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纹夜蛾引诱剂及其应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70693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诱捕害虫的引诱剂,具体是一种用于诱捕珍贵树种、花卉林木以及蔬菜作物等的杂食性害虫的银纹夜蛾的引诱剂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银纹夜蛾argyrogrammaagnatastaudinger又名黑点银纹夜蛾、豆尺蠖,属鳞翅目,夜蛾科,全世界均有分布,是泡桐、槐树、竹、香石竹、紫苏、豆类、茄子等珍贵树种、花卉林木以及蔬菜作物的重要害虫。该虫以幼虫危害,幼虫取食导致叶片缺刻或者孔洞,严重发生可以将全部叶片吃光,年发生4-7代,成虫产卵量最多达700粒。

银纹夜蛾的幼虫具有暴食性,目前通常采用的防治方法多为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保护和利用天敌、化学药剂防治等,但是上述方法不仅费时、费工,效果不一定显著,同时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引起药剂残留,造成害虫耐药,杀伤天敌,污染食品等诸多问题。

目前有关银纹夜蛾引诱剂及其应用也有研究,但是所用成分较多,且物质合成难度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银纹夜蛾的引诱剂及其应用方法,该引诱剂应用方便、成分简单、成本低廉、专一性强、无污染且不伤害天敌。

本发明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用于银纹夜蛾的引诱剂采用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顺-7-十二烯醇乙酸酯(z7-12:ac),其纯度达到98%以上;配制时将400-800μg顺-7-十二烯醇乙酸酯溶于10μl的有机溶剂中,采用的有机溶剂为纯度98%以上的高效液相色谱用正己烷。

本发明用于银纹夜蛾的引诱剂的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制作诱芯:将顺-7-十二烯醇乙酸酯溶于有机溶剂后放入有机硅胶诱芯中,单个诱芯所含顺-7-十二烯醇乙酸酯的量为400-800μg;

2)将有机硅胶诱芯放入诱捕器中,以监测田间银纹夜蛾的发生动态,预测其发生程度,指导防治措施适时进行,并同时诱杀银纹夜蛾。

本发明银纹夜蛾引诱剂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顺-7-十二烯醇乙酸酯作为引诱剂的主要成分,不但可以监测成虫发生期,还可杀死大量成虫,降低种群密度,减轻其危害。

2.应用本发明引诱剂能直接防治银纹夜蛾,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食品安全性,保护环境与天敌,提高了防治银纹夜蛾的效率和效果,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3.本发明引诱剂应用方便、成分简单、成本低廉、专一性强、无污染且不伤害天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实例3中采用的有机硅胶诱芯以顺-7-十二烯醇乙酸酯0-800μg/个的添加量进行引诱的效果对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银纹夜蛾引诱剂作出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以常见四种蛾类引诱剂进行测试:

本试验选用三种已知的蛾类单体引诱剂,浓度均为98%以上。将引诱剂按照400μg/个的剂量加入到有机硅胶诱芯中,再将这三种成分以1:1:3的比例混合成引诱剂d,四种蛾类引诱剂及其配比见表1所示。

表1四种蛾类引诱剂及其配比

此实施例包括三种蛾类引诱剂的单体用量和一种混合物的用量。

实施例2,将实例1中的四种蛾类引诱剂诱捕银纹夜蛾试验:

在银纹夜蛾发生期,用三角形诱捕器将含有400μg引诱剂的诱芯悬挂在田间,诱芯与诱捕器底面保持1厘米距离,统计诱捕到的成虫数量,其效果见表2所示。

表2四种蛾类引诱剂田间引诱银纹夜蛾效果

此实施例说明a、c单体对银纹夜蛾没有引诱作用,而b、d物质对银纹夜蛾具有引诱作用。

实施例3,以本发明方法制备引诱剂:

1)制作诱芯:将顺-7-十二烯醇乙酸酯溶于有机溶剂后放入有机硅胶诱芯中,将有机硅胶诱芯以含顺-7-十二烯醇乙酸酯为0μg、400μg、800μg三组进行测试;

2)将有机硅胶诱芯放入诱捕器中,再放入田间,统计诱捕成虫总数量,并计算每个诱捕器平均诱虫量,效果见图1所示。

以上所述,本发明通过田间应用蛾类引诱剂,发明了一种用于引诱银纹夜蛾的引诱剂,成分简单、成分低、操作容易,可用于监测和防治银纹夜蛾。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纹夜蛾引诱剂及其应用方法,该引诱剂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顺‑7‑十二烯醇乙酸酯,其纯度达到98%以上;配制时将400‑800μg顺‑7‑十二烯醇乙酸酯溶于10μl的有机溶剂中,采用的有机溶剂为纯度98%以上的高效液相色谱用正己烷。本发明在应用时将诱芯放入诱捕器中,可监测田间银纹夜蛾的发生动态,预测其发生程度,指导防治措施适时进行,并同时诱杀银纹夜蛾,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常明山;吴耀军;罗辑;方小玉;蒋学建;邓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17.08.16
技术公布日:2017.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