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农业废弃物栽培胡椒科植物耐阴模块的方法及其在绿化工程中的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66529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农业废弃物栽培胡椒科植物耐阴模块的方法及其在绿化工程中的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园林绿化工程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农业废弃物栽培胡椒科植物耐阴模块的方法及其在绿化工程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假蒟(pipersarmentosum)隶属胡椒科胡椒属,为多年生、匍匐、逐节生根草本,长数至10余米。叶近膜质,有细腺点,长7-14厘米,宽6-13厘米,顶端短尖,基部心形或稀有截平;叶脉7条,背面显著凸起。花单性,雌雄异株,聚集成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浆果近球形,具4角棱,无毛,直径2.5-3毫米。花期4-11月。该种产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及西藏(墨脱)各省区。生于林下或村旁湿地上。印度、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也有。草胡椒(peperomiapellucida)隶属胡椒科草胡椒属,为一年生的肉质草本,高20-40厘米;茎直立或基部有时平卧,叶互生,膜质,半透明,阔卵形或卵状三角形,长和宽近相等,约1-3.5厘米。穗状花序顶生和与叶对生。浆果球形,顶端尖,直径约0.5毫米。花期4-7月。产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各省区南部。原产热带美洲,现广布于各热带地区。公园的林下绿地景观构建是生态园林建设的一个亮点,尤其是现在复合园林群落的遮蔽性强,因此一般由于阳光严重不足的原因,草坪会非常容易出现大块裸露,而仅有少量的地被类园林植物适用于亚热带、热带地区的林下造景,因此,迫切需要筛选更好的植物组合,特别是低矮的地被类乡土植物,构建更好的林下绿化景观。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对园林绿化方式匮乏等问题,提供一种利用农业废弃物栽培胡椒科植物耐阴模块的方法及其在绿化工程中的应用。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农业废弃物栽培胡椒科植物耐阴模块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以农业废弃物为主的栽培基质预处理:在水稻收获时,收集稻壳和水稻秸秆,将水稻秸秆与塘泥按照100:1~2的质量比混合,盖上塑料布自然发酵;使用简易的小型碳化炉,将稻壳高温处理得到碳化稻壳,浸泡在水中2~3天,然后晒干;(2)以农业废弃物为主的栽培基质配置:将步骤(1)中发酵后的水稻秸秆、晒干的碳化稻壳、红壤土和塘泥按照4:2:2:2的体积比混合,使用过磷酸钙调整ph至6.5~7.0,再按照50:4~5的质量比加入体积比1:1的干鸡粪和草木灰混合而成的底肥,在栽培播种前搅拌均匀,得到栽培基质;(3)胡椒科植物的引种:将胡椒科植物假蒟和草胡椒浸泡于水中,备用;(4)栽培管护:以浅的育苗盘作为容器,避免根系生长过深,倒入步骤(2)所得的栽培基质,将步骤(3)所得假蒟和草胡椒植入所述栽培基质中,浇透水,前两星期将育苗盘置于温室苗床下方,根据天气2~3天浇透水1次;两星期后搬至苗圃,搭建遮荫棚,形成胡椒科植物耐阴模块。作为本发明利用农业废弃物栽培胡椒科植物耐阴模块的方法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1)中,所述水稻秸秆与塘泥混合前先将水稻秸秆切割为5~8cm的短条。作为本发明利用农业废弃物栽培胡椒科植物耐阴模块的方法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1)中,所述自然发酵时间为60~80天,每隔1~2星期翻一次。作为本发明利用农业废弃物栽培胡椒科植物耐阴模块的方法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1)中,所述高温处理的时间为20~30min。