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深液水培系统的脱气曝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3949阅读:601来源:国知局
用于深液水培系统的脱气曝气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养殖及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深液水培系统的脱气曝气器。



背景技术:

中国是农业大国,但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传统的种植业,尤其是蔬菜种植需要用到大量的土地,且由于滥用农药、化肥,容易导致土地板结、环境污染。因此,有人提出了深液水培技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地使用的压力。

然而,作为特殊的种植技术,目前用于深液水培系统的传统曝气器,一般采用鼓风机进行曝气,但是由于其受水深影响较严重,如水的深度不够,则导致气泡与水接触时间短,溶解氧效率低,因此能耗高且难以满足溶解氧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深液水培系统的脱气曝气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曝气器受水深影响导致溶解氧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深液水培系统的脱气曝气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填料层和集水层、设置在集水层的回水口和设置在壳体上端的第三进水口,在与填料层相对应的外壳上设置有风机,第三进水口连接有水泵,在填料层的上端设置有布水板。

进一步的,栽培槽中设置有溶氧传感器。

进一步的,填料层采用网状填料、管状填料或折板填料。

进一步的,栽培槽的深度设置在50cm以内。

采用上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风机将空气鼓入脱气曝气器中,从而可以提高脱气曝气效率,同时可降低水温,在水泵启动的同时,风机启动,鼓入空气与液体形成错流,从而加快气液膜更新,提高脱气曝气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深液水培系统的脱气曝气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深液水培系统的脱气曝气器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401、壳体,402、填料层,403、集水层,404、回水口,405、第三进水口,406、风机,407、水泵,408、布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深液水培系统的脱气曝气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壳体401、设置在壳体401内部的填料层402和集水层403、设置在集水层403的回水口404和设置在壳体401上端的第三进水口405,与填料层402相对应的外壳上设置有风机406,通过风机将空气鼓入脱气曝气器中,从而可以提高脱气曝气效率,同时可降低水温。第三进水口405连接有水泵407,在填料层402的上端设置有布水板408。

在本实施例中,脱气曝气器设置在栽培槽的一端,栽培槽的深度一般设置在50cm以内,栽培槽中设置有溶氧传感器,通过溶氧传感器对水体溶氧进行实时监测,当溶氧低于设定值时,启动水泵将栽培槽的水抽至布水板,布水板将待曝气的水均匀的洒在填料层上,并在填料层形成均匀流动的水膜,由于填料层采用网状填料、管状填料或折板填料,因此具有巨大的表面积,从而加大了水气交换的界面,使二氧化碳从废水中脱除,从而减少二氧化碳对植物根系呼吸的抑制,同时为植物地上部分提供二氧化碳,提高光合作用。在水泵启动的同时,风机启动,鼓入空气与液体形成错流,从而加快气液膜更新,提高脱气曝气效率,通过填料层后,水完成脱气曝气过程,溶解氧接近饱和,二氧化碳降至理想水平,经充分曝气后的饱和溶氧水经回水口流回栽培槽,以供种植的蔬菜根系吸收。

另外,可根据夏季、冬季温度的不同按不同气液比运行,夏季温度高,溶氧饱和度低,从而需要较大的风量来满足溶氧要求,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降低水温;冬季运行时风机无需启动便可满溶氧,同时减少热量损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