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6398阅读:721来源:国知局
鱼线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具体地涉及鱼线盒。



背景技术:

对于钓鱼爱好者来说,各种各样的鱼线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方便快捷地缠绕鱼线也成为了一个头痛的问题,操作中经常会由于鱼线缠绕不佳导致整条鱼线报废,造成经济损失。

目前,市场上也有用于缠绕鱼线的鱼线盒,如板状的缠绕件和圆形的缠绕件等等,均是通过人工牵扯鱼线进行缠绕,如此操作一是耗费时间,二是容易弄脏衣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鱼线盒,该鱼线盒有利于缠绕鱼线,既节约绕线时间,有能够保持绕线过程干净整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鱼线盒,该鱼线盒包括盒身、盒盖、集线圈和拉把,所述盒盖的一边铰接于所述盒身的一边,所述盒盖翻转至所述盒身的上方时所述盒盖端口处的边缘与所述盒身端口处的边缘完全重合;所述盒身内的底面设置有竖直向上的凸轴,所述集线圈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凸轴相匹配的套筒,所述套筒可转动地套接于所述凸轴;其中,所述集线圈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鱼钩的钩环,所述套筒的侧壁上沿其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地设置有拨片,多个所述拨片沿所述套筒均匀的设置于所述套筒的侧壁上,所述盒身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进线孔和与所述拨片位于同一高度的操作孔;所述拉把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拨片相匹配的凸片,所述拉把远离所述凸片的一端设置有拉环,所述拉把靠近所述凸片的一端能够穿过所述操作孔自所述盒身外部伸入至所述盒身内部,并可通过所述凸片拉动所述拨片带动所述集线圈转动。

优选地,所述套筒的侧壁上沿所述套筒的转动方向依次并列地设置有所述拨片和第一挡板,所述拨片铰接于所述套筒的侧壁,所述拨片与所述第一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当所述拨片与所述第一挡板靠近时所述第一弹簧处于正常状态。

优选地,所述盒身内的底端上位于所述拨片和所述操作孔之间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内沿所述拉把的拉动方向设置有与所述拉把相匹配的导向孔。

优选地,所述拉把上沿所述拉把的拉动方向依次并列地设置有第二挡板和所述凸片,所述凸片铰接于所述拉把,所述凸片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当所述凸片与所述第二挡板靠近时所述第二弹簧处于正常状态。

优选地,所述集线圈的上端沿所述集线圈的周向方向设置有用于收集鱼线的线槽,所述线槽的上端设置有连通至所述集线圈顶端面的通孔,所述集线圈的顶端面靠近所述通孔设置有用于固定鱼线线头的夹具。

优选地,所述夹具包括夹持段和操作段,所述夹持段的一端固接于所述操作段一端,所述夹持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操作段的另一端分别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所述夹持段平行于所述集线圈的顶端面,所述操作段与所述集线圈的顶端面形成有夹角,所述操作段通过扭簧弹性地铰接于所述集线圈的顶端面。

优选地,所述夹角的角度为20-40度。

优选地,所述盒盖内的顶面上沿所述盒盖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用于固定拉把的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将所述盒盖的一边铰接于所述盒身的一边,所述盒盖翻转至所述盒身的上方时所述盒盖端口处的边缘与所述盒身端口处的边缘完全重合,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使得盒盖正好将盒身盖住;所述盒身内的底面设置有竖直向上的凸轴,所述集线圈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凸轴相匹配的套筒,所述套筒可转动地套接于所述凸轴,套筒套在凸轴上,可以进行自转;其中,为了使得鱼线绳一端的鱼钩能够固定在集线圈上,将所述集线圈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鱼钩的钩环,将鱼钩钩在钩环上;所述套筒的侧壁上沿其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地设置有拨片,多个所述拨片沿所述套筒均匀的设置于所述套筒的侧壁上,所述盒身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进线孔和与所述拨片位于同一高度的操作孔;所述拉把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拨片相匹配的凸片,所述拉把远离所述凸片的一端设置有拉环,所述拉把靠近所述凸片的一端能够穿过所述操作孔自所述盒身外部伸入至所述盒身内部,并可通过所述凸片拉动所述拨片带动所述集线圈转动。将拉把从操作孔穿入至盒身内,通过拉把上的图片拉动套筒上的拨片带动集线圈的旋转,从而将鱼线进行缠绕在集线圈上,其中,鱼线是通过进线孔由有鱼钩的一端先进入盒身并钩在集线圈上的钩环上,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这种集线盘可以有多个设置在盒身内。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鱼线盒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2是图1中的集线盘的整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鱼线盒的拉把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盒身 2盒盖

