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86407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产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是一种水产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通常采用养殖池进行饲养,但传统的养殖池多为闭合性的,导致养殖池内的水无法进行有效的循环,饵料残渣和水产生物的排泄物等会导致养殖池内的水变质,从而使得其内的水产生物存活率下降;养殖池池水表面会时常漂浮有垃圾,不仅会对池水造成污染也会对养殖池内的水产生物呼吸造成影响,而且由于养殖池面积过大,也会使得工人打捞漂浮物困难;饵料的均匀投放、供氧的均匀也会对水产生物的养殖造成一定的影响;传统的养殖池需要工人时刻去监控,不仅增加了工人的负担,而且人眼监控也不准确,因此现在需要一种水产养殖装置,不仅可以实现水循环,降低池水内的污染物,提高水产生物的存活率,而且设有的辅助垃圾清理装置也大大减轻了工人打捞漂浮物的工作负担,对养殖池内的水质、水位、温度及氧气浓度实现远程监控,通过摄像头实现现场实况监控,从而大大减轻了工人看护的负担,而且该种装置也实现饵料的多处均匀投放及供氧的均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养殖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水产养殖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产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池和净水池,所述养殖池出水端通过出水管道与所述净水池进水端连接,所述养殖池进水端通过进水管道与所述净水池出水端连接,所述出水管道出水端内壁和进水管道进水端内壁分别设有抽水泵,所述养殖池前后端上方中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纵向跨梁,所述养殖池左右两侧上方中部且贯穿所述纵向跨梁中部设有横向跨梁,所述横向跨梁下端面沿其长度方向等距离均匀设有若干投料换气装置,所述纵向跨梁两端设有辅助垃圾清理装置,所述投料换气装置是由所述横向跨梁沿其长度方向等距离均匀开有的若干竖直圆形通槽、所述横向跨梁上端且对应竖直圆形通槽位置分别设有的驱动电机一、竖直圆形通槽内壁设有的固定轴承一、一端与驱动电机一旋转端连接另一端穿过固定轴承一伸出的传动轴、套在传动轴伸出端外部且紧贴所述横向跨梁下端面设置的圆环形储料仓、圆环形储料仓外部沿其圆周方向等弧度均匀设有的若干连通圆环形储料仓内腔的进料管、圆环形储料仓内壁且对应进料管进口端设有的控制开关阀、设于所述养殖池内且内腔上端与进料管出料端连通的进料筒、设于进料筒外部且一侧与进料管外壁固定焊接的进气筒、进气筒内腔上端设有的供气泵及进气筒外表面设有的若干进气孔组成,所述辅助垃圾清理装置是由所述纵向跨梁下端沿其长度方向两侧分别开有的一定长度的矩形凹槽、矩形凹槽沿其长度方向两侧内壁分别设有的固定轴承二、固定轴承二之间设有的丝杆、设于纵向跨梁两侧端且旋转轴与丝杆连接的驱动电机二、套于丝杆外部的移动螺母、活动套于移动螺母外部的滑座、滑座下端且沿所述养殖池横向方向固定设有的打捞杆、打捞杆下端固定设有的一定高度的打捞网、打捞杆沿其长度方向两端上部固定设有的绳索架及一端与绳索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打捞网下端固定连接的绳索组成,所述养殖池内设有远程监控系统,所述远程监控系统是由均匀设于所述养殖池下端内壁的多个水下摄像头、设于所述养殖池上方的外部摄像头、设于所述养殖池内的水质监测仪、水温检测仪、水位检测仪及氧气浓度检测仪组成,所述养殖池外壁设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控制端口分别与所述抽水泵、控制开关阀、驱动电机一、驱动电机二及供气泵电连。

所述净水池包括第一过滤池、第二过滤池及菌种净化室,所述养殖池内壁且分别对应所述出水管道出水端及所述进水管道进水端设有防护罩壳,所述防护罩壳的孔径根据所养殖的鱼类大小设置。

