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芍药新品种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69533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花卉新品种繁育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芍药新品种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芍药,为芍药科芍药属多年草本植物,又名别离草、花中宰相,芍药花瓣呈倒卵形,原种花为白色,一般花期在5-6月份,所结果实呈纺锤形,种子呈圆形、长圆形或尖圆形;芍药花色品种包括白、粉、红、紫、黄、绿、黑和复色等,分为单花类和台阁类,在我国其野生植株多分布在于江苏、东北、华北、陕西及甘肃南部等区域,多见于高海拔山坡草地,其花色艳丽,与牡丹相似,主要种植于植物专园、花坛及园林、庭院,以起到增加景观的作用,具有较高的观赏性价值。芍药可入药,其中含有的芍药苷和安息香酸具有镇痉、镇痛、通经作用,其种子可提炼油脂作为肥皂和油漆原料使用。传统芍药的繁育方法包括播种、扦插和压条,均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但是自然变异率低,产生芍药新品种的机率较低,不利用新品种的繁育;而杂交方法仅限于现有品种间进行杂交,所产生的花色种类有限,花色变化幅度较小,难以产生具有鲜明特点的花色品种;而诱变方法中,种子的活性以及种子自身防护能力,均会影响到变异率和诱变成活率。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针对现有的问题:传统芍药的繁育方法包括播种、扦插和压条,均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但是自然变异率低,产生芍药新品种的机率较低,不利用新品种的繁育;而杂交方法仅限于现有品种间进行杂交,所产生的花色种类有限,花色变化幅度较小,难以产生具有鲜明特点的花色品种;而诱变方法中,种子的活性以及种子自身防护能力,均会影响到变异率和诱变成活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芍药新品种的培育方法。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芍药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恒温保存:先将芍药种子进行杀菌浸渍,然后放入恒温箱内进行保存,温度44-48℃,湿度80%-85%,保存4-6h,可使种子快速吸水膨胀,提高种子细胞活性和发芽率,制得保存种子;(2)电离活化:将保存种子浸入诱导剂中进行电离,诱导剂中含有的秋水仙素、苦豆碱和加兰他敏可提高种子的变异机率,在电压46-50v、电流0.6-0.8a条件下处理37-40min,正负极交替频次为6次/min,通过不断交替变化电流对种子产生刺激,提高种子细胞活性,高活性种子其诱变率会更高,得电离种子;(3)变温诱变:把电离种子浸入防护液中放入变温箱进行变温处理,湿度60%-65%,先在27-30℃保持20-24min,并使用30-40雷姆的γ射线照射6-8min/次,然后降温至7-10℃保持15-18min,并使用光照强度为240-280lux紫外光照射8-10min/次,交替进行变温13-15h,使用低辐照度γ射线和紫外光交替对种子进行诱变,可提高种子发生变异的机率,制得诱变种子;(4)温室培育:将诱变种子播种至育苗床,覆盖土壤后浇灌防护液进行温室培养,温度18-23℃,二氧化碳体积浓度为0.3%-0.4%,,可提高种子和幼苗抗逆性能力,提高发芽率和成活率,并在种子萌发阶段使用200-230lux紫外光照射2-3h/天,提高种子变异机率,培养至苗高12-14cm,得芍药幼苗;(5)杂交:在第二年3月初对芍药幼苗进行移栽,得芍药变异植株,以原本芍药植株为母本,芍药变异植株为父本,杂交后得1代芍药,将1代芍药与变异植株进行杂交得2代芍药,并把2代芍药进行种内培育,得新品种子进行繁殖;将新品种优良性状遗传至原本植株,即可获得新品种芍药,又可避免诱导所产生的植株缺陷。步骤(1)所述的杀菌浸渍,其为质量浓度为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渍时间为3-4min。