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草坪修剪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割草机。
背景技术:
割草机又称除草机、剪草机、草坪修剪机等。割草机是一种用于修剪草坪、植被等的机械工具,它是由刀盘、发动机、行走轮、行走机构、刀片、扶手、控制部分组成。刀盘装在行走轮上,刀盘上装有发动机,发动机的输出轴上装有刀片,刀片利用发动机的高速旋转在速度方面提高很多,节省了除草工人的作业时间,减少了大量的人力资源。
目前,公开号为CN20151858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采用电池驱动的后自走推草机,它包括主体,与主体连接的操作手柄,所述主体内安装有电机、刀片、电池以及用于驱动电机的开关,主体上设置有前轮轴与后轮轴,前轮轴两端安装有前轮,后轮轴两端设置有后轮,所述刀片由电机带动旋转,所述电机、开关与电池电连接,所述后轮轴上设置有变速箱装置,所述变速箱装置通过电机驱动。
这种采用电池驱动的后自走推草机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割草机工作的舒适性与可操纵性,但是割草机在使用过程中的用户身高不同,有时候会让未成年人进行操作,未成年人身高较低,操作此类割草机较为不便,不能够达到最好的推动效果,会降低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割草机,其具有能够适用于不同身高的用户,提高用户使用体验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割草机,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上的把手和若干个滚轮,所述把手包括握持部和连接部,握持部与连接部之间设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分别套设在握持部和连接部上的调节套管和设置在调节套管内的调节螺纹,调节螺纹包括方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握持部和连接部分别与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螺纹连接,连接部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在机体上,机体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旋转轴带动把手旋转的旋转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需要调整把手的位置和高度时,可以同时旋转两根调节套管,由于握持部和连接部同时套设在调节套管内,而第一螺纹段和螺纹段的方向相反,因此当调节套管旋转时,握持部受到另一侧的限位,连接部受到机体的限位,相反方向的螺纹会使握持部和连接部往相反的方向运动,如此通过旋转调节套管就能够带动握持部和连接部相对或者相背运动,从而达到改变把手长度的效果,操作人员还可以通过调节旋转机构来改变把手的角度,根据使用者的身高,调节把手的角度和长度,就能够将把手调节至较为良好的使用位置,从而适用于不同身高的用户,提升用户使用时的体验。
进一步设置: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固定在旋转轴上的蜗轮和转动连接在机体内的蜗杆,蜗轮与蜗杆啮合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蜗杆调节蜗轮,从而带动旋转轴和把手绕着机旋转,达到调整把手角度的效果,而蜗轮蜗杆具有自锁性,因此旋转轴不会在把手的重力作用下旋转,能够维持把手的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蜗杆一端延伸至机体外,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机体内并与机体紧配合,蜗杆的中间位置与蜗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蜗杆与机体紧配合,可以为蜗杆与机体之间提供较大的摩擦,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蜗杆因震动或其他原因旋转,带动蜗轮旋转,可以保持把手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蜗杆与机体转动连接的一端设有旋转盘,机体内设有与旋转盘适配的旋转槽,旋转盘上套设有橡胶材料制成的阻力环,阻力环抵接在旋转槽的内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蜗杆上固定旋转盘,机体内设置旋转槽,旋转盘能够在旋转槽内旋转,而旋转盘上设有橡胶材料制成的阻力环,阻力环与机体之间会受到较大的摩擦,且蜗杆与机体之间是紧配合的,因此提供的摩擦足以防止蜗杆受到使用过程中的振荡而旋转。
进一步设置:所述蜗杆延伸至机体外的一端固定有连接盘,连接盘上固定有调节杆,调节杆与蜗杆垂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在需要调节蜗杆时,可以通过旋转调节杆来带动蜗杆旋转,如此根据杠杆定律,可以降低操作人员旋转蜗杆时所需要的力,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对把手角度的调节。
进一步设置: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固定在旋转轴上的从动齿轮、转动连接在机体内的主动杆和固定在主动杆上的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动杆旋转,带动主动齿轮旋转,从而使从动齿轮连带旋转轴旋转,就能够改变把手与机体之间的角度,从而达到调节把手使用角度的目的。
