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可组合式蜂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91488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分体可组合式蜂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的管理,特别是涉及一种分体可组合式蜂箱。



背景技术:

蜜蜂养殖是一个传统行业。蜜蜂在采蜜过程中,不但能采集蜂蜜,还能完成授粉过程,对自然界中植物的繁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今蜂农使用的蜂箱都为木制结构,主要是为蜜蜂繁殖和生产蜂产品而设计的,蜂箱内部空间由上自下上分为储蜜区、育子区、空巢区,常规蜂箱为一体结构,这样不能灵活的调整蜂箱的上述三个区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分体可组合式蜂箱。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可组合式蜂箱,包括主体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箱体的内部的多个子蜂箱,每个子蜂箱由多个侧板围合组成,多个子蜂箱的内部空间相贯通,每一所述子蜂箱内设置有与所述子蜂箱内空间相适应的巢脾。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可组合式蜂箱,其中,多个子蜂箱层叠设置,所述主体箱体的第一侧壁设置有多层第一滑轮,所述主体箱体的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设置有多层第二滑轮,多层第一滑轮与多层第二滑轮分别一一相对,每个子蜂箱的两相对侧板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配合槽,两个相对的所述配合槽分别与同一层的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相配合,通过所述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分别在相对应的配合槽内的滚动,所述子蜂箱可相对所述主体箱体滑动抽出。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可组合式蜂箱,其中,每一所述子蜂箱的前侧板上设置有卡扣,通过卡扣相邻所述子蜂箱可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可组合式蜂箱,其中,所述主体箱体的出口被防盗片覆盖,所述防盗片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直径为0.60-0.61厘米,所述通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长条孔以及第二长条孔,所述第一长条孔、第二长条孔的宽度均为0.33-0.35厘米,所述第一长条孔、第二长条孔的长度均为6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可组合式蜂箱,其中,子蜂箱的长度为36.6厘米,宽度为33.6厘米,高为15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可组合式蜂箱,结构简单,组合灵活。子蜂箱内的巢脾的蜂蜜比较均匀。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可组合式蜂箱实现了蜂箱的储蜜区、育子区、空巢区的灵活调整。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可组合式蜂箱的子蜂箱造脾快,可以快速封盖,快速做成成熟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可组合式蜂箱的结构示意图的主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可组合式蜂箱的结构示意图的左剖视图;

图3为防盗片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4为图1的A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可组合式蜂箱,包括主体箱体1以及设置于主体箱体1的内部的多个子蜂箱2,每个子蜂箱2由多个侧板围合组成,多个子蜂箱2的内部空间相贯通,每一子蜂箱2内设置有与子蜂箱内空间相适应的巢脾3。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可组合式蜂箱,其中,多个子蜂箱2层叠设置,主体箱体1的第一侧壁11设置有多层第一滑轮13,主体箱体1的与第一侧壁11相对的第二侧壁12设置有多层第二滑轮,多层第一滑轮13与多层第二滑轮分别一一相对,每个子蜂箱的两相对侧板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配合槽4,两个同一层的相对的配合槽4分别与同一层的第一滑轮13、第二滑轮相配合,通过第一滑轮13、第二滑轮分别在相对应的配合槽4内的滚动,子蜂箱2可相对主体箱体1滑动抽出。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可组合式蜂箱,其中,每一子蜂箱2的前侧板上设置有卡扣6,通过卡扣6相邻子蜂箱可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可组合式蜂箱,其中,主体箱体1的出口7被防盗片5 覆盖,防盗片5的中部设置有通孔50,通孔50直径为0.60-0.61厘米,通孔 5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长条孔51以及第二长条孔52,第一长条孔51、第二长条孔52的宽度均为0.33-0.35厘米,第一长条孔52、第二长条孔51的长度均为6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可组合式蜂箱,其中,子蜂箱2的长度为36.6厘米,宽度为33.6厘米,高为15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可组合式蜂箱,结构简单,组合灵活。子蜂箱内的巢脾尺寸与子蜂箱内空间相适应,这样把一个大的巢脾“分裂”为多个层叠设置的多个尺寸较小的巢脾,这样每一个巢脾中的蜂蜜都比较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可组合式蜂箱,主体箱体内部空间由上自下上分为储蜜区、育子区、空巢区,这样一段时间后,在某一子蜂箱内可以全部或绝大部分为储蜜区或育子区或空巢区,这样的饲养员就可以将下部的子蜂箱调整到上部,这样空巢比较多的下部的子蜂箱的空间就可以渐渐全部或绝大部分为储蜜区或育子区,这样就实现了蜂箱的上述三个区域灵活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可组合式蜂箱的子蜂箱造脾快,可以快速封盖,快速做成成熟蜜。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