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仿生树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害虫捕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4185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仿生树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害虫捕杀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的害虫捕杀装置。



背景技术:

仿生树,顾名思义,它不是自然树种,而是一种假树。它是人们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新型材料对自然界树木的再加工和外观形态的模仿,以在特定场合展现自然界树木真实效果的装饰品。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其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近年来,我国受气候变化、农业结构调整、栽培管理措施、病虫害抗药性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各种病虫害如稻飞虱、卷叶螟和二化螟等害虫常年保持重发态势,迁飞性、流行性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呈上升趋势。现有技术中,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主要还是依靠化学防治,但是采用化学防治普遍存在乱施药、盲目施药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耕地的生态环境和粮食的质量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出现了杀虫灯、诱杀板等绿色防控产品。但是,现有的杀虫灯、诱杀板大多是通过电网进行供电,而杀虫灯、诱杀板等害虫捕杀装置又大多是安装在田间地头,因而为田间地头的杀虫灯、诱杀板等害虫捕杀装置进行供电就显得尤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仿生树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害虫捕杀装置,通过仿生树上的光伏板进行发电并为田间地头的害虫捕杀装置提供电能,便于对田间地头的害虫捕杀装置进行供电。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仿生树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害虫捕杀装置,包括树体、害虫捕杀装置,所述树体上安装有光伏板,所述光伏板通过线缆依次连接有储电装置、逆变器,所述逆变器的另一端与害虫捕杀装置的捕虫装置电连接。

其中,所述树体上还连接有用于调整光伏板倾角的倾角调节机构,所述倾角调节机构包括安装于树体上的伸缩控制装置,所述伸缩控制装置上固定连接有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的另一端与光伏板铰接;所述伸缩控制装置上铰接有伸缩部件,所述伸缩部件的另一端与光伏板铰接;且支撑部件的根数m、伸缩部件的根数n满足关系:m+n=3或4,m≥1,n≥1。

其中,所述支撑部件的根数m、伸缩部件的根数n满足关系:m≥1,n=2。

其中,所述支撑部件、伸缩部件与光伏板的铰接点在光伏板上呈正多边形。

其中,所述害虫捕杀装置包括捕捉立柱,所述捕捉立柱上安装有捕捉梁,所述捕虫装置安装在捕捉梁下方。

其中,所述捕虫装置包括罩壳,所述罩壳内设置有集虫斗,所述集虫斗将罩壳的捕杀腔分割成位于上方的诱捕区、位于下方的集虫区,所述诱捕区内设置有诱捕装置,所述罩壳的侧壁上对应诱捕区的位置开设有进虫口,所述罩壳外设置有集虫导向外罩,所述集虫导向外罩通过进虫口与诱捕区连通,所述集虫导向外罩的口径沿虫飞入罩壳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进虫口内还设置有用于防止已经进入罩壳内的虫逃逸出的防逃逸锥形斗,并在进虫口内壁与防逃逸锥形斗的外壁之间形成可供虫飞进罩壳的进虫通道;所述防逃逸锥形斗的一端位于诱捕区内,所述防逃逸锥形斗的另一端位于集虫导向外罩内,所述防逃逸锥形斗的口径沿虫飞出罩壳的方向逐渐减小,且防逃逸锥形斗的进口端的口径大于进虫口的口径。

其中,所述集虫导向外罩内还设置有用于将虫吹入罩壳内的捕捉风机。

其中,所述诱捕装置包括安装在罩壳内的诱虫灯,所述诱虫灯上设置有至少2层捕捉电网,所述诱虫灯、捕捉电网与逆变器电连接。

其中,所述集虫区的底部放置有用于虫灭活的灭活液。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在仿生树的树体上安装光伏板,通过光伏板可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并输送至储电装置进行储存,而储电装置内存储的电能将输送至害虫捕杀装置,为害虫捕杀装置进行害虫诱捕时提供能源;将仿生树与害虫捕杀装置组合使用,仿生树除了美化环境以外,还能够通过其上方的光伏板将光能转化成电能,从而为田间地头的杀虫灯、诱杀板等害虫捕杀装置提供电能,供电更加方便、快捷。

2、本实用新型中,在树体上连接有倾角调节机构,通过该倾角调节机构可调整光伏板的安装角度,使太阳能够尽可能地垂直照射到光伏板上,提高光伏板的光电转化效率;该倾角调节机构包括伸缩控制装置、支撑部件和伸缩部件,整个倾角调节机构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此外光伏板通过支撑部件与伸缩控制装置进行连接,可有效避免光伏板倾倒,伸缩部件可采用液压驱动或者气压驱动,使伸缩部件的长度可调,从而通过伸缩部件调整光伏板的安装倾角,且光伏板倾角的调整更加方便、快捷。

