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猪用自动喂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1678发布日期:2018-07-31 17:36阅读:27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猪用自动喂料装置,属于猪用自动喂料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养猪业开始向集约化的饲养模式发展,工厂化的科学养猪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赢得先机,加上工资成本的大幅上涨,为了节约成本,提高养殖的效益,使用先进的自动喂料装置饲喂生猪是养猪场的首选,自动饲喂装置是一种现代化的养猪设备,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省人工的优点,慢慢地进入了养猪场,为养殖生猪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0386007.6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猪用自动喂料装置,包括落料管、料筒、出料管、料位计和食槽,出料管上安装有投料阀,出料管的末端套接有伸缩管,伸缩管和出料管之间连接有伸缩气缸,食槽的中心设置有锥形的凸台,食槽底座上的中心立柱贯穿凸台,中心立柱的顶端套装有送料锥,送料锥的底部设置有拨料托盘。本实用不仅实现了对出料管与拨料托盘之间的间隙可调,对落入食槽内的饲料量的大小得到了合理的掌控,避免了饲料的过渡浪费,完全避免了因出栏带来的各种不便,不会影响整条饲料输送系统的正常操作,而且能够让饲料的投放量适中,有效的防止了饲料下落过多造成的浪费,喂养的效果显著,易于推广使用。但现有技术不完善,该设备在饲料下落喂养前没有将饲料搅拌均匀,不同的饲料会分布不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猪用自动喂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不完善,该设备在饲料下落喂养前没有将饲料搅拌均匀,不同的饲料会分布不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猪用自动喂料装置,其结构包括控制装置、进料斗、支撑杆、连接板、固定架、定位环、通水管、喂养槽、固定套、出料管,所述控制装置安装在进料斗内部,所述进料斗底部与出料管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之间相互平行且底部与喂养槽顶部焊接,所述支撑杆顶端设有进料斗,所述固定架左侧与支撑杆下半端右侧面垂直连接,所述通水管顶端连接到进料斗内部,所述通水管底端贯穿固定架上下两端连接到喂养槽上方,所述通水管侧面通过定位环固定于固定架中间,所述连接板左端与固定架右侧面垂直连接,所述连接板右侧面与固定套左侧面焊接,所述固定套之间相互平行且设于出料管外侧;所述控制装置由搅拌头、齿轮杆、导向齿轮杆、连接块、电机、传动齿轮、转臂、伸缩杆、挡板组成,所述电机右端与传动齿轮内部垂直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侧面与导向齿轮杆底端进行传动连接,所述齿轮杆、导向齿轮杆顶端与连接块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向齿轮杆底端侧面与齿轮杆中间侧面相啮合,所述转臂安装在进料斗左侧面上,所述挡板左端通过转臂进行活动连接,所述挡板底部通过伸缩杆连接到出料管左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环两端依次连接为弧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套内侧与出料管外侧面采用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通水管为同心圆。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立体结构为长方体,所述连接板的横截面为长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喂养槽能够让猪在这里进食。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套能够增加出料管的稳定性。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猪用自动喂料装置的控制装置,该设备在饲料下落喂养前将饲料充分搅拌均匀,不同的饲料会分布均匀,提高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猪用自动喂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控制装置-1、进料斗-2、支撑杆-3、连接板-4、固定架-5、定位环-6、通水管-7、喂养槽-8、固定套-9、出料管-10、搅拌头-101、齿轮杆-102、导向齿轮杆-103、连接块-104、电机-105、传动齿轮-106、转臂-107、伸缩杆-108、挡板-10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猪用自动喂料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控制装置1、进料斗2、支撑杆3、连接板4、固定架5、定位环6、通水管7、喂养槽8、固定套9、出料管10,所述控制装置1安装在进料斗2内部,所述进料斗2底部与出料管10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3之间相互平行且底部与喂养槽8顶部焊接,所述支撑杆3顶端设有进料斗2,所述固定架5左侧与支撑杆3下半端右侧面垂直连接,所述通水管7顶端连接到进料斗2内部,所述通水管7底端贯穿固定架5上下两端连接到喂养槽8上方,所述通水管7侧面通过定位环6固定于固定架5中间,所述连接板4左端与固定架5右侧面垂直连接,所述连接板4右侧面与固定套9左侧面焊接,所述固定套9之间相互平行且设于出料管10外侧;所述控制装置1由搅拌头101、齿轮杆102、导向齿轮杆103、连接块104、电机105、传动齿轮106、转臂107、伸缩杆108、挡板109组成,所述电机105右端与传动齿轮106内部垂直连接,所述传动齿轮106侧面与导向齿轮杆103底端进行传动连接,所述齿轮杆102、导向齿轮杆103顶端与连接块104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向齿轮杆103底端侧面与齿轮杆102中间侧面相啮合,所述转臂107安装在进料斗2左侧面上,所述挡板109左端通过转臂107进行活动连接,所述挡板109底部通过伸缩杆108连接到出料管10左壁上,所述定位环6两端依次连接为弧形结构,所述固定套9内侧与出料管10外侧面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固定架5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通水管7为同心圆,所述连接板4的立体结构为长方体,所述连接板4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喂养槽8能够让猪在这里进食,所述固定套9能够增加出料管10的稳定性。

本专利所说的电机105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在进行使用时,我们需要通过电机105产生驱动转矩,作为该装置的动力源,电机105能够驱动传动齿轮-106进行转动,传动齿轮-106能够通过导向齿轮杆-103带动齿轮杆-102进行转动,搅拌头-101就能够进行搅拌,伸缩杆-108、挡板-109能够根据饲料的重量调节进料口的大小,例如,该设备在饲料下落喂养前将饲料充分搅拌均匀,不同的饲料会分布均匀,提高使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不完善,该设备在饲料下落喂养前没有将饲料搅拌均匀,不同的饲料会分布不均,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该设备在饲料下落喂养前将饲料充分搅拌均匀,不同的饲料会分布均匀,提高使用价值。

甲公司定位环6两端依次连接为弧形结构,乙公司定位环6两端依次连接为凹形结构。

甲公司组装时间为40min,使用效果好;

乙公司组装时间为60min,很难进行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定位环6两端依次连接为弧形结构,使用性能更好,值得提倡。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