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液水肥一体化滴灌集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63245发布日期:2018-06-12 18:36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沼液水肥一体化滴灌集成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滴灌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沼液水肥一体化滴灌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的发展,畜禽养殖业开始进入规模化、现代化阶段,繁殖速度不断提升,随之而来的废弃物(主要为畜禽粪便和少部分的饲料残渣等)污染环境的问题也开始显露出来。

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畜禽养殖场开始建设各类沼气发生系统,利用废弃物进行沼气生产。在沼气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沼液,沼液如排放不当同样具有一定的污染性。沼液内含有农作物生长需要氮、磷、钾等营养物质,所以将沼液回田,即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又可以有效的改善土壤环境提高作物产量,同时还提高了其自身的经济效益。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沼液滴灌/滴灌结构普遍仅针对小范围、小块土地进行使用。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101072.5中实际公开了一种灌溉装置的技术方案,其包括卷盘机构、管路以及喷枪结构,喷枪上连接有软管,实际上可起到滴灌的作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20178511.3中实际公开了一种可自驱动的滴灌设备的技术方案,其包括含行走轮、驱动装置、导水管、输水管和桁架等结构。以上滴灌结构和市场上的一些其它桁架式滴灌结构(包括自驱动和牵引式)结构大同小异,仅仅为一套单一的前端滴灌结构,缺少沼液、水肥管理系统,而随着集中农业/规模化农业的发展,现有的滴灌体系不利于大面积滴灌使用。如何对沼液合理的管理分配,并最终有效的施加到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中,实现农牧循环化健康养殖的,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研发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沼液水肥一体化滴灌集成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沼液水肥一体化滴灌集成系统,包括沼液体供给元、水供给单元以及滴灌单元;沼液供给单元包括沼液存储池和沼液分配管路,沼液分配管路与沼液存储池相连,沼液分配管路上设置有沼液泵;沼液分配管路上设置有多个沼液支管,沼液支管分别通过三通阀与沼液分配管相连;水供给单元包括一个带集水功能的蓄水池和水分配管路,水分配管路与蓄水池相连,水分配管路上设置有水泵;水分配管路上设置有多个水支管,水支管分别通过三通阀与水分配管路相连;滴灌单元包括带有行走机构的滴灌设备,滴灌设备上的水肥管路分别与水支管和沼液支管相连;蓄水池内设置有钢筋拦网,钢筋拦网与池口之间的距离为20-30cm,钢筋拦网上方铺设有40-50目钢丝滤网;蓄水池的内壁上距离池口20-30cm处固定设置有多个支撑板,钢筋拦网搭设在所述支撑板上;蓄水池的池口周围设置有向蓄水池内导水的斜置导水板。

优选的,沼液输送管路和水输送管路上分别设置有流量表、压力表和电磁阀。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药剂添加单元,药剂添加单元与水分配管路相连,药剂添加单元包括用于混合药剂的混料罐,混料罐出口连接有泵,泵通过管道与水分配管路相连。

优选的,钢筋拦网上设置有多条钢索,钢索的一端固定在钢筋拦网上,另一端绑缚在蓄水池池口的固定杆上。

优选的,沼液支管和水支管上分别设置有加压泵。

本实用新型的沼液水肥一体化滴灌集成系统可实现大面积的沼液水肥滴灌分配管理,提高水肥滴灌效率。各个单元之间设计合理,便于对水肥滴管系统进行管理。

另外整个系统带有药剂添加单元,进一步满足了不同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滴灌单元分别于水分配管路和沼液分配管路相连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蓄水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3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沼液水肥一体化滴灌集成系统,其包括沼液体供给单元A1、水供给单元A2以及滴灌单元A3;沼液供给单元A1包括用于储存沼液的沼液存储池1和用于定点向外供给沼液的沼液分配管路2,沼液分配管路2与沼液存储池1相连,沼液分配管路2上设置有沼液泵3;沼液分配管路2上设置有多个沼液支管4,沼液支管4分别通过三通阀与沼液分配管路2相连。

水供给单元A2包括一个带集水功能的蓄水池5和水分配管路6,水分配管路6与蓄水池5相连,水分配管路6上设置有水泵8;水分配管路6上设置有多个水支管7,水支管7分别通过三通阀与水分配管路6相连。

以大面积耕地为例,传统移动式水肥滴灌系统往往采用直接拉管的方式进行输送水肥,即采用软管直接与储液罐进行连接,储液罐随滴灌地点更换而移动,所以容量有限,需要较远距离移动时需要人工拉拽软管,软管拉拽过程中极易打结、破裂。另外,储罐的容量有限,无法长时间供给,需要通过转运车来不定时填料,如果滴灌面积广,往往需要设置多个储罐结构进行轮换,使用成本较高。本方案中,采用一条沼液分配管路2来定点式分配沼液,即在沼液分配管路2上设置多个沼液支管4,沼液支管4之间相隔200-500m,通过三通阀门来控制各个沼液支管4的开/关,当滴灌位置从一个地点移动到另一个地点后,只需将临近的沼液支4管开启,然后将滴灌单元A3的水肥接口与沼液支管4相连即可使用。(水分配管路6与沼液分配管路2的使用方式相同,使用时一条水支管7对应一条沼液支管4)

