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树木害虫的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75487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树木害虫的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并且还涉及所述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城市绿化面积逐年扩大。截止2004年,我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181.2万公顷,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08平方米,我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40.22%和36.29%。地方政府更是把创建“园林城市,宜居城市”作为主要目标。其中,高大乔木占城市建成区绿化植被的比例很大。然而,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林木病虫害呈严重发生趋势,对城市绿化的健康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特别是城市绿化树天牛的危害日趋严重,被危害的树木易被风刮倒,从而影响公共安全。

由于城市环境的特殊性,在防治城市绿化树木害虫实践中,采用常规喷雾施药法已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故而研究者把研究重点集中在具有施药量少、防效高、环境友好等特点的树木注干施药技术上,其中树木注干施药是用一定的方式将药剂注入树干中,药剂随着树木蒸腾液流分布在树体各部,从而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

cn105746566a公开了一种含呋虫胺的树木注干液剂,其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呋虫胺2-10.0%,乳化剂1-10%,余量为溶剂,上述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cn102217611a公开了米尔贝霉素树木注干液剂及其用途,所述米尔贝霉素树木注干液剂的原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米尔贝霉素0.5-30%,乳化剂5-20%,溶剂70-98%。很显然,该两件专利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均含有大量溶剂,注干时会对树木造成损害并且在环境中不易降解。

迄今为止,可用于树木注干的药物较多,如包括有机磷类、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生物碱类及阿维菌素等在内的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一些微量元素等。此外,一些传统性内吸式药剂和非内吸性的杀虫剂通过树木注干施药也会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然而,目前树木注干药物的剂型大多采用液体制剂,如乳油、微乳剂等。这种液体制剂的注干施药方法可有效防治树木的各种虫害,但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液体制剂注干施用必须要使用瓶子作为载体,施药后遗留下的塑料瓶就会造成二次污染,对环境造成影响;其次,乳油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注干使用对树体会造成药害,损伤树木;其三,目前此种方法大量用于山林,还未应用于行道树等城市树木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是因为在城市中使用可能会由于行人的误拿等原因对人体造成毒害。

综上所述,现急需一种用于树木注干施药技术的农药新剂型以克服现有树木注干制剂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发明人对现有农药剂型和树木注干用药进行具体研究基础上,发现将甲维盐、烯啶虫胺、呋虫胺、噻虫啉等农药活性成分通过合适的乳化剂、助溶剂和固体吸附填料进行配制可以获得固体农药新剂型即微乳粒剂,其减少了有机溶剂的用量;并且该微乳粒剂施入树干,可溶于树木液流中,有效成分随液流分布至树木各部位,达到防治树木害虫的目的。由于少用有机溶剂、不用塑料瓶包装,从而减少了环境污染,在绿化树木害虫防治时,避免了行人误拿包装瓶而造成的伤害。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树木害虫的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其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

其中所述有效成分为甲维盐和/或新烟碱类杀虫剂,且所述组分的重量百分数均基于所述杀虫微乳粒剂的总重量计。

本发明采用的有效成分是新烟碱类杀虫剂和甲维盐杀虫剂。其中新烟碱类杀虫剂是一种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s)的激动剂,其对昆虫的神经系统nachrs具有很好的选择性,特别是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叶蝉及鞘翅目害虫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并且还具有触杀、低毒、安全、光谱的特点,是一类高效、安全、高选择性的新型杀虫剂。目前,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主要品种有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氯噻啉、噻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呋虫胺等,其在国内外市场发展很快,且国内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了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研究开发,目前已取得不少进展。另外,新烟碱类杀虫剂对传统的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氯类等杀虫剂防治已产生抗药性的害虫也有相当好的活性,且与氨基甲酸酯、甲维盐类农药混配后具有増效和杀螨杀虫的作用。故而,该类杀虫剂是一种很好的替代那些对哺乳动物毒性高、残留高和对环境危害大的传统类属的高度高残留杀虫剂的新型杀虫剂。

甲维盐是一种新型高效半合成抗生素杀虫剂,它具有超高效、低毒、低残留、无公害等生物农药的特点,并对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和其他多种害虫具有极高的活性,且既具有胃毒作用又兼触杀作用,故而在非常低的剂量下具有很好的效果,最为重要的是在防治害虫的过程中对益虫没有伤害,有利于对害虫的综合防治。此外,甲维盐与新烟碱类杀虫剂混用后具有扩大杀虫谱和降低人畜毒性的作用。

