌混匀,得到粘稠状的混合物,然后将其与中药提取物和腐殖酸共同加入到盛有去离子水的容器中,以120r/min的速度连续搅拌15min,得到混合液b;

3)将南瓜种子置于隔夜茶水混合液中浸泡30min,取出晾至七成干,分别以喷速15ml/min、16ml/min对南瓜种子喷雾均质溶液c和混合液b,均质溶液c和混合液b的喷压分别为0.08mpa、0.06mpa,然后进行热风干燥,将魔芋粉包覆在种子表面即得;所述的隔夜茶水混合液由红茶:绿茶:去离子水按照体积比1:2:17的比例配置而成。

实施例2

一种无壳南瓜种子包衣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无机纳米缓释肥92份、聚乳酸77份、中药提取物53份、余甘子果实提取物44份、核桃壳22份、花生壳18份、魔芋粉13份、腐殖酸7份;

所述的中药提取物为土荆皮提取物、川楝子提取物、百部提取物、花椒提取物按照质量比1:1:3:2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的无壳南瓜种子包衣剂的包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缓释肥、余甘子果实提取物置于容器中搅拌混匀,得混合物a,向混合物a中加入4.9倍重量份的70wt%乙醇和足量蒸馏水进行超声振荡均质,得到均质溶液c;

2)将核桃壳与花生壳粉碎成细末,并与聚乳酸在搅拌釜中充分搅拌混匀,得到粘稠状的混合物,然后将其与中药提取物和腐殖酸共同加入到盛有去离子水的容器中,以140r/min的速度连续搅拌17min,得到混合液b;

3)将南瓜种子置于隔夜茶水混合液中浸泡40min,取出晾至七成干,分别以喷速18ml/min、19ml/min对南瓜种子喷雾均质溶液c和混合液b,均质溶液c和混合液b的喷压分别为0.1mpa、0.08mpa,然后进行热风干燥,将魔芋粉包覆在种子表面即得;所述的隔夜茶水混合液由红茶:绿茶:去离子水按照体积比1:2:17的比例配置而成。

实施例3

一种无壳南瓜种子包衣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无机纳米缓释肥102份、聚乳酸85份、中药提取物60份、余甘子果实提取物54份、核桃壳27份、花生壳20份、魔芋粉15份、腐殖酸9份;

所述的中药提取物为土荆皮提取物、川楝子提取物、百部提取物、花椒提取物按照质量比1:1:4:3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的无壳南瓜种子包衣剂的包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缓释肥、余甘子果实提取物置于容器中搅拌混匀,得混合物a,向混合物a中加入5倍重量份的70wt%乙醇和足量蒸馏水进行超声振荡均质,得到均质溶液c;

2)将核桃壳与花生壳粉碎成细末,并与聚乳酸在搅拌釜中充分搅拌混匀,得到粘稠状的混合物,然后将其与中药提取物和腐殖酸共同加入到盛有去离子水的容器中,以160r/min的速度连续搅拌20min,得到混合液b;

3)将南瓜种子置于隔夜茶水混合液中浸泡50min,取出晾至七成干,分别以喷速20ml/min、22ml/min对南瓜种子喷雾均质溶液c和混合液b,均质溶液c和混合液b的喷压分别为0.2mpa、0.1mpa,然后进行热风干燥,将魔芋粉包覆在种子表面即得;所述的隔夜茶水混合液由红茶:绿茶:去离子水按照体积比1:2:17的比例配置而成。

实验例

2016年8月中旬,农业技术人员在甘肃省民勤县一种植基地选择40亩南瓜田种植南瓜,其中30亩天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10亩田利用药剂拌种的方式处理南瓜种子,待南瓜成熟后观察其效益如下表所示:

本发明可用其他的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或主要特征的具体形式来概述。无论从哪一点来看,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案都只能认为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能限制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指出了本发明的范围,因此,在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认为是包括在权利要求书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