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禽种蛋成型发育孵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55843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禽种蛋成型发育孵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孵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鸡蛋成型发育孵化装置。



背景技术:

种蛋是可用于孵育繁衍幼禽的各种禽蛋,即受过精的蛋。用灯照蛋可以看见里面有两小絮状物体,像眼珠,也会被有经验的人称为种蛋。

种蛋的孵化要求比较高,人们通常使用机器对种蛋进行大量的孵化,提高种蛋的存活率,而现有的孵化装置存在种蛋成活率低,孵化环境差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鸡蛋成型发育孵化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种蛋的孵化要求比较高,人们通常使用机器对种蛋进行大量的孵化,提高种蛋的存活率,而现有的孵化装置存在种蛋成活率低,孵化环境差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种蛋成活率高,孵化环境好的鸡蛋成型发育孵化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鸡蛋成型发育孵化装置,包括有第一箱体、第一网板、加湿装置、软管、翻蛋装置、孵化箱、第二硬质管、第二隔板、装蛋架、卡块和第二网板,第一箱体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一网板,第一箱体内底部设有加湿装置,加湿装置顶部左右两侧连接有软管,加湿装置顶部中心设有翻蛋装置,翻蛋装置顶部设有孵化箱,孵化箱底部设有第二硬质管,软管上端与第二硬质管下端连接,孵化箱内左右两壁之间均匀设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上均匀开有第三通孔,第二隔板顶部设有装蛋架,孵化箱左右两壁均匀开有凹槽,凹槽位于装蛋架左右两侧,装蛋架左右两侧设有卡块,卡块与凹槽配合,孵化箱顶部设有第二网板。

优选地,加湿装置包括有第二箱体、进水管、阀门、壳体、第一隔板、电热丝和第一硬质管,第一箱体内底部设有第二箱体,第二箱体前部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阀门,第二箱体内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壳体和第一隔板,壳体位于第一隔板的外侧,壳体内设有电热丝,第一隔板下部开有第一通孔,第二箱体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一硬质管,第一硬质管位于壳体的上方。

优选地,翻蛋装置包括有外壳、第一轴承座、第一电机、第一转轴、第一齿轮、第一绕线筒、第二齿轮、第二绕线筒和拉绳,第二箱体顶部设有外壳,外壳顶部与孵化箱底部中心转动式连接,外壳左右两壁对称开有第二通孔,壳体内后壁设有第一轴承座和第一电机,第一轴承座上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齿轮和第一绕线筒,第一齿轮位于第一绕线筒的后方,第一电机上设有第二齿轮和第二绕线筒,第二齿轮位于第二绕线筒的后方,第一绕线筒和第二绕线筒上均绕有拉绳,拉绳穿过第二通孔,拉绳上端与孵化箱底部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固定架、第二电机、第二轴承座、第二转轴、第一皮带轮、第一扇叶、第三转轴、第二皮带轮、平皮带和第二扇叶,第一箱体内上部左右两壁之间设有固定架,固定架顶部设有第二电机和第二轴承座,第二电机位于第二轴承座的左方,第二电机输出轴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一皮带轮和第一扇叶,第一皮带轮位于第一扇叶下方,第二轴承座上安装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上设有第二皮带轮和第二扇叶,第二皮带轮位于第二扇叶的下方,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连接有平皮带。

优选地,还包括有箱盖、把手、磁铁和铁块,第一箱体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转动式连接有箱盖,箱盖顶部设有把手,左方的箱盖右端设有磁铁,右方的箱盖左端设有铁块,磁铁与铁块配合。

优选地,第一箱体的材质为不锈钢。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种蛋进行孵化时,人们将装蛋架拿出,将鸡蛋装入装蛋架内,然后将装蛋架放入孵化箱内,卡块与凹槽能让装蛋架卡住,提高装置的稳定性,人们启动加湿装置工作,加湿装置将通过软管将孵化箱内的湿度提高,给种蛋孵化提供良好了环境,第三通孔能让孵化箱内的空气更好的流通,第二网板和第一网板能让装置气体更好的交换流通,人们定时启动翻蛋装置工作,进而带动孵化箱左右摆动,完成对种蛋的翻蛋,提高种蛋的存活率,种蛋成型发育完成后,将种蛋移至出雏机进行出雏即可。

