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磷酸锆抗菌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0080阅读:7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抗菌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机磷酸锆抗菌剂。



背景技术:

随着抗生素、杀虫剂和杀菌剂等药物的大量、不规范使用,微生物耐药性增加,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及生存环境受到极大的威胁,因此研发和应用新型抗菌材料更显得迫切需要。现有无机金属离子如ag+、zn2+等具有毒性低、抗菌活性高、抗菌谱广的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抗菌材料之一。但其在体外的作用时间较短,无机金属离子化学性质活泼,在紫外光照射下易发生变化,从而严重影响了其应用。本发明层状有机磷酸锆的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化学稳定性较好,将其作为离子载体,不仅能增强金属离子化学稳定性,而且还能起到缓释作用,使其发挥持久的抗菌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无机金属离子化学性质活泼,在紫外光照射下易发生变化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有机磷酸锆抗菌剂,该抗菌剂以有机磷酸锆作为金属离子的载体制备而成。

进一步,所述金属离子选自铜离子、银离子、锌离子,优选铜离子。

进一步,所述机磷酸锆由zrocl2.8h2o与有机磷酸制成,两者的摩尔比为(0.8:1)~(1.5:1)。

进一步,所述zrocl2.8h2o与有机磷酸的摩尔比为1.2:1。

进一步,其制备方法为,将zrocl2.8h2o用水溶解,在搅拌中加入有机磷酸,形成凝胶,调节酸度使ph为0.5~1.5,后置于容器中反应,制得有机磷酸锆。

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备的有机磷酸锆,热稳定更高,制备容易,适合作为一种抗菌剂载体。

进一步,其特征在于所述ph为0.8。

进一步,所述zrocl2.8h2o用水溶解,zrocl2.8h2o与水的摩尔比为4:1。

进一步,所述有机磷酸为6-氨基己酸双亚甲基磷酸、1-甲基-3-苯基丙胺双亚甲基磷酸、4-氨基丁酸双亚甲基磷酸。

进一步,所述有机磷酸为1-甲基-3-苯基丙胺双亚甲基磷酸。

进一步,所述1-甲基-3-苯基丙胺双亚甲基磷酸的制备方法为,将h3po3加水溶解置于反应容器中,于60℃滴加1-甲基-3-苯基丙胺,再升温至75℃滴加4ml盐酸,升温至90℃滴加hcho,最后升温至110℃,回流反应3h,反应停止后浓缩,自然冷却,加乙醚,在4℃静置3~5天,抽滤,乙醚洗涤,制得1-甲基-3-苯基丙胺双亚甲基磷酸。

进一步,所述有机磷酸锆为晶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抗菌剂具有杀菌作用,原因是抗菌剂中溶出的金属离子与细菌接触,与细菌中的蛋白质发生反应,使生物体需要的各种酶变性,失去作用,能量传递受阻,从而起到了良好好的杀菌作用。

2)在光照和避光条件下,本发明抗菌剂都具有优秀的杀菌能力,是由于带正电的金属离子从抗菌剂中释放出来,与细菌带负电荷的细胞膜接触,二者靠库伦力牢牢地吸附在一起,细胞膜产生裂痕,细胞膜的通过性增加。一方面菌体内容物大量泄露,细菌失去了生存必须的组分而死亡;另一方面,金属离子穿过胞壁进入到细胞内部,与有机物的羟基、羧基、巯基等反应,使蛋白质和dna变性,使各种酶类失活,破坏了呼吸系统及物质传输系统,从而使细菌失去分裂增殖和生长发育的能力而死亡。

本发明抗菌剂光稳定性好,抗菌作用强,为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甲基-3-苯基丙胺双亚甲基磷酸的制备:称取10份(本发明当前和以下份数均按摩尔量计)h3p03加水溶解后置于三颈瓶中回流搅拌,于50℃时缓慢滴加12份1-甲基-3-苯基丙胺,升温至75℃时缓慢滴加4mlhcl,升温至90℃时缓慢滴加13份hcho,最后升温至110℃,回流搅拌反应120min,反应停止后于75℃浓缩至粘稠状,待自然冷却后,加入25份无水乙醇,于4℃冰箱中静置3~5d,待析出白色固体后,抽滤,无水乙醇洗涤,即得。

实施例2

取2份水将4份zrocl2.8h2o溶解,在搅拌下缓慢滴加一定量的有机磷酸,两者摩尔比为1.2:1,形成凝胶液,调节体系酸度使ph0.8,再将该凝胶液转入带聚四氟乙烯瓶的不锈钢反应釜中,于140℃温度条件下反应48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开釜,抽滤,洗涤,55℃真空干燥,得到有机磷酸锆。

实施例3

取2份水将4份zrocl2.8h2o溶解,在搅拌下缓慢滴加一定量的有机磷酸,两者摩尔比为(0.8:1)~(1.5:1),形成凝胶液,调节体系酸度使ph0.5~1.5,再将该凝胶液转入带聚四氟乙烯瓶的不锈钢反应釜中,于140℃温度条件下反应48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开釜,抽滤,洗涤,50~60℃真空干燥,得到有机磷酸锆。

实施例4

称取5mol实施例2制得的有机磷酸锆,分别加入1mol/l的氯化铜溶液300ml,密封,在避光条件下充分搅拌反应,抽滤,洗涤直至洗出液中无cu2+;将滤饼于50℃真空干燥至恒重,研碎,得到本发明抗菌剂。

实施例5

称取5mol实施例3制得的有机磷酸锆,分别加入1mol/l的氯化锌溶液600ml,密封,在避光条件下充分搅拌反应,抽滤,洗涤直至洗出液中无zn2+;将滤饼于55℃真空干燥至恒重,研碎,得到本发明抗菌剂。

实施例6

称取5mol实施例3制得的有机磷酸锆,分别加入1mol/l的硝酸银溶液600ml,密封,在避光条件下充分搅拌反应,抽滤,洗涤直至洗出液中无ag+;将滤饼于55℃真空干燥至恒重,研碎,得到本发明抗菌剂。

实施例7

将实施例4~6(以下称样品1~3)制得的抗菌剂和现有金属离子抗菌剂进行下列实验

1)耐光性试验

分别取等量的样品1、2、3和现有金属离子抗菌剂置于紫外光照射48h(样品与灯管距离约20cm),再在自然光下放置30d,研究结果发现,上述四者中现有金属离子的颜色最浅颜色变化最大,样品1的颜色变化最小,基本无变化,样品2次之,样品3比样品2变化稍大。

2)抗菌性试验

a.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分别挑取一环斜面培养供试菌接种于相应的液体培养基中,恒温培养箱25~37℃(每种供试菌有相应的温度)培养24h,已灭菌的生理盐水梯度稀释,调整菌悬液的浓度为106~107cfu/ml,备用。

b.将灭菌的琼脂培养基加热融化,倒入已灭菌的培养皿中,制成平板。琼脂凝固冷却后,取lml菌悬液置于平板上,用三角玻璃刮涂布均匀,把多余菌悬液小心吸出,静置几分钟,待凝固后放置小钢圈,分别在不同的小钢圈中加入0.5g/l的样品1、2、3和现有金属离子抗菌剂,将培养皿置于26~37℃的恒温培养箱中,24h后,游标卡尺测量试样周围抑菌圈的大小,以抑菌圈直。

试验结果如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