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治白粉病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在防治白粉病中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00579阅读:7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物农药杀菌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在防治白粉病中应用。



背景技术:

国内农业生产活动中,由于真菌,细菌,线虫和病毒等引起的作物叶片病害越发严重,加之风媒传播,使添加作物叶片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加重了病害的发生。常见的白粉病有:小麦白粉病,草莓白粉病,葡萄白粉病,黄瓜白粉病,桃树白粉病。具体白粉病在幼苗和生殖生殖阶段都容易发生,白粉病病害不仅会易造成幼苗死亡,缺行断垄,还会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目前,白粉病的防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在购入苗木时要严格剔除染病株,杜绝病源。二是进行扩繁时,要剪取无病虫插枝或根蘖作为无性繁殖材料。三是作物田间管理时期,要进行施药防治,严防带病作物传入新区。四是针对已经感染白粉病的作用主要采用药物喷施,例如醚菌酯对孢子萌发及叶内菌丝体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乙嘧酚对菌丝体、分生孢子、受精丝等都有极强的杀灭效果,并能强力抑制孢子的形成,阻断孢子再侵染来源,杀菌效果全面彻底;氟硅唑咪鲜胺为内吸性三唑类农药杀菌剂,在药物喷施于植物叶面之后,能迅速被叶面吸收,传导于植物体内,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因而阻碍菌丝的生长,发育,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上述化学农药虽然能够有效防治白粉病的发生或蔓延,但是存在农药残留量高的缺陷,不仅影响蔬菜作物的品质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用于防治白粉病的杀菌组合物,通过使用大黄素甲醚和克里本类芽孢杆菌进行复配,得到一种增效明显且无毒害的杀菌组合物。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白粉病的杀菌组合物,包括大黄素甲醚和克里本类芽孢杆菌;大黄素甲醚的质量和克里本类芽孢杆菌的体积比为(0.2~0.8)mg:100ml;所述杀菌组合物中克里本类芽孢杆菌的含量为0.5×107cfu/ml~1.2×107cfu/ml。

优选的,所述杀菌组合物中克里本类芽孢杆菌的含量为0.7×107cfu/ml~1.0×107cfu/ml。

优选的,大黄素甲醚的质量和克里本类芽孢杆菌的体积比为(0.3~0.6)mg:100ml。

优选的,大黄素甲醚的质量和克里本类芽孢杆菌的体积比为0.5mg:100ml。

优选的,所述杀菌组合物的剂型为水剂;所述水剂包括下列含量组分:质量百分比为0.3~1.0%的大黄素甲醚,质量百分比为0.8~1.5%的分散剂,克里本类芽孢杆菌在水剂中菌体浓度为0.7~1.0×107cfu/ml。

优选的,所述水剂包括下列含量组分:质量百分比为0.5%的大黄素甲醚,质量百分比为1%的分散剂,克里本类芽孢杆菌在水剂中菌体浓度为0.8×107cfu/ml。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2-萘磺酸甲醛聚合物钠盐。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杀菌组合物在防治白粉病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白粉病为黄瓜白粉病和葡萄白粉病。

优选的,杀菌组合物的施用量为120~200ml/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白粉病的杀菌组合物,包括大黄素甲醚和克里本类芽孢杆菌;大黄素甲醚的质量和克里本类芽孢杆菌的体积比为(0.2~0.8)mg:100ml;所述杀菌组合物中克里本类芽孢杆菌的含量为0.5×107cfu/ml~1.2×107cfu/ml。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其中克里本类芽孢杆菌大黄素甲醚复配生物杀菌剂能够代替化学农药的使用,大黄素甲醚属于植物源提取的药物,克里本类芽孢杆菌菌液更不存在引入有害有毒物质残留,并且改善了作物土壤的微生态环境,让作物的生长环境更好,从而降低农药残留,引入有益微生物,改善蔬菜作物的生态环境,进而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

同时,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用于抑制黄瓜白粉病菌生长的室内毒力测定,说明大黄素甲醚和克里本类芽孢杆菌配合使用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效应,所述杀菌组合物与单独使用大黄素甲醚和克里本类芽孢杆菌制备的杀菌剂相比具有大幅提高杀菌药效,降低使用量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白粉病的杀菌组合物,包括大黄素甲醚和克里本类芽孢杆菌;大黄素甲醚的质量和克里本类芽孢杆菌的体积比为(0.2~0.8)mg:100ml;所述杀菌组合物中克里本类芽孢杆菌的含量为0.5×107cfu/ml~1.2×107cfu/ml。

本发明中,大黄素甲醚的质量和克里本类芽孢杆菌的体积比优选为(0.3~0.6)mg:100ml,最优选为0.5mg:100ml。本发明中,所述大黄素甲醚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大黄素甲醚即可。所述克里本类芽孢杆菌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克里本类芽孢杆菌的来源即可。