步骤(2)所述的诱导剂,其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水100-120份、秋水仙素1-2份、苦豆碱0.7-1.0份、加兰他敏0.3-0.6份、叶酸3-5份、维生素c2-4份。步骤(3)所述的防护液,其配制方法为:按照质量计份称取桑叶15-18份、桃叶12-15份、苹果汁10-13份、脐橙皮8-12份、发芽绿豆7-10份、出芽大麦6-9份、榆树叶4-7份、苦楝果2-5份,将配制原料粉碎后加入总质量4-6倍的水,沸水蒸煮30-40min,然后加入em菌剂发酵40-43h,过滤后浓缩至原体积的1/4,制得防护液。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恒温保存,采用高温高湿环境对芍药种子进行保存,可使种子快速吸水膨胀,提高种子细胞活性和发芽率。电离活化,将种子进行电离处理,通过不断交替变化的电流对种子产生刺激,可促进休眠期种子苏醒,提高种子细胞活性;诱变剂中含有的秋水仙素、苦豆碱和加兰他敏可提高激活状态下种子的变异机率,提高芍药种子产生新品种的概率。变温诱变,使用低辐照度γ射线和紫外光交替对种子进行诱变,可提高种子发生变异的机率,提高产生芍药新品种的概率;而采用变温方法处理,交替变化的温度可刺激种子产生抗逆性,提高种子活性和自身防护能力,降低辐照对胚芽的伤害,提高诱变存活率;并且防护液中含有营养成分、植物酸、植物性激素等成分,可提高种子营养吸收和抵抗能力。温室培育,将诱变种子在温室培育可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存活率,采用高二氧化碳环境培养,可提高种子和幼苗抗逆性能力,提高发芽率和存活率;而在种子萌发阶段使用紫外光照射,可提高种子变异率。杂交方法,诱导产生的变质芍药品种,虽然产生了新的品种植株,但是由于诱导方法影响会导致芍药存在生长速度慢、花期短等缺陷性状,通过与原本植株芍药杂交,将新品种优良性状遗传至原本植株,即可获得新品种芍药,又可避免诱导所产生的植株缺陷。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芍药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恒温保存:先将芍药种子进行杀菌浸渍,然后放入恒温箱内进行保存,温度45℃,湿度81%,保存4.5h,可使种子快速吸水膨胀,提高种子细胞活性和发芽率,制得保存种子;(2)电离活化:将保存种子浸入诱导剂中进行电离,诱导剂中含有的秋水仙素、苦豆碱和加兰他敏可提高种子的变异机率,在电压47v、电流0.64a条件下处理38min,正负极交替频次为6次/min,通过不断交替变化电流对种子产生刺激,提高种子细胞活性,高活性种子其诱变率会更高,得电离种子;(3)变温诱变:把电离种子浸入防护液中放入变温箱进行变温处理,湿度62%,先在28℃保持21min,并使用33雷姆的γ射线照射7min/次,然后降温至8℃保持16min,并使用光照强度为250lux紫外光照射9min/次,交替进行变温13.5h,使用低辐照度γ射线和紫外光交替对种子进行诱变,可提高种子发生变异的机率,制得诱变种子;(4)温室培育:将诱变种子播种至育苗床,覆盖土壤后浇灌防护液进行温室培养,温度19℃,二氧化碳体积浓度为0.32%,,可提高种子和幼苗抗逆性能力,提高发芽率和成活率,并在种子萌发阶段使用210lux紫外光照射2.5h/天,提高种子变异机率,培养至苗高12-14cm,得芍药幼苗;(5)杂交:在第二年3月初对芍药幼苗进行移栽,得芍药变异植株,以原本芍药植株为母本,芍药变异植株为父本,杂交后得1代芍药,将1代芍药与变异植株进行杂交得2代芍药,并把2代芍药进行种内培育,得新品种子进行繁殖;将新品种优良性状遗传至原本植株,即可获得新品种芍药,又可避免诱导所产生的植株缺陷。步骤(1)所述的杀菌浸渍,其为质量浓度为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渍时间为3min。步骤(2)所述的诱导剂,其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水104份、秋水仙素1.3份、苦豆碱0.8份、加兰他敏0.4份、叶酸3.4份、维生素c2.1份。步骤(3)所述的防护液,其配制方法为:按照质量计份称取桑叶16份、桃叶13份、苹果汁11份、脐橙皮9份、发芽绿豆8份、出芽大麦7份、榆树叶5份、苦楝果3份,将配制原料粉碎后加入总质量4.5倍的水,沸水蒸煮34min,然后加入em菌剂发酵41h,过滤后浓缩至原体积的1/4,制得防护液。