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搅拌功能的农药灌溉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1753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具有搅拌功能的农药灌溉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具有搅拌功能的农药灌溉设备。



背景技术:

农药,目前世界上统一的英文名为pesticide——即为“杀害药剂”,但实际上所谓的农药系指用于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以后,通过较长期的发展的生产和生活过程,逐渐认识到一些天然具有防治农牧业中有害生物的性能。到17类等)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通常把用于卫生及改善有效成分物化性质的各种助剂也包括在内。

现今,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对农药进行混合加工的设备为其中的必备步骤。现有技术中的农药的混合搅拌设备搅拌效果普遍较低,容易造成资源浪费,而不用搅拌机,则部分农药会出现结块现象,会导致农药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灵活,搅拌均匀度高,灌溉范围大,灌溉后的农药不易流失且可使农药获得缓释效果的具有搅拌功能的农药灌溉设备。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方案为:具有搅拌功能的农药灌溉设备,包括机架,机架上端设有搅拌箱,搅拌箱一侧连接有第一抽水泵,搅拌箱另一侧连接有第二抽水泵,机架底部设有滚轮组,搅拌箱上端中心设有电动机,电动机连接位于搅拌箱内部的中心轴,中心轴表面连接有搅拌轴。上述灌溉设备的结构简单,滚轮组的设置可有效提高设备使用灵活性,且设有独立的搅拌箱以及配备独立的电动机进行搅拌,使得农药与水的搅拌均匀度高,且配备有第二抽水泵对搅拌后的农药水进行喷灌,增加了本设备的灌溉范围,提升灌溉效果。

作为优选,搅拌箱上端一侧设有进水口,搅拌箱上端另一侧设有农药入口,进水口通过导管与第一抽水泵出口连接,第一抽水泵进口连接有抽水管。第一抽水泵通过抽水管将水抽入搅拌箱,可提高搅拌箱的搅拌效果,设计农药与水的入口分离,可提升设备操作便利性。

作为优选,搅拌箱一侧下端设有流出口,流出口通过导管与第二抽水泵进口连接,第二抽水泵出口连接有灌溉管。搅拌箱中搅拌均匀的农药水从流出口抽出,并由第二抽水泵提供动力输送给灌溉管,实现农药灌溉。

作为优选,灌溉管上表面等距设有分流柱,分流柱上端连接有加压器,加压器的上端连接有分流器,分流器的分流出口连接有面向不同方向的喷管。灌溉管表面设有分流柱,使得混合均匀的农药水流入分流柱中,通过加压器提升水压,后经过分流器被分流成多股水流,从朝向不同的喷管喷向农作物或植物,喷光不同方向设置使得本设备的灌溉范围大,灌溉效果好。

作为优选,分流柱为上下开口的圆台状,圆台状内部连接有竖板,竖板底部与圆台状底面左右两侧的距离l1:l2为1:0.78~0.84。上下开口的圆台状设置,由于上开口直径小于下开口,故上开口处的流量小,使得从下开口流向上开口的液体可获得更大的压强,对液体进行初步加压,圆台状内部连接的竖板使得圆台状内部形成大小不同两个空间,在农药水从灌溉管分为两股流过搅拌柱时,由于所经过的空间大小不同,故两股水流具有不同的流速,而后均在加压器中混合,混合后的液体可获得更大的流速,从而提升加压器的加压效果,使从本设备中喷洒出的农药水具有更远的射程,且入射压力更大,避免农药水出现流失的现象,提升农药水的作用效果。

作为优选,搅拌轴上下两面不对称设有半圆柱体,半圆柱体前端面均布有入口,半圆柱体远离中心轴的侧面设有出口。在搅拌轴转动过程中,农药水从入口进入,在半圆柱体内部充分循环后从出口流出,进而可显著提升搅拌箱内部水和农药的混合程度。

