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间距可调的小粒蔬菜种子精播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6636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间距可调的小粒蔬菜种子精播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间距可调的小粒蔬菜种子精播机。



背景技术:

目前播种机多为自动化的大型播种机,用于露天播种的比较多,大型播种机在大棚内无法使用。而目前的小型简易播种机在大棚内使用时效率低,且不可根据种子大小和种植密度调节行间距;同时人工播种小粒种子时容易出现同时下几粒种子的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间距可调的小粒蔬菜种子精播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行间距可调的小粒蔬菜种子精播机,包括拉车,所述拉车下端设置有两个通过第一转轴固定的车轮,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与所述拉车通过轴承固定,所述第一转轴斜上方的拉车支架上还通过轴承固定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设置有4个精播器,所述精播器包括上、下开口且通过轴承与第二转轴可相对旋转固定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播种轮,所述播种轮周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呈圆周式分布的盲孔,所述壳体上端的开口沿播种轮旋转方向的对称两个侧端均固定有与所述播种轮接触设置的橡胶刮片,所述壳体上端的开口通过软管可拆卸固定连接种仓,所述第二转轴前侧的拉车支架上还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拉车两端的拉车支架的条形孔内,所述调节杆上设置有4个与所述精播器一一对应设置的开沟器,各所述开沟器可左右调节相对距离的固定于所述调节杆上;所述第二转轴包括轴一、轴二、轴三、轴四、轴五,均为中空结构,所述轴一的一端与拉车支架通过轴承固定,另一端抽拉式通过螺栓组件套接于轴二的一端外侧,所述轴二的另一端抽拉式通过螺栓组件插接于所述轴三的一端内侧,所述轴三的另一端抽拉式通过螺栓组件套接于所述轴四一端的外侧,所述轴四的另一端抽拉式通过螺栓组件插接于所述轴五的内侧,所述轴五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固定与拉车支架上,所述轴五与第一转轴之间通过链轮链条组件或齿轮啮合实现同步转动;四个播种器分别设置于轴一、轴二、轴三、轴四上。

进一步的,各所述开沟器通过螺栓组件可调节相邻开沟器相对距离的固定于所述调节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刮片为弹性的硬质橡胶,方便刮种同时避免伤种。

进一步的,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橡胶刮片之间有且只有一个盲孔。

进一步的,所述种仓下端设置有旋转式关闭器,用于关闭和打开种子的下落通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通过抽拉式固定设置的轴一、轴二、轴三、轴四可以调节四个播种器之间的相对距离,同时对应调节各开沟器的相对距离,实现播种的行间距调节;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通过链轮链条组件或齿轮啮合实现同步转动,拉动拉车前进的同时,车轮转动带动第一转轴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转轴带动各播种轮旋转实现播种;橡胶刮片可以清理盲孔内多余的种子,便于精量播种;通过调节调节杆在条形孔内的上、下距离可以有效调节播种深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行间距可调的小粒蔬菜种子精播机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行间距可调的小粒蔬菜种子精播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播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开沟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拉车;101-拉车支架;102-条形孔;2-第一转轴;3-车轮;4-第二转轴;401-轴一;402-轴二;403-轴三;404-轴四;405-轴五;5-播种器;501-壳体;502-播种轮;503-盲孔;504-橡胶刮片;6-软管;7-种仓;8-调节杆;9-开沟器;10-链轮链条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行间距可调的小粒蔬菜种子精播机,包括拉车1,所述拉车1下端设置有两个通过第一转轴2固定的车轮3,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与所述拉车通过轴承固定,所述第一转轴2斜上方的拉车支架101上还通过轴承固定有第二转轴4,所述第二转轴4上固定设置有4个精播器5,所述精播器5包括上、下开口且通过轴承与第二转轴4可相对旋转固定的壳体501,所述壳体501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转轴4固定连接播种轮502,所述播种轮502周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呈圆周式分布的盲孔503,所述壳体501上端的开口沿播种轮旋转方向的对称的两个侧端均固定有与所述播种轮502接触设置的橡胶刮片504,所述壳体501上端的开口通过软管6可拆卸固定连接种仓7,所述第二转轴4前侧的拉车支架101上还设置有调节杆8,所述调节杆8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拉车两端的拉车支架的条形孔102内,所述调节杆8上设置有4个与所述精播器5一一对应设置的开沟器9,各所述开沟器9可左右调节相对距离的固定于所述调节杆8上;所述第二转轴4包括轴一401、轴二402、轴三403、轴四404、轴五405,均为中空结构,所述轴一401的一端与拉车支架101通过轴承固定,另一端抽拉式通过螺栓组件(配合多个通孔)套接于轴二402的一端外侧,所述轴二402的另一端抽拉式通过螺栓组件(配合多个通孔)插接于所述轴三403的一端内侧,所述轴三403的另一端抽拉式通过螺栓组件(配合多个通孔)套接于所述轴四404一端的外侧,所述轴四的另一端抽拉式通过螺栓组件(配合多个通孔)插接于所述轴五405的内侧,所述轴五405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固定与拉车支架101上,所述轴五405与第一转轴2之间通过链轮链条组件10或齿轮啮合实现同步转动;四个播种器5分别设置于轴一401、轴二402、轴三403、轴四404上。

各所述开沟器9通过螺栓组件可调节相邻开沟器相对距离的固定于所述调节杆8上,各所述开沟器9如图4所述,上端通过螺栓组件与调节杆8固定。

所述橡胶刮片504为弹性的硬质橡胶,方便刮种同时避免伤种,相对设置的两个橡胶刮片504之间有且只有一个盲孔503。

所述种仓7下端设置有旋转式关闭器,用于关闭和打开种子的下落通道。

盲孔503的大小可以根据种子的大小进行适配,以便于实现精量播种,如单粒或多粒,一般误差为1为宜。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

通过抽拉式固定设置的轴一401、轴二402、轴三403、轴四404可以调节四个播种器5之间的相对距离,同时对应调节各开沟器的相对距离,实现播种的行间距调节,一般可调节行间距范围为5cm-20cm,同时相应调节各开沟器9相对距离;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4(轴五405)通过链轮链条组件10或齿轮啮合实现同步转动,拉动拉车1前进的同时,车轮3转动带动第一转轴2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转轴4带动各播种轮502旋转实现播种;橡胶刮片504可以清理盲孔503内多余的种子,便于精量播种;在条形孔102内上、下调节调节杆8,可以调节开沟深度,一般范围为2-6cm。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