3、本实用新型中,将支撑部件设置为至少1根、伸缩部件设置为2根,因而通过两根伸缩部件可从两个方向对光伏板的倾角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在三维空间内对光伏板的倾角进行调整。

4、本实用新型中,支撑部件、伸缩部件与光伏板的铰接点在光伏板上呈正多边形,因而有效避免所有铰接点在一条直线上时无法在三维空间内对光伏板的倾角进行调整。

5、本实用新型中,在进虫口内还设置有防逃逸锥形斗,防逃逸锥形斗的一端位于诱捕区内,另一端位于集虫导向外罩内,且在进虫口内壁与防逃逸锥形斗的外壁之间形成可供虫飞进罩壳的进虫通道,外部的害虫可通过进虫通道进入罩壳内;但是由于防逃逸锥形斗的口径沿虫飞出罩壳的方向逐渐减小,且防逃逸锥形斗的进口端的口径大于进虫口的口径,因而进入罩壳内的害虫很难再从防逃逸锥形斗的出口端或者进虫通道逃逸处,因而进入罩壳内的害虫绝大部分将被捕虫装置捕获并最终进入集虫区内进行收集,极大地提高防治装置对害虫的捕捉效率,对害虫的防治效果更好。

6、本实用新型中,在集虫导向外罩内还设置有用于将虫吹入罩壳内的捕捉风机,在捕捉风机的作用下在便于更多地害虫进入罩壳,且同时增大害虫从罩壳内逃逸出的难度,从而有效防止害虫的逃逸,提高该防治装置对害虫的捕捉效率,对害虫的防治效果更好。

7、本实用新型中,在集虫区的底部放置有用于虫灭活的灭活液,当害虫进入罩壳并被诱捕装置捕获掉入集虫区内以后,在灭活液的作用下可将捕获的害虫灭活,有效避免集虫区内的害虫再度逃逸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倾角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害虫捕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捕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集虫导向外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树体、2-横杆、3-支架、4-光伏板、5-害虫捕杀装置、6-倾角调节机构、51-捕捉立柱、52-捕捉梁、53-捕虫装置、61-支撑部件、62-伸缩部件、63-伸缩控制装置、531-集虫斗、532-集虫导向外罩、533-罩壳、534-捕杀腔、535-诱虫灯、536-捕捉电网、537-灭活液、538-捕捉风机、539-防逃逸锥形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基于仿生树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害虫捕杀装置,其包括树体1、害虫捕杀装置5,该树体1与害虫捕杀装置5协同工作。该树体1包括有树干以及树叶。在树体1的树干上安装有光伏板4,光伏板4安装在树干上方。树体1上连接有横杆2,横杆2上连接有支架3,支架3的另一端穿出树体1上半部的树冠后与光伏板4连接,从而有效避免仿生树的树叶对光伏板4进行遮挡。该光伏板4通过线缆依次连接有储电装置、逆变器,且逆变器的另一端与害虫捕杀装置5上的捕虫装置53电连接,从而仿生树上的光伏板4将光能转换成电能之后输送至害虫捕杀装置5,为害虫捕杀装置5上的捕虫装置53提供电能。

工作时,光伏板4白天接收太阳光并将光能转换成电能,光伏板4产生的电能将通过线缆输送至储电装置进行存储;晚上储电装置储存的电能将通过逆变器转换成交流电之后输至害虫捕杀装置5,为害虫捕杀装置5上的捕虫装置53提供电能,从而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实现害虫的捕杀。

作为优选,在树体1上还连接有倾角调节机构6,该倾角调节机构6主要用于调整光伏板4的倾斜角度,从而尽可能地使太阳光能够垂直照射到光伏板4上。该倾角调节机构6包括有伸缩控制装置63、支撑部件61和伸缩部件62,该伸缩控制装置63固定安装于树体1上,该支撑部件6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伸缩控制装置63上;该支撑部件61为杆体结构,其长度不可调,该支撑部件61的另一端与光伏板4铰接连接,从而光伏板4可在支撑部件61上绕其铰接轴转动;该伸缩部件62为伸缩的杆体结构,可以是气缸、可以是液压缸,该伸缩控制装置63可驱动伸缩部件62的伸长或者收缩,该伸缩部件62的一端铰接在伸缩控制装置63上,该伸缩部件62的另一端铰接在光伏板4上,因而通过伸缩部件62可调整光伏板4的安装角度。其次,该支撑部件61的根数m、伸缩部件62的根数n满足关系:m+n=3或4,m≥1,n≥1。

