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湖水养鱼的智能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8435发布日期:2018-09-18 19:46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的喂饲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湖水养鱼的智能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工厂化养鱼是当今最为先进的养鱼方式,具有占地少、单产高、受自然环境小、可全年连续生产、经济效益高、操作管理自动化等诸多优点,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养殖方式。它通过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及化学方法的有机结合,使水产养殖过程达到理想状态,形成不受自然条件影响的循环式高密度养殖方式,有利于形成水产种苗繁育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的发展态势,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而鱼的自动投喂饲料是工厂化养鱼的关键性技术。现在急需一种能够自动完成投喂饲料步骤的养殖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化智能投饵养鱼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基础方案是:用于湖水养鱼的智能养殖系统,包括投喂机构与养殖池,投喂机构包括储料仓以及电磁阀,储料仓设有位于养殖池上方的出料口,电磁阀设置于出料口上,还包括周期性向养殖池的池底投射光线的投光件、光敏传感器以及控制模块,投光件设置于出料口附近,光敏传感器设置于出料口下方并位于投光件的投光路径上;

控制模块包括计数单元、计时单元以及控制器;计数单元,用于记录周期内接收到光敏传感器信号的次数,并将次数信息的发送给控制器;计时单元,用于以固定的周期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计时单元与计数单元,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信号连接电磁阀,控制器根据计数单元与计时单元发送的信号控制电磁阀的开启与关闭。

储料仓储存投喂的饲料,电磁阀可由电信号控制开闭,电磁阀控制储料仓的出料口开闭的长度,也就是控制饲料投喂的时间。投光件向养殖池投射光,出料口下方尚有大量的饲料,鱼会大量聚集在出料口附近,此时光线无法透过鱼群。

光敏传感器在养殖池的底部感应上方的投射的光线。当鱼群稀少时光线便能透过养殖池到达光敏传感器,计数单元接周期内收到信号的次数能够间接反映出料口下方鱼群聚集的情况,也就是出料口下方饲料堆积的情况。控制器根据计数单元收到的光线次数知晓鱼的聚集的情况,判断是否开启电磁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优点在于:当养殖池出料口附近具有较多饲料时,鱼群会聚集在投喂出料口附近,整个过程控制模块通过检测鱼群聚集的情况来判断投食的时机。再由控制器系统控制电磁阀的开闭完成对鱼群的投食,整个过程无需人力的介入,智能化程度高。

方案二: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投光件投射的光为红色光。有益效果:红光的波长较长,在养殖池水中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在鱼较为稀少时,红色的光线依旧能到达养殖池的池底,使光敏传感器能够接受到信号,从而避免少数鱼在光敏传感器上方影响最后判断的结果。

方案三:为方案二的优选,投光件以3秒一次的频率向养殖池内投射光。有益效果:从简化数据量和检测准确性的综合考虑将投光件的透光频率设置为3秒每次较为合理。

方案四:为方案三的优选,计数单元,用以记录半小时内接收到光敏传感器发送的信号的总数。有益效果:控制模块截取半小时内信号总数判断鱼的聚集情况,可减小控制模块判断的随机性,同时半小时内鱼苗不进食也不会影响鱼的生长。

方案五:为方案四的优选,控制器,用以将信号的总数与设定的500比较。有益效果:半小时内3秒发送一次光,发光件发出的信号总数为600,当500次光线都能穿透到养殖池的池底使光敏感应器感应到,这基本就能说明鱼群已经散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湖水养鱼的智能养殖系统实施例的逻辑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储料仓1、电磁阀2、投光件3、光敏传感器4、养殖池5。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用于湖水养鱼的智能养殖系统,包括投喂机构与养殖池5,投喂机构包括储料仓1以及电磁阀2,储料仓1开设有位于养殖池5上方的出料口,电磁阀2焊接在出料口上,还包括以固定频率向养殖池5的池底投射光线的投光件3、光敏传感器4以及控制模块,投光件3通过螺栓固定在储料仓1的仓体上并位于出料口旁,光敏传感器4包裹防水材料固定在养殖池5的池底,光敏传感器4的位置能够接受到透光件的光线。投光件3为小型的红外发生器。

如图2所示,控制模块包括计数单元、计时单元、控制器以及投喂控制单元;计数单元,用于记录接收到光敏传感器信号的累积次数,并在接收到计时单元的控制信号时将累积次数的数据发送给控制器并将累积次数清零;计时单元,用于以半小时一次向计数单元与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控制器,用于将计数单元发送累积次数与设定的阈值比较,并在接收到计时单元发送的控制信号时累积次数大于阈值时,控制器发送信号给投喂控制单元;投喂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到控制器发送信号后控制电磁阀开启3分钟的时间。投光件以三秒每次的频率向养殖池内投射光线。计数单元,记录半小时内接收到光敏传感器发送的信号的总数。控制器,将信号的总数与设定的500比较。

使用时,在养殖池5中的饲料被鱼吃完之后,出料口附近的鱼四处散去,不会再在出料口附近巡游,此时投光件3以三秒一次频率向养殖池的池底发送红色光线。而光敏传感器4在养殖池底接收光线,因为此时鱼已经分散开,所以仅有很少的光线会被鱼阻挡,多数光线都会投射到光敏传感器4上,因此半小时内600次光线,多数情况下会有超过500次的光线投射到光敏传感器4上,此时控制模块中计数单元中在收到计时单元的控制信号后,将积累次数的数据发送给控制器,超过500的数据大于控制器中500的设定阈值,此时控制器发送信号给投喂控制单元,投喂控制单元控制电磁阀开启排放定量的饲料,将储料仓中的饲料投入养殖池中。同理,在饲料还有的情况下,出料口下方的鱼群不会散去,光线无法穿过鱼群投射到养殖池池底的光敏传感器4上,因此在鱼群没有散去之前,控制模块不会控制电磁阀投喂饲料。

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光敏传感器4没有固定在池底,而是在储料仓的仓壁上焊接一个伸入水下3-4米的固定架,将光敏传感器4焊接在固定架上。这个避免了养殖池池底太深光线无法穿透的问题。同时也方便安装光敏传感器4。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