3集线圈 41第一卡扣

42第二卡扣 5导向块

6操作孔 7进线孔

8套筒 9拨片

10第一挡板 11钩环

12夹持段 13操作段

14通孔 15拉把

16拉环 17凸片

18第二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参见图1-3所示的鱼线盒,该鱼线盒包括盒身1、盒盖2、集线圈3和拉把15,所述盒盖2的一边铰接于所述盒身1的一边,所述盒盖2翻转至所述盒身1的上方时所述盒盖2端口处的边缘与所述盒身1端口处的边缘完全重合;所述盒身1内的底面设置有竖直向上的凸轴,所述集线圈3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凸轴相匹配的套筒8,所述套筒8可转动地套接于所述凸轴;其中,所述集线圈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鱼钩的钩环11,所述套筒8的侧壁上沿其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地设置有拨片9,多个所述拨片9沿所述套筒8均匀的设置于所述套筒8的侧壁上,所述盒身1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进线孔7和与所述拨片9位于同一高度的操作孔6;所述拉把15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拨片9相匹配的凸片17,所述拉把15远离所述凸片17的一端设置有拉环16,所述拉把15靠近所述凸片17的一端能够穿过所述操作孔6自所述盒身1外部伸入至所述盒身1内部,并可通过所述凸片17拉动所述拨片9带动所述集线圈3转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所述盒盖2的一边铰接于所述盒身1的一边,所述盒盖2翻转至所述盒身1的上方时所述盒盖2端口处的边缘与所述盒身1端口处的边缘完全重合,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使得盒盖2正好将盒身1盖住;所述盒身1内的底面设置有竖直向上的凸轴,所述集线圈3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凸轴相匹配的套筒8,所述套筒8可转动地套接于所述凸轴,套筒8套在凸轴上,可以进行自转;其中,为了使得鱼线绳一端的鱼钩能够固定在集线圈3上,将所述集线圈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鱼钩的钩环11,将鱼钩钩在钩环11上;所述套筒8的侧壁上沿其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地设置有拨片9,多个所述拨片9沿所述套筒8均匀的设置于所述套筒8的侧壁上,所述盒身1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进线孔7和与所述拨片9位于同一高度的操作孔6;所述拉把15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拨片9相匹配的凸片17,所述拉把15远离所述凸片17的一端设置有拉环16,所述拉把15靠近所述凸片17的一端能够穿过所述操作孔6自所述盒身1外部伸入至所述盒身1内部,并可通过所述凸片17拉动所述拨片9带动所述集线圈3转动。将拉把15从操作孔6穿入至盒身1内,通过拉把15上的图片拉动套筒8上的拨片9带动集线圈3的旋转,从而将鱼线进行缠绕在集线圈3上,其中,鱼线是通过进线孔7由有鱼钩的一端先进入盒身1并钩在集线圈3上的钩环11上,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这种集线盘可以有多个设置在盒身1内。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套筒8的侧壁上沿所述套筒8的转动方向依次并列地设置有所述拨片9和第一挡板10,所述拨片9铰接于所述套筒8的侧壁,所述拨片9与所述第一挡板10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当所述拨片9与所述第一挡板10靠近时所述第一弹簧处于正常状态。通过这样的实施,将拨片9铰接在套筒8的侧壁上,另外拨片9与第一挡板10之间通过第一弹簧弹性的连接,当拉把15由外接近拨片9的时候会碰到多个拨片9的其中一个,由于拨片9是弹性的连接在第一挡板10上,拉把15进入的时候会由于弹性的作用将拨片9向远离第一挡板10的方向剥离,此时拉把15通过拨片9之后,拨片9会随即弹回至第一挡板10,再通过拉把15向盒身1外抽离,那么就会使得套筒8转动。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盒身1内的底端上位于所述拨片9和所述操作孔6之间设置有导向块5,所述导向块5内沿所述拉把15的拉动方向设置有与所述拉把15相匹配的导向孔。通过设置导向块5,作为拉把15抽拉的导向作用,使得抽拉更加的稳定。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拉把15上沿所述拉把15的拉动方向依次并列地设置有第二挡板18和所述凸片17,所述凸片17铰接于所述拉把15,所述凸片17与所述第二挡板18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当所述凸片17与所述第二挡板18靠近时所述第二弹簧处于正常状态。当拉把15由外接近拨片9的时候会碰到多个拨片9的其中一个,此时通过将凸片17设置为弹性的连接于第二挡板18,当拉把15继续深入盒身1内的时候,此时的拨片9和凸片17会由于彼此是一种弹性的连接进行相互换位,前后顺序改变,也是为了减少之间的阻力,增加操作的便利性。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该鱼线盒在回收好鱼线之后可以将鱼线的尾部进行固定,优选地,所述集线圈3的上端沿所述集线圈3的周向方向设置有用于收集鱼线的线槽,所述线槽的上端设置有连通至所述集线圈3顶端面的通孔14,所述集线圈3的顶端面靠近所述通孔14设置有用于固定鱼线线头的夹具。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实现对鱼线尾部的固定,优选地,所述夹具包括夹持段12和操作段13,所述夹持段12的一端固接于所述操作段13一端,所述夹持段12的另一端与所述操作段13的另一端分别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所述夹持段12平行于所述集线圈3的顶端面,所述操作段13与所述集线圈3的顶端面形成有夹角,所述操作段13通过扭簧弹性地铰接于所述集线圈3的顶端面。通过将操作段13向下按,使得夹持段12与集线圈3的顶端面具有夹缝,将鱼线的尾部放入至夹缝中,再松开操作段13的作用力,通过扭簧的弹性作用给操作段13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从而夹持段12有一个向下的夹持力将鱼线夹持尾部。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操作,复合人体工程学,优选地,所述夹角的角度为20-40度。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将拉把15固定在盒盖2上方便存储携带,优选地,所述盒盖2内的顶面上沿所述盒盖2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用于固定拉把15的第一卡扣41和第二卡扣42。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