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26598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园林树木防虫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采用树干钻孔注药防治害虫,不仅操作简便、效果显着,而且省药、省工、不污染空气和伤害天敌,既可防治天牛、吉丁虫等蛀干害虫,又可防治蚜虫、蚧壳虫、螨类等食叶的害虫,是一种较好的防治方法。

现有的树干钻孔注药时仅仅通过打洞后通过注射器对树木注入农药,然后封口等待树木自我吸收药剂,这种吸收的方式过程很缓慢,打的洞容易形成树洞,影响木材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药剂的吸收过程时间过长导致的树木容易形成树洞的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树木4~8月份的生长期,检查树木主杆及树冠部分,判断树木是否遭受病虫害;

b.对遭受病虫害的树木用直径0.8~1.0厘米木工钻,在距地面15~50厘米的树干上,呈45度角向下斜钻8~10厘米深注药孔,深可达髓心;干径大于15厘米的大树可在树干四周呈螺旋上升钻3~5个孔,干径在10~14厘米的树木可钻2~3个,干径在10厘米以下的树木可钻1个,掏尽锯末,用吸药器或注射器注入药液;其中,注药孔的间距超过10cm;

c.根据树木大小而定注药量,按原药液算,一般干径在15厘米以上的大树,每株注药6~10毫升,干径在10~14厘米的中等树注药4~6毫升,干径在10厘米以下的每株可注药2~4毫升;

d.在注射完毕药液后,通过超声波探头对注射过药物的树木进行超声波震荡;其中,超声波的强度为0.1~2~2.5w/cm2,震荡的时间为10~30min;超声波震荡的范围在注药孔的5cm范围内;

e.利用蜡封或泥封或胶布封住注药孔;

f.在每日上午10~11点之间,对注药孔每日进行10~30min时间的震荡,持续10d。

进一步的,所述的药液的组成为含有活性组份6~21%,溶剂73~89%,农药助剂2~9%,各部分的总重量为100%;所述的活性组份为黄柏碱、霍多林碱、药根碱、斯替明碱、直立百部碱、柠檬烯、甲氧基欧芹酚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溶剂为体积比为1:0.8~1:0.2的乙醇:水;所述的农药助剂为木质素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乙烯醇、硬脂酰乳酸钙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超声波探头发出超声波对树木进行震荡,使注药孔附近的树干缝隙中全部充满药液。从微观上,超声波使树木的细胞之间发生了相对位移,促进树木的生长,缩短了树木吸收药液的周期和恢复的周期,杜绝了树洞的出现,提高了树木的质量和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树木4~8月份的生长期,检查树木主杆及树冠部分,判断树木是否遭受病虫害;

b.对遭受病虫害的树木用直径0.8~1.0厘米木工钻,在距地面15~50厘米的树干上,呈45度角向下斜钻8~10厘米深注药孔,深可达髓心;干径大于15厘米的大树可在树干四周呈螺旋上升钻3~5个孔,干径在10~14厘米的树木可钻2~3个,干径在10厘米以下的树木可钻1个,掏尽锯末,用吸药器或注射器注入药液;其中,注药孔的间距超过10cm;

c.根据树木大小而定注药量,按原药液算,一般干径在15厘米以上的大树,每株注药6~10毫升,干径在10~14厘米的中等树注药4~6毫升,干径在10厘米以下的每株可注药2~4毫升;

d.在注射完毕后,通过超声波探头对注射过药物的树木进行超声波震荡;其中,超声波的强度为0.1~2~2.5w/cm2,震荡的时间为10~30min;超声波震荡的范围在注药孔的5cm范围内;

e.利用蜡封或泥封或胶布封住注药孔;

f.在每日上午10~11点之间,对注药孔每日进行10~30min时间的震荡,持续10d。

进一步的,所述的药液的组成为含有活性组份6~21%,溶剂73~89%,农药助剂2~9%,各部分的总重量为100%;所述的活性组份为黄柏碱、霍多林碱、药根碱、斯替明碱、直立百部碱、柠檬烯、甲氧基欧芹酚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溶剂为体积比为1:0.8~1:0.2的乙醇:水;所述的农药助剂为木质素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乙烯醇、硬脂酰乳酸钙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1:一种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树木4~8月份的生长期,检查树木主杆及树冠部分,判断树木是否遭受病虫害;

b.对遭受病虫害的树木用直径0.8厘米木工钻,在距地面15厘米的树干上,呈45度角向下斜钻8厘米深注药孔,深可达髓心;干径大于15厘米的大树可在树干四周呈螺旋上升钻3个孔,干径在10~14厘米的树木可钻2个,干径在10厘米以下的树木可钻1个,掏尽锯末,用吸药器或注射器注入药液;其中,注药孔的间距超过10cm;

