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鱼竿支竿架相配合使用的竿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4892阅读:100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与鱼竿支竿架相配合使用的竿止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竿止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与鱼竿支竿架相配合使用的竿止。



背景技术:

竿止是一种套在鱼竿竿把后端、与支竿架配合使用、防止在垂钓过程中被鱼吞钩拉线将竿拖去的渔具辅助用品。如图1所示,现有的支竿架1为Y型结构且包括位于上部的U型限位部11、位于下部的支撑部12。现有的竿止都是O型圈结构,套在鱼竿竿把后端,将鱼竿置于支竿架上且竿止置于支竿架后端,利用支竿架的U型限位部限制竿止前移即可用于防止一般情况下鱼竿被拖走的情况。但是,现有的竿止存在不足之处,比如:鱼竿伸长、在鱼吞钩拉线时会使鱼竿前重后轻,可能会导致鱼竿前倾落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与鱼竿支竿架相配合使用的竿止,能够与鱼竿配合更加牢固,而且能够与支竿架配合有效防止鱼竿前倾翻入水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与鱼竿支竿架相配合使用的竿止,该竿止为螺旋形结构,所述竿止的一端垂直向下延伸出一挡板部,所述挡板部与支竿架的支撑部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挡板部与支竿架的支撑部之间通过磁性吸附固定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挡板部对应支竿架的侧面上固定有磁性层,所述支撑部对应挡板部的位置处嵌入有与磁性层相吸附的铁质层。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挡板部对应支竿架的侧面上固定有与支竿架的支撑部相对应的U型弹性卡夹,所述挡板部通过弹性卡夹卡在支竿架的支撑部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竿止,其为螺旋形结构,在向越来越粗的鱼竿后端套入时,相比传统的O型圈结构,更加方便通过旋转的方式向鱼竿后端套入,而且与鱼竿配合更加牢固稳定。同时,该竿止上延伸有挡板部,利用挡板部与支竿架的支撑部可拆卸连接,提高竿止与支竿架配合的牢固性,能够有效防止鱼竿前倾翻入水中。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现有支竿架的后视角度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竿止的正视角度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竿止的俯视角度示意图;

图4为与实施例一中竿止相配合的改进后的支竿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竿止与改进后的支竿架配合的后视角度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中竿止的正视角度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中竿止的俯视角度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中竿止与现有支竿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支竿架,11-U型限位部,12-支撑部,121-铁质层,2-竿止, 3-挡板部,31-磁性层,4-弹性卡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参照图2至图5可知,一种与鱼竿支竿架相配合使用的竿止,该竿止2为螺旋形结构,所述竿止2的一端垂直向下延伸出一挡板部3,所述挡板部3与支竿架1的支撑部12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关于挡板部3与支竿架1的支撑部12两者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关系采用:所述挡板部3与支竿架1之间通过磁性吸附固定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具体是:所述挡板部3对应支竿架的侧面上固定有磁性层31,所述支撑部 12对应挡板部的位置处嵌入有与磁性层31相吸附的铁质层121。利用磁性吸附固定的方式,即能够有效提高挡板部3与支撑部1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也方便两者连接或拆分,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竿止2,其为螺旋形结构,在向越来越粗的鱼竿后端套入时,相比传统的O型圈结构,更加方便通过旋转的方式向鱼竿后端套入,而且与鱼竿配合更加牢固稳定。同时,该竿止2不仅能够与支竿架的U型限位部11配合,利用U型限位部11限制竿止2前移,而且能够利用挡板部3与支竿架1的支撑部12磁性吸附关系,提高竿止2与支竿架1配合的牢固性,能够有效防止鱼竿前倾翻入水中。

实施例二:

参照图6至图8,参照图2至图5可知,一种与鱼竿支竿架相配合使用的竿止,该竿止2为螺旋形结构,所述竿止2的一端垂直向下延伸出一挡板部3,所述挡板部3与支竿架1的支撑部12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关于挡板部3与支竿架1的支撑部12两者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关系采用:所述挡板部3对应支竿架的侧面上固定有与支竿架1的支撑部12相对应的U 型弹性卡夹4,所述挡板部3通过弹性卡夹4卡在支竿架1的支撑部12上。利用卡接方式,即能够有效提高挡板部3与支撑部1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也方便两者连接或拆分,方便拆分则方便拿起鱼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竿止,其为螺旋形结构,在向越来越粗的鱼竿后端套入时,相比传统的O型圈结构,更加方便通过旋转的方式向鱼竿后端套入,而且与鱼竿配合更加牢固稳定。同时,该竿止2不仅能够与支竿架1的U型限位部11配合,利用U型限位部11限制竿止2前移,而且能够利用弹性卡夹4与支撑部12卡接关系,提高竿止2与支竿架1配合的牢固性,能够有效防止鱼竿前倾翻入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