所述驱动电机一为旋转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一的旋转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传动轴上端连接,所述传动轴可刚好穿过所述固定轴承一内腔伸出,所述圆环形储料仓上端无盖,且所述横向跨梁上端面对应所述圆环形储料仓位置开有饵料投放口。

所述供气泵进气端透过所述进气筒上端面伸出,所述进料管向下倾斜一定角度设置,所述进料筒下端开口,且所述进料筒下端穿过所述进气筒底部伸出,所述进气孔沿所述进气筒伸进水中部位外表面均匀设置。

所述矩形凹槽设置位置与所述进气筒转动圆周位置不可冲突,所述驱动电机二为旋转电机,且所述驱动电机二的旋转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丝杆旋转端连接。

所述打捞杆横向长度根据所述养殖池横向宽度设置,所述打捞网下端设有铅重物,所述绳索长度大于所述打捞网最大下伸距离。

所述水下摄像头、外部摄像头、水质监测仪、水温检测仪、水位检测仪及氧气浓度检测仪通过无线模块、信息处理模块与远程终端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箱信号输入端通过所述无线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与所述远程终端系统信号输出端连通。

所述控制箱内设有plc系统,外壁设有控制器触摸电容屏,所述控制箱外接电源装置。

所述养殖池下端设有泥斗形排水口、所述泥斗形排水口通过排水管道连通外界,所述排水管道进水端设有粪便、饵料分离器,所述粪便、饵料分离器与所述控制箱控制端口电连。

所述养殖池内的水位控制低于所述供气泵、圆环形储料仓位置一定距离,所述滑座与所述移动螺母外部活动连接,所述移动螺母可带动所述滑座做往返直线运动。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水产养殖装置,不仅可以实现水循环,降低池水内的污染物,提高水产生物的存活率,而且设有的辅助垃圾清理装置也大大减轻了工人打捞漂浮物的工作负担,对养殖池内的水质、水位、温度及氧气浓度实现远程监控,通过摄像头实现现场实况监控,从而大大减轻了工人看护的负担,而且该种装置也实现饵料的多处均匀投放及供氧的均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养殖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水产养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投料换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辅助垃圾清理装置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辅助垃圾清理装置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养殖池;2、净水池;3、出水管道;4、进水管道;5、抽水泵;6、纵向跨梁;7、横向跨梁;8、投料换气装置;9、辅助垃圾清理装置;10、竖直圆形通槽;11、驱动电机一;12、固定轴承一;13、传动轴;14、圆环形储料仓;15、进料管;16、控制开关阀;17、进料筒;18、进气筒;19、供气泵;20、进气孔;21、矩形凹槽;22、固定轴承二;23、丝杆;24、驱动电机二;25、移动螺母;26、滑座;27、打捞杆;28、打捞网;29、绳索架;30、绳索;31、远程监控系统;32、水下摄像头;33、外部摄像头;34、水质监测仪;35、水温检测仪;36、水位检测仪;37、氧气浓度检测仪;38、控制箱;39、泥斗形排水口;40、排水管道;41、粪便、饵料分离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4所示,一种水产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池1和净水池2,所述养殖池1出水端通过出水管道3与所述净水池2进水端连接,所述养殖池1进水端通过进水管道4与所述净水池2出水端连接,所述出水管道3出水端内壁和进水管道4进水端内壁分别设有抽水泵5,所述养殖池1前后端上方中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