作为优选,搅拌箱内壁铰接有搅拌柱,搅拌柱由若干个中空的椭球体组成,椭球体之间通过锁链连接,椭球体一侧的表面均布有通孔,椭球体另一侧的内壁设有蜂窝状凹槽。通过锁链连接椭球体形成的一条搅拌柱其运动时的自由度高,与电动机的相对应程度高,具有优异的搅拌效果,且椭球体的结构设计使得在搅拌柱高速转动过程中,水体不断由椭球体表面的通孔进入椭球体内部,且与凹槽高速碰撞,碰撞过程中水分子与水中部分元素发生裂解-粘附而形成高聚物,由于椭球体只有一面设有通孔,故内部液体将在蜂窝状凹槽内部形成多次碰撞循环,使得上述形成的高聚物吸附在农药表面,在农药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膜,使扩散阻力增加,因此使农药获得较好的缓释效果,避免造成农药量过多,引起农作物或植物死亡的现象,还可使农药长时间对农作物或植物具有抗害虫效果,减少农药灌溉次数,避免农药灌溉过多影响植物健康且可降低种植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半圆柱体可显著提升搅拌箱内部水和农药的混合程度;2)搅拌柱不仅使本设备具有优异的搅拌效果,还可使农药获得较好的缓释效果;3)分流柱不仅可对液体实现初步加压,还可使农药水具有更远的射程,且入射压力更大,避免农药水出现流失的现象,提升农药水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具有搅拌功能的农药灌溉设备,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搅拌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半圆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灌溉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搅拌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抽水管;3第一抽水泵;4电动机;5搅拌箱;6第二抽水泵;7灌溉管;8滚轮组;9农药入口;10流出口;11进水口;12搅拌轴;12a半圆柱体;12b入口;12c出口;13搅拌柱;13a竖板;14加压器;15喷管;16分流器;17椭球体;18锁链;19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具有搅拌功能的农药灌溉设备,包括机架1,机架1上端设有搅拌箱5,搅拌箱5一侧连接有第一抽水泵3,搅拌箱5另一侧连接有第二抽水泵6,机架1底部设有滚轮组8,搅拌箱5上端中心设有电动机4,电动机4连接位于搅拌箱5内部的中心轴,中心轴表面连接有搅拌轴12。上述灌溉设备的结构简单滚轮组8的设置可有效提高设备使用灵活性,且设有独立的搅拌箱5以及配备独立的电动机4进行搅拌,使得农药与水的搅拌均匀度高,且配备有第二抽水泵6对搅拌后的农药水进行喷灌,增加了本设备的灌溉范围,提升灌溉效果。

搅拌箱5上端一侧设有进水口11,搅拌箱5上端另一侧设有农药入口9,进水口11通过导管与第一抽水泵3出口连接,第一抽水泵3进口连接有抽水管2。第一抽水泵3通过抽水管2将水抽入搅拌箱5,可提高搅拌箱5的搅拌效果,设计农药与水的入口分离,可提升设备操作便利性。

搅拌箱5一侧下端设有流出口10,流出口10通过导管与第二抽水泵6进口连接,第二抽水泵6出口连接有灌溉管7。搅拌箱5中搅拌均匀的农药水从流出口10抽出,并由第二抽水泵6提供动力输送给灌溉管7,实现农药灌溉。

灌溉管7上表面等距设有分流柱13,分流柱13上端连接有加压器14,加压器14的上端连接有分流器16,分流器16的分流出口连接有面向不同方向的喷管15。灌溉管7表面设有分流柱13,使得混合均匀的农药水流入分流柱13中,通过加压器14提升水压,后经过分流器16被分流成多股水流,从朝向不同的喷管15喷向农作物或植物,喷光15不同方向设置使得本设备的灌溉范围大,灌溉效果好。

分流柱13为上下开口的圆台状,圆台状内部连接有竖板13a,竖板13a底部与圆台状底面左右两侧的距离l1:l2为1:0.78~0.84。上下开口的圆台状设置,由于上开口直径小于下开口,故上开口处的流量小,使得从下开口流向上开口的液体可获得更大的压强,对液体进行初步加压,圆台状内部连接的竖板13a使得圆台状内部形成大小不同两个空间,在农药水从灌溉管7分为两股流过搅拌柱13时,由于所经过的空间大小不同,故两股水流具有不同的流速,而后均在加压器14中混合,混合后的液体可获得更大的流速,从而提升加压器14的加压效果,使从本设备中喷洒出的农药水具有更远的射程,且入射压力更大,避免农药水出现流失的现象,提升农药水的作用效果。

搅拌轴12上下两面不对称设有半圆柱体12a,半圆柱体12a前端面均布有入口12b,半圆柱体12a远离中心轴的侧面设有出口12c。在搅拌轴12转动过程中,农药水从入口12b进入,在半圆柱体12a内部充分循环后从出口12c流出,进而可显著提升搅拌箱5内部水和农药的混合程度。

