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走式微型旋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45590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自走式微型旋耕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走式微型旋耕机。



背景技术:

微型旋耕机以小型柴油机或汽油机为动力,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等特点。微型旋耕机广泛适用于平原、山区、丘陵的旱地、水田、果园等。微型旋耕机可以在田间自由行使,便于用户使用和存放,省去了大型农用机械无法进入山区田块的烦恼,是广大农民消费者替代牛耕的最佳选择。

目前,现有技术的微型旋耕机仅限于旋耕,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广大农民消费者对农具功能多样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走式微型旋耕机,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走式微型旋耕机,包括转向系统、动力系统和旋耕装置;所述转向系统包括车把;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变速箱、发动机、离合器、车轮和行走轮,所述变速箱一侧连接车轮和行走轮,另一侧与旋耕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离合器上连接有挂挡杆;所述旋耕装置包括旋耕刀轴、旋刀、挡泥瓦和耕深调节装置,所述车把可水平方向180度旋转;所述挂挡杆可竖直方向180度旋转。

优选的:所述挡泥瓦为两片式,两片挡泥瓦中间设有支撑梁,每片挡泥瓦通过合页与支撑梁连接,两片挡泥瓦之间还设有定位装置;所述支撑梁的末端与耕深调节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耕深调节装置包括套筒,套筒内滑动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底部设有限深轮,所述套筒与滑杆通过锁紧装置锁紧固定。

优选的:所述滑杆的顶端设有手提把。

优选的:所述行走轮为人字轮。

优选的:所述旋耕刀轴的前方、两组旋刀之间设有分土铲,分土铲固定设置在支撑梁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分土铲的高度可调节。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型旋耕机转向更方便,更容易抓力,劲更大,分散土的效果更好,挂挡也更方便、快捷、省时、省力,而且既可以旋耕,又可以开沟,一台机器两样功能,使用价值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挡泥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行走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走式微型旋耕机,包括转向系统、动力系统和旋耕装置。

所述转向系统包括车把1;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变速箱、发动机、离合器、车轮2和行走轮3,所述变速箱一侧连接车轮2和行走轮3,另一侧与旋耕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离合器上连接有挂挡杆4;所述旋耕装置包括旋耕刀轴5、旋刀6、挡泥瓦7和耕深调节装置8,所述车把1可水平方向180度旋转;所述挂挡杆4可竖直方向180度旋转。车轮2可拆卸,非工作状态车轮2安装在车轮轴上,工作时拆下车轮2,由行走轮3做驱动轮;耕地时,车把1方向如图1所示;需要开沟时,车把1水平旋转180度,挂挡杆4也竖直旋转转向方便挂挡的一边,调节档位,旋耕刀轴5反方向旋转,完成开沟作业。一台机器两样功能,使用价值更高。

参照图2,所述挡泥瓦7为两片式,两片挡泥瓦7中间设有支撑梁9,每片挡泥瓦7通过合页10与支撑梁9连接,两片挡泥瓦7之间还设有定位装置11;所述支撑梁9的末端与耕深调节装置8连接。两片式挡泥瓦7的设置更有利于土的分散。

参照图1,所述耕深调节装置8包括套筒12,套筒12内滑动设有滑杆13,所述滑杆13的底部设有限深轮14,所述套筒12与滑杆13通过锁紧装置15锁紧固定;所述滑杆13的顶端设有手提把16。耕地时,滑动滑杆13调整好限深轮14的高度,拧紧锁紧装置15进行锁紧固定,手提把16的设置使得转向更方便。

参照图3,所述行走轮3为人字轮。人字轮相比与平轮更利于抓力,劲更大。

参照图1,所述旋耕刀轴5的前方、两组旋刀6之间设有分土铲17,分土铲17固定设置在支撑梁9的正下方;所述分土铲17的高度可调节。需要开沟时,调整好分土铲17的高度、与旋刀6配合进行工作,方便快捷,工作效率更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