本发明通过调节有效成分、乳化剂、助溶剂及填料的含量以制备新型固体制剂,其具有一定的形状且物理化学稳定性好,同时能够凭借植物体内的蒸腾作用和扩散作用而有效地被植物组织吸收并被传到靶标位置。另外,固体制剂还具有便于储藏的优点。

优选地,在上述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所述有效成分中的新烟碱类杀虫剂为烯啶虫胺、呋虫胺、啶虫脒、噻虫啉、噻虫胺、噻虫嗪、吡虫啉或氯噻啉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优选地,在上述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所述有效成分为新烟碱类杀虫剂和甲维盐,且新烟碱类杀虫剂与甲维盐的质量比为1:(0.1-10),优选(2-4):1。通过合理的调节新烟碱类杀虫剂与甲维盐的比例,从而取得更优异的杀虫效果,以实现新烟碱类杀虫剂与甲维盐的协同效应。

优选地,在上述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所述乳化剂为烷基酚醚磷酸酯、蓖麻油聚氧乙烯基醚、烷基酚聚氧乙烯10醚、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聚乙二醇脂肪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在上述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所述有效成分与乳化剂的质量比为(2-1):1。

优选地,在上述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所述助溶剂为正丁醇、甲醇、乙醇、二乙二醇丁醚、异丁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在上述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所述填料为苯甲酸钠、羧甲基纤维素、d-(+)-乳糖一水合物、玉米淀粉、改性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优选地,在上述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所述填料为苯甲酸钠、羧甲基纤维素和d-(+)-乳糖一水合物。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有效成分加入助溶剂中,待有效成分完全溶解后加入乳化剂,搅拌均匀,获得有机相;

(2)将步骤(1)制备的有机相加入填料中,充分搅拌均匀,待有机相完全被填料吸附后,挤压造粒,得到本发明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

由上述制备方法可见,本发明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控制,能够实现大规模制备。

优选地,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1)中有效成分完全溶解时通过加热并振荡的方式实现的。

优选地,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2)中的填料的粒径为30-60目,以便有机相能够被快速吸附。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的用途,所述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通过注干方式施用,用于防治树木害虫。

优选地,在上述用途中,所述树木虫害为悬铃木方翅网蝽、树木蚜虫、叶螨、鳞翅目害虫、鞘翅目害虫、蚧壳虫等害虫。

优选地,在上述用途中,所述树木的种类为香樟、银杏、无患子、乐昌含笑、二球悬铃木和黄山栾树。

优选地,在上述用途中,所述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的施药方式是树木注干施药方式。

所述树木注干施药所用的工具为钻孔器,通过钻孔器在树干基部(离地表10-15cm的距离)处向下倾斜45°的角度钻深为4-6cm且直径以0.4到0.8cm的孔即注药孔,之后将本发明杀虫微乳粒剂塞入注药孔中并用橡皮泥堵住孔口,从而模拟未打孔的状态以确保制剂不会掉出,其中树皮厚的树种可适当打的深一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注干用杀虫微乳剂粒剂生产工艺简单,易于控制,能够实现大规模制备。

(2)本发明注干用杀虫微乳剂粒剂在防治城市绿化的树木虫害时安全性高,不像液剂那样需要使用塑料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3)本发明注干用杀虫微乳剂粒剂相比于传统液剂减少了对有机溶剂的用量,避免了对树木的损害,特别是本发明杀虫微乳剂粒剂在防治害虫的过程中对益虫没有伤害,有利于对害虫的综合防治,并且还扩大了杀虫谱,降低了对人畜的毒性,在非常低的剂量下具有很好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简洁明了,本发明将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阐明,但本发明绝非仅限于这些实施例。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较优选的实施例,且仅用于阐述本发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实质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制备实施例

制备实施例1

将7.0g有效成分(其中有效成分为2.0g甲维盐和5.0g烯啶虫胺)溶于5.5g正丁醇,在加热振荡溶解后加入7.0g乳化剂(其中乳化剂为5.0g烷基酚醚磷酸酯和2.0g蓖麻油聚氧乙烯基醚)并充分搅拌均匀,获得有机相。之后取5.0g有机相,并将11.0g填料(其中填料为5.0gd-(+)-乳糖一水合物、5.0g苯甲酸钠和1.0g羧甲基纤维素)加入其中,充分搅拌至有机相与填料混合均匀,待有机相完全被填料吸附后,通过挤压造粒以制成圆柱形颗粒即得本发明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