优选的,滴灌单元A3包括带有自行走机构的滴灌设备,滴灌设备上的水肥管路分别与水支管7和沼液支管4相连。

优选的,沼液分配管路2和水分配管路6上分别设置有流量表、压力表和电磁阀,用于监测控制输送状态。

所述滴灌设备包括用于收放输肥PE管的盘管机构和用于滴灌肥液的滴灌机构;输肥PE管的一端与盘管机构相连,滴灌机构上的喷头相连。进一步地,盘管机构包括卷盘,卷盘上的空心轴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卷盘的空心轴上设置的出水口与PE管一端连接,PE管缠绕在卷盘上,PE管另一端与滴灌机构上的喷头相连。空心轴的进液口上连接有可分别与水支管7和沼液支管4对接的管路,用于将沼液和水通过三通汇聚在一条管路中,最后接入空心轴。

实施例2

本是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1进一步优化了蓄水池5结构,该蓄水池5内设置有钢筋拦网51,钢筋拦网51由横纵交叉的钢筋焊接而成,钢筋拦网51与池口之间的距离为20-30cm,钢筋拦网51上方铺设有40-50目钢丝滤网52;该蓄水池5为敞口式结构,钢筋拦网51主要起到防护拦截、支撑的作用,一方面支撑40-50目钢丝滤网52,另一方面,防止有人员意外跌落而受伤起到护栏的作用。钢丝滤网52起到过滤的作用。

蓄水池5的内壁上距离池口20-30cm处固定设置有多个支撑板54,钢筋拦网51搭设在所述支撑板54上;整个钢筋拦网51的边缘搭接在支撑板54上,无需其它固定结构,当钢丝滤网52需要清理或者钢筋拦网51需要维护检修时,只需要拉拽钢筋拦网51上预设的钢索55即可将其拉出蓄水池5,使用便捷并且安全有效,维护成本极低。多条钢索55对称设置在钢筋拦网51上,钢索55的一端固定在钢筋拦网51上,另一端绑缚在蓄水池5池口的固定杆上。

蓄水池5的池口周围设置有向蓄水池5内导水的斜置导水板53,该导水板53铺设在蓄水池5池口的斜坡上,四周用地锚固定,自蓄水池5池口向外延伸100-120cm,其可扩大蓄水池5的雨水收集面积(因水肥的施加是需要一定时节的,蓄水池5可预先蓄水,便于使用,合理利用水资源。因秸秆等农作物废弃物极易发生火灾,该蓄水池5同样可用作消防取水点,一池多用,降低使用成本)。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采用桁架式滴灌小车进行滴灌,其滴灌桁架臂结构可收起,便于移动。在桁架式滴灌小车的喷枪上连接有导水用软管,在滴灌时,该软管与滴灌土壤相接触,水肥直接到达土壤,起到防风和提高滴灌位置的准确性的作用。在软管上连接有稳流器,可以保障出水均匀。

实施例4

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个系统的使用便捷性,防止在大面积滴灌作业过程中由于距离过远,或管网密封性差(农业滴灌管网由于使用条件的关系,允许存在一定的渗漏)等原因造成水压/液压不足,导致滴灌效率下降的现象发生,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滴灌单元A3与沼液体供给元A1之间的沼液支管4和滴灌单元A3与水供给单元A2之间的水支管7上还分别设置有加压泵9,加压泵9的进口与水支管7/沼液支管4相连,加压泵9的出口连接滴灌单元A3。为了进一步提高蓄水池5的蓄水速度,在本实施例中,蓄水池5与排水明渠相连,排水明渠将田地里多余的水引送到蓄水池5中,提高水的利用率。

实施例5

为了是整个系统可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在本实施例中,在其它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增加了药剂添加单元A4,药剂添加单元A4与水分配管路6相连,药剂添加单元A4包括用于混合药剂(包括一些微量元素、病虫防治药剂等外加剂)的混料罐,混料罐出口连接有泵,泵通过管道与水分配管路6相连。使用时,关闭沼液支管4,使得滴灌单元A3仅从水支管7取液即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采用沼液分配管路2进行输送分配药剂,发现药剂的使用效果下降,经分析,应为沼液分配管路2中沼液残余/或一些存在于沼液中的真菌/细菌及其产物对药液的酸碱性或浓度或附着度产生了不良影响。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