纵向跨梁6,所述养殖池1左右两侧上方中部且贯穿所述纵向跨梁6中部设有横向跨梁7,所述横向跨梁7下端面沿其长度方向等距离均匀设有若干投料换气装置8,所述纵向跨梁6两端设有辅助垃圾清理装置9,所述投料换气装置8是由所述横向跨梁7沿其长度方向等距离均匀开有的若干竖直圆形通槽10、所述横向跨梁7上端且对应竖直圆形通槽10位置分别设有的驱动电机一11、竖直圆形通槽10内壁设有的固定轴承一12、一端与驱动电机一11旋转端连接另一端穿过固定轴承一12伸出的传动轴13、套在传动轴13伸出端外部且紧贴所述横向跨梁7下端面设置的圆环形储料仓14、圆环形储料仓14外部沿其圆周方向等弧度均匀设有的若干连通圆环形储料仓14内腔的进料管15、圆环形储料仓14内壁且对应进料管15进口端设有的控制开关阀16、设于所述养殖池1内且内腔上端与进料管15出料端连通的进料筒17、设于进料筒17外部且一侧与进料管15外壁固定焊接的进气筒18、进气筒18内腔上端设有的供气泵19及进气筒18外表面设有的若干进气孔20组成,所述辅助垃圾清理装置9是由所述纵向跨梁6下端沿其长度方向两侧分别开有的一定长度的矩形凹槽21、矩形凹槽21沿其长度方向两侧内壁分别设有的固定轴承二22、固定轴承二22之间设有的丝杆23、设于纵向跨梁6两侧端且旋转轴与丝杆23连接的驱动电机二24、套于丝杆23外部的移动螺母25、活动套于移动螺母25外部的滑座26、滑座26下端且沿所述养殖池1横向方向固定设有的打捞杆27、打捞杆27下端固定设有的一定高度的打捞网28、打捞杆27沿其长度方向两端上部固定设有的绳索架29及一端与绳索架29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打捞网28下端固定连接的绳索30组成,所述养殖池1内设有远程监控系统31,所述远程监控系统31是由均匀设于所述养殖池1下端内壁的多个水下摄像头32、设于所述养殖池1上方的外部摄像头33、设于所述养殖池1内的水质监测仪34、水温检测仪35、水位检测仪36及氧气浓度检测仪37组成,所述养殖池1外壁设有控制箱38,所述控制箱38控制端口分别与所述抽水泵5、控制开关阀16、驱动电机一11、驱动电机二24及供气泵19电连;所述净水池2包括第一过滤池、第二过滤池及菌种净化室,所述养殖池1内壁且分别对应所述出水管道3出水端及所述进水管道4进水端设有防护罩壳,所述防护罩壳的孔径根据所养殖的鱼类大小设置;所述驱动电机一11为旋转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一11的旋转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传动轴13上端连接,所述传动轴13可刚好穿过所述固定轴承一12内腔伸出,所述圆环形储料仓14上端无盖,且所述横向跨梁7上端面对应所述圆环形储料仓14位置开有饵料投放口;所述供气泵19进气端透过所述进气筒18上端面伸出,所述进料管15向下倾斜一定角度设置,所述进料筒17下端开口,且所述进料筒17下端穿过所述进气筒18底部伸出,所述进气孔20沿所述进气筒18伸进水中部位外表面均匀设置;所述矩形凹槽21设置位置与所述进气筒18转动圆周位置不可冲突,所述驱动电机二24为旋转电机,且所述驱动电机二24的旋转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丝杆23旋转端连接;所述打捞杆27横向长度根据所述养殖池1横向宽度设置,所述打捞网28下端设有铅重物,所述绳索30长度大于所述打捞网28最大下伸距离;所述水下摄像头32、外部摄像头33、水质监测仪34、水温检测仪35、水位检测仪36及氧气浓度检测仪37通过无线模块、信息处理模块与远程终端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箱38信号输入端通过所述无线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与所述远程终端系统信号输出端连通;所述控制箱38内设有plc系统,外壁设有控制器触摸电容屏,所述控制箱38外接电源装置;所述养殖池1下端设有泥斗形排水口39、所述泥斗形排水口39通过排水管道40连通外界,所述排水管道40进水端设有粪便、饵料分离器41,所述粪便、饵料分离器41与所述控制箱38控制端口电连;所述养殖池1内的水位控制低于所述供气泵19、圆环形储料仓14位置一定距离,所述滑座26与所述移动螺母25外部活动连接,所述移动螺母25可带动所述滑座26做往返直线运动。