本发明中,所述杀菌组合物中克里本类芽孢杆菌的含量优选为0.7×107cfu/ml~1.0×107cfu/ml,更优选为0.89×107cfu/ml。所述克里本类芽孢杆菌优选指活芽孢数量。

本发明中,所述杀菌组合物的剂型优选为水剂;所述水剂优选包括下列含量组分:质量百分比为0.3~1.0%的大黄素甲醚,质量百分比为0.8~1.5%的分散剂,克里本类芽孢杆菌在水剂中菌体浓度为0.7~1.0×107cfu/ml;更优选为:质量百分比为0.5%的大黄素甲醚,质量百分比为1%的分散剂,克里本类芽孢杆菌在水剂中菌体浓度为0.8×107cfu/ml。

本发明中,所述分散剂优选为2-萘磺酸甲醛聚合物钠盐。所述2-萘磺酸甲醛聚合物钠盐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2-萘磺酸甲醛聚合物钠盐即可。

本发明中,所述杀菌组合物水剂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以下步骤:

克里本类芽孢杆菌、大黄素甲醚和分散剂混合搅拌,得到杀菌组合物水剂。

本发明中,所述克里本类芽孢杆菌在混合前优选稀释成0.7~1.0×107cfu/ml。所述稀释的方法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稀释方法即可。所述稀释用水优选为蒸馏水或无菌水。

本发明中,所述混合的方法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混合方法即可。所述搅拌的方法优选为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搅拌方法即可。所述搅拌的速度优选为100~300rpm,更优选为200rpm。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杀菌组合物在防治白粉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中,所述白粉病优选为黄瓜白粉病和葡萄白粉病。

本发明中,杀菌组合物的施用量优选为120~200ml/亩,更优选为160ml/亩。所述杀菌组合物的施用方法优选采用喷洒的方式进行。所述喷洒的时间优选在早上8点~9点或者下午4~5点进行。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大黄素甲醚·克里本类芽孢杆菌水剂抑制黄瓜白粉病菌生长的测定

1、药剂配置

在无菌操作台上用水配制不同浓度的药液:用质量百分含量4.5%的大黄素甲醚进行稀释分别配制成0.5%溶液;用芽孢浓度为0.1×108cfu/ml的克里本类芽孢杆菌分别稀释配制成1.0×107cfu/ml。

将上述质量百分含量的4.5%的大黄素甲醚和芽孢浓度为0.1×108cfu/ml的克里本类芽孢杆菌进行复配,配制如下浓度的杀菌组合物:0.2%+0.5×107cfu/ml、0.8%+1.2×107cfu/ml、0.5%+0.8×107cfu/ml、0.2%+1.2×107cfu/ml、0.8%+0.3×107cfu/ml和0.1%+0.5×107cfu/ml。

将上述配置的8种不同浓度的药剂分别取1ml加入50℃的pda培养基中,倒平板,得到药物处理的pda平板。以加入等体积水的pda平板为对照。

供试黄瓜白粉病菌(rhizoctoniasolanikühn)菌株在未使用药物处理的pda平板培养基上活化,用打孔器截取在pda培养基上培养的待用病原菌菌饼,菌丝面朝上接种于已凝固的含药pda培养基(或对照培养基)中央,置于25℃下黑暗培养,待对照菌落直径长至大于平皿直径2/3时,用卡尺测量菌落直径(mm)。每个菌落用十字交叉法垂直测量直径各1次,取其平均值。每处理重复4次,与对照比较计算各药剂处理对菌落扩展的生长抑制率。以药剂质量浓度的对数值为横坐标、菌丝生长抑制率的几率值为纵坐标,采用回归分析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各处理的ec50值、ec90值及其95%置信限。

实验数据如表1所示。

表1复合杀菌剂及对照组抑菌率一览表

实施例2

0.5%大黄素甲醚·0.1亿活芽孢/ml克里本类芽孢杆菌水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的田间小区试验:

1、药剂配置

在无菌操作台上用水配制不同浓度的药液:用质量百分含量4.5%的大黄素甲醚进行稀释分别配制成0.5%溶液;用芽孢浓度为0.1×108cfu/ml的克里本类芽孢杆菌分别稀释配制成1.0×107cfu/ml。

将上述质量百分含量的4.5%的大黄素甲醚和芽孢浓度为0.1×108cfu/ml的克里本类芽孢杆菌进行复配,配制如下浓度的杀菌组合物:0.2%+0.5×107cfu/ml、0.8%+1.2×107cfu/ml、0.5%+0.8×107cfu/ml、0.2%+1.2×107cfu/ml、0.8%+0.3×107cfu/ml和0.1%+0.5×107cfu/ml。

将上述6种复配杀菌组合物和不同浓度的大黄素甲醚溶液、克里本类芽孢杆菌菌悬液分别对黄瓜园天敌生物的影响和对作物生产的其他影响,开展药效试验,并与对照药剂比较,为农药登记提供技术资料。

