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智能滴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2298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种植浇灌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智能滴灌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滴灌装置是一种用于植物种植中进行浇水的装置,其在植物种植领域中得到广泛的使用,而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智能滴灌装置则是基于太阳能进行发电和供电,并通过相应智能控制系统控制滴灌量的装置,其在现有植物种植领域中为不可或缺的相关零部件;现有的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智能滴灌装置包括主体、连通管、喷头、太阳能发电板、微控制器、储电电池和湿度传感器,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主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卸料口,连通管的输入端与主体的工作腔连通,喷头安装在连通管的输出端,并在连通管上设置有控制阀,主体的上方设置有放置壳,微控制器和储电电池均位于放置壳内,湿度传感器安装在主体的下方,太阳能发电板安装在主体的上方,太阳能发电板、微控制器、湿度传感器和控制阀均与储电电池电连接,湿度传感器与微控制器电连接,微控制器与控制阀电连接;其使用时,通过太阳能发电板进行供电,并将电力资源存储至储电电池内,同时储电电池为微控制器、湿度传感器和控制阀供电;而湿度传感器对周边环境的湿度进行感应并传送至微控制器,由微控制器根据环境湿度控制控制阀的操作,从而控制喷头的出水量;这种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智能滴灌装置使用中发现,其连通管为固定长度,无法按照植物种植地点进行调节,适应能力较差,使用局限性较高;并且太阳能发电板无法进行角度调节,导致其使用可靠性降低;而且在主体内放置营养液需要滴灌时,其混合效果较差,从而使用效率降低,而且其内部无法进行观察,导致其使用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进行连通管长度调节,提高适应能力,降低使用局限性;并且可进行太阳能发电板角度调节,可进行工作腔内部观察并且可进行更好搅拌调和,提高使用可靠性的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智能滴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智能滴灌装置,包括主体、连通管、喷头、太阳能发电板、微控制器、储电电池、控制阀和湿度传感器,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主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卸料口,主体的上方设置有放置壳,微控制器和储电电池均位于放置壳内,湿度传感器安装在主体的下方,太阳能发电板、微控制器、湿度传感器和控制阀均与储电电池电连接,湿度传感器和控制阀均与微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连通管包括第一分管和第二分管,所述主体侧壁上设置有出料口,并在出料口处设置有滚珠轴承,所述第一分管的输入端插入至出料口的滚珠轴承内,第一分管的输出端设置有内螺纹结构,第二分管的输入端设置有外螺纹结构,第二分管的输入端插入并螺装至第一分管的输出端,所述控制阀安装在第二分管上,所述喷头安装在第二分管的输出端;还包括电机、传动轴和搅拌叶,所述电机安装在主体侧壁上,传动轴安装在电机的输出端,搅拌叶安装在传动轴上,并且传动轴和搅拌叶均位于工作腔内;所述主体侧壁上设置有观察孔,并在观察孔处设置有透明挡板,所述观察孔与工作腔相通;还包括限位架、支架和万向轮,所述太阳能发电板安装在支架的顶端,万向轮安装在支架的底端,并且所述万向轮的底端与主体的顶端接触,所述限位架安装在主体上,并且所述限位架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支架的中央部位可旋转安装在通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智能滴灌装置,还包括把手、转轴、带动轴和刷毛,所述把手位于主体的外侧,所述带动轴和刷毛均位于工作腔内,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把手连接,转轴的另一端穿过透明挡板并伸入至工作腔内与带动轴连接,所述刷毛安装在所述带动轴上,并且所述刷毛贴紧所述透明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智能滴灌装置,还包括四组支撑柱和四组底座,所述四组支撑柱分别安装在主体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四组底座分别安装在四组支撑柱的底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电机带动传动轴的同时带动搅拌叶对工作腔内部物料进行搅拌融合,从而提高使用可靠性;并且通过支架和万向轮的设计可进行太阳能发电板各方向的调节,而限位架则防止其整体倾倒,更为实用;通过第一分管和第二分管的螺纹结构进行长度的调节,提高适应能力,降低使用局限性;通过观察孔可对工作腔内部进行观察,提高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智能滴灌装置,包括主体1、连通管、喷头2、太阳能发电板3、微控制器4、储电电池5、控制阀6和湿度传感器7,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主体上设置有进料口8和卸料口9,主体的上方设置有放置壳,微控制器和储电电池均位于放置壳内,湿度传感器安装在主体的下方,太阳能发电板、微控制器、湿度传感器和控制阀均与储电电池电连接,湿度传感器和控制阀均与微控制器电连接;连通管包括第一分管10和第二分管11,主体侧壁上设置有出料口,并在出料口处设置有滚珠轴承12,第一分管的输入端插入至出料口的滚珠轴承内,第一分管的输出端设置有内螺纹结构,第二分管的输入端设置有外螺纹结构,第二分管的输入端插入并螺装至第一分管的输出端,控制阀安装在第二分管上,喷头安装在第二分管的输出端;还包括电机13、传动轴14和搅拌叶15,电机安装在主体侧壁上,传动轴安装在电机的输出端,搅拌叶安装在传动轴上,并且传动轴和搅拌叶均位于工作腔内;主体侧壁上设置有观察孔,并在观察孔处设置有透明挡板16,观察孔与工作腔相通;还包括限位架17、支架18和万向轮19,太阳能发电板安装在支架的顶端,万向轮安装在支架的底端,并且万向轮的底端与主体的顶端接触,限位架安装在主体上,并且限位架上设置有通孔,支架的中央部位可旋转安装在通孔内;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电机带动传动轴的同时带动搅拌叶对工作腔内部物料进行搅拌融合,从而提高使用可靠性;并且通过支架和万向轮的设计可进行太阳能发电板各方向的调节,而限位架则防止其整体倾倒,更为实用;通过第一分管和第二分管的螺纹结构进行长度的调节,提高适应能力,降低使用局限性;通过观察孔可对工作腔内部进行观察,提高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智能滴灌装置,还包括把手20、转轴21、带动轴22和刷毛23,把手位于主体的外侧,带动轴和刷毛均位于工作腔内,转轴的一端与把手连接,转轴的另一端穿过透明挡板并伸入至工作腔内与带动轴连接,刷毛安装在带动轴上,并且刷毛贴紧透明挡板,其在透明挡板脏污时可通过把手带动刷毛对其进行清理,更为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智能滴灌装置,还包括四组支撑柱24和四组底座25,四组支撑柱分别安装在主体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四组底座分别安装在四组支撑柱的底端,支撑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