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移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1200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电动移栽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农业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电动移栽机以及更换供电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移栽机是一种用于移植农作物幼苗的农业机械,其因为能够取代传统的人工移植农作物幼苗的方式而被投入使用。现在的移栽机被配置一个内燃机作为动力源,内燃机在提供动力时需要消耗汽油或者柴油等油气,由于内燃机的热效率比较低,在移栽机被使用的过程中,汽油或者柴油等油气燃烧不充分,并且内燃机的噪音比较大,这导致现在的移栽机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首先,内燃机的噪音比较大,容易给移栽机的操作者的听力以及情绪造成影响,尤其是当操作者长时间操作移栽机时,操作者的情绪波动比较大,脾气容易变得暴躁。其次,内燃机的热效率比较低,导致汽油或者柴油的燃烧不充分,以至于造成汽油或者柴油等油气等浪费。第三,没有被充分燃烧的汽油或者柴油等油气会作为移栽机的排放物而被直接排放到使用环境中,这容易对种植环境造成污染,尤其是当移栽机被应用于大棚环境等相对密封的种植环境时,由于空气的流动性比较差而导致排放物等污染物长时间滞留在大棚环境中,这不仅严重地污染了农作物幼苗的生长环境,而且会给在大棚环境中工作的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工作人员长时间处于被污染的环境中时,会导致工作人员的呼吸道、肺部等产生不适,甚至病变。另外,通过内燃机作为动力源驱动的移栽机需要复杂的传动机构将动力传输至各个功能部件,这使得现在的移栽机无法被小型化,这不仅导致移栽机无法被方便地应用于面积较小的种植环境,而且导致移栽机的成本比较高、价格比较贵,且后期的维护费用也比较昂贵,继而导致移栽机无法被有效地普及。随着电池相关技术的突飞猛进式的发展,如何将电池技术应用于移栽机和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电动移栽机,其中所述供电装置能够被快速地更换,以在所述电动移栽机被使用的过程中,当所述供电装置的电量被耗尽或者所述供电装置因损坏而无法被继续使用时,能够快速地更换所述供电装置,从而使得所述电动移栽机 能够被持续地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电动移栽机,其中所述电动移栽机的移栽机装置包括一移栽机主体和被倾斜地设置于所述移栽机主体的一容纳主体,其中所述供电装置被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容纳主体的容纳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电动移栽机,其中所述容纳主体被倾斜地设置,从而在将所述供电装置从所述容纳主体的所述容纳空间取出时,是通过斜向上拉所述供电装置的方式来完成的,而不是通过提的方式将所述供电装置从所述容纳主体的所述容纳空间内取出,从而方便更换所述供电装置,和在更换所述供电装置时更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电动移栽机,其中所述容纳主体被倾斜地设置,从而在更换所述供电装置的过程中,当操作者的一只手将所述供电装置稍微拉出所述容纳主体的所述容纳空间时,操作者的另一只手能够拖住所述供电装置的外壁下侧,并且两只手能够相互配合继续施力于所述供电装置,而将所述供电装置从所述容纳主体的所述容纳空间内取出来,从而在更换所述供电装置时更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电动移栽机,其中所述容纳主体被倾斜地设置,从而在将所述供电装置从所述容纳主体的所述容纳空间内取出的过程中,所述容纳主体的内壁始终向上托住所述供电装置,以藉由所述容纳主体的内壁克服所述供电装置的一部分重力,从而能够较为轻松和方便地将所述供电装置从所述容纳主体的所述容纳空间内取出来。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电动移栽机,其中所述容纳主体被倾斜地设置,从而在将所述供电装置放置到所述容纳主体的所述容纳空间的过程中,所述供电装置的重力能够使所述供电装置具有自动地进入到所述容纳主体的所述容纳空间的趋势和位移,这使得操作者不需要施力而推动所述供电装置进入到所述容纳主体的所述容纳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电动移栽机,其中所述容纳主体被倾斜地设置,从而在将所述供电装置放置到所述容纳主体的所述容纳空间的过程中,所述供装置的重力使得所述供电装置较为缓慢地滑动到所述容纳主体的所述容纳空间内,这种方式能够避免所述供电装置的外壁和所述容纳主体的内壁产生激烈的碰撞,从而保证所述供电装置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电动移栽机,其中所述供电装置包括一供电本体和被设置于所述供电本体的至少一滑动单元,其中在更换所述供电装置的过程中(无论是在所述供电装置从所述容纳主体的所述容纳空间取出时,还是在将所述供电装置放入到所述 容纳主体的所述容纳空间时),所述供电装置的所述滑动单元能够直接与所述容纳主体的内壁接触,从而减少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容纳主体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以方便地拆卸和安装所述供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电动移栽机,其中所述供电装置的电池连接单元被设置在所述供电本体的连接端,所述移栽机装置的移栽机连接单元被设置于所述容纳主体,其中当所述供电装置被放置于所述容纳主体的所述容纳空间时,所述电池连接单元能够被自动地导通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即,不需要操作者手动操作来导通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和所述电池连接单元,从而实现所述供电装置的快速拆卸和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电动移栽机,其中所述容纳主体被倾斜地设置,从而即便是在所述电动移栽机振动时,所述供电装置的重力也能够使所述电池连接单元和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保持在相互导通的状态,以保证所述电动移栽机在被使用时的可靠性。