因为加湿装置包括有第二箱体、进水管、阀门、壳体、第一隔板、电热丝和第一硬质管,第一箱体内底部设有第二箱体,第二箱体前部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阀门,第二箱体内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壳体和第一隔板,壳体位于第一隔板的外侧,壳体内设有电热丝,第一隔板下部开有第一通孔,第二箱体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一硬质管,第一硬质管位于壳体的上方,所以人们打开阀门,通过进水管将水倒入第二箱体内,然后将阀门关闭,当需要进行加湿时,人们启动电热丝工作,电热丝对第二箱体内的水进行加热,从而将水气化,从第一硬质管流动至孵化箱内,第一隔板能将第二箱体内的水隔开,第一通孔能让水传递热量的速度变慢,使得电热丝能快速的将附近的水加热。

因为翻蛋装置包括有外壳、第一轴承座、第一电机、第一转轴、第一齿轮、第一绕线筒、第二齿轮、第二绕线筒和拉绳,第二箱体顶部设有外壳,外壳顶部与孵化箱底部中心转动式连接,外壳左右两壁对称开有第二通孔,壳体内后壁设有第一轴承座和第一电机,第一轴承座上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齿轮和第一绕线筒,第一齿轮位于第一绕线筒的后方,第一电机上设有第二齿轮和第二绕线筒,第二齿轮位于第二绕线筒的后方,第一绕线筒和第二绕线筒上均绕有拉绳,拉绳穿过第二通孔,拉绳上端与孵化箱底部连接,所以当需要对种蛋进翻蛋时,人们启动第一电机正转,进而带动第二齿轮和第二绕线筒正转,使得第二绕线筒收拉绳,第二齿轮正转,进而带动第一齿轮反转,从而带动第一绕线筒反转,使得第一绕线筒放拉绳,拉绳左右拉动孵化箱摆动,进而完成第种蛋的翻蛋。

因为还包括有固定架、第二电机、第二轴承座、第二转轴、第一皮带轮、第一扇叶、第三转轴、第二皮带轮、平皮带和第二扇叶,第一箱体内上部左右两壁之间设有固定架,固定架顶部设有第二电机和第二轴承座,第二电机位于第二轴承座的左方,第二电机输出轴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一皮带轮和第一扇叶,第一皮带轮位于第一扇叶下方,第二轴承座上安装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上设有第二皮带轮和第二扇叶,第二皮带轮位于第二扇叶的下方,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连接有平皮带,所以当第一箱体内过于闷热时,人们启动第二电机工作,进而带动第二转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皮带轮和第一扇叶转动,第一皮带轮通过平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扇叶转动,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同时转动,可以快速让第一箱体内的温度降低。

因为还包括有箱盖、把手、磁铁和铁块,第一箱体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转动式连接有箱盖,箱盖顶部设有把手,左方的箱盖右端设有磁铁,右方的箱盖左端设有铁块,磁铁与铁块配合,所以一般情况下箱盖处于闭合状态,磁铁和铁块能让箱盖闭合的紧密,当需要打开箱盖通风时,人们拉动右方的把手将右方的箱盖打开,然后拉动左方的把手将左方的箱盖打开,便可将箱盖完全打开。

因为第一箱体的材质为不锈钢,所以不锈钢拥有不生锈和耐腐蚀的特性,适合空气湿度大的环境,可以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发明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发明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3)有益效果