进一步设置:所述机体固定有用于驱动主动杆旋转的驱动油缸,驱动油缸与主动杆之间通过叉型连接件进行传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油缸通过叉型连接件带动主动杆旋转,在驱动油缸持续施加作用力的情况下,就能够使主动杆维持在一定的角度上,避免把手受到外力影响而带动主动杆旋转,保持把手使用的整体稳定性。
作为优选,叉型连接件包括两根固定在主动杆上的从动臂、平行于主动杆设置的连接杆和固定在连接杆上的旋转杆,旋转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驱动油缸的输出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油缸的输出轴与叉型连接件的旋转杆固定,而旋转杆、连接杆和从动臂一体设置,旋转杆旋转就能够带动从动臂和旋转轴旋转,而从动臂设置两根可以从两个位置推动旋转轴,从而使旋转轴的旋转更加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根据使用者的身高,调节把手的角度和长度,就能够将把手调节至较为良好的使用位置,从而适用于不同身高的用户,提升用户使用时的体验,并且使用过程中把手较为稳定,不容易受到外界振荡而改变位置和角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显示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连接套管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中蜗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中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11、刀片;2、把手;21、握持部;22、连接部;3、滚轮;4、调节机构;41、调节套管;42、调节螺纹;421、第一螺纹段;422、第二螺纹段;5、旋转轴;6、旋转机构;61、蜗轮;62、蜗杆;621、旋转盘;622、旋转槽;623、阻力环;624、连接盘;625、调节杆;63、从动齿轮;64、主动齿轮;65、驱动油缸;66、叉型连接件;661、主动杆;662、从动臂;663、旋转杆;67、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割草机,如图1所示,其包括机体1,机体1的四角上转动连接有滚轮3,机体1底部设有刀片11,机体1内还设有分别驱动刀片11和滚轮3旋转的驱动电机,机体1上转动连接有把手2,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把手2推动机体1,在滚轮3的作用下带动机体1活动,然后通过刀片11对草坪进行切割。
如图2和图3所示,把手2分为三个部分,其最上端为握持部21,握持部21呈“冂”字形设置,下方为连接部22,连接部22的最下端设置有旋转轴5,中间为调节机构4,旋转轴5位于机体1内,通过旋转轴5就能够带动整个把手2在机体1上旋转,调节机构4包括握持部21与连接部22之间通过螺纹设置的两根调节套管41。
如图2和图3所示,调节套管41分别套设在握持部21和连接部22上,调节套管41内设置有调节螺纹42,调节螺纹42分为左右两段,左侧为第一螺纹段421,右侧为第二螺纹段422,第一螺纹段421与第二螺纹段422的螺纹方向相反,握持部21连接在第一螺纹段421内,连接部22套设在第二连接段内,由于方向相反,在连接套管旋转时,握持部21和连接部22在螺纹的作用下就会向相对移动或者相向移动,从而调整整个把手2的长度,
如图4所示,连接部22固定在旋转轴5上,而旋转轴5转动连接在机体1内,机体1内还设有用来推动旋转轴5旋转的旋转机构6,旋转机构6包括垂直于旋转轴5设置在机体1内的蜗杆62,旋转轴5上固定有蜗轮61,蜗轮61与蜗杆62相互啮合,蜗杆62的左侧设有连接盘624,连接盘624上固定有调节杆625,调节杆625相对于蜗杆62垂直设置,连接盘624和调节杆625均位于机体1外,操作人员通过调整调节杆625就能够带动蜗杆62和蜗轮61旋转。
如图4和图5所示,蜗杆62的右端设有旋转盘621,旋转盘621的外圆上套设有橡胶材料制成的阻力环623,机体1内壁上设有形状与旋转盘621相同的旋转槽622,旋转盘621镶嵌在旋转槽622内,如此蜗杆62能够在机体1内旋转,而阻力环623与旋转槽622的内壁之间紧配合连接,如此阻力环623与旋转槽622之间的摩擦力较大,这样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蜗杆62不容易因受到外界振荡而旋转,从而导致蜗轮61带动把手2旋转。
实施例2:一种割草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旋转机构6包括转动连接在机体1内并与旋转轴5平行设置的主动杆661,主动杆661的中间设有主动齿轮64,旋转轴5上对应位置设有与主动齿轮64相互啮合的从动齿轮63,主动杆661上还固定有叉型连接件66,机体1内固定有驱动油缸65,叉型连接件66包括平行主动杆661设置的连接杆67,连接杆67的两端设有从动臂662,从动臂662的另一端固定在主动杆661上,连接杆67的中间设置有旋转杆663,旋转杆663背向从动臂662一侧设置,并且与驱动油缸65的输出轴铰接,驱动油缸65朝上方固定。
当操作人员启动驱动油缸65时,驱动油缸65的输出轴带动叉型连接件66活动,从而带动主动杆661和主动齿轮64旋转,联动从动齿轮63和旋转轴5旋转,达到改变把手2角度的目的,而同时驱动油缸65可以提供较为稳定而持久的力,可以避免把手2在外力作用下旋转。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