制备实施例2

将8.0g有效成分(其中有效成分为3.0g甲维盐和5.0g烯啶虫胺)溶于5.5g正丁醇,在加热振荡溶解后加入7.0g乳化剂(其中乳化剂为5.0g烷基酚醚磷酸酯和2.0g蓖麻油聚氧乙烯基醚)并充分搅拌均匀,获得有机相。之后取5.0g有机相,并将11.0g填料(其中填料为5.0gd-(+)-乳糖一水合物、5.0g苯甲酸钠和1.0g羧甲基纤维素)加入其中,充分搅拌至有机相与填料混合均匀,待有机相完全被填料吸附后,通过挤压造粒以制成圆柱形颗粒即得本发明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

制备实施例3

将9.0g有效成分(其中有效成分为2.5g甲维盐和6.5g呋虫胺)溶于5.5g甲醇,在加热振荡溶解后加入8.0g乳化剂(其中乳化剂为5.0g烷基酚醚磷酸酯和3.0g蓖麻油聚氧乙烯基醚)并充分搅拌均匀,获得有机相。之后取5.0g有机相,并将11.0g填料(其中填料为5.0gd-(+)-乳糖一水合物、5.0g苯甲酸钠和1.0g羧甲基纤维素)加入其中,充分搅拌至有机相与填料混合均匀,待有机相完全被填料吸附后,通过挤压造粒以制成圆柱形颗粒即得本发明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

制备实施例4

将8.5g有效成分(其中有效成分为2.0g甲维盐和6.5g呋虫胺)溶于5.5g甲醇,在加热振荡溶解后加入8.0g乳化剂(其中乳化剂为5.0g烷基酚醚磷酸酯和3.0g蓖麻油聚氧乙烯基醚)并充分搅拌均匀,获得有机相。之后取5.0g有机相,并将10.0g填料(其中填料为5.0gd-(+)-乳糖一水合物、4.0g苯甲酸钠和1.0g羧甲基纤维素)加入其中,充分搅拌至有机相与填料混合均匀,待有机相完全被填料吸附后,通过挤压造粒以制成圆柱形颗粒即得本发明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

制备实施例5

将9.0g有效成分(其中有效成分为2.0g甲维盐和7.0g烯啶虫胺)溶于5.5g异丁醇,在加热振荡溶解后加入8.0g乳化剂(其中乳化剂为5.0g烷基酚醚磷酸酯和3.0g蓖麻油聚氧乙烯基醚)并充分搅拌均匀,获得有机相。之后取5.0g有机相,并将11.0g填料(其中填料为5.0gd-(+)-乳糖一水合物、5.0g苯甲酸钠和1.0g羧甲基纤维素)加入其中,充分搅拌至有机相与填料混合均匀,待有机相完全被填料吸附后,通过挤压造粒以制成圆柱形颗粒即得本发明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

制备实施例6

将9.0g有效成分(其中有效成分为3.0g甲维盐和6.0g噻虫啉)溶于5.5g二乙二醇丁醚,在加热振荡溶解后加入7.0g乳化剂(其中乳化剂为5.0g烷基酚醚磷酸酯和2.0g蓖麻油聚氧乙烯基醚)并充分搅拌均匀,获得有机相。之后取5.0g有机相,并将9.0g填料(其中填料为4.0gd-(+)-乳糖一水合物、4.0g苯甲酸钠和1.0g羧甲基纤维素)加入其中,充分搅拌至有机相与填料混合均匀,待有机相完全被填料吸附后,通过挤压造粒以制成圆柱形颗粒即得本发明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

制备实施例7

将9.0g有效成分(其中有效成分为2.5g甲维盐和6.5g烯啶虫胺)溶于5.5g正丁醇,在加热振荡溶解后加入7.0g乳化剂(其中乳化剂为5.0g烷基酚醚磷酸酯和2.0g蓖麻油聚氧乙烯基醚)并充分搅拌均匀,获得有机相。之后取5.0g有机相,并将11.0g填料(其中填料为5.0gd-(+)-乳糖一水合物、5.0g苯甲酸钠和1.0g羧甲基纤维素)加入其中,充分搅拌至有机相与填料混合均匀,待有机相完全被填料吸附后,通过挤压造粒以制成圆柱形颗粒即得本发明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

制备实施例8

将10.0g有效成分(其中有效成分为3.0g甲维盐和7.0g啶虫脒)溶于5.5g乙醇,在加热振荡溶解后加入8.5g乳化剂(其中乳化剂为5.5g烷基酚醚磷酸酯和3.0g蓖麻油聚氧乙烯基醚)并充分搅拌均匀,获得有机相。之后取5.0g有机相,并将11.0g填料(其中填料为5.0gd-(+)-乳糖一水合物、5.0g苯甲酸钠和1.0g羧甲基纤维素)加入其中,充分搅拌至有机相与填料混合均匀,待有机相完全被填料吸附后,通过挤压造粒以制成圆柱形颗粒即得本发明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