依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电动移栽机,其包括:

至少一供电装置,其中所述供电装置包括一供电本体和一电池连接单元,其中所述电池连接单元被导通地连接于所述供电本体;和

一移栽机装置,其中所述移栽机装置进一步包括:

一移栽机主体,其中所述移栽机主体包括一机架、一行走机构、一传动机构、一移栽机构以及一电动机,其中所述行走机构、所述传动机构、所述移栽机构和所述电动机分别被设置于所述机架,其中所述电动机被导通地连接于所述移栽机主体的电路,所述传动机构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电动机,所述行走机构和所述移栽机构分别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传动机构;

一移栽机连接单元,其中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被导通地连接于所述移栽机主体的电路;以及

至少一容纳主体,其中所述容纳主体具有一容纳空间和连通于所述容纳空间的一开口,其中所述容纳主体被设置在所述机架,其中所述容纳主体被倾斜地设置于所述移栽机主体,并且所述容纳主体的所述开口倾斜向上,其中所述供电装置自所述容纳主体的所述开口被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容纳主体的所述容纳空间,并且当所述供电装置被保持在所述容纳主体的所述容纳空间时,所述电池连接单元和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被导通地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供电本体具有一连接端,所述电池连接单元被设置于所述供电本体的所述连接端,其中所述容纳主体具有一安装端和对应于所述安装端的 一开口端,所述容纳主体的所述开口形成于所述开口端,所述容纳空间自所述开口端向所述安装端方向延伸,其中所述容纳主体的所述安装端被设置于所述移栽机主体,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被设置于所述容纳主体的所述安装端,并且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自所述容纳主体的外部延伸至所述容纳空间,其中当所述供电装置被安装于所述容纳主体的所述容纳空间时,所述电池连接单元在所述容纳主体的所述容纳空间内被自动地导通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供电装置包括至少一组滑动单元,其中所述滑动单元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供电本体的外壁下侧,其中所述滑动单元得以被保持在所述供电本体和所述容纳主体的内壁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供电装置包括至少一组滑动单元,其中所述滑动单元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主体的内壁,并且所述滑动单元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其中所述滑动单元得以被保持在所述供电本体和所述容纳主体的内壁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供电装置包括至少一操作把手,其中所述操作把手被设置于所述供电本体的操作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供电装置包括至少一指示灯,其中所述指示灯被设置于所述供电本体的操作端,并且所述指示灯被导通地连接于所述供电本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供电装置包括至少一控制开关,其中所述控制开关被设置于所述供电本体的操作端,并且所述控制开关被导通地连接于所述供电本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容纳主体具有至少一通道,所述通道被设于所述容纳主体的所述安装端,并且所述通道连通所述容纳主体的外部环境和所述容纳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移栽机装置包括一保持单元,其中所述保持单元包括至少一保持杆,其中所述容纳主体具有至少两插孔,每个所述插孔分别被设于所述容纳主体的所述开口端,并且每个所述插孔分别在所述容纳主体的两侧连通所述容纳空间,其中在所述供电装置被保持在所述容纳主体的所述容纳空间后,所述保持杆的两个端部分别被保持在所述容纳主体的每个所述插孔,以通过所述保持杆减小所述容纳主体的所述开口的尺寸的方式,使所述供电装置被保持在所述容纳主体的所述容纳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移栽机装置包括一保持单元,其中所述保持单元包括一盖体,其中所述盖体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主体,以藉由所述盖体封闭所述容纳主体的所述开口,从而所述盖体使所述供电装置被保持在所述容纳主体的所述容纳空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保持单元包括一盖体,其中所述盖体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主体,以藉由所述盖体封闭所述容纳主体的所述开口,从而所述盖体使所述供电装置被保持在所述容纳主体的所述容纳空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供电装置的数量是一个,其中所述移栽机装置包括一个所述容纳主体,并且所述容纳主体被设置于所述移栽机主体的重心位置,从而使所述供电装置被保持在所述移栽机主体的重心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