本发明的特点为,一种水产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池和净水池,养殖池出水端通过出水管道与净水池进水端连接,养殖池进水端通过进水管道与净水池出水端连接,出水管道出水端内壁和进水管道进水端内壁分别设有抽水泵,养殖池前后端上方中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纵向跨梁,养殖池左右两侧上方中部且贯穿纵向跨梁中部设有横向跨梁,横向跨梁下端面沿其长度方向等距离均匀设有若干投料换气装置,纵向跨梁两端设有辅助垃圾清理装置,投料换气装置是由横向跨梁沿其长度方向等距离均匀开有的若干竖直圆形通槽、横向跨梁上端且对应竖直圆形通槽位置分别设有的驱动电机一、竖直圆形通槽内壁设有的固定轴承一、一端与驱动电机一旋转端连接另一端穿过固定轴承一伸出的传动轴、套在传动轴伸出端外部且紧贴横向跨梁下端面设置的圆环形储料仓、圆环形储料仓外部沿其圆周方向等弧度均匀设有的若干连通圆环形储料仓内腔的进料管、圆环形储料仓内壁且对应进料管进口端设有的控制开关阀、设于养殖池内且内腔上端与进料管出料端连通的进料筒、设于进料筒外部且一侧与进料管外壁固定焊接的进气筒、进气筒内腔上端设有的供气泵及进气筒外表面设有的若干进气孔组成,辅助垃圾清理装置是由纵向跨梁下端沿其长度方向两侧分别开有的一定长度的矩形凹槽、矩形凹槽沿其长度方向两侧内壁分别设有的固定轴承二、固定轴承二之间设有的丝杆、设于纵向跨梁两侧端且旋转轴与丝杆连接的驱动电机二、套于丝杆外部的移动螺母、活动套于移动螺母外部的滑座、滑座下端且沿养殖池横向方向固定设有的打捞杆、打捞杆下端固定设有的一定高度的打捞网、打捞杆沿其长度方向两端上部固定设有的绳索架及一端与绳索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打捞网下端固定连接的绳索组成,养殖池内设有远程监控系统,远程监控系统是由均匀设于养殖池下端内壁的多个水下摄像头、设于养殖池上方的外部摄像头、设于养殖池内的水质监测仪、水温检测仪、水位检测仪及氧气浓度检测仪组成,养殖池外壁设有控制箱,控制箱控制端口分别与抽水泵、控制开关阀、驱动电机一、驱动电机二及供气泵电连,不仅可以实现水循环,降低池水内的污染物,提高水产生物的存活率,而且设有的辅助垃圾清理装置也大大减轻了工人打捞漂浮物的工作负担,对养殖池内的水质、水位、温度及氧气浓度实现远程监控,通过摄像头实现现场实况监控,从而大大减轻了工人看护的负担,而且该种装置也实现饵料的多处均匀投放及供养的均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养殖的效率。

在本发明中,养殖池与净水池之间通过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相连通,通过抽水泵实现养殖池内的水循环。在养殖池下端设有的泥斗形排水口通过排水管道进行定期换水,粪便、饵料分离器使得杂物清理更加有序。养殖池上端设有纵向跨梁和横向跨梁,横向跨梁下端设有若干若干投料换气装置,通过饵料投放口给圆环形储料仓内填充饵料,驱动电机一运作,通过传动轴带动圆环形储料仓旋转,控制开关阀开启,饵料从进料管道及进料筒投入养殖池内。设有进料筒外部的进气筒内腔顶部的供氧泵,及进气筒伸进水中部位开有的进气孔,实现给养殖池内不断供氧。纵向跨梁下端设有辅助垃圾清理装置,驱动电机二运作,带动矩形凹槽内的丝杆旋转,丝杆外部套有的移动螺母带动滑座做往返直线运动,滑动带动打捞杆移动,打捞杆下端设有的打捞网可以将池面漂浮物集中从而方便工人打捞,当不使用时,通过绳索将打捞网收起固定。在养殖池内设有水下摄像头,可以时刻观测池内的情况,外部摄像头观测养殖池周边情况,设有的水质监测仪、水温检测仪、水位检测仪及氧气浓度检测仪对养殖池内的水质、水温、水位及氧气浓度进行监测,实现远程监控,大大减轻工人的负担。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