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龙虾养殖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6259阅读:8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龙虾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龙虾养殖池。



背景技术:

龙虾是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龙虾科下物种的通称。又名大虾、龙头虾、虾魁、海虾等。它头胸部较粗大,外壳坚硬,色彩斑斓,腹部短小,体长一般在20~40厘米之间,重0.5公斤上下,部分无螯,腹肢可后天演变成螯。最重的能达到5公斤以上,人称龙虾虎。体呈粗圆筒状,背腹稍平扁,头胸甲发达,坚厚多棘,前缘中央有一对强大的眼上棘,具封闭的鳃室。主要分布于热带海域,是名贵海产品。

目前,龙虾的人工养殖还处于分散的养殖阶段,以室内水泥池养殖为主,目前的室内养殖龙虾的水泥池杂乱无章,给龙虾的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龙虾养殖池,以解决现有的龙虾养殖水泥池杂乱无章影响龙虾生产而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龙虾养殖池,包括池底、人工巢穴和池壁,人工巢穴活动设置在池壁上,还包括依次连接的钢丝绳、转动轮、减速器以及电机,且钢丝绳与人工巢穴连接。

所述人工巢穴包括底板和插筒,底板上开有凹槽,插筒设置在底板上的凹槽中。

所述插筒为竹筒或塑料筒。

所述底板为金属材质。

所述底板与池壁贴合的面无间隙。

所述池壁顶端设有制氧机,与制氧机相连的输氧管沿池壁以及池底铺设。

所述输氧管为塑料管。

所述池底种有水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人工巢穴活动设置在池壁上,并且通过电机、减速器以及转动轮与人工巢穴连接,从而使得人工巢穴在池壁上的高度可控,养殖户可以根据池内水的深度来调节人工巢穴的高度,确保龙虾有个良好的繁殖环境。另外,由于龙虾交配产卵均是在人工巢穴中进行,养殖户可通过控制电机将人工巢穴拉出池壁,观察龙虾的产卵及生长情况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氧管;2~电机;3~减速器;4~制氧机;5~人工巢穴;501~插筒;502~底板;6~池底;7~池壁;8~钢丝绳;9~转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仅仅是对该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实施例中未作具体说明的步骤均是已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龙虾养殖池,包括池底6、人工巢穴5和池壁7,人工巢穴5活动安装在池壁7上,使人工巢穴可在池壁7上上下移动,还包括依次连接的钢丝绳8、转动轮9、减速器3以及电机2,且钢丝绳8与人工巢穴5连接。通过电机2提供的动力可使人工巢穴在池壁7上上下移动,养殖户可以根据池内水的深度来调节人工巢穴5的高度,确保龙虾有个良好的繁殖环境。另外,由于龙虾交配产卵均是在人工巢穴5中进行,养殖户可通过控制电机2将人工巢穴5拉出池壁7,观察龙虾的产卵及生长情况等。

所述人工巢穴5包括底板502和插筒501,底板502上开有凹槽,插筒501设置在底板502上的凹槽中,插筒501可任意从凹槽中取下或安装上去。

所述插筒501为竹筒或塑料筒。

所述底板502为金属材质。

所述底板502与池壁7的贴合面无间隙。

所述池壁7顶端设有制氧机4,与制氧机4相连的输氧管1沿池壁7以及池底6铺设。通过制氧机4向池内补充氧气,氧气溶于水中增加水中氧含量,保证龙虾生长需要,有利于提高龙虾的产量。

所述输氧管1为塑料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好实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换材料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