供电装置的数量是两个,其中所述移栽机装置包括两个所述容纳主体,并且两个所述容纳主体被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移栽机主体的重心位置两侧,从而使得两个所述供电装置被保持在所述移栽机主体的重心位置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移栽机主体包括一机架、一行走机构、一传动机构、一移栽机构以及一电动机,其中所述行走机构、所述传动机构、所述移栽机构、所述电动机和所述容纳主体分别被设置于所述机架,其中所述电动机被导通地连接于所述移栽机主体的电路,所述传动机构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电动机,所述行走机构和所述移栽机构分别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传动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电动移栽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A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电动移栽机的一个变形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2B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电动移栽机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电动移栽机的供电装置、容纳主体和移栽机连接单元的关系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电动移栽机的供电装置、容纳主体和移栽机连接单元的关系的剖视示意图。

图5A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电动移栽机的容纳主体和移栽机连接单元的组合状态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5B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电动移栽机的容纳主体和移栽机连接单元的组合状态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6A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电动移栽机的供电装置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6B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电动移栽机的供电装置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7A和图7B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电动移栽机的供电装置、容纳主体和移栽机连接单元的剖视示意图,其示意图了将电动装置设置于容纳主体的容纳空间的过程。

图8A和图8B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电动移栽机的供电装置、容纳主体和移栽机连接单元的剖视示意图,其示意图了将电动装置从容纳主体的容纳空间内取出来的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描述被揭露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制造和使用本实用新型。下述描述中提供的较佳实施例仅作为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示例和修改,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下述描述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实用新型范围地应用于其它实施例、可选替代、修改、等同实施和应用。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之附图1至图8B,依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电动移栽机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述,其中所述电动移栽机包括一移栽机装置10和至少一供电装置20,其中所述供电装置20被设置于所述移栽机装置10,以藉由所述供电装置20为所述移栽机装置10提供电能而驱动所述移栽机装置10工作。

优选地,所述供电装置20被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移栽机装置10,以在所述电动移栽机被使用的过程中,当所述供电装置20的电能被耗尽或者所述供电装置20损坏时,能够及时地更换所述供电装置20,以维持所述移栽机装置10的工作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供电装置20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电动移栽机中不受限制, 例如在附图1示出的所述电动移栽机的示例中,所述供电装置20的数量可以两个,并且当所述供电装置20的数量被实施为两个时,两个所述供电装置20被对称地保持在所述移栽机装置10的两侧,以使得所述移栽机装置10的稳定性更好和方便操作者操作所述电动移栽机。在附图2A和图2B示出的所述电动移栽机的示例中,所述供电装置20的数量还可以被实施为一个。优选地,当所述供电装置20的数量被实施为一个时,所述供电装置20可以被保持在所述移栽机装置10的重心位置,以使得所述电动移栽机具有良好的平衡性。