实施例2:(1)恒温保存:先将芍药种子进行杀菌浸渍,然后放入恒温箱内进行保存,温度47℃,湿度84%,保存5.5h,可使种子快速吸水膨胀,提高种子细胞活性和发芽率,制得保存种子;(2)电离活化:将保存种子浸入诱导剂中进行电离,诱导剂中含有的秋水仙素、苦豆碱和加兰他敏可提高种子的变异机率,在电压49v、电流0.72a条件下处理39min,正负极交替频次为6次/min,通过不断交替变化电流对种子产生刺激,提高种子细胞活性,高活性种子其诱变率会更高,得电离种子;(3)变温诱变:把电离种子浸入防护液中放入变温箱进行变温处理,湿度64%,先在29℃保持23min,并使用38雷姆的γ射线照射8min/次,然后降温至9℃保持17min,并使用光照强度为270lux紫外光照射10min/次,交替进行变温14.5h,使用低辐照度γ射线和紫外光交替对种子进行诱变,可提高种子发生变异的机率,制得诱变种子;(4)温室培育:将诱变种子播种至育苗床,覆盖土壤后浇灌防护液进行温室培养,温度21℃,二氧化碳体积浓度为0.37%,,可提高种子和幼苗抗逆性能力,提高发芽率和成活率,并在种子萌发阶段使用220lux紫外光照射3h/天,提高种子变异机率,培养至苗高12-14cm,得芍药幼苗;(5)杂交:在第二年3月初对芍药幼苗进行移栽,得芍药变异植株,以原本芍药植株为母本,芍药变异植株为父本,杂交后得1代芍药,将1代芍药与变异植株进行杂交得2代芍药,并把2代芍药进行种内培育,得新品种子进行繁殖;将新品种优良性状遗传至原本植株,即可获得新品种芍药,又可避免诱导所产生的植株缺陷。步骤(1)所述的杀菌浸渍,其为质量浓度为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渍时间为4min。步骤(2)所述的诱导剂,其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水115份、秋水仙素1.8份、苦豆碱0.9份、加兰他敏0.56份、叶酸4.7份、维生素c3.5份。步骤(3)所述的防护液,其配制方法为:按照质量计份称取桑叶17份、桃叶14份、苹果汁12份、脐橙皮11份、发芽绿豆9份、出芽大麦8份、榆树叶6份、苦楝果4份,将配制原料粉碎后加入总质量5.5倍的水,沸水蒸煮38min,然后加入em菌剂发酵42h,过滤后浓缩至原体积的1/4,制得防护液。对比1:本对比1与实施例1比较,未进行步骤(1)中保存方法,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2:本对比2与实施例1比较,未进行步骤(2)中诱导剂和电离方法,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3:本对比3与实施例1比较,未进行步骤(3)中变温处理,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4:本对比4与实施例2比较,未进行步骤(3)中防护液使用,其他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对比5:本对比5与实施例2比较,未进行步骤(4)中温室培养,其他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对比6:本对比6与实施例2比较,未进行步骤(5)中杂交方法,其他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γ射线直接对芍药种子进行照射,未使用保存、诱导剂和电离方法、变温处理、温室培养、杂交方法。对实施例1、实施例2、对比1、对比2、对比3、对比4、对比5、对比6及对照组实验方案,统计芍药种子变异率、存活率、正常植株比例和花期天数。实验数据:项目变异率%存活率%正常植株比例%花期天数d实施例12.1677.498.717实施例22.0976.799.116对比12.1370.398.317对比21.6777.899.216对比31.3168.597.513对比42.1163.199.416对比51.8572.498.613对比62.1377.259.015对照组0.5743.552.69综合结果:本发明芍药新品种的培育方法,与对照组比较,芍药种子变异率提高了1.59%,存活率提高33.9%,栽种后正常植株比例提高46.5%,花期天数延长8天。采用保存和防护液方法,可提高存活率7.1%、13.6%;使用诱导剂和电离方法可提高变异率为0.49%,而杂交方法可提高正常植株比例为40.1%;采用变温处理和温室培养,可提高变异率为0.85%、0.24%,存活率提高8.9%、4.3%,花期天数延长4d、3d。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