作为本发明利用农业废弃物栽培胡椒科植物耐阴模块的方法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3)中,所述假蒟的引种方法为:从自然生境选取生长健康的假蒟,整株挖出,将其叶子剪除1/2~2/3,然后全株浸泡于水中3h,每15l所述水先静置1~2天,然后加入naa1.2g和iba0.5g;所述草胡椒的引种方法为:从自然生境选取生长健康的草胡椒,整株挖出,将其叶子剪除1/2~2/3,然后将草胡椒的根部浸泡于水中1h,每15l所述水先静置1~2天,然后加入naa0.2g。作为本发明利用农业废弃物栽培胡椒科植物耐阴模块的方法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4)中,所述栽培基质厚2~3cm。作为本发明利用农业废弃物栽培胡椒科植物耐阴模块的方法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4)中,所述假蒟植入前,先将根状茎剪为5~10cm每段,然后横置埋入;所述假蒟与草胡椒的种植比例为4:1;所述遮荫棚为竹竿和遮荫网搭建得到,高0.5~1m。实际应用时可根据郁闭度,叠加遮荫网为3~4层,保障遮荫棚下的整体光照为正常光照强度的1/2~1/3,栽培过程中保证通风。作为本发明利用农业废弃物栽培胡椒科植物耐阴模块的方法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种植假蒟和草胡椒后,生长周期中,每隔1~2个月喷洒2500mg/l的正2-氯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液至叶面;每2~3周喷洒一次复合肥料,所述复合肥料为尿素:p2o5:kcl按照1:1:2混合,浓度4000倍。作为本发明利用农业废弃物栽培胡椒科植物耐阴模块的方法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如夏季不断下雨,湿度过高时需注意真菌类疾病,可每周使用1次多菌灵喷洒预防。本发明上述栽培胡椒科植物的方法栽培得到的胡椒科植物在正常生长后3~4月后,可形成单独的、片状的假蒟+草胡椒植物耐阴模块。本发明胡椒科植物耐阴模块可作为亚热带耐阴植物景观模块,用于绿化工程中,如园林绿化、景观绿化、室内绿化等,应用时,可先将预放置植物模块的林下裸露地块挖松,先铺设一层泥炭土,再将所述植物模块整块取下,铺设在泥炭土上,压实浇透水即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方法栽培的胡椒科植物耐阴模块可用于园林绿化、景观绿化、室内绿化工程中,可打造特色绿色生态景观,提升区域生物多样性,可整体增强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方法和有益效果进行详细说明。图1~3为本发明方法培养得到的假蒟+草胡椒植物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非为了限定本发明,实施例的参数、比例等可因地制宜做出选择而对结果并无实质性影响。实施例地点: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时间:2014年3月-2017年9月(1)假蒟的引种。在春夏季节,准备自来水水桶,加满水后静置1-2天。在预实验的基础上,设置4个组。在15l水桶中分别加入naa0.8g、naa1.2g、naa0.8g+iba0.5g、naa1.2g+iba0.5g。在丹灶镇的老屋、阴湿处选取生长健康的假蒟种群,整株挖回苗圃,将其叶子剪除1/2~2/3,将假蒟全株泡至水桶中,浸泡3h,取出,剪为5-10cm每段,横置埋入育苗盘中。基质为细河沙,保持一定湿度,每组10棵;于2周后观察其根系生长情况。表1假蒟生根率从实验结果可见,使用naa1.2g+iba0.5g的组别,其生根率达100%,且新生根白色健康,较为密集,是效果较好的实验组。而naa0.8g+iba0.5g的组别,其生根率达100%,但新生根长势较为弱,一般密集。naa0.8g组别,生根率60%,新生根白色健康,稀疏。naa1.2g组别,生根率90%,新生根白色健康,一般密集。(2)草胡椒的引种。设置4个组。在15l水桶中分别加入naa0.2g、naa0.4g、naa0.2g+iba0.1g、naa0.4g+iba0.1g,再倒入浅盆中。在丹灶镇的老屋、阴湿处选取生长健康的草胡椒种群,整株挖回苗圃,将其叶子剪除1/2~2/3,将草胡椒的根部泡至浅盆中,浸泡1h。处理后栽培至育苗盘中,基质为细河沙,保持一定湿度,每组10棵;于2周后观察其根系生长情况。