还值得一提的是,附图1、图2A和图2B示出的所述电动移栽机仅为示例,在所述电动移栽机的其他的示例中,所述供电装置20的数量也可以超过两个,另外,所述供电装置20也可以被保持在所述移栽机装置10的其他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电动移栽机在这方面不受限制。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附图1、图2A和图2B示出的所述电动移栽机的示例仅为举例,其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电动移栽机的内容和范围。

在接下来的描述中,以所述供电装置20的数量被实施为一个,且所述供电装置20被优选地设置在所述移栽机装置10的重心位置为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电动移栽机的特征和优势。

参考附图2A至图6B,所述移栽机装置10包括一移栽机主体11和一移栽机连接单元12,其中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被导通地连接于所述移栽机主体11的电路。所述供电装置20包括一移栽机连接单元12和一电池连接单元22,其中所述电池连接单元22被导通地连接于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当所述供电装置20被设置于所述移栽机装置10的所述移栽机主体11时,所述电池连接单元22被导通地连接于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从而所述供电装置20的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能够为所述移栽机主体11供电,以使所述移栽机主体11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动能而产生动力,并在后续藉由动力驱动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所述供电本体21的类型不受限制,例如所述供电本体21可以被实施为但不限于锂电池。

进一步地,所述移栽机装置1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容纳主体13,其中所述容纳主体13具有一容纳空间131和连通于所述容纳空间131的一开口132,其中所述容纳主体13被倾斜地设置于所述移栽机主体11,并且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开口132倾斜向上。所述供电装置20自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开口132被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

优选地,所述容纳主体13被设置于所述移栽机主体11的重心位置,从而当所述供电装置20被设置于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时,所述供电装置20被保持在所述电动移栽机的重心位置,从而不仅能够有利于保证所述电动移栽机的平衡,而且还能够方便所述电动移栽机被操作。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容纳主体13的数量被实施为两个时,两个所述容纳主体13还可以相互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移栽机主体11的重心位置两侧,从而使得分别被容纳于每个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供电装置20被保持在所述移栽机主体11的重心位置的两侧。尽管如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将所述容纳主体13倾斜地设置在所述移栽机主体11的其他位置也是有可能的。

优选地,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被设置于所述容纳主体13,并且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自所述容纳主体13的外部延伸至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从而当所述供电装置20自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开口132被设置于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时,所述供电装置20的所述电池连接单元22和所述移栽机装置10的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能够在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内被相互导通。也就是说,所述容纳主体13能够避免被相互导通的所述电池连接单元22和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裸露,从而保证所述电池连接单元22和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的导通关系的可靠性。例如,所述容纳主体13能够减少或者避免被相互导通的所述电池连接单元22和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受雨水的影响,从而保证所述电池连接单元22和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的导通关系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具有一操作端211和对应于所述操作端211的一连接端212,其中所述电池连接单元22被设置于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的所述连接端212。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被设置于所述容纳主体13的底部。在安装所述供电装置20于所述移栽机装置10的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时,以所述供电本体21的所述连接端212先放入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的方式,将所述供电本体21设置于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从而当所述供电本体21被保持在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时,所述电池连接单元22和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被自动地导通,以实现所述供电装置20的快速更换。例如,在所述供电本体21被放置于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的同时,由于所述供电本体21自身的重力,被设置于所述供电本体21的所述连接端212的所述电池连接单元22和被设置于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能够被相互插接在一起,而使所述电池连接单元22和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被相互导通。

