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害虫饲养及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6349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仓储害虫饲养及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仓储害虫饲养及收集装置,属于昆虫饲养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仓储害虫由于生存环境的特殊性,其个体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表现为虫体小、分布范围广、世代周期短、繁殖力强以及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仓储害虫不仅危害粮食,而且还可以危害中药材、烟草、食品、皮革、图书、档案等储藏物。主要通过幼虫在寄主体内钻蛀取食,排泄物、幼虫和蛹的蜕皮或尸体残留在储藏物中而造成危害。另外,害虫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和水也会造成储藏物局部结块、发热霉变,大大降低了储藏物的商品价格和食用价值。第三,蜚蠊等害虫还可以传播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目前,主要依赖杀虫剂、熏蒸剂等化学药剂防治仓储害虫,随之带来害虫抗药性、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及时了解仓储害虫的生活习性、分布情况、寄主选择性以及对寄主的危害程度等信息;根据不同虫害情况有针对性地拟定仓储害虫防治方案,进而减少仓储害虫危害。因此,如何取得稳定充足、生长发育整齐的虫源是研究害虫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预测预报以及制定综合防治的前提。

目前,通常采用带有饲养窗口的密闭箱体来饲养害虫,存在饲料残渣及排泄物清理麻烦、放养或收集操作困难、箱内温度或湿度调节不便等诸多缺陷;无法快速地为害虫研究提供大量饲养虫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便于放养或收集饲养对象、可以为同时开展的多组生物学实验提供不同发育阶段害虫虫源的仓储害虫饲养及收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具有饲养窗的饲养箱;饲养箱为透明箱体,固定在支架上;饲养箱的侧板上开设有放养收集孔,该放养收集孔中固定有带橡胶瓣膜的风帽;支架上固定有可移动光源。

饲养箱的底板为纱网,该饲养箱的下方有固定在该支架上的吸尘器;吸尘器的下方有固定在支架上的抽屉式收集盘。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因此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将原来的底板改为了纱网,并在该纱网的下方安装了吸尘器,因此无需打开饲养窗即可对箱体内部进行快速、彻底清扫,同时还能调节箱体内部气候环境;

2)由于在侧板上开设有放养收集孔,因此通过试管与之对接即可实现昆虫的投放或收集,既方便快捷、又安全可靠;

3)由于在放养收集孔处安装了带有橡胶瓣膜的风帽,因此既能方便操作、又可避免因操作疏忽而导致昆虫逃逸;

4)在吸尘器下方设置抽屉式收集盘,可方便残渣废料收集,避免污染实验室环境;

5)调整可移动光源的光线角度,即可利用昆虫的避光性并通过试管投放或诱导收集昆虫;

6)不仅可以精确饲养不同发育阶段的仓储害虫,确保每个虫态的种群数目,为获得更为准确和可靠的生物学信息提供便利;又能减少不同虫态饲养过程中的人工操作时间、提高效率,减少了对不同虫态的物理及人为损伤。

7)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为同时开展的多组生物学实验提供不同发育阶段的虫源,提高了实验效率、减少了实验误差,实验结果更为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风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饲养箱1、可移动光源2、风帽3、吸尘器4、抽屉式收集盘5、支架6、纱网7、饲养窗8、橡胶瓣膜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饲养箱1固定在支架6上的为透明箱体。该饲养箱的左侧板上开设有饲养窗8、该饲养箱的右侧板上开设有放养收集孔(图中未示出)。为了操作方便、避免昆虫逃逸,所述放养收集孔中固定有带橡胶瓣膜9的风帽3,所述橡胶瓣膜呈米字形结构或十字型结构。为了便于调节光线照射角度,在支架6上固定有可移动光源2。

为了便于清理箱内环境、调节箱内气候,饲养箱1的底板采用纱网7,饲养箱1的下方有固定在支架6上的吸尘器4。

为了便于收集残渣、避免污染室内环境,吸尘器4的下方有固定在支架6上的抽屉式收集盘5。

使用时,把饲料通过饲养窗8放入饲养箱1内,顶开橡胶瓣膜9并将试管口(图中未示出)插入风帽3中,使可移动光源2的光线指向试管,用遮光布覆盖饲养箱体,然后将饲养箱1置于适宜饲养对象生存的人工气候环境中一段时间,待饲养对象全部离开试管进入箱内后,取下试管、关闭光源即可。饲养一段时间后,开启吸尘器4即可将纱网7上的残渣或排泄物吸入收集盘5中,从而确保箱内干净整洁。

当需要收集不同发育阶段的饲养对象时,将装有诱集剂的试管插入风帽3中,使可移动光源2的光线指向饲料,用遮光布覆盖用于收集的试管;一段时间后,成虫即会进入试管、幼虫保留在箱内,待收集完成后关闭光源即可,从而实现不同发育阶段的饲养对象分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