表2草胡椒移植生根情况序号浓度移植生根情况(2周)整体长势和生根情况1naa0.2g100%整体存活高,有少量新生根,白色健康2naa0.4g50%整体存活低,存活植株有少量新生根3naa0.2g+iba0.1g80%整体存活较高,有少量新生根4naa0.4g+iba0.1g20%整体存活低,未见新生根从实验结果可见,使用naa0.2g的组别,其生根率达100%,且整体存活高,有少量新生根,白色健康。naa0.4g组别,其生根率50%,整体存活低,存活植株有少量新生根。naa0.2g+iba0.1g组别,生根率80%,整体存活较高,有少量新生根。naa0.4g+iba0.1g组别,生根率20%,整体存活低,未见新生根。(3)农业废弃物为主的栽培基质预处理。在水稻收获时,收集其稻壳和水稻秸秆备用。a、使用简易切割机将农业废弃物的水稻秸秆切割为5-8cm短条,以每吨水稻秸秆搭配10-20kg塘泥的比例,搅拌混合物后置于苗圃地上,盖上塑料布自然发酵60-80天。期间每隔1-2星期翻一次。b、使用简易的小型碳化炉,将稻壳置于其中高温处理20-30min得到碳化稻壳,将碳化稻壳浸泡在水桶中2-3天后,取出摊晒至干。(4)农业废弃物为主的栽培基质配置。按照体积比,以水稻秸秆:碳化稻壳:红壤土:塘泥=4:2:2:2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使用过磷酸钙调整ph值,将ph值调节为6.5-7.0之间,偏酸性。再按照每吨80-100kg的比例,加入按照体积比1:1的干鸡粪和草木灰混合而成的底肥,在栽培、播种前搅拌均匀。(5)栽种。设置4个基质对比组,每组种植20棵假蒟和10棵草胡椒。基质分别为:农业废弃物为主的混合基质,体积比为3:1:1的泥炭土、塘泥和陶粒,体积比为3:1:1的红壤土、塘泥和陶粒、体积比为3:1:1的红壤土、泥炭土和塘泥。使用浅的育苗盘作为容器,避免根系生长过深。倒入混合基质,厚2-3cm,每个育苗盘的假蒟和草胡椒株数比例约为4:1,假蒟将根状茎剪为5-10cm每段,横置埋入;草胡椒直接种植。种植后浇透水。种植后的前2星期将育苗盘放于温室苗床下方,根据天气2-3天浇透水1次。(6)管护期栽培方式。检查假蒟和草胡椒正常生长后,将育苗盘搬至苗圃,使用小竹竿和遮阴网建立0.5-1m高的小阴棚,根据公园内实际的郁闭度,可叠加遮阴网为3-4层,保障小阴棚下的整体光照为正常光照强度的1/2~1/3。栽培过程中保证通风。表3假蒟和草胡椒的生长情况比较从实验结果可见,使用农业废弃物为主的混合基质的组别,其整体长势旺盛,假蒟、草胡椒叶片密集而深绿,假蒟形成较多分支,根系白色而密集、健康。无病虫害。同时假蒟可形成一个较为整齐的平面,长势良好。使用体积比为3:1:1的泥炭土、塘泥和陶粒的组别,其整体长势较好,叶片密集而深绿,根系白色而密集、健康。无病虫害。整体较为杂乱,且整体较为矮小。使用体积比为3:1:1的红壤土、塘泥和陶粒的组别,整体长势较为一般,假蒟、草胡椒的叶片较稀疏,根系白色而密集、健康。无病虫害。整体稀疏,且整体较为矮小。使用体积比为3:1:1的红壤土、泥炭土和塘泥的组别,其整体长势较差,整体高度低,假蒟、草胡椒的叶片稀疏,根系白色而密集、健康。无病虫害。且整体稀疏,且整体矮小和瘦弱。(7)控徒长和控肥。在生长周期中,每隔1-2个月,配置2500mg/l的正2-氯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液喷洒叶面。根据其长势每2-3周喷洒1次肥料,使用肥料为复合肥,按照体积比尿素:p2o5:kcl=1:1:2,浓度4000倍,薄肥多施。(8)病虫害控制。在保证通风的情况下,一般无病虫害发生。如夏季不断下雨,湿度过高时需注意真菌类疾病,可每周使用1次多菌灵喷洒预防。(8)模块移栽。在3-4月后,可形成单独的、片状的假蒟+草胡椒植物模块。移栽时,先将预放置的学院内绿化区的林下裸露地块挖松,铺设一层泥炭土,再将植物模块从育苗盘整块取下,铺设于上,压实后浇透水即可。(9)对比观察。在学院绿化区中,共种植了假蒟+草胡椒植物模块、蚌花(rhoeodiscolor)、台湾草(zoysiatenuifolia)、合果芋(syngoniumpodophyllum)、满地黄金(arachispintoi)、红花檵木(loropetalumchinense)、美洲蟛蜞菊(wedeliatrilobata)、沿阶草(ophiopogonbodinieri)等。在2年的绿化管护工作中,其长势如下表。表4多种林下植物的生长情况比较在2年的校园绿化管养工作中,发现假蒟+草胡椒植物模块耐阴性佳,相对草坪草有明显的优势,如台湾草、满地黄金等,其不会出现裸露地块。同时是现在大量偏阳性的小灌木、地被的重要补充,现在常用的合果芋、红花檵木、红花檵木都偏阳性。该模块长势整体比耐阴性较好的沿阶草、蚌花更为适宜作为绿化植物,其整齐而呈现油亮的深绿色,长势良好。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