作为优选,为了使光伏板4能够在三维空间中进行倾角的调整,将支撑部件61的根数m、伸缩部件62的根数n满足关系:m≥1,n=2。

作为优选,为了使光伏板4能够在三维空间中进行倾角的调整,支撑部件61、伸缩部件62与光伏板4的铰接点在光伏板4上呈正多边形。

作为优选,为了有效避免树叶对光伏板4造成遮挡,因而在树体1上连接有横杆2,在横杆2上连接有支架3,该支架3的另一端穿出树体1上半部的树冠后与光伏板4连接。

作为优选,该害虫捕杀装置5包括捕捉立柱51,该捕捉立柱51安装于田地里。该捕捉立柱51上安装有捕捉梁52,并在捕捉梁52上安装有捕虫装置53,通过该捕虫装置53可对害虫进行诱捕。当然,在捕捉立柱51上可设置多组捕捉梁52,多组捕捉梁52根据使用需要自行设定就行了;此外,每一根捕捉梁52上也可以设置多组捕虫装置53,这根据使用需要自行设定就行了。

作为优选,该捕虫装置53包括有罩壳533,该罩壳533内设有有集虫斗531,通过该集虫斗531将罩壳533的捕杀腔534分割成诱捕区和集虫区,该诱捕区位于集虫区的上方,且诱捕区通过集虫斗531与集虫区连通,诱捕区内的害虫可经由集虫斗531进入集虫区内。在诱捕区内设置有诱捕装置,在诱捕装置的作用下可诱导害虫进入罩壳533内。在罩壳533的侧壁上开设有进虫口,外部的害虫可经由罩壳533上的进虫口进入罩壳533内。该罩壳533上的进虫口对应诱捕区设置,经由进虫口进入罩壳533内的害虫将直接进入诱捕区内进行捕获。在罩壳533外还设置有集虫导向外罩532,该集虫导向外罩532的小口径端与罩壳533连接,即集虫导向外罩532的口径沿虫飞入罩壳533的方向逐渐减小,外大内小的结构使得害虫更加容易进入罩壳533内。该集虫导向外罩532的小口径端将进虫口包覆在内,使得集虫导向外罩532通过进虫口与诱捕区连通。在进虫口内还设置有防逃逸锥形斗539,该防逃逸锥形斗539主要用于防止已经进入罩壳533内的害虫从罩壳533内逃逸出。该防逃逸锥形斗539在于进虫口覆盖处的外径小于进虫口的内径,从而在进虫口内壁与防逃逸锥形斗539的外壁之间形成环形空间,即用于供虫飞入罩壳533内的进虫通道。该防逃逸锥形斗539的两端均伸出进虫口,防逃逸锥形斗539的一端伸入诱捕区内,该防逃逸锥形斗539的另一端伸入集虫导向外罩532内。该防逃逸锥形斗539为锥形结构,防逃逸锥形斗539的口径沿虫飞出罩壳533的方向逐渐减小,且防逃逸锥形斗539的进口端的口径大于进虫口的口径。为了防止害虫的逃逸,因而防逃逸锥形斗539的出口端的口径小于害虫的尺寸,使害虫无法通过防逃逸锥形斗539外逃。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将害虫更加方便地进入罩壳533内,特在集虫导向外罩532内还设置有用于将虫吹入罩壳533内的捕捉风机538。

作为优选,该诱捕装置包括安装在罩壳533内的诱虫灯535,该诱虫灯535上设置有至少2层捕捉电网536。该诱虫灯535和捕捉电网536均与逆变器电连接,从而光伏板4转换成的电能将直接作用于诱虫灯535和捕捉电网536,为诱虫灯535和捕捉电网536提供电能。

作为优选,在集虫区的底部放置有用于虫灭活的灭活液537。

实施例1

一种基于仿生树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害虫捕杀装置,其包括树体1、害虫捕杀装置5,该树体1与害虫捕杀装置5协同工作。该树体1包括有树干以及树叶。在树体1的树干上安装有光伏板4,光伏板4安装在树干上方。树体1上连接有横杆2,横杆2上连接有支架3,支架3的另一端穿出树体1上半部的树冠后与光伏板4连接,从而有效避免仿生树的树叶对光伏板4进行遮挡。该光伏板4通过线缆依次连接有储电装置、逆变器,且逆变器的另一端与害虫捕杀装置5上的捕虫装置53电连接,从而仿生树上的光伏板4将光能转换成电能之后输送至害虫捕杀装置5,为害虫捕杀装置5上的捕虫装置53提供电能。