本发明达到了一种种蛋成活率高,孵化环境好的效果,加湿装置可以给种蛋制造出良好的孵化环境,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可以能快速的降低第一箱体内的稳定,翻蛋装置让人们更方便的对种蛋进翻蛋,提高种蛋的存活率,装置可靠性强,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加湿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翻蛋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第一箱体,2-第一网板,3-加湿装置,30-第二箱体,31-进水管,32-阀门,33-壳体,34-第一隔板,35-电热丝,36-第一通孔,37-第一硬质管,4-软管,5-翻蛋装置,50-外壳,51-第二通孔,52-第一轴承座,53-第一电机,54-第一转轴,55-第一齿轮,56-第一绕线筒,57-第二齿轮,58-第二绕线筒,59-拉绳,6-孵化箱,7-第二硬质管,8-第二隔板,9-第三通孔,10-装蛋架,11-凹槽,12-卡块,13-第二网板,14-固定架,15-第二电机,16-第二轴承座,17-第二转轴,18-第一皮带轮,19-第一扇叶,20-第三转轴,21-第二皮带轮,22-平皮带,23-第二扇叶,24-箱盖,25-把手,26-磁铁,27-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鸡蛋成型发育孵化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第一箱体1、第一网板2、加湿装置3、软管4、翻蛋装置5、孵化箱6、第二硬质管7、第二隔板8、装蛋架10、卡块12和第二网板13,第一箱体1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一网板2,第一箱体1内底部设有加湿装置3,加湿装置3顶部左右两侧连接有软管4,加湿装置3顶部中心设有翻蛋装置5,翻蛋装置5顶部设有孵化箱6,孵化箱6底部设有第二硬质管7,软管4上端与第二硬质管7下端连接,孵化箱6内左右两壁之间均匀设有第二隔板8,第二隔板8上均匀开有第三通孔9,第二隔板8顶部设有装蛋架10,孵化箱6左右两壁均匀开有凹槽11,凹槽11位于装蛋架10左右两侧,装蛋架10左右两侧设有卡块12,卡块12与凹槽11配合,孵化箱6顶部设有第二网板13。

实施例2

一种鸡蛋成型发育孵化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第一箱体1、第一网板2、加湿装置3、软管4、翻蛋装置5、孵化箱6、第二硬质管7、第二隔板8、装蛋架10、卡块12和第二网板13,第一箱体1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一网板2,第一箱体1内底部设有加湿装置3,加湿装置3顶部左右两侧连接有软管4,加湿装置3顶部中心设有翻蛋装置5,翻蛋装置5顶部设有孵化箱6,孵化箱6底部设有第二硬质管7,软管4上端与第二硬质管7下端连接,孵化箱6内左右两壁之间均匀设有第二隔板8,第二隔板8上均匀开有第三通孔9,第二隔板8顶部设有装蛋架10,孵化箱6左右两壁均匀开有凹槽11,凹槽11位于装蛋架10左右两侧,装蛋架10左右两侧设有卡块12,卡块12与凹槽11配合,孵化箱6顶部设有第二网板13。

加湿装置3包括有第二箱体30、进水管31、阀门32、壳体33、第一隔板34、电热丝35和第一硬质管37,第一箱体1内底部设有第二箱体30,第二箱体30前部设有进水管31,进水管31上设有阀门32,第二箱体30内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壳体33和第一隔板34,壳体33位于第一隔板34的外侧,壳体33内设有电热丝35,第一隔板34下部开有第一通孔36,第二箱体30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一硬质管37,第一硬质管37位于壳体33的上方。

实施例3

一种鸡蛋成型发育孵化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第一箱体1、第一网板2、加湿装置3、软管4、翻蛋装置5、孵化箱6、第二硬质管7、第二隔板8、装蛋架10、卡块12和第二网板13,第一箱体1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一网板2,第一箱体1内底部设有加湿装置3,加湿装置3顶部左右两侧连接有软管4,加湿装置3顶部中心设有翻蛋装置5,翻蛋装置5顶部设有孵化箱6,孵化箱6底部设有第二硬质管7,软管4上端与第二硬质管7下端连接,孵化箱6内左右两壁之间均匀设有第二隔板8,第二隔板8上均匀开有第三通孔9,第二隔板8顶部设有装蛋架10,孵化箱6左右两壁均匀开有凹槽11,凹槽11位于装蛋架10左右两侧,装蛋架10左右两侧设有卡块12,卡块12与凹槽11配合,孵化箱6顶部设有第二网板13。

加湿装置3包括有第二箱体30、进水管31、阀门32、壳体33、第一隔板34、电热丝35和第一硬质管37,第一箱体1内底部设有第二箱体30,第二箱体30前部设有进水管31,进水管31上设有阀门32,第二箱体30内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壳体33和第一隔板34,壳体33位于第一隔板34的外侧,壳体33内设有电热丝35,第一隔板34下部开有第一通孔36,第二箱体30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一硬质管37,第一硬质管37位于壳体33的上方。