参考附图2A和图2B,所述移栽机主体11包括一机架111、一组行走机构112、一传动机构113、一移栽机构114以及一电动机115,其中所述行走机构112、所述传动机构113、所述移栽机构114、所述电动机115和所述容纳主体13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移栽机主体11的所述机架111,其中所述电动机115被导通地连接于所述移栽机主体11的电路,所述传动机构113被可驱动地设置于所述电动机115,所述行走机构112和所述移栽机构114分别被可驱动地设置于所述传动机构113。当所述供电装置20被保持在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并且所述供电装置20的所述电池连接单元22和所述移栽机装置10的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被导通时,所述供电装置20的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能够通过所述电池连接单元22、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和所述移栽机主体11的电路将电能供应给所述电动机115,然后所述电动机115将电能转化为动能而提供动力,所述电动机115提供的动力通过所述传动机构113分别提供给所述行走机构112和所述移栽机构114,从而驱动所述行走机构112和所述移栽机构114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连接单元22包括至少一电池导通元件221,每个所述电池导通元件221分别被导通地连接于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并且每个所述电池导通元件221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的所述连接端212。相应地,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包括至少一移栽机导通元件121,每个所述移栽机导通元件121分别被导通地连接于所述移栽机主体11的电路,其中每个所述移栽机导通元件121分别被设置于所述容纳主体13,并且每个所述移栽机导通元件121分别被容纳于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当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被容纳于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时,所述电池导通元件221和所述移栽机导通元件121能够被自动地导通,从而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能够向所述移栽机主体11提供电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电动移栽机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导通元件221被实施为凹槽式导通元件,从而在所述供电装置20被从所述移栽机装置10上拆卸下来时,所述电池导通元件221为隐藏式的,以避免在移动所述供电装置20时,所述电池导通元件221被碰触。所述移栽机导通元件121被实施为凸出式导通元件,从而所述移栽机导通元件121能够以插入和被保持在所述电池导通元件221的方式,使所述电池导通元件221和所述移栽机导通元件121被导通。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电动移栽机的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导通元件221也可以被实施为凸出式导通元件,所述移栽机导通元件121被实施为凹槽式导通元件,从而所述电池导通元件221能够以插入和被保持在所述移栽机导通元件121的方式,使所述电池导通元件221和所述移栽机导通元件121被导通。尽管如此,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电池导通元件221和所述移栽机导通元件121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电动移栽机在这方面不受限制。

另外,所述电池连接单元22包括一电池检测接口222,所述电池检测接口222被导通地连接于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并且所述电池检测接口222被设置于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的所述连接端212。相应地,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包括一移栽机检测接口122,其中所述移栽机检测接口122被设置于所述容纳主体13,并且所述移栽机检测接口122被容纳于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当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被容纳于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时,所述电池检测接口222和所述移栽机检测接口122能够被自动地导通。优选地,所述电池检测接口222被邻近地设置于所述电池导通元件221,所述移栽机检测接口122被邻近地设置于所述移栽机导通元件121。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电池连接单元22的所述电池检测接口222和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的所述移栽机检测接口122的类型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电动移栽机中不受限制,其只要在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被容纳于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后能够被相互导通即可。

另外,所述电动移栽机进一步包括一定位部30,其中所述定位部30包括至少一定位元件31以及至少一定位空间32,其中所述定位元件31被设置于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的所述连接端212,所述定位空间32被设于所述容纳主体13,其中当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被保持在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后,所述定位元件31能够被定位于所述定位空间32,以阻止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在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内晃动,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避免所述电池连接元件22和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的连接处松动,从而保证所述电池连接单元22和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的导通关系的可靠性。优选地,所述定位元件31与所述电池导通元件221相邻,所述定位空间32与所述移栽机导通元件121相邻。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电动移栽机的其他示例中,所述定位元件31也可以被设置于所述容纳主体13,所述定位空间32被设于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的所述连接端212。

参考附图2A至图6B,所述供电装置2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滑动单元23,其中所述滑动单元23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在自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开口132将所述供电装置20放置于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时,或者在自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开口132将所述供电装置20从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取 出时,所述供电装置20的所述滑动单元23能够直接地接触所述容纳主体13的内壁,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减少所述供电装置20的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与所述容纳主体13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以方便地拆卸或者安装所述供电装置20。

