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高效的植树用挖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59833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高效的植树用挖坑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树用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高效的植树用挖坑机。



背景技术:

植树造林是林业工作者的最主要的任务,种树的第一道工序就是挖树坑,为提高工作效率,挖树坑工作通常采用挖坑机完成,在平地挖坑时通常采用车载式挖坑机,在山地等道路崎岖的情况下通常采用手扶式或手推式挖坑机。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挖坑机旋出来的土,被抛撒的很远,有时还会夹带砂石,容易打到人或进入设备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栽树回填土时需要将散落的土集中起来,再填到树坑里,土抛洒过远,导致回填费时费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制一种安全高效的植树用挖坑机,该挖坑机旋转出来的土集中在树坑四周,方便回填,大大节省人工,提高了栽植速度;避免了砂石飞溅导致的人机伤害。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高效的植树用挖坑机,包括马达、安装架、螺旋挖刀,马达安装在安装架上,螺旋挖刀的连接马达的转轴,安装架设置有操作把手或连接外部动力设备,所述挖坑机还包括防护罩,防护罩包括固定罩、伸缩罩,固定罩连接安装架,伸缩罩连接固定罩。安装架上设置操作把手,可通过人工手持操作把手完成挖坑工作,安装架连接外部动力设备,如手推车、机动车辆,则可通过操作外部动力设备完成挖坑工作。挖坑时,防护罩的下方先与地面接触,随着挖坑深度的增加,伸缩罩逐渐缩入固定罩。

作为优化,所述固定罩为底部开口的圆筒形,固定罩的顶板中心设置有让位孔,马达的转轴穿过让位孔连接螺旋挖刀。

作为优化,所述伸缩罩的顶部边框设置有卡边a,固定罩的底部边框设置有对应的卡边b。

作为优化,所述伸缩罩设置至少一个,相邻伸缩罩之间通过卡边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卡边a外翻,卡边b内翻,固定罩包裹伸缩罩。

作为优化,所述卡边a内翻,卡边b外翻,伸缩罩包裹固定罩。

作为优化,所述固定罩、伸缩罩采用网板或封闭板制作。

发明内容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发明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防护罩,可将挖坑机旋转出来的土集中在树坑四周,方便回填,大大节省了人工,提高了栽植速度,同时避免了砂石飞溅导致的人机伤害。

2.通过设置固定罩,在挖坑过程中,始终隔离砂石的飞溅路径,使挖坑机旋转出来的砂石不会飞溅,避免了对人机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图1 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1 沿A-A方向剖视后总体结构图。

图4为图2 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伸缩罩一种实施例的总体结构图。

图6为固定罩一种实施例的总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发明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发明。

图1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如图所示,一种安全高效的植树用挖坑机,包括马达1、安装架2、螺旋挖刀3,马达1安装在安装架2上,螺旋挖刀3的连接马达1的转轴,安装架2设置有操作把手或连接外部动力设备,所述挖坑机还包括防护罩5,防护罩5包括固定罩51、伸缩罩52,固定罩51连接安装架2,伸缩罩52连接固定罩51。安装架2上设置操作把手,可通过人工手持操作把手完成挖坑工作,安装架2连接外部动力设备,如手推车、机动车辆,则可通过操作外部动力设备完成挖坑工作。挖坑时,防护罩5的下方先与地面接触,随着挖坑深度的增加,伸缩罩52逐渐缩入固定罩51。通过设置防护罩5,可将挖坑机旋转出来的土集中在树坑四周,方便回填,大大节省了人工,提高了栽植速度,同时避免了砂石飞溅导致的人机伤害。

如图6所示,所述固定罩51为底部开口的圆筒形,固定罩51的顶板中心设置有让位孔512,马达1的转轴穿过让位孔512连接螺旋挖刀3。通过设置固定罩51,在挖坑过程中,始终隔离砂石的飞溅路径,使挖坑机旋转出来的砂石不会飞溅,避免了对人机的伤害。

如图4所示,所述伸缩罩52的顶部边框设置有卡边a521,固定罩51的底部边框设置有对应的卡边b511。

所述伸缩罩52设置两个,相邻伸缩罩52之间通过卡边连接。

所述卡边a521外翻,卡边b511内翻,固定罩51包裹伸缩罩52。

所述固定罩51、伸缩罩52采用网板或封闭板制作。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