翻蛋装置5包括有外壳50、第一轴承座52、第一电机53、第一转轴54、第一齿轮55、第一绕线筒56、第二齿轮57、第二绕线筒58和拉绳59,第二箱体30顶部设有外壳50,外壳50顶部与孵化箱6底部中心转动式连接,外壳50左右两壁对称开有第二通孔51,壳体33内后壁设有第一轴承座52和第一电机53,第一轴承座52上安装有第一转轴54,第一转轴54上设有第一齿轮55和第一绕线筒56,第一齿轮55位于第一绕线筒56的后方,第一电机53上设有第二齿轮57和第二绕线筒58,第二齿轮57位于第二绕线筒58的后方,第一绕线筒56和第二绕线筒58上均绕有拉绳59,拉绳59穿过第二通孔51,拉绳59上端与孵化箱6底部连接。

实施例4

一种鸡蛋成型发育孵化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第一箱体1、第一网板2、加湿装置3、软管4、翻蛋装置5、孵化箱6、第二硬质管7、第二隔板8、装蛋架10、卡块12和第二网板13,第一箱体1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一网板2,第一箱体1内底部设有加湿装置3,加湿装置3顶部左右两侧连接有软管4,加湿装置3顶部中心设有翻蛋装置5,翻蛋装置5顶部设有孵化箱6,孵化箱6底部设有第二硬质管7,软管4上端与第二硬质管7下端连接,孵化箱6内左右两壁之间均匀设有第二隔板8,第二隔板8上均匀开有第三通孔9,第二隔板8顶部设有装蛋架10,孵化箱6左右两壁均匀开有凹槽11,凹槽11位于装蛋架10左右两侧,装蛋架10左右两侧设有卡块12,卡块12与凹槽11配合,孵化箱6顶部设有第二网板13。

加湿装置3包括有第二箱体30、进水管31、阀门32、壳体33、第一隔板34、电热丝35和第一硬质管37,第一箱体1内底部设有第二箱体30,第二箱体30前部设有进水管31,进水管31上设有阀门32,第二箱体30内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壳体33和第一隔板34,壳体33位于第一隔板34的外侧,壳体33内设有电热丝35,第一隔板34下部开有第一通孔36,第二箱体30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一硬质管37,第一硬质管37位于壳体33的上方。

翻蛋装置5包括有外壳50、第一轴承座52、第一电机53、第一转轴54、第一齿轮55、第一绕线筒56、第二齿轮57、第二绕线筒58和拉绳59,第二箱体30顶部设有外壳50,外壳50顶部与孵化箱6底部中心转动式连接,外壳50左右两壁对称开有第二通孔51,壳体33内后壁设有第一轴承座52和第一电机53,第一轴承座52上安装有第一转轴54,第一转轴54上设有第一齿轮55和第一绕线筒56,第一齿轮55位于第一绕线筒56的后方,第一电机53上设有第二齿轮57和第二绕线筒58,第二齿轮57位于第二绕线筒58的后方,第一绕线筒56和第二绕线筒58上均绕有拉绳59,拉绳59穿过第二通孔51,拉绳59上端与孵化箱6底部连接。

还包括有固定架14、第二电机15、第二轴承座16、第二转轴17、第一皮带轮18、第一扇叶19、第三转轴20、第二皮带轮21、平皮带22和第二扇叶23,第一箱体1内上部左右两壁之间设有固定架14,固定架14顶部设有第二电机15和第二轴承座16,第二电机15位于第二轴承座16的左方,第二电机15输出轴连接有第二转轴17,第二转轴17上设有第一皮带轮18和第一扇叶19,第一皮带轮18位于第一扇叶19下方,第二轴承座16上安装有第三转轴20,第三转轴20上设有第二皮带轮21和第二扇叶23,第二皮带轮21位于第二扇叶23的下方,第一皮带轮18与第二皮带轮21之间连接有平皮带22。

还包括有箱盖24、把手25、磁铁26和铁块27,第一箱体1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转动式连接有箱盖24,箱盖24顶部设有把手25,左方的箱盖24右端设有磁铁26,右方的箱盖24左端设有铁块27,磁铁26与铁块27配合。

第一箱体1的材质为不锈钢。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种蛋进行孵化时,人们将装蛋架10拿出,将鸡蛋装入装蛋架10内,然后将装蛋架10放入孵化箱6内,卡块12与凹槽11能让装蛋架10卡住,提高装置的稳定性,人们启动加湿装置3工作,加湿装置3将通过软管4将孵化箱6内的湿度提高,给种蛋孵化提供良好了环境,第三通孔9能让孵化箱6内的空气更好的流通,第二网板13和第一网板2能让装置气体更好的交换流通,人们定时启动翻蛋装置5工作,进而带动孵化箱6左右摆动,完成对种蛋的翻蛋,提高种蛋的存活率,种蛋成型发育完成后,将种蛋移至出雏机进行出雏即可。