也就是说,无论是在将所述供电装置20从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取出时,还是在将所述供电装置20放入到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时,所述滑动单元23都能够做相对于所述容纳主体13的内壁的滚动,以能够省力地完成这一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滑动单元23的类型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电动移栽机中不受限制,例如所述滑动单元23可以是但不限于滚轮或者滚珠等。

还值得一提的是,将所述滚动单元23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主体13的内壁也是有可能的。当所述滚动单元23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主体13的内壁时,在自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开口132将所述供电装置20从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取出,或者自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开口132将所述供电装置20放置于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时,所述滚动单元23都能够避免所述供电装置20的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的外壁下侧和所述容纳主体13的内壁直接接触,从而方便地将拆卸或者更换所述供电装置20。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滚动单元23能够同时做相对于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和所述容纳主体13的运动。

参考附图2A至图6B,所述供电装置20包括至少一指示灯24,其中所述指示灯24被导通地连接于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以藉由所述指示灯24指示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的状态,例如通过所述指示灯24能够指示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的剩余电量。优选地,所述指示灯24被设置于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的所述操作端211,从而当所述供电装置20被保持在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时,所述指示灯24被暴露在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开口132的位置,以便于操作者通过所述指示灯24查看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的工作。

参考附图2A至图6B,所述供电装置20包括至少一控制开关25,其中所述控制开关25被导通地连接于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以通过所述控制开关25控制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的工作状态,例如通过所述控制开关25能够控制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是否向所述移栽机装置10供电。优选地,所述控制开关25被设置于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的所述操作端211,从而当所述供电装置20被保持在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时,所述控制开关25被暴露在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开口132的位置,以便于操作者操作所述控制开关25。

参考附图2A至图6B,所述供电装置20包括一操作把手26,其中所述操作把手26被设置于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的所述操作端211,其中当所述供电装置20被保持在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时,所述操作把手26被暴露在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开口132的位置,以便于操作者通过所述操作把手26拆卸或者更换所述供电装置20。

另外,参考附图2A至图6B,所述供电装置20进一步包括一充电端口27,其中所述充电端口27被导通地连接于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以通过所述充电端口27能够将外部电源补充到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内。优选地,所述充电端口27被设置于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的所述操作端211,从而当所述供电装置20被保持在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时,所述充电端口27能够被暴露在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开口132的位置,这样,在不需要将所述供电装置20从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取出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所述充电端口27将外部电源补充到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内。

参考附图2A至图6B,所述移栽机装置10还包括一保持单元14,以供使所述供电装置20被可靠地保持在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内。

具体地说,所述容纳主体13具有一安装端133、一开口端134以及至少两插孔135,其中所述安装端133和所述开口端134相互对应,所述开口132形成于所述开口端134,所述容纳空间131自所述开口端134向所述安装端133方向延伸,每个所述插孔135分别对称地设于所述开口端134的两侧,并且每个所述插孔135分别连通所述容纳空间131,其中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安装端133被设置于所述移栽机主体11的所述机架111,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被设置于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安装端133。所述保持单元14包括至少一保持杆141,其中所述保持杆141的两个端部分别被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容纳主体13的每个所述插孔135,以藉由所述保持杆141减小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开口132的尺寸。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保持杆141的两个端部分别被设置于所述容纳主体13的每个所述插孔135时,所述保持杆141被保持在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开口端134。更具体地说,当所述供电装置20自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开口132被放置于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时,将所述保持杆141插入和保持在所述容纳主体13的每个所述插孔135,从而使得所述保持杆141保持在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开口132的位置,以藉由所述保持杆141减小所述开口132的尺寸,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保持杆141能够阻止所述供电装置20自所述开口132从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内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装置20包括至少一安装元件28,其中每个所述安装元件28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的所述操作端211,并且每个所述安装元件28分别具 有一安装通道281。当所述供电装置20被保持在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时,每个所述安装元件28的所述安装通道281分别对应于所述容纳主体13的每个所述插孔135,并且所述保持杆141能够同时保持在所述容纳主体13的每个所述插孔135和所述每个所述安装元件28的所述安装通道281,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保持杆141一方面能够阻止所述供电装置20自所述开口132从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内脱落,另一方面能够阻止所述供电装置20在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内晃动,从而保证所述电动移栽机的可靠性。另外,通过所述保持杆141被同时保持在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插孔135和所述安装元件28的所述安装通道281的方式,还能够阻止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在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内晃动,从而一方面能够避免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的外壁和所述容纳主体13的内壁相互碰撞而产生异响,另一方面还能够避免所述电池连接元件22和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的连接处松动,从而保证所述电动移栽机在被使用时的可靠性。

