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播种机的基质打散装盘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98985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作物精量播种机,特别是涉及水稻播种机的基质打散装盘机构,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关键是种植机械化,水稻种子机械化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水稻机插秧,机插秧成功的关键是育秧。通常水稻机插秧采用播种流水线播种,水稻播种流水线播种大多为全自动播种机,全自动播种机的流程可分为基质输送、装盘、播种、覆土、浇水和出盘等主要环节,生产速度快,效率高,用工省。

现有的播种机基质输送、装盘以及将基质刷平这几个步骤分别采用分体式的机构实施,即基质输送由输送机构实施,装盘由基质装盘机构实施,基质刷平由基质刷平机构实施。这三个机构都为分体形式,体积大,所占用空间大,并且制造成本增加。另外还存在进料仓的体积小,需要不断往进料仓中投料,造成工人劳动强度大,人工费用大,生产成本高。而且已有基质进料仓没有搅拌机构,影响较硬的块状基质装盘的均匀性,影响播种和出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播种机在基质进料中存在的缺点,集成基质输送、打散、装盘、刷平整体化,基质打散效果好,缩小整机体积,降低机器制造成本的水稻播种机的基质打散装盘机构。

本实用新型水稻播种机的基质打散装盘机构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进料仓、基质斜输送装置、打散装置、秧盘输送带和基质刷平装置,所述的进料仓中设置基质输送带,基质输送带经动力带动,所述的基质斜输送装置包括上料架,上料架中设置上料带,上料带经动力带动,上料带的下部设在进料仓中,上料带上设置料斗,料斗与进料仓中的基质相配合,上料架的上部设置下料口,所述的打散装置包括打散外罩,打散外罩上制有进料口,进料口与下料口相对应,打散外罩上设置打散电机,打散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打散叶片,打散叶片与进料口落下的基质相配合,所述的基质刷平装置包括基质刷平支架,基质刷平支架与机架相固定,在基质刷平支架中设置基质刷平转轴,基质刷平转轴经动力带动,基质刷平转轴上设置基质刷毛,基质刷毛与水稻育秧盘上的基质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稻播种机的基质打散装盘机构,主要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置进料仓、基质斜输送装置、打散装置、秧盘输送带和基质刷平装置,工作时,由人们将育秧盘放到秧盘输送带上,由动力带动秧盘输送带运行。此时进料仓中的基质输送带带动基质向基质斜输送装置一侧移动,由基质斜输送装置上料带的料斗舀取进料仓内的基质,并倾斜向上输送,当基质被输送至上料带的顶部并向下时,料斗上的基质经下料口向下落入打散装置的进料口中,打散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打散叶片旋转。当基质落下后,由高速旋转的打散叶片将基质打散,打散后的基质继续向下落入育秧盘中,育秧盘则保持匀速向前运行,使基质能装满整个育秧盘。而有多余的基质则向下落回进料仓中,当装满基质的育秧盘运行至基质刷平装置位置时,由动力带动基质刷平转轴旋转,基质刷平转轴带动基质刷毛旋转,由基质刷毛将高出育秧盘的基质刷平,使育秧盘表面达到平整,并由秧盘输送带将育秧盘输送至下一步骤中。本方案水稻播种机的基质打散装盘机构,通过将基质的输送、打散、上盘、刷平等机构整机化,使整机体积缩小,减少所占用的空间,降低机器的制造成本,而基质在装盘前经过打散装置进行打散,打散效果好,使基质保持松散,从而更有利于种子吸收水份和养分。

本实用新型水稻播种机的基质打散装盘机构,所述的进料仓中设置搅拌桨,搅拌桨经动力带动旋转。有了搅拌桨,搅拌桨一直对进料仓内的基质进行搅拌,使其达到松散。所述的打散外罩中设置圆环形的打散内罩。圆环形打散内罩的内径略大于旋转的打散叶片,其挡住打散后的基质,防止打散叶片将基质打的到处都是,保证环境卫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水稻播种机的基质打散装盘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进料仓和基质斜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打散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打散装置的仰视示意图;

图5是基质刷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稻播种机的基质打散装盘机构,如图1—图5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9,机架上设置进料仓11、基质斜输送装置12、打散装置13、秧盘输送带14和基质刷平装置15,所述的进料仓11中设置基质输送带111,基质输送带经动力带动,所述的基质斜输送装置12包括上料架121,上料架中设置上料带122,上料带经动力带动,上料带的下部设在进料仓中,上料带上设置料斗123,料斗与进料仓中的基质相配合,上料架的上部设置下料口124,所述的打散装置13包括打散外罩131,打散外罩上制有进料口132,进料口与下料口124相对应,打散外罩上设置打散电机133,打散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打散叶片134,打散叶片与进料口落下的基质相配合,所述的基质刷平装置15包括基质刷平支架151,基质刷平支架与机架9相固定,在基质刷平支架中设置基质刷平转轴152,基质刷平转轴经动力带动,基质刷平转轴上设置基质刷毛153,基质刷毛与水稻育秧盘上的基质相接触。主要包括机架9,在机架上设置进料仓11、基质斜输送装置12、打散装置13、秧盘输送带14和基质刷平装置15,工作时,由人们将育秧盘放到秧盘输送带14上,由动力带动秧盘输送带运行。此时进料仓11中的基质输送带111带动基质向基质斜输送装置12一侧移动,由基质斜输送装置上料带122的料斗123舀取进料仓11内的基质,并倾斜向上输送,当基质被输送至上料带122的顶部并向下时,料斗123上的基质经下料口124向下落入打散装置13的进料口132中,打散电机133的输出轴带动打散叶片134旋转。当基质落下后,由高速旋转的打散叶片将基质打散,打散后的基质继续向下落入育秧盘中,育秧盘则保持匀速向前运行,使基质能装满整个育秧盘。而有多余的基质则向下落回进料仓11中,当装满基质的育秧盘运行至基质刷平装置15位置时,由动力带动基质刷平转轴152旋转,基质刷平转轴带动基质刷毛153旋转,由基质刷毛将高出育秧盘的基质刷平,使育秧盘表面达到平整,并由秧盘输送带14将育秧盘输送至下一步骤中。本方案水稻播种机的基质打散装盘机构,通过将基质的输送、打散、上盘、刷平等机构整机化,使整机体积缩小,减少所占用的空间,降低机器的制造成本,而基质在装盘前经过打散装置13进行打散,打散效果好,使基质保持松散,从而更有利于种子吸收水份和养分。所述的进料仓11中设置搅拌桨112,搅拌桨经动力带动旋转。有了搅拌桨112,搅拌桨一直对进料仓11内的基质进行搅拌,使其达到松散。所述的打散外罩131中设置圆环形的打散内罩135。圆环形打散内罩135的内径略大于旋转的打散叶片134,其挡住打散后的基质,防止打散叶片将基质打的到处都是,保证环境卫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