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领域,涉及一种水流方向可控的水产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增氧是水产养殖中必需且最为关键的技术环节之一,目前常用的增氧方式有通过鼓风机将空气压入水中通过曝气装置增氧和通过水面安装叶轮等装置搅动水体增氧等几种增氧方式。将水体中养殖物种的排泄物和残饵等影响水质的废物及时排出是保证养殖水体水质稳定和养殖成功的另一个关键技术环节,通过将养殖水体转动从而使排泄物和残饵等养殖废物集中至旋转中心并排出是最为有效的水产养殖排污方法。
目前,通过叶轮是水面增氧装置可以在增氧的同时制造水流,这种增氧方式的原理是通过打动水体增加水和空气的接触从而使空气更容易溶解到水体中达到增氧的效果,但这种增氧装置只能安装在水面,对水体底部的增氧效率低,且有耗能高、噪音大和不适于车间小型水体工厂化养殖等缺点;而通过鼓风机将空气压入水中通过普通的曝气装置增氧的方式是目前最为常用的增氧方式,可以将氧气压至水体底部曝气,增氧效率高,但不能制造定向水流将水体转动,排泄物和残饵等养殖废物不集中,排污效率不高。
因此,发明一种即可高效增氧又可产生定向水流使养殖水体转动的装置对提高水产养殖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生产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水产养殖增氧装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同时实现高效增氧和产生定向水流效果的水流方向可控的水产增氧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流方向可控的水产增氧装置,包括底座、挡水板和曝气部件;所述的挡水板通过一对活动关节与底座连接,所述的挡水板安装于底座的一侧;所述的曝气部件设置于底座上。
以上所述的活动关节包括固定块和套筒A;所述的固定块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的套筒A与固定块铰接;所述的套筒A的上端设有缺口;所述的缺口的宽度与挡水板的厚度匹配,供挡水板插入形成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的曝气部件包括多根纳米管和供气总管;所述的多根纳米管通过并联与供气总管连接。
以上所述的纳米管的外径为20mm。
所述的水流方向可控的水产增氧装置还设有控制杆;所述的控制杆与挡水板中心铰接。
以上所述的挡水板的两侧设有一对限流板。
以上所述的底座的规格为长70cm,宽30cm,厚6cm。
使用时,通在底部设置曝气部件将通过鼓风机压送的空气高效分散至养殖水体中,实现高效增氧;通过设置可调节与水底面角度的挡水板将空气从水底上升至水面产生的水流定向流动,在水产养殖中根据需要在养殖水体中设置多个该装置,调整每个装置产生的水流方向,将养殖水体转动,可将排泄物和残饵等养殖废物集中,便于养殖废物的及时排出。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在底部设置曝气部件将通过鼓风机压送的空气高效分散至养殖水体中,通过设置可调节与水底面角度的挡水板将空气从水底上升至水面产生的水流定向流动,从而在水产养殖中根据需要在养殖水体中设置多个该装置,调整每个装置产生的水流方向,将养殖水体转动,实现高效增氧的同时通过水体旋转将排泄物和残饵等养殖废物集中,便于养殖废物的及时排出,从而保证养殖水体水质稳定,实现水产养殖增产增效。
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有的活动关节容易操控,可根据需要对挡水板进行调整,进一步控制水流的方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活动关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1-挡水板,2-限流板,3-纳米管,4-底座,5-供气总管,6-活动关节,61-固定块,62-套筒A,7-控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水流方向可控的水产增氧装置,包括底座4、挡水板1和曝气部件;所述的挡水板1通过一对活动关节6与底座4连接,所述的挡水板1安装于底座4的一侧;所述的曝气部件设置于底座4上。所述的底座4的规格为长70cm,宽30cm,厚6cm。所述的曝气部件包括四根外径均为20mm的纳米管3和供气总管5,四根根纳米管3通过并联后与供气总管5连接。
所述的活动关节6包括固定块61和套筒A62,固定块61固定安装在底座4上。所述的套筒A62与固定块61铰接,套筒A62的上端设有缺口;所述的缺口的宽度与挡水板1的厚度匹配,供挡水板1插入形成固定连接。在套筒A与固定块61铰接的作用下,挡水板1的倾斜角度可以进行调节,从而实现控制水流方向的目的。
实施例2:
一种水流方向可控的水产增氧装置,包括底座4、挡水板1和曝气部件;所述的挡水板1通过一对活动关节6与底座4连接,所述的挡水板1安装于底座4的一侧;所述的曝气部件设置于底座4上。所述的底座4的规格为长70cm,宽30cm,厚6cm。所述的曝气部件包括五根外径均为20mm的纳米管3和供气总管5,五根根纳米管3通过并联后与供气总管5连接。该装置还设有控制杆7;所述的控制杆7与挡水板1中心铰接。
所述的活动关节6包括固定块61和套筒A62,固定块61固定安装在底座4上。所述的套筒A62与固定块61铰接,套筒A62的上端设有缺口;所述的缺口的宽度与挡水板1的厚度匹配,供挡水板1插入形成固定连接。在套筒A与固定块61铰接的作用下,挡水板1的倾斜角度可以进行调节,从而实现控制水流方向的目的。
实施例3:
一种水流方向可控的水产增氧装置,包括底座4、挡水板1和曝气部件;所述的挡水板1通过一对活动关节6与底座4连接,所述的挡水板1安装于底座4的一侧;所述的曝气部件设置于底座4上。所述的底座4的规格为长70cm,宽30cm,厚6cm。所述的曝气部件包括三根外径均为20mm的纳米管3和供气总管5,三根根纳米管3通过并联后与供气总管5连接。该装置还设有控制杆7;所述的控制杆7与挡水板1中心铰接。所述的挡水板1的两侧还设有一对限流板2,限流板可以防止水流扩散。
所述的活动关节6包括固定块61和套筒A62,固定块61固定安装在底座4上。所述的套筒A62与固定块61铰接,套筒A62的上端设有缺口;所述的缺口的宽度与挡水板1的厚度匹配,供挡水板1插入形成固定连接。在套筒A与固定块61铰接的作用下,挡水板1的倾斜角度可以进行调节,从而实现控制水流方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