参考附图2A至图6B,所述保持单元14进一步包括一盖体142,其中所述盖体142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主体13,以藉由所述盖体142封闭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开口132。当所述供电装置20被保持在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时,所述盖体142能够被设置于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开口132,以藉由所述盖体142封闭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开口132,从而阻止所述供电装置20自所述开口132从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内脱落。另外,所述盖体142通过封闭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开口132的方式还能够阻止自上而下下落的雨水通过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开口132进入到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内,从而保证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的可靠性,尤其是保证所述供电装置20的所述电池连接单元22和所述移栽机装置10的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以及保证所述电池连接单元22和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的连接关系的可靠性。

优选地,所述盖体142的一侧被轴连接于所述容纳主体13的一侧,这样,无论是所述盖体142封闭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开口132,还是所述盖体142被操作使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开口132暴露时,所述盖体142都不会从所述容纳主体13上掉落,以避免在使用所述电动移栽机的过程中,所述盖体142被遗失。

另外,所述容纳主体13还具有至少一通道136,其中所述通道136被设于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安装端133,并且所述通道136连通所述容纳空间131和外部环境,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所述供电装置20散热,另一方面当有水进入到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时能够通过所述通道136快速地且自动地排出,从而保证所述电动移栽机的可靠 性和稳定性。

参考附图7A和图7B,在将所述供电装置20装配于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的过程中,操作者一只手通过所述操作把手26拉住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另一只手在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的外壁下侧托住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然后以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的所述连接端212首先自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开口132放入到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的方式,将所述供电装置20放置于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由于所述容纳主体13被倾斜地设置,从而在这个过程中,被设置于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的外壁下册的所述滑动单元23和所述容纳主体13的内壁接触,并且在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的自身重力作用下,所述滑动单元23做相对于所述容纳主体13的内壁的运动,即,在这个过程中,操作者不需要施力于所述供电装置20,仅依靠所述供电装置20的自身的重力作用,所述供电装置20就能够自动地进入到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和被保持在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因为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被设置于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安装端133,并且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自所述容纳主体13的外部延伸到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内,从而当所述供电装置20因自身重力作用而下滑到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的底部时,所述电池连接单元22和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能够在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内被自动地导通。

另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供电装置20因自身重力作用自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开口端134向所述安装端133的方向滑动的过程中,因所述容纳主体13被倾斜地设置,从而所述容纳主体13的内壁会同时向上托住所述供电装置20,以避免所述供电装置20过快地向下滑动,从而保证所述供电装置20在被安装于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的过程中的可靠性。

参考附图8A和图8B,在将所述供电装置20从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取出的过程中,操作者一只手通过所述操作把手26斜向上拉动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此时,一方面所述滑动单元23能够减少所述供电装置20与所述容纳主体13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另一方面所述容纳主体13的内壁能够向上托住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的外壁下侧,以克服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的重力,从而操作者能够较为轻松地斜向上拉动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另外,当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的所述操作端211漏出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时,操作者的另一只手能够托住所述移栽机连接单元12的外壁下侧,以使操作者的双手都能够施力于所述供电装置20,从而方便且轻松地将所述供 电装置20从所述容纳主体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内取出来。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