实施例2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树体1上还连接有倾角调节机构6,该倾角调节机构6主要用于调整光伏板4的倾斜角度,从而尽可能地使太阳光能够垂直照射到光伏板4上。该倾角调节机构6包括有伸缩控制装置63、支撑部件61和伸缩部件62,该伸缩控制装置63固定安装于树体1上,该支撑部件6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伸缩控制装置63上;该支撑部件61为杆体结构,其长度不可调,该支撑部件61的另一端与光伏板4铰接连接,从而光伏板4可在支撑部件61上绕其铰接轴转动;该伸缩部件62为伸缩的杆体结构,可以是气缸、可以是液压缸,该伸缩控制装置63可驱动伸缩部件62的伸长或者收缩,该伸缩部件62的一端铰接在伸缩控制装置63上,该伸缩部件62的另一端铰接在光伏板4上,因而通过伸缩部件62可调整光伏板4的安装角度。其次,该支撑部件61的根数m、伸缩部件62的根数n满足关系:m+n=3或4,m≥1,n≥1。

实施例3

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为了使光伏板4能够在三维空间中进行倾角的调整,将支撑部件61的根数m、伸缩部件62的根数n满足关系:m≥1,n=2。

实施例4

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为了使光伏板4能够在三维空间中进行倾角的调整,支撑部件61、伸缩部件62与光伏板4的铰接点在光伏板4上呈正多边形。

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害虫捕杀装置5包括捕捉立柱51,该捕捉立柱51安装于田地里。该捕捉立柱51上安装有捕捉梁52,并在捕捉梁52上安装有捕虫装置53,通过该捕虫装置53可对害虫进行诱捕。当然,在捕捉立柱51上可设置多组捕捉梁52,多组捕捉梁52根据使用需要自行设定就行了;此外,每一根捕捉梁52上也可以设置多组捕虫装置53,这根据使用需要自行设定就行了。

实施例6

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该捕虫装置53包括有罩壳533,该罩壳533内设有有集虫斗531,通过该集虫斗531将罩壳533的捕杀腔534分割成诱捕区和集虫区,该诱捕区位于集虫区的上方,且诱捕区通过集虫斗531与集虫区连通,诱捕区内的害虫可经由集虫斗531进入集虫区内。在诱捕区内设置有诱捕装置,在诱捕装置的作用下可诱导害虫进入罩壳533内。在罩壳533的侧壁上开设有进虫口,外部的害虫可经由罩壳533上的进虫口进入罩壳533内。该罩壳533上的进虫口对应诱捕区设置,经由进虫口进入罩壳533内的害虫将直接进入诱捕区内进行捕获。在罩壳533外还设置有集虫导向外罩532,该集虫导向外罩532的小口径端与罩壳533连接,即集虫导向外罩532的口径沿虫飞入罩壳533的方向逐渐减小,外大内小的结构使得害虫更加容易进入罩壳533内。该集虫导向外罩532的小口径端将进虫口包覆在内,使得集虫导向外罩532通过进虫口与诱捕区连通。在进虫口内还设置有防逃逸锥形斗539,该防逃逸锥形斗539主要用于防止已经进入罩壳533内的害虫从罩壳533内逃逸出。该防逃逸锥形斗539在于进虫口覆盖处的外径小于进虫口的内径,从而在进虫口内壁与防逃逸锥形斗539的外壁之间形成环形空间,即用于供虫飞入罩壳533内的进虫通道。该防逃逸锥形斗539的两端均伸出进虫口,防逃逸锥形斗539的一端伸入诱捕区内,该防逃逸锥形斗539的另一端伸入集虫导向外罩532内。该防逃逸锥形斗539为锥形结构,防逃逸锥形斗539的口径沿虫飞出罩壳533的方向逐渐减小,且防逃逸锥形斗539的进口端的口径大于进虫口的口径。为了防止害虫的逃逸,因而防逃逸锥形斗539的出口端的口径小于害虫的尺寸,使害虫无法通过防逃逸锥形斗539外逃。

实施例7

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为了便于将害虫更加方便地进入罩壳533内,特在集虫导向外罩532内还设置有用于将虫吹入罩壳533内的捕捉风机538。

实施例8

在实施例六或实施例七的基础上,该诱捕装置包括安装在罩壳533内的诱虫灯535,该诱虫灯535上设置有至少2层捕捉电网536。该诱虫灯535和捕捉电网536均与逆变器电连接,从而光伏板4转换成的电能将直接作用于诱虫灯535和捕捉电网536,为诱虫灯535和捕捉电网536提供电能。

实施例9

在实施例六、实施例七或实施例八的基础上,在集虫区的底部放置有用于虫灭活的灭活液53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