制备实施例9

将10.0g有效成分(其中有效成分为2.5g甲维盐和7.5g烯啶虫胺)溶于5.5g正丁醇,在加热振荡溶解后加入7.0g乳化剂(其中乳化剂为5.0g烷基酚醚磷酸酯和2.0g蓖麻油聚氧乙烯基醚)并充分搅拌均匀,获得有机相。之后取5.0g有机相,并将11.0g填料(其中填料为5.0gd-(+)-乳糖一水合物、5.0g苯甲酸钠和1.0g羧甲基纤维素)加入其中,充分搅拌至有机相与填料混合均匀,待有机相完全被填料吸附后,通过挤压造粒以制成圆柱形颗粒即得本发明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

制备实施例10

将10.0g有效成分甲维盐溶于5.5g正丁醇,在加热振荡溶解后加入7.0g乳化剂(其中乳化剂为5.0g烷基酚醚磷酸酯和2.0g蓖麻油聚氧乙烯基醚)并充分搅拌均匀,获得有机相。之后取5.0g有机相,并将11.0g填料(其中填料为5.0gd-(+)-乳糖一水合物、5.0g苯甲酸钠和1.0g羧甲基纤维素)加入其中,充分搅拌至有机相与填料混合均匀,待有机相完全被填料吸附后,通过挤压造粒以制成圆柱形颗粒即得本发明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

制备实施例11

将10.0g有效成分烯啶虫胺溶于5.5g正丁醇,在加热振荡溶解后加入7.0g乳化剂(其中乳化剂为5.0g烷基酚醚磷酸酯和2.0g蓖麻油聚氧乙烯基醚)并充分搅拌均匀,获得有机相。之后取5.0g有机相,并将11.0g填料(其中填料为5.0gd-(+)-乳糖一水合物、5.0g苯甲酸钠和1.0g羧甲基纤维素)加入其中,充分搅拌至有机相与填料混合均匀,待有机相完全被填料吸附后,通过挤压造粒以制成圆柱形颗粒即得本发明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

对比实施例

将5.5g正丁醇加入7.0g乳化剂(其中乳化剂为5.0g烷基酚醚磷酸酯和2.0g蓖麻油聚氧乙烯基醚)并充分搅拌均匀,获得有机相。之后取5.0g有机相,并将11.0g填料(其中填料为5.0gd-(+)-乳糖一水合物、5.0g苯甲酸钠和1.0g羧甲基纤维素)加入其中,充分搅拌至有机相与填料混合均匀,待有机相完全被填料吸附后,通过挤压造粒以制成圆柱形颗粒。

性能实施例

性能实施例1有效成分在树体内的传导

1.1供试材料

供试树木:香樟、银杏、无患子、乐昌含笑、二球悬铃木和黄山栾树。

注干器械:钻孔器。

1.2供试药剂

制备实施例7所制备的甲维盐·烯啶虫胺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

1.3测试方法

通过钻孔器在树干基部(离地表15cm的距离)处向下倾斜45°的角度钻深为5cm且直径以0.5cm的孔即注药孔,之后将制备实施例7所制备的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塞入注药孔中并用橡皮泥堵住孔口,模拟未打孔的状态。定时观察微乳粒剂在树体中的溶解情况,可使用勺子轻掘注孔,用来判断粒剂是否被完全吸收。最后在15d,30d,60d采集树木不同部位枝条,对其进行提取净化,采用高效液相测谱法(hplc)检测药剂在树体各个部位的残留量。其中每个树种处理6株,且注药量为0.3g有效成分/cm胸径,测试结果示于下表1和2中。

表1注干施药后烯啶虫胺在不同树体的不同部位的含量

表2注干施药后甲维盐在不同树体的不同部位的含量

在本实施例中,上层枝条是指靠近树顶端的枝条,中层枝条是指介于上层枝条与下层枝条之间,且相对位置靠中,下层枝条是指从树基部沿树干向上最近的枝条。

由表1和2分析结果可知,本发明制备的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能够被树木快速吸收,且在树体各部形成分布,从而达到长期有效防治树木虫害和减少施药次数的双重目的。

