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用深松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3786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用深松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用深松机。



背景技术:

深松作业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土壤水蚀,为农作物的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环境。目前我国研制的深松机具主要有杆齿式、凿式、可调翼铲式、旋耕式和振动式等,均是采用深松铲作业,深松铲是深松机最主要的工作部件,对深松效果乃至整机的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现有深松铲工作曲面的曲线多采用小弧形或直刀式,工作阻力大,功率消耗大,碎土效果也不理想,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深松及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农用深松机,通过刀具旋转实现深松开沟,利用旋转刀在转动切开地表硬层,同时对覆盖在地表上的残茬和杂草进行切割、粉碎并带入深松土层中将其留在土中,不仅可解决缠绕问题,同时降低深松机的牵引阻力、功率消耗和油耗。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农用深松机,包括牵引机及其后端带有地轮的机架,所述机架中安装有深松机构和施肥机构,深松机构包括横向排列的一组链条式开沟器,链条式开沟器中沿其链条环绕设置有一组开沟刀,施肥机构包括机架上的肥箱以及与其下端出口相连的一组分肥器,分肥器与链条式开沟器前后一一对应,关键点是,所述施肥机构位于深松机构前端,所述开沟刀包括固定端和工作端,固定端与链条固定连接,工作端向外垂直伸出,工作端沿伸出方向的截面为半椭圆形,工作端的外端为刀头,刀头前端为前刀面,后端为后刀面,刀头端面与前刀面的夹角为60-80度,刀头端面与半椭圆形外圆弧面的夹角为40-70度,所述链条式开沟器伸入土层的深度为40-60cm。

所述的开沟刀对称且相互交错设置在链条的两侧。

所述的分肥器为上端向后倾斜的导流槽,导流槽上端与肥箱下端出口相连,导流槽由上到下逐渐变宽,导流槽中设置有垂直于其端面的挡料柱。

所述的地轮为设置于深松机构后端的镇压辊,镇压辊的宽度不小于位于机架两端的两个链条式开沟器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开沟刀能够将秸秆压入土壤中并进行切断留存在土壤中,减少了耕层中秸秆的总含量,为后续的播种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环境,并且最大限度地将秸秆进行还田,基于上述特征,将施肥机构设置在深松机构前端,肥料随秸秆进入土壤中,能够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残留肥料对土壤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开沟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分肥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机架,2、链条式开沟器,3、链条,4、开沟刀,401、固定端,402、工作端,403、刀头,404、前刀面,405、后刀面,5、肥箱,6、分肥器,601、挡料柱,7、镇压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深松机,包括牵引机及其后端带有地轮的机架1,所述机架1中安装有深松机构和施肥机构,深松机构包括横向排列的一组链条式开沟器2,链条式开沟器2中沿其链条3环绕设置有一组开沟刀4,施肥机构包括机架1上的肥箱5以及与其下端出口相连的一组分肥器6,分肥器6与链条式开沟器2前后一一对应,所述施肥机构位于深松机构前端,所述开沟刀4包括固定端401和工作端402,固定端401与链条3固定连接,工作端402向外垂直伸出,工作端402沿伸出方向的截面为半椭圆形,工作端402的外端为刀头403,刀头403前端为前刀面404,后端为后刀面405,刀头403端面与前刀面404的夹角为60-80度,刀头403端面与半椭圆形外圆弧面的夹角为40-70度,所述链条式开沟器2伸入土层的深度为40-60cm。

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牵引机带动机架前进,地轮为设置于深松机构后端的镇压辊7,镇压辊7的宽度不小于位于机架1两端的两个链条式开沟器2的间距,在链条式开沟器2进行深松之前,施肥机构先进行撒肥作业,肥箱5中的肥料经过分肥器6撒向地面,地面上覆盖有秸秆,分肥器6为上端向后倾斜的导流槽,导流槽上端与肥箱5下端出口相连,导流槽由上到下逐渐变宽,导流槽中设置有垂直于其端面的挡料柱601,肥料经过导流槽的入口向下滑动,在经过挡料柱601时被分流,肥料被分流后的宽度大致等于链条式开沟器2的工作面宽度。

开沟刀4对称且相互交错设置在链条3的两侧,刀头403端面与前刀面404的夹角为70度,既能够保证开沟刀4进入土壤时的顺畅,又保证了开沟刀4与土壤中坚硬部分撞击时的强度,刀头403端面与半椭圆形外圆弧面的夹角为50度,该角度设置能够保证刀头403将秸秆压入土壤而不切断,又能够保证进入土壤后依靠土壤的阻力将秸秆切断,避免秸秆被带出地面的情况发生,避免了残茬和秸秆的缠绕阻力,减少牵引阻力和牵引油耗,带有肥料的秸秆被均匀分布于深松的土壤中,链条式开沟器2伸入土层的深度为50cm,该深度大于耕层的深度,耕层在进行整体旋耕后,分布于耕层中的秸秆只占据一小部分,因此,避免了后期播种的种粒播种在秸秆上的情况,提高了种粒与土壤的接触,显著提高了出苗率,土壤中的秸秆带有肥料,肥料被均匀分布于土壤中,不仅增大了种粒或者作物根部对肥料的利用率,同时避免了残留肥料对土壤的富集影响。

深松后形成的深松土壤不利于土壤保墒,因此,作为地轮的镇压辊7对所有链条式开沟器2形成的深松带进行镇压,减少了土壤水分流失,为种粒的生长提供了保墒环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