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中药材套种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64819阅读:7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种植领域,尤其是杭白菊与凤仙花两种中药材套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杭白菊是一种无毒副作用的保健饮品,气味芬芳,内含菊甙、氨基酸、黄酮类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中华医学研究表明,杭白菊具有养肝明目、清心、补肾、健脾和胃、润喉、生津,以及调整血脂等功效。

凤仙花,俗称指甲花;属凤仙花科一年生草本花卉,产中国和印度,在民间广泛栽培,是中药材;其种子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其花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凤仙花全株祛风、活血、止痛、消肿。

杭白菊耐寒,不耐高温,生长适温为15℃至25℃,其根系发达,

凤仙花喜阳光,怕湿,耐热不耐寒,适生于疏松肥沃微酸土壤中,生长适温为16℃至26℃。但也耐瘠薄。凤仙花适应性较强,移植易成活,生长迅速。

目前,杭白菊和凤仙花都是采用单独地块种植,在种植过程中没有根据杭白菊及凤仙花的生长习性在一块地块里套种,杭白菊和凤仙花的亩产量不能有效提高,杭白菊和凤仙花的品质也不能有效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两种中药材套种的方法,是把杭白菊和凤仙花套种在一个地块里,利用杭白菊及凤仙花的生长习性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作用,达到提高杭白菊和凤仙花的品质及亩产量的目的。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两种中药材套种的方法,涉及的中药材为杭白菊和凤仙花,其特征在于如下步骤:

(1)整地、起垄:对要栽培的地块中按1500-2000公斤/亩的量洒入农家肥,然后把地块整理蓬松,在选好的地块上自北向南的方向起垄,垄宽80-90厘米、垄高15-20厘米,沟宽25-30厘米规格起垄;并在垄上覆盖地膜;

(2)栽植:公历3月下旬-四月上旬,准备杭白菊苗、凤仙花苗;在每垄上以交错的方式上穴载杭白菊苗、凤仙花苗,保证一垄杭白菊、一垄凤仙花的交错方式进行穴载,并浇足定根水;垄两行,行距40-50厘米,株距35-40厘米,杭白菊和凤仙花穴载的行距、株距相同;

(3)种植管理:

(3.1)在栽植后的3天内,每天上午对每株杭白菊苗和凤仙花苗根部浇施30-50毫升水,促使杭白菊种苗和凤仙花种苗成活;在栽植后的4-30天内,每2天喷施一次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的尿素溶液;

(3.2)栽植后的凤仙花生长30天以上,凤仙花的花蕾形成后,每3天进行对凤仙花的叶面施肥,用质量浓度为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栽植后的杭白菊生长30-45天,每5-7天对杭白菊的叶面施肥,用质量浓度为0.2%的尿素溶液喷施;

(3.3)在8-9月,采收凤仙花;在10月-11月,采收杭白菊。

进一步地,在上述步骤(2)中,在阴天或小雨天栽植,以提高成活率。

进一步地,在上述步骤(3)中,当带杭白菊长到30厘米高时,应摘去顶芽,抑制长高,促使侧芽萌发分枝。

进一步地,在上述步骤(3)中,对凤仙花进行打顶,增强其分枝能力。

有益效果:本发明在一个地块中同时套种杭白菊和凤仙花,当在7-8月气温高的时候,凤仙花长得杭白菊高,凤仙花为杭白菊遮阴,避免高温天气对杭白菊的生长不利;杭白菊的根系发达,延伸面积大,能大面积吸收土壤中的水,从而保持土壤的含水量不至于过高,克服凤仙花怕湿的缺点,促进凤仙花生长;本发明充分利用杭白菊及凤仙花的生长习性实现优势互补,从而相互促进,提高杭白菊和凤仙花的亩产量和品质,相比单一地块种植的杭白菊或凤仙花亩产量至少提高10%;在同一地块套种杭白菊和凤仙花,杭白菊和凤仙花的栽植时间一致,但花期不一样,可以错开季节采摘,解决了通风、透光,满足生长需要,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两种中药材套种的方法,涉及的中药材为杭白菊和凤仙花,其步骤如下:

(1)整地、起垄:对要栽培的地块中按1500公斤/亩的量洒入农家肥,然后把地块整理蓬松,在选好的地块上自北向南的方向起垄,垄宽90厘米、垄高15厘米,沟宽30厘米规格起垄;并在垄上覆盖地膜;

(2)栽植:公历3月下旬-四月上旬,晴天上午,准备杭白菊苗、凤仙花苗;在每垄上以交错的方式上穴载杭白菊苗、凤仙花苗,保证一垄杭白菊、一垄凤仙花的交错方式进行穴载,并浇足定根水;垄两行,行距50厘米,株距40厘米,杭白菊和凤仙花穴载的行距、株距相同;

(3)种植管理:

(3.1)在栽植后的3天内,每天上午对每株杭白菊苗和凤仙花苗根部浇施30-50毫升水,促使杭白菊种苗和凤仙花种苗成活;在栽植后的4-30天内,每2天喷施一次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的尿素溶液;

(3.2)栽植后的凤仙花生长30天以上,凤仙花的花蕾形成后,每3天进行对凤仙花的叶面施肥,用质量浓度为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栽植后的杭白菊生长30-45天,每5-7天对杭白菊的叶面施肥,用质量浓度为0.2%的尿素溶液喷施;

(3.3)在8-9月,采收凤仙花;在10月-11月,采收杭白菊。

实施例2

两种中药材套种的方法,涉及的中药材为杭白菊和凤仙花,其步骤如下:

(1)整地、起垄:对要栽培的地块中按2000公斤/亩的量洒入农家肥,然后把地块整理蓬松,在选好的地块上自北向南的方向起垄,垄宽80厘米、垄高20厘米,沟宽25厘米规格起垄;并在垄上覆盖地膜;

(2)栽植:公历3月下旬-四月上旬,在阴天上午,准备杭白菊苗、凤仙花苗;在每垄上以交错的方式上穴载杭白菊苗、凤仙花苗,保证一垄杭白菊、一垄凤仙花的交错方式进行穴载,并浇足定根水;垄两行,行距40厘米,株距35厘米,杭白菊和凤仙花穴载的行距、株距相同;

(3)种植管理:

(3.1)在栽植后的3天内,每天上午对每株杭白菊苗和凤仙花苗根部浇施30-50毫升水,促使杭白菊种苗和凤仙花种苗成活;在栽植后的4-30天内,每2天喷施一次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的尿素溶液;

(3.2)栽植后的凤仙花生长30天以上,凤仙花的花蕾形成后,每3天进行对凤仙花的叶面施肥,用质量浓度为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栽植后的杭白菊生长30-45天,每5-7天对杭白菊的叶面施肥,用质量浓度为0.2%的尿素溶液喷施;

(3.3)在8-9月,采收凤仙花;在10月-11月,采收杭白菊。

经单位面积测算,实施例2比实施例1多采收凤仙花3%,实施例2比实施例1多采收杭白菊5%,实施例2是本发明最优化的实施例。

在实施例1及实施例2中,步骤(3)中,当带杭白菊长到30厘米高时,应摘去顶芽,抑制长高,促使侧芽萌发分枝;对凤仙花进行打顶,增强其分枝能力。

本发明的核心在于:是把杭白菊和凤仙花套种在一个地块里,利用杭白菊及凤仙花的生长习性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作用,达到提高杭白菊和凤仙花的品质及亩产量的目的。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两种中药材套种的方法,涉及的中药材为杭白菊和凤仙花,采用一垄杭白菊、一垄凤仙花的交错方式套种杭白菊和凤仙花,并采用行距40‑50厘米、株距35‑40厘米的大行距、株距栽植方式。本发明在一个地块中同时套种杭白菊和凤仙花,本发明充分利用杭白菊及凤仙花的生长习性实现优势互补,从而相互促进,提高杭白菊和凤仙花的亩产量和品质;在同一地块套种杭白菊和凤仙花,杭白菊和凤仙花的栽植时间一致,但花期不一样,可以错开季节采摘,解决了通风、透光,满足生长需要,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龚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竹山县绿苑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26
技术公布日:2018.0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