性能实施例2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效果的药效试验

2.1供试材料

供试树木:胸径为10-15cm之间且株距为5m的梧桐。

注干器械:钻孔器。

2.2供试药剂

制备实施例1、2、5、7、9-11所制备的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和对比实施例所制备的圆柱形颗粒。

2.3测试方法

通过钻孔器在树干基部(离地表15cm的距离)处向下倾斜45°的角度钻深为5cm且直径以0.5cm的孔即注药孔,之后将供试药剂塞入注药孔中并用橡皮泥堵住孔口,模拟未打孔的状态。施药7天后观察梧桐树上的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危害情况及虫体出现情况,记录受危害叶片数量,结果示于下表3中。其中每个剂量处理10株,且注药量分别为0.2g有效成分/cm胸径、0.3g有效成分/cm胸径和0.4g有效成分/cm胸径。

表3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效果

其中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病叶率-处理区病叶率)/空白对照区病叶率]

由上表3分析可知,本发明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能够有效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且甲维盐和烯啶虫胺取得了协同增效效果,且由于本发明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不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注药孔周围树体没有受到损害,其很快可以愈合,同时树木长势良好,树干也没有害虫危害的迹象。

性能实施例3对蚜虫的防治效果的药效试验

3.1供试材料

供试树木:胸径为20-30cm之间且株距为5m的黄山栾树。

注干器械:钻孔器。

3.2供试药剂

制备实施例9所制备的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

3.3测试方法

通过钻孔器在树干基部(离地表15cm的距离)处向下倾斜45°的角度钻深为5cm且直径以0.5cm的孔即注药孔,之后将供试药剂塞入注药孔中并用橡皮泥堵住孔口,模拟未打孔的状态。施药7天后观察黄山栾树上的蚜虫的危害情况及虫体出现情况,记录受危害叶片数量。取试验树种叶片,施药前计蚜虫数量,取均值,施药后7天再取相同数量叶片计蚜虫数,取均值,计算虫口减退率,结果示于下表4中。

表4对蚜虫的防治效果

由上表4分析可知,本发明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能够有效防治蚜虫,且由于本发明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不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注药孔周围黄山栾树树体没有受到损害,其很快可以愈合,同时树木长势良好,树干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也没有蚜虫出现的迹象,实现了长期有效防治虫害的目的。

性能实施例4对柳树天牛的防治效果的药效试验

4.1供试材料

供试树木:胸径为20-25cm环湖的柳树。

注干器械:钻孔器。

4.2供试药剂

制备实施例1、2、5、7、9所制备的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和对比实施例所制备的圆柱形颗粒。

4.3测试方法

通过钻孔器在树干基部(离地表15cm的距离)处向下倾斜45°的角度钻深为5cm且直径以0.5cm的孔即注药孔,之后将供试药剂塞入注药孔中并用橡皮泥堵住孔口,模拟未打孔的状态。先根据排粪孔检查柳树上光肩星天牛虫孔数量并记录每棵树虫害状况,记录结束注干施药,其中每个剂量处理100株,且注药量分别为0.2g有效成分/cm胸径、0.3g有效成分/cm胸径和0.4g有效成分/cm胸径。下一年进行药效检查,记录每棵树排粪孔数量,根据注药前排粪孔数量计算防治效果。

表5对柳树天牛的防治效果

由上表5分析可知,本发明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能够有效防治柳树天牛,由于本发明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不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柳树树体没有受到损害,对柳树安全。

性能实施例5对樟巢螟的防治效果的药效试验

5.1供试材料

供试树木:香樟

注干器械:钻孔器。

5.2供试药剂

制备实施例1、2、5、7、9所制备的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和对比实施例所制备的圆柱形颗粒。

5.3测试方法

通过钻孔器在树干基部(离地表15cm的距离)处向下倾斜45°的角度钻深为5cm且直径以0.5cm的孔即注药孔,之后将供试药剂塞入注药孔中并用橡皮泥堵住孔口,模拟未打孔的状态。在浙江农林大学校园内,选择樟巢螟危害比较严重的樟树,注干施药进行了防治。注干施药前记录樟树上樟巢螟的巢数,记录注干施药时间地点,在下一年检查注干施药的巢数,用以计算防治效果。共注干施药6棵香樟树,具体数据见表6。注药量为0.4g有效成分/cm胸径。

表6对樟巢螟的防治效果

注:防治效果=(注药前巢数-注药后巢数)/注药前巢数

由上表6分析可知,本发明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能够有效防治樟巢螟。本发明注干用杀虫微乳粒剂不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注药孔周围香樟树体没有受到损害,对香樟安全。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