c.根据树木大小而定注药量,按原药液算,一般干径在15厘米以上的大树,每株注药6毫升,干径在10~14厘米的中等树注药4毫升,干径在10厘米以下的每株可注药2毫升;

d.在注射完毕后,通过超声波探头对注射过药物的树木进行超声波震荡;其中,超声波的强度为0.1w/cm2,震荡的时间为30min;超声波震荡的范围在注药孔的5cm范围内;

e.利用蜡封或泥封或胶布封住注药孔;

f.在每日上午10~11点之间,对注药孔每日进行10~30min时间的震荡,持续10d。

进一步的,所述的药液的组成为含有活性组份20%,溶剂73%,农药助剂7%;所述的活性组份为黄柏碱、霍多林碱、药根碱、斯替明碱、直立百部碱、柠檬烯、甲氧基欧芹酚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溶剂为体积比为1:0.8的乙醇:水;所述的农药助剂为木质素磺酸钠。

具体实施方式2:一种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树木4~8月份的生长期,检查树木主杆及树冠部分,判断树木是否遭受病虫害;

b.对遭受病虫害的树木用直径0.9厘米木工钻,在距地面40厘米的树干上,呈45度角向下斜钻9厘米深注药孔,深可达髓心;干径大于15厘米的大树可在树干四周呈螺旋上升钻4个孔,干径在10~14厘米的树木可钻2个,干径在10厘米以下的树木可钻1个,掏尽锯末,用吸药器或注射器注入药液;其中,注药孔的间距超过10cm;

c.根据树木大小而定注药量,按原药液算,一般干径在15厘米以上的大树,每株注药8毫升,干径在10~14厘米的中等树注药5毫升,干径在10厘米以下的每株可注药3毫升;

d.在注射完毕后,通过超声波探头对注射过药物的树木进行超声波震荡;其中,超声波的强度为2w/cm2,震荡的时间为20min;超声波震荡的范围在注药孔的5cm范围内;

e.利用蜡封或泥封或胶布封住注药孔;

f.在每日上午10~11点之间,对注药孔每日进行10~30min时间的震荡,持续10d。

进一步的,所述的药液的组成为含有活性组份18%,溶剂75%,农药助剂7%;所述的活性组份为黄柏碱、霍多林碱、药根碱、斯替明碱、直立百部碱、柠檬烯、甲氧基欧芹酚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溶剂为体积比为1:0.5的乙醇:水;所述的农药助剂为硬脂酰乳酸钙。

具体是方式3:一种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树木4~8月份的生长期,检查树木主杆及树冠部分,判断树木是否遭受病虫害;

b.对遭受病虫害的树木用直径1.0厘米木工钻,在距地面50厘米的树干上,呈45度角向下斜钻10厘米深注药孔,深可达髓心;干径大于15厘米的大树可在树干四周呈螺旋上升钻5个孔,干径在14厘米的树木可钻3个,干径在10厘米以下的树木可钻1个,掏尽锯末,用吸药器或注射器注入药液;其中,注药孔的间距超过10cm;

c.根据树木大小而定注药量,按原药液算,一般干径在15厘米以上的大树,每株注药10毫升,干径在10~14厘米的中等树注药6毫升,干径在10厘米以下的每株可注药4毫升;

d.在注射完毕后,通过超声波探头对注射过药物的树木进行超声波震荡;其中,超声波的强度为2.5w/cm2,震荡的时间为30min;超声波震荡的范围在注药孔的5cm范围内;

e.利用蜡封或泥封或胶布封住注药孔;

f.在每日上午10~11点之间,对注药孔每日进行10~30min时间的震荡,持续10d。

进一步的,所述的药液的组成为含有活性组份21%,溶剂73%,农药助剂6%,各部分的总重量为100%;所述的活性组份为黄柏碱、霍多林碱、药根碱、斯替明碱、直立百部碱、柠檬烯、甲氧基欧芹酚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溶剂为体积比为1:0.2的乙醇:水;所述的农药助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本发明在在注射完毕后,通过超声波探头对注射过药物的树木进行超声波震荡;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复运动,使介质内部发生有节律的疏密变化,这种疏密变化形成了压力变化,能对树木组织细胞产生微细按摩作用。这种细微的按摩作用使得树木组织细胞的活性增加,对药液的吸收增加,加快了吸收的速率。同时,这种对树木组织细胞产生的微细按摩,使细胞的生长速度增加,加快了树木的增长,尤其是对注药孔附近的长达10d的持续作用,使打的注药孔恢复很快,杜绝了树洞的出现。

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己,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