2、试验条件

2.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试验对象:黄瓜白粉病(erysiphecichoracearum、sphaerothecafuliginea)。

试验作物:黄瓜,品种为“津优4号”。

2.2环境条件

试验选择在吉安市吉州区樟山镇大江边村蔬菜基地进行,试验地历年黄瓜白粉病发生为害较重,试验地黄瓜为夏播,为2014年6月上旬大棚直播,每亩种植3000株左右,试验时黄瓜长势良好,处于苗期,黄瓜白粉病为还未发生。各试验小区的土壤、栽培及水肥管理等条件一致,且符合当地科学的农业生产实践。

3、试验设计和安排

3.1药剂

对照药剂

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江西天人生态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药剂用量与处理编号见表2.

表2供试药剂试验设计

3.2小区安排

小区面积:20m2

重复次数:4次重复。

3.3施药方法

3.3.1使用方法

使用喷雾法施药,全株叶片正反面进行均匀喷雾。

3.3.2施药器械

3wbd-16型(红土地牌)背负式电动喷雾器进行均匀喷雾(喷雾器为切向离心式整体单喷头,喷孔直径1.3mm,操作压力2~4kg/cm2)。

3.3.3施药时间和次数

于2014年6月21日黄瓜白粉病还未发病施第一次药,6月28日(开始发生霜霉病)、7月5日再各施一次药,共施三次药。黄瓜长势良好,处于苗期。

3.3.4使用容量

按照试验设计用药量配药液,每亩用药液兑水50升。

3.3.5防治其它病虫害的药剂资料

试验期间及施药前未施用过农药防治其它病虫害和杂草。

4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4.1气象及土壤资料

4.1.1气象资料

第一次施药当天(6月21日)为阴天,南风1-2级,气温23~28℃;药后1~7天以多云或阴雨天气为主,气温23~34℃。第二次施药当天(6月28日)为阴天,南风1~2级,气温25~33℃;药后1~7天以多云或小雨天气为主,气温25~34℃。第三次施药当天(7月5日)为多云,南风1~2级,气温26~33℃;药后1~7天以多云或阴雨天气为主,气温25~37℃。施药当日试验地天气状况及试验期间气象资料概要见表4、5。

4.1.2土壤资料

试验地土壤为沙壤土,ph值6.8左右,土质较好,有机质含量一般,肥力水平中等,排灌方便,定植前每亩施人粪尿2600千克左右,n、p、k复合肥50千克作底肥,田间人工除草,杂草较少。

4.2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4.2.1调查时间和次数

第一次药后7天(第二次药前)、第二次药后7天(第三次药前)及第三次(最后一次)药后10天各调查一次药效,共调查3次。

4.2.2调查方法

每小区随机4点取样,每点调查2株,每小区共调查8株黄瓜,每株调查全部叶片,统计总叶数,病叶数及相应病株数,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病情分级按以下标准进行。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0%;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21%~4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40%以上。

4.2.3药效计算方法

a、各处理四个重复的调查数据及计算结果详见附表3。

b、药效计算按以下公式进行:

式中:pt1—药剂处理区药后病情指数,ck1—空白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

4.3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试验期间各药剂处理区黄瓜均生长正常,未发生药害及其它不良影响。

4.4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根据试验协议,不需要进行产量和质量的记录。

4.5对其它生物影响

4.5.1对其它病虫害的影响

试验期间观察,试验药剂对其它病虫草等的影响不明显。

4.5.2对其它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试验期间观察,试验药剂对周围天敌及有益生物的影响不明显。

生物统计分析方法: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dmrt)

5结果与分析

复合杀菌组合物、0.1亿cfu/ml克里本类芽孢杆菌(发酵原始液)、0.5%大黄素甲醚水剂和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试验原始数据统计表。

复合杀菌组合物和对照组对黄瓜白粉病菌的抑制情况如表3所示。

表3复合杀菌组合物和对照组对黄瓜白粉病菌的抑制情况

药剂评价:本试验表明,供试药剂处理1~4对黄瓜白粉病具有较好的抑菌性,平均抑菌防效达到92.6~95.4%,与对照药剂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45克/亩防效相比,显著优于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0.1亿cfu/ml克里本类芽孢杆菌(发酵原始液)、0.5%大黄素甲醚水剂对黄瓜白粉病有一定的抑制和防治效果,每亩分别用制剂4000毫升、500毫升连续喷施三次(间隔期为7天),第三次药后10天的防效分别达59.90%、68.34%,试验药剂之间的防效间存在显著性差异;0.5%大黄素甲醚水剂500毫升/亩与对照药剂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45克/亩防效相当,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安全性分析:该药剂对黄瓜安全,未出现药害和其他不正常的影响,对周围天敌及有益生物的影响不明显。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