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用增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6078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产养殖用增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产养殖用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运用工业化方法进行鱼类养殖的一种高效生产模式,利用水循环技术和增氧技术对鱼类进行高效养殖,其中增氧装置是养殖过程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但是现有的做法往往是直接向水中进行冲氧,但是生成成本高,同时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氧效果好、移动方便的水产养殖用增氧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产养殖用增氧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水泵、增氧锥、储气罐和制氧机,所述增氧锥顶部竖直设有一进水管,所述增氧锥底部设有一出水管,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进水管连接,所述进水管中部侧壁上水平设有一进气管,所述制氧机的出气口与储气罐的进口连接,所述储气罐的出口通过气管与进气管连接,所述出水管上设有排气管,所述底座底部设有移动装置。

如上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用增氧装置,进一步说明为,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两并排设置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两端均设有滚动轴承,所述连接轴通过连接件与底座底部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用增氧装置,进一步说明为,所述连接件为两端 设有开孔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两端均通过螺钉与底座底部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用增氧装置,进一步说明为,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四个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位于底座底部四周。

如上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用增氧装置,进一步说明为,所述万向轮上均设有锁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进水管和进气管垂直设置,从而使水流流速方向和气流流速方向垂直,可以避免气泡激荡和彼此碰撞融合,从而使氧气与水接触效果更好,提高了增氧效果。同时通过设置移动装置,能使该装置移动更加便捷,减轻了搬运时的劳动强度,同时使该装置安装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仰视图。

图中:1、底座;2、水泵;3、增氧锥;4、储气罐;5、制氧机;6、进水管;7、出水管;8、进气管;9、排气管;10、连接轴;11、滚动轴承;12、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产养殖用增氧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水泵2、增氧锥3、储气罐4和制氧机5,所述增氧锥3顶部竖直设有一进水管6,所述增氧锥3底部设有一出水管7,出水管7用于排出增氧后的水,所述水泵2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进水管6连接,所述进水管6中部侧壁上水平设有一进气管8,即进气管8与进水管6相互垂直,通过将进水管6和进气管8垂直设置,从而使水流流速方向和气流流速方向垂直,可以避免气泡激荡和彼此碰 撞融合,从而使氧气与水接触效果更好,提高了增氧效果。

所述制氧机5的出气口与储气罐4的进口连接,所述制氧机5用于制造氧气,所述储气罐4用于储存氧气,同时可以使进气压力更加平稳。所述储气罐4的出口通过气管与进气管8连接,从而通过进气管8向增氧锥3中通入氧气。氧气和水在增氧锥3中混合,形成气泡流体,实现气液接触,从而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实现了水体增氧的目的,完成增氧后的水从出水管7中排出,用于水产养殖,所述出水管7上设有排气管9,多余为溶解的氧气从排气管9中排出,所述增氧锥3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做详细阐述。

所述底座1底部设有移动装置,通过设置移动装置,能使该装置移动更加便捷,减轻了搬运时的劳动强度,同时使该装置安装更加方便。如图2所示,所述移动装置可以采用包括两并排设置的连接轴10,所述连接轴10两端均设有滚动轴承11,所述连接轴10通过连接件12与底座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12可以采用两端设有开孔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两端均通过螺钉与底座1底部连接,当然所述连接件也可以采用其他装置,这里不一一进行阐述。

所述移动装置还可以采用四个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位于底座1底部四周,由于万向轮为现有技术,图中未画出,进一步,还可以在所述万向轮上设置锁定装置,通过锁定装置实现对万向轮的锁定,所述锁定装置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做具体阐述。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例,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变形或修改均受本专利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