因为加湿装置3包括有第二箱体30、进水管31、阀门32、壳体33、第一隔板34、电热丝35和第一硬质管37,第一箱体1内底部设有第二箱体30,第二箱体30前部设有进水管31,进水管31上设有阀门32,第二箱体30内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壳体33和第一隔板34,壳体33位于第一隔板34的外侧,壳体33内设有电热丝35,第一隔板34下部开有第一通孔36,第二箱体30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一硬质管37,第一硬质管37位于壳体33的上方,所以人们打开阀门32,通过进水管31将水倒入第二箱体30内,然后将阀门32关闭,当需要进行加湿时,人们启动电热丝35工作,电热丝35对第二箱体30内的水进行加热,从而将水气化,从第一硬质管37流动至孵化箱6内,第一隔板34能将第二箱体30内的水隔开,第一通孔36能让水传递热量的速度变慢,使得电热丝35能快速的将附近的水加热。

因为翻蛋装置5包括有外壳50、第一轴承座52、第一电机53、第一转轴54、第一齿轮55、第一绕线筒56、第二齿轮57、第二绕线筒58和拉绳59,第二箱体30顶部设有外壳50,外壳50顶部与孵化箱6底部中心转动式连接,外壳50左右两壁对称开有第二通孔51,壳体33内后壁设有第一轴承座52和第一电机53,第一轴承座52上安装有第一转轴54,第一转轴54上设有第一齿轮55和第一绕线筒56,第一齿轮55位于第一绕线筒56的后方,第一电机53上设有第二齿轮57和第二绕线筒58,第二齿轮57位于第二绕线筒58的后方,第一绕线筒56和第二绕线筒58上均绕有拉绳59,拉绳59穿过第二通孔51,拉绳59上端与孵化箱6底部连接,所以当需要对种蛋进翻蛋时,人们启动第一电机53正转,进而带动第二齿轮57和第二绕线筒58正转,使得第二绕线筒58收拉绳59,第二齿轮57正转,进而带动第一齿轮55反转,从而带动第一绕线筒56反转,使得第一绕线筒56放拉绳59,拉绳59左右拉动孵化箱6摆动,进而完成第种蛋的翻蛋。

因为还包括有固定架14、第二电机15、第二轴承座16、第二转轴17、第一皮带轮18、第一扇叶19、第三转轴20、第二皮带轮21、平皮带22和第二扇叶23,第一箱体1内上部左右两壁之间设有固定架14,固定架14顶部设有第二电机15和第二轴承座16,第二电机15位于第二轴承座16的左方,第二电机15输出轴连接有第二转轴17,第二转轴17上设有第一皮带轮18和第一扇叶19,第一皮带轮18位于第一扇叶19下方,第二轴承座16上安装有第三转轴20,第三转轴20上设有第二皮带轮21和第二扇叶23,第二皮带轮21位于第二扇叶23的下方,第一皮带轮18与第二皮带轮21之间连接有平皮带22,所以当第一箱体1内过于闷热时,人们启动第二电机15工作,进而带动第二转轴17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皮带轮18和第一扇叶19转动,第一皮带轮18通过平皮带22带动第二皮带轮21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扇叶23转动,第一扇叶19和第二扇叶23同时转动,可以快速让第一箱体1内的温度降低。

因为还包括有箱盖24、把手25、磁铁26和铁块27,第一箱体1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转动式连接有箱盖24,箱盖24顶部设有把手25,左方的箱盖24右端设有磁铁26,右方的箱盖24左端设有铁块27,磁铁26与铁块27配合,所以一般情况下箱盖24处于闭合状态,磁铁26和铁块27能让箱盖24闭合的紧密,当需要打开箱盖24通风时,人们拉动右方的把手25将右方的箱盖24打开,然后拉动左方的把手25将左方的箱盖24打开,便可将箱盖24完全打开。

因为第一箱体1的材质为不锈钢,所以不锈钢拥有不生锈和耐腐蚀的特性,适合空气湿度大的环境,可以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发明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发明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