本实施例中的常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叙述。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搅拌箱5内壁铰接有搅拌柱13,搅拌柱13由若干个中空的椭球体17组成,椭球体17之间通过锁链18连接,椭球体17一侧的表面均布有通孔,椭球体17另一侧的内壁设有蜂窝状凹槽19。通过锁链18连接椭球体17形成的一条搅拌柱13其运动时的自由度高,与电动机4的相对应程度高,具有优异的搅拌效果,且椭球体17的结构设计使得在搅拌柱13高速转动过程中,水体不断由椭球体17表面的通孔进入椭球体17内部,且与凹槽19高速碰撞,碰撞过程中水分子与水中部分元素发生裂解-粘附而形成高聚物,由于椭球体17只有一面设有通孔,故内部液体将在蜂窝状凹槽19内部形成多次碰撞循环,使得上述形成的高聚物吸附在农药表面,在农药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膜,使扩散阻力增加,因此使农药获得较好的缓释效果,避免造成农药量过多,引起农作物或植物死亡的现象,还可使农药长时间对农作物或植物具有抗害虫效果,减少农药灌溉次数,避免农药灌溉过多影响植物健康且可降低种植成本。

凹槽19为塑料材质,塑料材质的优选加工方法为:按重量份计,取13份磷酸二氢铵、2份氧化铜、6份聚醚醚酮,将磷酸二氢铵和氧化铜粉碎至目数为270目;反应釜温度调节至180℃,加入43份聚氯乙烯、12份低密度聚乙烯、8份脲醛树脂、12份甲基丙烯酸羟丙酯、10份矿物油,将各成分高温下混合融解;再加入5份磷酸二氢铵、3份氧化铜、1.3份增强剂、0.8份交联剂、1.1份阻燃剂,高温下熔融均匀;将熔融状态的塑料混合物用双螺杆挤压机进行挤压造粒,所述的双螺杆挤压机转速为150rpm,双螺杆挤压机的长径比为35:1,挤压的区段温度为第一段为180℃,第二段为205℃,第三段为215℃;挤压后将塑料混合物进行切粒处理,制备得到塑料材质。将上述制备方法制备所得的塑料用模具制备得到蜂窝状凹槽19具有较高的强度与较好的韧性,上述制备过程中加入的增强剂和阻燃剂为市场上常规购买,交联剂为过氧化氢二异丙苯和1-(1-萘基)乙基异氰酸酯的混合物,其依次重量比为1:0.04,其中,1-(1-萘基)乙基异氰酸酯中的(r)-1-(1-萘基)乙基异氰酸酯和(s)-1-(1-萘基)乙基异氰酸酯的重量比为1:0.42,加入的1-(1-萘基)乙基异氰酸酯与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具有协同作用,不仅可提高交联剂的活性,促进其在聚合分子链之间形成桥键,使制备而成的塑料具有稳定的三维结构,还可在塑料分子表面形成一层致密而稳定的薄膜,避免水体或农药中的成分与塑料发生化学反应,防止塑料出现老化现象,提升塑料的使用寿命,使制备所得的凹槽19不仅具有较长的使用时间,还可提升凹槽19对液体的接收程度,促进农药表面致密膜的形成,提升农药的缓释效果,使本设备在均匀灌溉农药的同时还可对农药性质进行意想不到的改良。

本实施例中的常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叙述。

实施例3: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农药灌溉设备的工作原理为:将抽水管2放入待抽水的位置,将灌溉管7放置在待灌溉农药的作物附近,打开第一抽水泵3将水抽入搅拌箱5内部,待搅拌箱5内部有适宜水量使关闭第一抽水泵3,从农药入口9加入与水量配比的农药,打开电动机4使搅拌轴12发生旋转而对搅拌箱5内部液体实现充分搅拌,搅拌结束后,关闭电动机4,打开第二抽水泵6,将搅拌箱5内部的水抽出,从灌溉管7将农药水进行灌溉,若一次灌溉量不够,则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完成农药灌溉。

进一步地,本设备中可安装自动控制器,将第一抽水泵2、电动机4、农药入口9的加入量以及第二抽水泵6的工作进行统一控制,操作人员只需将第一抽水管2放入待抽水位置,将灌溉管7放置在待农药灌溉的作物附近,将足够的农药放置在农药入口9内,打开控制器,实现设备的自动抽水、搅拌以及灌溉,降低人力操作,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

本实施例中的进一步优化中的控制器的控制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作为现有技术的本发明设备的提升优化,在此不作详细叙述。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